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州湾西部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结构功能指标法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建强 崔文林 +1 位作者 张洪亮 徐子钧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63,共6页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属于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尚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来确定指标。本文采用结构功能指标评价分析方法,以莱州湾西部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的层次...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属于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尚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来确定指标。本文采用结构功能指标评价分析方法,以莱州湾西部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的层次关系和重要度,建立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评价结果显示,莱州湾西部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总体属一般,部分海域已达较差状态。经过与实际情况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的对比,说明评价结果基本是合理的,证明了所采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结构功能指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等价分析法的海洋溢油生物资源损害评估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京梅 侯怀洲 +1 位作者 姚海燕 王晓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62-3770,共9页
评估海洋溢油造成的生物资源损害,对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2011年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评估生物资源受损程度,利用资源等价分析法计算修复工程规模。结果表明,底栖... 评估海洋溢油造成的生物资源损害,对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2011年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评估生物资源受损程度,利用资源等价分析法计算修复工程规模。结果表明,底栖生物和非底栖生物(包括浮游幼虫幼体、鱼卵、仔稚鱼等)的受损程度分别为30%和71.4%,受损面积分别为1600 km2和6400 km2。若以修建海洋生态保护区作为补偿修复工程,在修复期为20 a、贴现率为3%条件下,修复工程规模应为1059km2,才能补偿溢油造成的底栖和非底栖生物资源损失。其结论可以作为海洋管理部门进行溢油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和生态修复管理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资源等价分析法 生物资源损害评估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建强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石强 李钦亮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域丹麦细柱藻种群密度的增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DIN是营养限制因子。遗传神经网络是分析赤潮监测数据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BP网络 辽东湾 丹麦细柱藻 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模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豫 黄冬梅 杨东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9,共5页
在分析了数学模型的输入、输出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数据库的海洋生态模型管理系统。海洋生态模型管理系统综合了海洋技术、Inter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目的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海洋生态... 在分析了数学模型的输入、输出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数据库的海洋生态模型管理系统。海洋生态模型管理系统综合了海洋技术、Inter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目的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海洋生态系统相关的数学模型,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把他们整合到一起,以文本的形式存放到数据库中,同时在网上提供按照数学模型中重要参数或数学模型的分类对数据库的查询,并把查询到的数学模型通过浏览器显示在屏幕上。该系统可实现对海洋生态模型的查询、维护以及与海洋生态模型相关的Internet链接地址的查询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为海洋生态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模型 管理系统 ASP.NET SQL SERVER MATH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叉角藻18SrDNA和ITS区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庄丽 陈月琴 +1 位作者 李钦亮 屈良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采用PCR及克隆测序的方法 ,对 1 998年引发渤海赤潮的叉角藻 1 8SrRNA基因及rDNAITS区 (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Regions)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并通过因特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获取甲藻另外 1 5个种的 1 8SrDNA序列 ,以Tetrah... 采用PCR及克隆测序的方法 ,对 1 998年引发渤海赤潮的叉角藻 1 8SrRNA基因及rDNAITS区 (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Regions)进行了序列测定与分析。并通过因特网从国际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中获取甲藻另外 1 5个种的 1 8SrDNA序列 ,以Tetrahymenacorlissi作为外类群 ,分别采用Neighbor Joining和Fitch方法构建了甲藻较为一致和可靠的进化树图 ,探讨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在分类上争议较多的甲藻各类群之间的形态与分子进化关系。结果表明 ,Prorocentrum(有 2个简单的壳板 )出现得较早 ,而大多数多甲藻目 (覆盖着多个壳板 )、裸甲藻目 (大多数不具壳板 )和膝沟藻目的成员较晚出现。另外 ,对叉角藻ITS区的分析表明 ,ITS区为高变区 ,是良好的分子标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藻 18SrDNA ITS区 形态演化 分子进化 赤潮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浮游藻类生态现象 被引量:48
6
作者 杨东方 王凡 +2 位作者 高振会 崔文林 霍素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4,共4页
关键词 胶州湾 浮游藻类 生态 食物链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胶州湾及其周边河流中酚类环境激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正炎 傅明珠 +1 位作者 王馨平 高会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1-455,共5页
分析青岛胶州湾及其临近河流中丁基酚、辛基酚、二氯酚和双酚A等环境激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水体中上述4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1.2-28.0,〈1.2~16.1,〈2.7-9.5和〈3.8~161.5ng/L;胶州湾沉积物中上述4种污染物... 分析青岛胶州湾及其临近河流中丁基酚、辛基酚、二氯酚和双酚A等环境激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胶州湾水体中上述4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1.2-28.0,〈1.2~16.1,〈2.7-9.5和〈3.8~161.5ng/L;胶州湾沉积物中上述4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1.0~1.4,〈1.0-2.8,〈0.8~1.6和〈0.7~5.4ng/g。胶州湾内上述污染物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说明湾内污染与沿岸工业分布和河流输入密切相关。胶州湾周围河流中上述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湾内,其中墨水河污染最严重。文中同时讨论了酚类环境激素对当地生物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酚 辛基酚 二氯酚 双酚A 环境激素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水温和营养盐硅限制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赵蓓 李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根据作者近年来对胶州湾水域的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和探讨了营养盐硅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研究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年变化过程是如何受到营养盐硅和水温的限制和提高,其时间阶段和空间区域又如何划分,营养... 根据作者近年来对胶州湾水域的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和探讨了营养盐硅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研究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年变化过程是如何受到营养盐硅和水温的限制和提高,其时间阶段和空间区域又如何划分,营养盐硅和水温如何控制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初级生产力。同时,揭示了营养盐硅或水温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如何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而且在时空的变化中,2种因子营养盐硅和水温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又如何有顺序的控制,产生出各种类型的生产力。研究结果展示了在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中,营养盐硅和水温控制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时间阶段,尤其用增殖能力展示了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控制时间阶段;营养盐硅控制初级生产力的不同空间区域。从而阐明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控制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过程。从陆地到海洋界面的硅输送量决定了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变化过程;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决定了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过程。因而,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发动机”,营养盐硅是主要的,而水温是次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硅 水温 初级生产力 时间和空间 浮游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季节循环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石强 陈江麟 李崇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9,共8页
根据1985-1987年期间19个月份的断面调查资料分析,莱州湾?渤海湾是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辽东湾?渤海湾是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硝酸盐氮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亚硝酸盐氮浓度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莱州湾... 根据1985-1987年期间19个月份的断面调查资料分析,莱州湾?渤海湾是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辽东湾?渤海湾是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硝酸盐氮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亚硝酸盐氮浓度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莱州湾?渤海湾海域最大;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辽东湾最大?在分析海域,秋季平均硝酸盐氮浓度表?底层差异最大;夏季平均亚硝酸盐氮浓度表?底层差异最大?海洋生物化学过程是引起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基本维持着准平衡态季节循环,底层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准平衡态季节循环比较稳定,表层的季节循环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准平衡态 季节循环 渤海 海水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郎印海 贾永刚 +2 位作者 刘宗峰 高振会 王鑫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6,共7页
采用GF/F玻璃滤膜对黄河入海口8个站位水样进行过滤分离出颗粒态和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利用GCMS-QP201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枯水期海水中多环芳烃浓度分别为473.7~1 190.1 ng/L,1 681.8~6 014.4 ng/L,同国内外河口... 采用GF/F玻璃滤膜对黄河入海口8个站位水样进行过滤分离出颗粒态和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利用GCMS-QP201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枯水期海水中多环芳烃浓度分别为473.7~1 190.1 ng/L,1 681.8~6 014.4 ng/L,同国内外河口及海湾相比,黄河入海口水相中多环芳烃污染较严重,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枯水期水相中多环芳烃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水相中多环芳烃浓度。丰水期水相中多环芳烃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枯水期水相中多环芳烃主要以溶解态和颗粒态形式存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中均且以萘、2-甲基萘和1-甲基萘污染为主。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枯水期黄河入海口表层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高温燃烧源,丰水期主要来源于石油污染和高温燃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季节分布 黄河入海口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植物增殖能力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孙培艳 李钦亮 陈立婧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1,共3页
作者从浮游植物生态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新概念:浮游植物的增殖能力.增殖能力包含碳同化系数、光照时间和真光层的厚度,它充分反映了自然海区的浮游植物本身的增殖过程,并能够进行定量化的描述,也排除了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该概念可以... 作者从浮游植物生态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新概念:浮游植物的增殖能力.增殖能力包含碳同化系数、光照时间和真光层的厚度,它充分反映了自然海区的浮游植物本身的增殖过程,并能够进行定量化的描述,也排除了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该概念可以克服初级生产力和初级生产过程的基础--叶绿素量的两个变量在海域中所观察到的不一致性.与传统观念相比,在时空尺度上更清楚更有力地解释在生产过程的生态因子的属性.例如,增殖能力在胶州湾所有的站位要比初级生产力与温度有更好的相关性.这样展示了两个变量在海域中不能观察到的定量化的浮游植物的增殖生产过程.而且增殖能力解释出现春、秋季双峰型增殖和夏季单峰型增殖的现象及其增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增殖能力 生物因子 增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媛 高振会 +2 位作者 杨应斌 贾永刚 孙培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9,共6页
根据1996年8月和2003年8月对埕北油田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海水中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沉积物中重金属、油类、有机物、硫化物的含量以及海水与底床中生物种类、数量和密度,进行历史变化趋势分析与现状评... 根据1996年8月和2003年8月对埕北油田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海水中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沉积物中重金属、油类、有机物、硫化物的含量以及海水与底床中生物种类、数量和密度,进行历史变化趋势分析与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石油浓度有所上升,沉积物受到了铜的污染且油类浓度持续上升,底栖生物环境已属非健康状态,底栖生物受到石油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海洋 生态环境 污染 埕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氮、磷浓度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燕 孙英兰 +3 位作者 袁道伟 余静 蔡惠文 张学庆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考虑了近岸海域影响氮、磷含量、时空分布的主要物理、生物化学过程,建立了胶州湾海域非保守物质(氮、磷)的水质预测模型。模型将氮、磷及与其相关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作为状态变量,模拟了胶州湾海域夏季各状态变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结... 考虑了近岸海域影响氮、磷含量、时空分布的主要物理、生物化学过程,建立了胶州湾海域非保守物质(氮、磷)的水质预测模型。模型将氮、磷及与其相关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作为状态变量,模拟了胶州湾海域夏季各状态变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胶州湾北部氮、磷浓度最高,湾中央及湾口海域水质较好,各变量垂向分布均匀。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及历史资料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保守物质 水质预测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时间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初步剖析——以胶州湾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王培刚 孙培艳 李钦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22,共5页
关键词 光照时间 水温 浮游植物 生长 胶州湾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Ⅱ.磷不是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东方 王凡 +2 位作者 高振会 陈永利 谢利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7,共11页
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50个大面观测站进行了磷酸盐和初级生产力逐月调查。通过分析磷酸盐的水平分布特征,发现长江口海域的磷酸盐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几乎不受长江流量变化的影响,因此认为,长江输送磷酸盐浓... 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50个大面观测站进行了磷酸盐和初级生产力逐月调查。通过分析磷酸盐的水平分布特征,发现长江口海域的磷酸盐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几乎不受长江流量变化的影响,因此认为,长江输送磷酸盐浓度不能由丰水期与枯水期决定;磷酸盐浓度与初级生产力的断面分布和时间变化的分析表明,磷酸盐浓度并不一定离岸越远越低,也没有周期性的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的值几乎不受磷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磷并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仅靠氮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浮游植物 限制因子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杨东方 高振会 +2 位作者 陈豫 刘展 丁德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硅藻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海洋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无机氮年际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石强 陈江麟 李崇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9,共8页
根据—年渤海断面资料分析,高浓度无机氮水体从断面近岸海域通过底层水体逐年向 19851998 渤海中部迁移和扩散。断面海域底层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年际变化可以比较稳定地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渤海断面海域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年际变... 根据—年渤海断面资料分析,高浓度无机氮水体从断面近岸海域通过底层水体逐年向 19851998 渤海中部迁移和扩散。断面海域底层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年际变化可以比较稳定地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渤海断面海域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年际变化的主要部分原本呈现准平衡态变化,由于海水污染程度的持续增长,破坏了这种准平衡态年际变化,海洋生物化学过程仅能够维持其年际变化的次要部分呈现-准平衡态变化,但是不足以阻止其主要部分脱离准平衡态变化。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聚集密度对无机氮浓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氮 迁移 扩散 准平衡态 海洋生物 海水污染程度 富营养化 年际变化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理化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探索 Ⅰ.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在长江口水域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东方 王凡 +2 位作者 高振会 孙培艳 石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3,共6页
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目前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认为仅靠氮和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对长江口水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 营养盐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目前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认为仅靠氮和磷比值来得到磷限制或氮限制的结论是不完善的。根据营养盐限制的判断方法和法则,对长江口水域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磷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而且氮、磷的浓度值都高于限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阈值,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通过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的长江口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从长江河口到远海水域的有些断面上,磷酸盐浓度并不一定离岸越远越低,且也没有周期性的季节变化。因此,尚须对河口区磷酸盐来源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盐 判断方法和法则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建强 罗先香 +1 位作者 丁德文 秦洁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8-324,共7页
赤潮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生态异常现象,具有突发性及非线性等特点。对其进行预测预报一直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进行赤潮预测的方法,简要介绍了BP和RBF算法的基本原理,用2种算法对不同海域赤潮生... 赤潮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引发的生态异常现象,具有突发性及非线性等特点。对其进行预测预报一直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探讨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进行赤潮预测的方法,简要介绍了BP和RBF算法的基本原理,用2种算法对不同海域赤潮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关系进行学习训练和预测检验,并与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模拟和预测方面优于传统的统计回归模型,具有较强的模拟预测能力及实用性,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台子河口沉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文梅 鞠莲 +3 位作者 易柏林 万汉兴 张洪亮 邹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1-397,共7页
为实现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和其他环境因子在内的沉积环境综合评价,通过完善不同性质、不同量纲指标的无因次化,在单因子评价基础上选用3种综合污染指数法,即改进AHP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 为实现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和其他环境因子在内的沉积环境综合评价,通过完善不同性质、不同量纲指标的无因次化,在单因子评价基础上选用3种综合污染指数法,即改进AHP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从不同元素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平均化和突出最大危害的角度,研究双台子河口2010年5月和8月沉积环境中重金属、硫化物、有机碳和石油类对沉积环境的综合影响,结果如下:2010年5月和8月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3和0.28,无因次化算术平均综合指数分别为0.91和0.89,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8和0.44;3种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沉积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其中5月研究区域的环境负荷大于8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加权综合污染指数法 无因次化算术平均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双台子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