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nn-Kendall检验和信息熵的成都市1980—2016年降水时空变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枭轩 左小清 +2 位作者 杨泽楠 张艳梅 谢文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3,共8页
为探究成都市降水时空变化特点,以1980—2016年该市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法研究降水量动态变化,并应用信息熵理论定量分析降水量在年季尺度上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近36年来成都市年均降水量倾向斜率为-... 为探究成都市降水时空变化特点,以1980—2016年该市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法研究降水量动态变化,并应用信息熵理论定量分析降水量在年季尺度上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1)近36年来成都市年均降水量倾向斜率为-2.049 mm/a,季节性降水量除了秋季呈增加趋势,其他呈减少趋势,且均不显著;同时,在0.05水平上年季降水未发生突变。2)成都市年季降水量增加地区集中于中部双流和东部简阳地区,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呈减少趋势。3)降水量信息熵在不同时间尺度表现为全年>夏季>春、秋季>冬季,在空间上呈自西向东呈减小趋势,综合时空维度来看,降水量越丰富的时空域,其稳定性好、不确定性弱。该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模式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MANN-KENDALL 时空分布 降水量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entinel-1数据和SBAS-InSAR技术监测西安地表沉降 被引量:78
2
作者 张艳梅 王萍 +2 位作者 罗想 张荞 陈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7,共5页
哨兵一号(Sentinel-1)数据是目前现势性较好的免费SAR数据,且因其6天的重访周期,非常适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本文以西安市城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开展基于多期Sentinel-1数据和短基线集干涉(SBAS-In SAR)技术的时序地表沉降监测方法的探... 哨兵一号(Sentinel-1)数据是目前现势性较好的免费SAR数据,且因其6天的重访周期,非常适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本文以西安市城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开展基于多期Sentinel-1数据和短基线集干涉(SBAS-In SAR)技术的时序地表沉降监测方法的探索,研究形成了详细的数据处理流程,利用已有研究资料佐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监测表明:2015—2016年,绝大部分区域地表形变速率位于[-33~30]mm/a区间内,228 d监测期内累积沉降量最大约75 mm,发生在目前西安最大沉降中心鱼化寨;相比20世纪末,沉降强度大幅减弱,沉降严重区域由西安市东郊向南郊转移,且沉降范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一号 小基线集技术 地表沉降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荞 王萍 +3 位作者 陈慧 杨正银 张艳梅 孙姝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6,F0002,共8页
[目的]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状况,为该区及类似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综合利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宜宾市2010,2015年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分... [目的]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状况,为该区及类似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综合利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宜宾市2010,2015年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宜宾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响应。[结果]宜宾市整体景观格局以耕地和林地为基质,其他景观镶嵌在其中。2010—2015年宜宾市土地利用格局总体变化明显,各类景观要素的相互转移比较频繁,研究区各类景观要素的形状复杂度、破碎化程度和聚集度等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景观要素的格局变化趋势,发现房屋建筑区、道路、水域的稳定性增强,而其他景观要素的稳定性下降。受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区整体景观格局向着均匀化方向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同时,受垂直地带性的影响,海拔越高,景观破碎化程度越低、斑块形状越简单、景观优势度越大。[结论]今后对该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城镇规划应结合土地利用格局与地区优势,分区治理,分区建设。减少生态功能区内人类活动,加强水源涵养功能保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沿江重点开发区域,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城镇发展 生态保护 长江上游地区 地理国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WFV EVI时间序列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姝娟 李民录 +2 位作者 王萍 张艳梅 张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5-580,共6页
随着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的发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逐渐得到了应用,但目前仅有少量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进行作物分类或遥感估产的研究。本... 随着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的发射,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方面逐渐得到了应用,但目前仅有少量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进行作物分类或遥感估产的研究。本文针对NDVI指数在南方多植被覆盖区域易饱和及不敏感的缺陷,利用在NDVI基础上改进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首次提出基于GF-1卫星16m宽覆盖影像(Wide Field of View,WFV)EVI时间序列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选取四川省乐至县为研究区域,获取覆盖整个水稻生长周期的GF-1/WFV影像数据,构建EVI时间序列,并分析水稻不同生长期的EVI曲线特征。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对EVI时间序列进行平滑处理,尽可能减少噪声影响,使EVI时间序列能够更好地反应水稻及其他植被或非植被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水稻和其他植被及非植被的EVI曲线特征差异构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决策树模型,对水稻种植面积进行准确提取。通过与同期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对比,本研究方法提取的水稻种植面积和精度都较高,表明该方法对于提取水稻种植面积效果良好。研究表明,相对于以往用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作物种植结构提取,GF1/WFV影像在南方较破碎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面应用效果良好,GF-1卫星影像在农业遥感领域具备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 增强型植被指数 时间序列 水稻 面积 地理国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积雪衰减曲线分析山区雪水当量时空分布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建勇 车涛 +2 位作者 戴礼云 张全成 贾晨曦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鉴于近年来关于雪水当量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基于物理模型进行估算,这些雪水当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较低,且需要大量野外实测的积雪属性数据来作为输入模型的初始变量。在对中小流域雪水当量时空分布特征的估算,特别是地形因子较为复杂的山区... 鉴于近年来关于雪水当量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基于物理模型进行估算,这些雪水当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较低,且需要大量野外实测的积雪属性数据来作为输入模型的初始变量。在对中小流域雪水当量时空分布特征的估算,特别是地形因子较为复杂的山区,基于物理模型估算雪水当量以及被动微波遥感影像反演的雪水当量都不能满足需求。该文以黑河上游祁连山八宝河流域和冰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1年3景小流域ENVISAT-ASAR数据,获得流域积雪面积与雪水当量产品,结合DEM数据,拟合出研究区域的积雪衰减曲线。利用积雪衰减曲线,在祁连山黑河上游八宝河子流域,获取2008年逐日366天MODIS积雪面积比例产品MOD10A1数据,通过估算云下反照率的方法将逐日积雪面积比例产品进行去云处理,结合DEM数据得到像元地形因子,计算八宝河流域每个像元逐日雪水当量值,得到流域2008年雪水当量情况,分析流域内雪水当量分布规律以及流域内雪水当量年内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衰减曲线 雪水当量 积雪面积比例 冰冻圈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