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孟云
娄安刚
+1 位作者
刘亚飞
张栋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01,共8页
采用有限体积近岸海洋模型FVCOM,基于渤海2004和2014年的岸线地形数据,构建渤海2个年份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岸线地形变化后,半日分潮潮时在...
采用有限体积近岸海洋模型FVCOM,基于渤海2004和2014年的岸线地形数据,构建渤海2个年份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岸线地形变化后,半日分潮潮时在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东南海域提前,在辽东湾和渤海中部西北海域滞后;振幅在渤海湾及辽东湾增大,在莱州湾及渤海中部减小;位于秦皇岛和黄河口的半日分潮无潮点位置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移动。渤海绝大部分海域全日分潮潮时提前,振幅增大,位于渤海海峡的全日潮无潮点位置向东移动。潮流性质系数在莱州湾增大,在渤海其他大部分海域减小,渤海规则半日潮流海区范围略有增加,不规则半日潮流海区范围相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波系统
潮流性质
岸线变化
渤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昕
乔淑卿
+3 位作者
高晶晶
朱爱美
卜文瑞
郭敬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5,共9页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青岛市小麦岛附近海域28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Ni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平均值分别为17.9 mg.kg-1、56.5 mg.kg-1、29.8 mg.kg-1、0.12 mg.kg-1、61.1 mg.kg-1、26.5 mg.kg-1。各重金属...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青岛市小麦岛附近海域28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Ni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平均值分别为17.9 mg.kg-1、56.5 mg.kg-1、29.8 mg.kg-1、0.12 mg.kg-1、61.1 mg.kg-1、26.5 mg.kg-1。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低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高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两侧,沉积物粒度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子。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站位的单个重金属参数Eri全部低于40,生态综合风险指数(R)I均不超过150,研究区整体为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综合地质累积指数和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结果,除Pb、Cr和Ni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他元素在底质沉积物中基本不构成污染。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累积尚未对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构成不良影响,小麦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岛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季风转换期东印度洋的赤道流系结构和水文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乔彬
刘子洲
+2 位作者
张书颖
刘聪
李培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基于2013-04夏季风转换期间航次观测数据,对赤道东部印度洋3支东向强流及其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赤道在表层存在Wyrtki急流,在温跃层深度存在赤道潜流,它们携带着阿拉伯海的高盐水向东输运,81°E断面上,核心流量分别为4.7...
基于2013-04夏季风转换期间航次观测数据,对赤道东部印度洋3支东向强流及其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赤道在表层存在Wyrtki急流,在温跃层深度存在赤道潜流,它们携带着阿拉伯海的高盐水向东输运,81°E断面上,核心流量分别为4.76Sv和12.18Sv;南赤道逆流核心在5°S附近,核心流量7.4Sv,并伴有高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东印度洋
季风转换
Wyrtki流
赤道潜流
南赤道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瓯飞围海潮汐电站能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晨
于华明
+2 位作者
宋彦
王璐
于海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93-1900,共8页
采用考虑实际潮汐发电过程的能量数值估算方法,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的基础上对围海工程造成的海洋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并且估算瓯飞海域的潮汐能储量和技术可开发量。研究结果表明,瓯飞潮汐电站的建设对瓯飞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大。...
采用考虑实际潮汐发电过程的能量数值估算方法,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的基础上对围海工程造成的海洋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并且估算瓯飞海域的潮汐能储量和技术可开发量。研究结果表明,瓯飞潮汐电站的建设对瓯飞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大。瓯飞海域潮汐能理论蕴藏量约为7.43×109k Wh,技术可开发量约为3.60×109k Wh。考虑当今技术水平,瓯飞电站装机容量可为412 MW。该研究认为瓯飞海域具备良好的潮汐能开发前景,为其可行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能
瓯飞潮汐电站
数值估算方法
海洋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孟云
娄安刚
刘亚飞
张栋梁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预报中心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01,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科技项目(2015B07)资助
文摘
采用有限体积近岸海洋模型FVCOM,基于渤海2004和2014年的岸线地形数据,构建渤海2个年份的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岸线地形变化后,半日分潮潮时在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东南海域提前,在辽东湾和渤海中部西北海域滞后;振幅在渤海湾及辽东湾增大,在莱州湾及渤海中部减小;位于秦皇岛和黄河口的半日分潮无潮点位置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移动。渤海绝大部分海域全日分潮潮时提前,振幅增大,位于渤海海峡的全日潮无潮点位置向东移动。潮流性质系数在莱州湾增大,在渤海其他大部分海域减小,渤海规则半日潮流海区范围略有增加,不规则半日潮流海区范围相应减少。
关键词
潮波系统
潮流性质
岸线变化
渤海
数值模拟
Keywords
tidal wave system
tidal current character
coastline change
the Bohai Sea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昕
乔淑卿
高晶晶
朱爱美
卜文瑞
郭敬天
机构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国家海洋局
第一
海洋
研究所
海洋
沉积与环境地质
国家海洋局
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预报中心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5,共9页
基金
海上试验场建设技术研究和原型设计(200905024)
海洋一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GY02-2012G35)
文摘
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青岛市小麦岛附近海域28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Ni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平均值分别为17.9 mg.kg-1、56.5 mg.kg-1、29.8 mg.kg-1、0.12 mg.kg-1、61.1 mg.kg-1、26.5 mg.kg-1。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低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高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两侧,沉积物粒度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子。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站位的单个重金属参数Eri全部低于40,生态综合风险指数(R)I均不超过150,研究区整体为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综合地质累积指数和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结果,除Pb、Cr和Ni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他元素在底质沉积物中基本不构成污染。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累积尚未对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构成不良影响,小麦岛周围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关键词
小麦岛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评价
Keywords
Xiaomai Island
surface sediments
heavy metals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季风转换期东印度洋的赤道流系结构和水文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乔彬
刘子洲
张书颖
刘聪
李培良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
国家海洋局
北海
分局
北海
预报
中心
辽宁省
海洋
环境
预报
与防灾减灾
中心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平洋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对我国海平面变化的影响(41076005)
中国海域海平面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41176009)
+1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渤海海洋观测实验与数值模拟观测(GHYH201006034)
海洋公益性项目--中国海平面变化预测及海岸带脆弱性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201005019)
文摘
基于2013-04夏季风转换期间航次观测数据,对赤道东部印度洋3支东向强流及其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赤道在表层存在Wyrtki急流,在温跃层深度存在赤道潜流,它们携带着阿拉伯海的高盐水向东输运,81°E断面上,核心流量分别为4.76Sv和12.18Sv;南赤道逆流核心在5°S附近,核心流量7.4Sv,并伴有高盐特性。
关键词
赤道东印度洋
季风转换
Wyrtki流
赤道潜流
南赤道逆流
Keywords
Eastern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monsoon transition
Wyrtki jet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sou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瓯飞围海潮汐电站能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晨
于华明
宋彦
王璐
于海庆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
海洋
与大气学院
物理
海洋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
北海
分局
北海
预报
中心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93-190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64014)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1800
2016YFC1402000)
文摘
采用考虑实际潮汐发电过程的能量数值估算方法,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的基础上对围海工程造成的海洋环境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并且估算瓯飞海域的潮汐能储量和技术可开发量。研究结果表明,瓯飞潮汐电站的建设对瓯飞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大。瓯飞海域潮汐能理论蕴藏量约为7.43×109k Wh,技术可开发量约为3.60×109k Wh。考虑当今技术水平,瓯飞电站装机容量可为412 MW。该研究认为瓯飞海域具备良好的潮汐能开发前景,为其可行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潮汐能
瓯飞潮汐电站
数值估算方法
海洋环境影响
Keywords
tidal energy
Oufei tidal power station
numerical estimation method
hydrodynamic environment
分类号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岸线地形变化对潮波系统和潮流性质的影响
孟云
娄安刚
刘亚飞
张栋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麦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环境评价
王昕
乔淑卿
高晶晶
朱爱美
卜文瑞
郭敬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季风转换期东印度洋的赤道流系结构和水文特征
乔彬
刘子洲
张书颖
刘聪
李培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瓯飞围海潮汐电站能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
郑晨
于华明
宋彦
王璐
于海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