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绝对重力观测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志堂 康胜军 +2 位作者 贺小明 赵丕 任敏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7-751,共5页
介绍了2013~2014年使用A10/028和FG5/214两台绝对重力仪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中绝对重力观测的情况,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台绝对重力仪观测结果精度及较差都在5μGal以内,满足高精度重力基准建设的... 介绍了2013~2014年使用A10/028和FG5/214两台绝对重力仪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中绝对重力观测的情况,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台绝对重力仪观测结果精度及较差都在5μGal以内,满足高精度重力基准建设的技术要求;A10/028具有一定的野外观测适应性,FG5/214对重力细微变化信号的捕获具有优势,两台绝对重力仪同期观测对于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仪 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绝对重力测量 重力基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0/028与FG5绝对重力仪比对测量试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志堂 韩宇飞 +4 位作者 康胜军 王晓栋 贺小明 李辉 陈永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5,150,共5页
介绍A10/028与FG5绝对重力仪两次比对测量试验的情况,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显示,绝对重力仪A10/028与FG5观测结果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5×10-8ms-2之内,二者一致性较好;A10/028抗干扰能力较强,测量结果重复性较好,内符合测量精度... 介绍A10/028与FG5绝对重力仪两次比对测量试验的情况,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显示,绝对重力仪A10/028与FG5观测结果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5×10-8ms-2之内,二者一致性较好;A10/028抗干扰能力较强,测量结果重复性较好,内符合测量精度为±(2-3)×10-8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0与FG5 比对 绝对重力测量 重复性 内符合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绝对重力仪第二次比对测量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建国 李辉 +4 位作者 张松堂 何志堂 张为民 纪立东 夏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6,共3页
根据陆态网络(CMONOC)技术规程,参加绝对重力测定任务的绝对重力仪需在观测任务开始前进行比对观测,用以检验绝对重力仪的观测精度及稳定性,以及绝对重力仪之间的系统偏差,为评估观测结果提供参考依据。2013-06,相关单位的绝对重力仪在... 根据陆态网络(CMONOC)技术规程,参加绝对重力测定任务的绝对重力仪需在观测任务开始前进行比对观测,用以检验绝对重力仪的观测精度及稳定性,以及绝对重力仪之间的系统偏差,为评估观测结果提供参考依据。2013-06,相关单位的绝对重力仪在武汉4个绝对重力点上进行比对观测。结果显示,各个仪器的偏差均优于±2×10-8ms-2,能够满足CMONOC绝对重力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态网络 绝对重力仪 比对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格网编码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兀伟 李朋德 +2 位作者 张坤 肖学年 邓国庆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研究符合我国特点的国家地理格网编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位置服务的解决方法,以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理格网 基于位置服务 空间定位 地名地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格网的空间数据转换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兀伟 李朋德 +2 位作者 董旭明 张坤 肖学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77,85,共4页
探讨在一种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格网与编码体系下,地理信息数据的格网化转换、地理信息要素格网表示,并对地理格网的作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地理格网 代码 位置服务 空间数据 地名地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复杂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服务 被引量:6
6
作者 薛明 刘春 肖学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68,共5页
针对城市交通信息提供地图服务和GIS分析服务的发布,介绍GIS-T的数据描述和逻辑关系。针对城市交通信息的发布,给出具体的发布框架,并实现路径分析、公交换乘和实时路况的功能。
关键词 复杂网络 WEBGIS 交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S站网监测三峡地区陆地水负荷对地壳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伟 党亚民 +4 位作者 章传银 鲍李峰 梁诗明 何志堂 邹正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2-971,共10页
三峡地区水资源丰富,加上三峡水库蓄放水的影响,水动力环境复杂,对该区域陆地水负荷变化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基于CORS站网,辅以少量重力台站数据,采用负荷形变和重力场球谐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峡地区陆地水负荷对地壳形变和重力变... 三峡地区水资源丰富,加上三峡水库蓄放水的影响,水动力环境复杂,对该区域陆地水负荷变化影响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基于CORS站网,辅以少量重力台站数据,采用负荷形变和重力场球谐分析方法,研究了三峡地区陆地水负荷对地壳形变和重力变化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①基于CORS站网能够监测陆地水负荷引起的地壳形变和地面重力时空变化.②陆地水负荷对垂直形变的影响达厘米级,对水平形变的影响较小,对地面重力的影响可达数百微伽.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陆地水负荷对垂直形变影响的年变化趋于平衡,对地面重力变化影响主要集中在三峡水库和重庆市附近.④基于CORS站网确定的三峡地区陆地水地壳垂直形变,与GRACE卫星重力成果在分布规律和趋势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部分区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水动力环境监测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为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动态维护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负荷 三峡 地壳形变 重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PS/GLONASS融合定位模型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鹤峰 党亚民 +2 位作者 秘金钟 谷守周 张德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GNSS单星座系统定位存在的诸多不足,基于单点定位,给出建立在时空统一上的BDS/GPS/GLONASS多模融合定位模型,并对实测三系统数据分不同方案进行定位解算,分析各方案的可见卫星数、精度衰减因子(DOP)及定位精度。结果表明,BDS/GP... 针对传统GNSS单星座系统定位存在的诸多不足,基于单点定位,给出建立在时空统一上的BDS/GPS/GLONASS多模融合定位模型,并对实测三系统数据分不同方案进行定位解算,分析各方案的可见卫星数、精度衰减因子(DOP)及定位精度。结果表明,BDS/GPS/GLONASS融合系统可见卫星数大幅提高,DOP值显著下降,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优于各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GNSS 多频多模 时空统一 融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理函数模型和多项式模型的天绘一号影像几何校正精度评估 被引量:21
9
作者 朱倩 李霞 李少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不同地貌特征的TH-1影像基于多项式模型和有理函数模型的几何校正精度,以及在每种模型下不同控制点个数与几何校正精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TH-1影像因光学投影产生的比如扭曲变形等误差较大,有理函数模型中只需较少控制点便可明... 研究了不同地貌特征的TH-1影像基于多项式模型和有理函数模型的几何校正精度,以及在每种模型下不同控制点个数与几何校正精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TH-1影像因光学投影产生的比如扭曲变形等误差较大,有理函数模型中只需较少控制点便可明显提高其几何校正精度;多项式模型中,控制点的数量越多对精度提高越有好处,2阶多项式校正精度最高;在没有参数模型的情况下,高阶有理函数模型是TH-1影像几何校正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理函数模型 几何校正 多项式模型 天绘一号(TH-1)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监测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超 李磊 +1 位作者 李广乾 张世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88,111,共3页
传统意义上的沉降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大多采用自由网平差的方法,需进行大量的矩阵计算,内业工程浩繁。本文以杭州市沉降监测网为例,充分利用了其监测网络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间接平差法,即按路线测站数定权对结点网先行平差,减少了计算... 传统意义上的沉降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大多采用自由网平差的方法,需进行大量的矩阵计算,内业工程浩繁。本文以杭州市沉降监测网为例,充分利用了其监测网络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间接平差法,即按路线测站数定权对结点网先行平差,减少了计算强度,便于实现程序模块化处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监测网 结点 间接平差 附合水准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站科 付文举 +1 位作者 黄观文 李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0,共5页
为了改善传统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法方程,推导出一种基于等价消参法的融合法方程。该融合法方程是由GPS系统的法方程和GLONASS系统的法方程进行消除参数叠加得到,既易于实现GPS/GLONASS系统组合单点定位,也便于进行单系统定... 为了改善传统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法方程,推导出一种基于等价消参法的融合法方程。该融合法方程是由GPS系统的法方程和GLONASS系统的法方程进行消除参数叠加得到,既易于实现GPS/GLONASS系统组合单点定位,也便于进行单系统定位的切换。理论证明,基于等价消参法的融合法方程和传统的组合法方程是等价的。程序设计和算例分析显示,基于等价消参法的融合法方程在GPS/GLONASS组合系统精密单点定位和单系统定位转换方面比传统的组合法方程具有更高的效率。最后,利用实测算例分析了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LONASS 参数消化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态网络”Ⅱ期西部绝对重力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志堂 韩宇飞 +3 位作者 康胜军 王晓栋 赵丕 任敏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7-930,共4页
介绍了2013~2014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基本情况及西部地区绝对重力观测的情况,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果稳定性良好,89.5%的成果观测精度优于±5.00μGal,能够满足“陆态网络”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绝对重力仪 绝对重力测量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AR数据提取等高线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鸿轶 任淑娟 雷蕾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0,共2页
介绍LiDAR系统的特点,以及用高精度LiDAR数据提取等高线的方法,并在生产中通过大面积提取等高线进行验证。
关键词 LIDAR Terrascan TERRA MODEL 等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残差预测模型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鄢子平 张庆涛 +1 位作者 李振洪 丁学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19,141,共4页
基于灰色系统GM(1,1)残差模型编制了GMRCFS预测软件,并对隔河岩大坝1998-06-10—11-28日5个GPS监测点的形变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GM(1,1)残差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合理选取预测步长可达到大坝形变预测的要求。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1)模型 残差 形变预测 大坝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GPS/BDS的低轨卫星精密定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春梅 张德成 +1 位作者 何正斌 李谦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3期18-23,34,共7页
本文针对基于星载GPS和BDS的低轨卫星联合定轨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资源三号卫星为例,仿真了星载GPS和BDS观测数据,基于非差动力学定轨原理和法方程叠加方法进行了单独定轨和联合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仅考虑观测噪声情况下,采用星载... 本文针对基于星载GPS和BDS的低轨卫星联合定轨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资源三号卫星为例,仿真了星载GPS和BDS观测数据,基于非差动力学定轨原理和法方程叠加方法进行了单独定轨和联合定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仅考虑观测噪声情况下,采用星载GPS和BDS数据解算得到的轨道位置精度分别为0.9 cm和5.1 cm,联合定轨精度可以达到0.9 cm,精度与单独利用GPS数据解算的精度相当;当采用截止高度角方式人为减少参与解算的星载GPS数据量进行定轨解算时,定轨精度降低为3.9 cm,此时再进行联合定轨解算,在合理分配权值的情况下,定轨精度可以达到3.4 cm,精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BDS 低轨卫星 法方程叠加 联合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反演的算法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宏宇 刘杰 山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将微粒群优化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采用模拟重力测量数据反演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并比较了该算法与蒙特卡洛法和蚁群算法的反演结果。利用河西地区2001-2004年的GPS数据,对祁连山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反演,并与蚁群算法进行比较。... 将微粒群优化算法与位错理论模型相结合,采用模拟重力测量数据反演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并比较了该算法与蒙特卡洛法和蚁群算法的反演结果。利用河西地区2001-2004年的GPS数据,对祁连山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反演,并与蚁群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粒群优化算法可有效求解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收敛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理论 微粒群优化算法 反演 断层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格网化的BDS/GPS位置差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一 谷守周 +3 位作者 秘金钟 余梦洋 张涛 楚彬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普通用户终端定位精度无法满足特定场景的精度需求,基于局域CORS网并融合数据,生成位置改正数以修正终端位置,提高公众定位精度。经过开发服务端与终端软件进行大量测试,分析了格网生成配置的最优方案,并且进行虚拟格网实时位置差... 针对普通用户终端定位精度无法满足特定场景的精度需求,基于局域CORS网并融合数据,生成位置改正数以修正终端位置,提高公众定位精度。经过开发服务端与终端软件进行大量测试,分析了格网生成配置的最优方案,并且进行虚拟格网实时位置差分外符合性测试。试验证明,虚拟格网位置差分能够提高普通终端定位精度,能够为公众提供平面RMS小于3 m的位置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BDS/GPS双模 位置差分 位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星授时精度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大众 郑作亚 +4 位作者 刘一 谷守周 秘金钟 李杰 张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0,共4页
为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星授时精度,本文基于GPS单星授时原理,结合北斗卫星多种类型星座特点,编写了BDS单星授时软件。利用i GMAS站数据进行了试验,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监测并将异常信息剔除后,将授时结果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斗分析中... 为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星授时精度,本文基于GPS单星授时原理,结合北斗卫星多种类型星座特点,编写了BDS单星授时软件。利用i GMAS站数据进行了试验,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监测并将异常信息剔除后,将授时结果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斗分析中心(CGS)钟差文件进行比对,分析了BDS不同轨道卫星(GEO/IGSO/MEO)下的BDS单星授时精度。结果表明,GEO卫星的授时精度为27.39 ns,IGSO卫星的授时精度为18.37 ns,MEO卫星的授时精度为18.62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单星授时 GEO MEO IGSO 授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iDou+GLONASS+Galileo多系统组合SPP稳定性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布金伟 左小清 +3 位作者 金立新 李海强 周羽佳 常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8,23,共7页
利用间接平差法和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了BeiDou+GLONASS+Galileo三系统组合标准单点定位(SPP)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MGEX站的部分测站的观测数据,综合分析了BeiDou/GLONASS/Galileo不同组合模式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利用间接平差法和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了BeiDou+GLONASS+Galileo三系统组合标准单点定位(SPP)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MGEX站的部分测站的观测数据,综合分析了BeiDou/GLONASS/Galileo不同组合模式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稳定性和定位精度等方面内容。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单系统(BeiDou、GLONASS、Galileo)、双系统(BeiDou+GLONASS、BeiDou+Galileo、GLONASS+Galileo),BeiDou+GLONASS+Galileo三系统组合的DOP值分别减少30%~55%、10%~50%;可见卫星数分别增加60%~120%、10%~110%。此外,在截止高度角大于30°的情况下,单系统和双系统的DOP值都较大且波动不稳定,定位可靠性和历元可用率会显著降低,而BeiDou+GLONASS+Galileo组合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定位结果,这对于建筑物密集区、山区和卫星遮挡较为严重的恶劣条件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Dou+GLONASS+Galileo 多系统组合 SPP 可见卫星数和DOP值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2016年红崖山水库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兆鹏 李增元 +1 位作者 田昕 孙珊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5,共9页
【目的】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对水库的水域变化进行监测与评估,目的在于保障水库调水能力和评估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能力.【方法】利用收集的1987~2016年间95景Landsat TM/OLI影像和2景GF-1卫星遥感影像,选用基于阈值分割的... 【目的】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对水库的水域变化进行监测与评估,目的在于保障水库调水能力和评估民勤绿洲水资源承载能力.【方法】利用收集的1987~2016年间95景Landsat TM/OLI影像和2景GF-1卫星遥感影像,选用基于阈值分割的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MNDWI),对红崖山水库近30a的水域动态信息进行提取.【结果】红崖山水库水域面积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库水域面积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1987~1991年先下降,平均每年减少约2.1km^2;1991~1997年先上升后下降,期间水域面积总体增加,即由1991年的7.85km^2增加到1997年的11.44km^2,增加了3.59km^2;1997~2009年面积再次出现以2006年为转折点的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即从1997年的11.44km^2增加到2006年的21.37km^2,再降到2009年的9.84km^2;2009~2016年间水域面积再次波动上升,上升了10.71km^2,其年际变化总体呈"W"型趋势.【结论】定期的农业灌溉、长期的扩建加固工程及人工增雨增雪是影响水库水域面积月际和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口数量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间接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水体提取 水体指数阈值法 红崖山水库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