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在海量卫星影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晶 高井祥 +2 位作者 史绍雨 汪汇兵 艾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61,共6页
针对现有影像存储方法在海量卫星影像存储中性能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卫星影像数据存储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管理影像元数据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文件系统存储影像非结构化的实体数据,影像的空间信息及元数据存储... 针对现有影像存储方法在海量卫星影像存储中性能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卫星影像数据存储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管理影像元数据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文件系统存储影像非结构化的实体数据,影像的空间信息及元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中,实现了海量卫星影像数据的高性能存储,并开展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管理试验。试验表明该方法在海量卫星影像数据查询性能方面有显著提高,适用于海量卫星影像数据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 海量数据 卫星影像 影像管理 MYSQL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测绘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0
2
作者 唐新明 胡芬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4期26-35,共10页
卫星测绘是基于各类测绘卫星获取地理信息和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卫星测绘能力和应用水平是国家对地观测能力的直接反映。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卫星测绘发展现状、总结"资源三号"卫星测绘技术攻关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立足... 卫星测绘是基于各类测绘卫星获取地理信息和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卫星测绘能力和应用水平是国家对地观测能力的直接反映。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卫星测绘发展现状、总结"资源三号"卫星测绘技术攻关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应用需求,瞄准发展短板和空白,展望了中国测绘卫星后续发展思路与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卫星 卫星测绘 技术现状 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InSAR在地形测绘中的误差来源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涛 唐新明 +1 位作者 高小明 陈乾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41,50,共6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是最有效的测图手段之一,然而InSAR地形测绘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类误差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国产SAR卫星无法业务化干涉的主要原因,并从卫星的干涉几何出发,研究了InSAR在地形测绘中的误差来源,研究表明,主星定...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是最有效的测图手段之一,然而InSAR地形测绘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类误差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国产SAR卫星无法业务化干涉的主要原因,并从卫星的干涉几何出发,研究了InSAR在地形测绘中的误差来源,研究表明,主星定轨误差、斜距测量误差、基线测量误差以及相位误差是地形测绘中的一级误差源。最终对一级误差带来的高程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部分一级误差进行了分解,定位了二级误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卫星测绘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轨成像物理机理的立体测绘相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飞 金光 +3 位作者 谢金华 邱振戈 曲宏松 贺小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971-979,共9页
基于在轨成像物理机理的立体测绘相机成像建模与仿真综合考虑了大气辐射传输、卫星运行平台、光学系统成像、相机辐射响应等各个环节,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精确建模,可用于进行成像过程端到端的完整分析,评估成像系统设计可行性及成像... 基于在轨成像物理机理的立体测绘相机成像建模与仿真综合考虑了大气辐射传输、卫星运行平台、光学系统成像、相机辐射响应等各个环节,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精确建模,可用于进行成像过程端到端的完整分析,评估成像系统设计可行性及成像质量。本文以可见光立体测绘相机为例,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地表物理模型作为输入源,首先结合立体测绘相机内外方位元素计算正视相机和前视相机CCD光敏面各亚像元区域中心的观测向量,然后根据目标相机的成像参数得到地面目标在相机入瞳处的辐亮度,最后通过光线追迹算法和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模型计算探测器靶面的辐通量,经由探测器辐射响应模型得到数字影像。实验结果表明,正视相机几何物理模型定位精度达124 m,前视相机定位精度达193 m,能够较为可靠地模拟出立体影像,模拟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物理机理 光线追迹 立体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标准建设研究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马聪丽 薛艳丽 +2 位作者 陈骏 周平 吴桐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5,共9页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在新技术推动下标准的快速增长需求以及目前缺乏独立的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等问题,提出了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标准建设的思路。建设思路给出了标准体系框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在新技术推动下标准的快速增长需求以及目前缺乏独立的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等问题,提出了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标准建设的思路。建设思路给出了标准体系框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全面建立了从获取、检验、成果、应用服务到管理一系列的标准建设方案;通过分析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标准的国内外现状,调查梳理现行标准的使用情况、在研标准的进度、新型标准的需求情况等,掌握各类标准在总的测绘标准体系框架中的分布情况,找出标准的欠缺方向,在标准建设中加以重点规划。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独立的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标准体系框架对该领域标准的立项、制定、发布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遥感测绘 标准 标准体系框架 标准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应用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4
6
作者 唐新明 王鸿燕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共10页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主要目标是获取三线阵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实现1∶50 000测绘产品生产能力以及1∶25 000和更大比例尺地图的修测和更新能力。自2012年1月9日发射以来,资源三号01星在轨运行安全稳定,成像计划... 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主要目标是获取三线阵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实现1∶50 000测绘产品生产能力以及1∶25 000和更大比例尺地图的修测和更新能力。自2012年1月9日发射以来,资源三号01星在轨运行安全稳定,成像计划科学紧凑,影像获取持续高效,全球共获取高精度卫星影像超过7000万平方千米,为全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等国家重大测绘工程和国土、农业、水利、交通、环保和减灾等各行业1800多家用户提供了精度高、现势性强的自主卫星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文章介绍了资源三号卫星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产生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对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卫星数据应用 应用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云量判读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志恒 韩玲 +2 位作者 周平 王霞 吴婷婷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6,共6页
鉴于遥感影像上云的存在是影响影像质量判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下垫面地物的识别与分类造成困难,降低了影像的利用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云斑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上的光谱亮度特征与直方图曲线分布特征,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云的纹理特征,... 鉴于遥感影像上云的存在是影响影像质量判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下垫面地物的识别与分类造成困难,降低了影像的利用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云斑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上的光谱亮度特征与直方图曲线分布特征,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云的纹理特征,依次构建云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判别准则,采用决策树分类法识别检测含云量,提出了一种针对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云量判读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定性定量地判读出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上不同类型的云含量,正确率高达96%以上,具有效果好且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检测 资源三号卫星 纹理特征 灰度共生矩阵 决策树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中心点虚拟参考站的伪距差分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振 秘金钟 +3 位作者 王权 方书山 李鹤峰 张晶晶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共5页
传统网络伪距差分定位方法中,服务端播发多个基准站观测卫星的伪距改正数和坐标,流动站用户接收所有基准站伪距改正数后内插得到自身所需伪距改正数。为简化流动站算法、保护国家大地坐标安全,本文提出了基于网格中心点虚拟参考站的伪... 传统网络伪距差分定位方法中,服务端播发多个基准站观测卫星的伪距改正数和坐标,流动站用户接收所有基准站伪距改正数后内插得到自身所需伪距改正数。为简化流动站算法、保护国家大地坐标安全,本文提出了基于网格中心点虚拟参考站的伪距差分方法,该方法是将经纬线网格的中心点作为虚拟参考站,将基准站的伪距改正数内插到该虚拟参考站上,播发各虚拟参考站坐标和伪距改正数,流动站通过单点定位确定所在网格,利用其中心点上参考站的伪距改正数进行差分定位。试验表明,该方法在静态与动态情况下平面与高程方向均能获得亚米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距差分定位 网格中心点虚拟参考站 伪距改正数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反距离权重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卫星数据的农用地膜信息提取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佳雨 王华斌 +3 位作者 王光辉 翟浩然 韩旻 程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82,共5页
地膜的大量应用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随着使用量的逐年增长,其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遥感影像分类技术是农用地膜监测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FSO特征优选和面向对象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利用光谱、几何、纹理等特征设计多组试验... 地膜的大量应用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随着使用量的逐年增长,其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遥感影像分类技术是农用地膜监测的重要方法。本文基于FSO特征优选和面向对象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利用光谱、几何、纹理等特征设计多组试验方案,使用资源三号与Landsat卫星融合影像对甘肃中部地区进行了农用地膜提取。试验结果表明:(1)多特征融合方法的地膜信息提取精度明显高于单一特征提取方法;(2)采用FSO特征优选的试验方案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90.2%和0.877,明显高于其他方案。这说明特征优选方法在降低特征空间维度的同时减少了特征干扰,有效提升了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面向对象 特征优选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反演局部地表物质迁移的MASCON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邹贤才 金涛勇 朱广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623-4632,共10页
MASCON方法是直接利用GRACE任务的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研究地表浅层物质运动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该方法相较Stokes球谐系数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时变信号的滤波问题,能有效解决该方法时变重力场的南北条带效应.本文在对现有MASCON方法深入... MASCON方法是直接利用GRACE任务的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研究地表浅层物质运动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该方法相较Stokes球谐系数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时变信号的滤波问题,能有效解决该方法时变重力场的南北条带效应.本文在对现有MASCON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引入卫星精密轨道作为观测值,联合高低跟踪和低低跟踪两类观测数据,实现MASCON参数及有关动力学模型参数求解的思路,在不影响时变信号主要由星间距离变率观测值提供的前提下,采用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合理定权,充分利用轨道数据的绝对基准作用,用一种改进的途径实现了MASCON方法.利用2008年GRACE的卫星重力观测数据,获得了亚马逊地区的地表物质迁移结果,并与GLDAS水文模型、CSR RL05球谐系数和JPL MASCON方法计算的水储量变化进行比较,表明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本文所提MASCON方法解算思路的可靠性,该方法为研究局部地区的地表物质迁移提供了一种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MASCON 动力法 物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正射纠正精度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樊文锋 李鸿洲 +1 位作者 温奇 高小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3-66,共4页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外业像控、加密控制和地图采集控制资料,对试验区高分二号影像进行了基于RMF模型的数字正射纠正处理,统计分析了高分二号影像数据的无控制定位精度和不同控制方案下的纠正精度,验证了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在每景不低于一个...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外业像控、加密控制和地图采集控制资料,对试验区高分二号影像进行了基于RMF模型的数字正射纠正处理,统计分析了高分二号影像数据的无控制定位精度和不同控制方案下的纠正精度,验证了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在每景不低于一个控制点的情况下其纠正精度能够满足全地形1∶1万比例尺地形图和山地1∶5000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要求。利用数字正射纠正后的高分二号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配准和融合,配准达到亚像素精度,能够满足影像融合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二号 基于有理函数模型的数字正射纠正 影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3卫星异轨立体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芬 杨博 +1 位作者 唐新明 高小明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9,共9页
文章选取"资源三号"(ZY-3)卫星在两个轨道上分别侧摆10°和–10.6°获取的山东同一地区全色正视相机影像,构成连续覆盖4景区域的异轨立体影像。以区域内均匀分布的35个高精度外业GPS点作为控制数据来源,进行影像平差... 文章选取"资源三号"(ZY-3)卫星在两个轨道上分别侧摆10°和–10.6°获取的山东同一地区全色正视相机影像,构成连续覆盖4景区域的异轨立体影像。以区域内均匀分布的35个高精度外业GPS点作为控制数据来源,进行影像平差定向和几何定位精度统计。实验结果表明,在基高比为0.36左右的非理想条件下,无控制点的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均值分别为1.5m和85m,中误差分别为2.3m和4.0m,高程精度明显低于平面精度;基于少量控制点对系统误差改正效果明显,在单控制点条件下的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均值分别为2.4m和1.7m,中误差分别为1.4m和4.0m,完全满足1∶5万比例尺精度要求。文章的研究内容对于国产光学卫星异轨立体影像获取效能的发挥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轨立体影像 区域网平差 几何定位精度分析 “资源三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和SPOT6卫星融合影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鸿洲 王霞 +2 位作者 杜建 张恒 董玛力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8,共5页
鉴于目前尚无对ZY-3和SPOT6融合影像的对比分析研究,该文在对SPOT6影像空间分辨率进行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融合效果分析评价,对比不同卫星的影像质量差异。选取ZY-3和SPOT6北京城区南部地图重叠影像作为实验区域,以GXL-PCI软件平台为... 鉴于目前尚无对ZY-3和SPOT6融合影像的对比分析研究,该文在对SPOT6影像空间分辨率进行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融合效果分析评价,对比不同卫星的影像质量差异。选取ZY-3和SPOT6北京城区南部地图重叠影像作为实验区域,以GXL-PCI软件平台为主,配合桌面版PCI,对ZY-3和SPOT6影像进行正射纠正、配准、融合、裁切,以及生产标准卫星影像。结果表明,SPOT6分辨能力未能达到标称的1.5m,其实际的分辨率应在1.9m左右。在2.1m同一分辨率下,ZY-3与SPOT6影像整体效果比较接近,其中,SPOT6影像对比度更强,清晰度更高,但细节特征有所损失;ZY-3影像更好地保留了原始影像信息,在灰度值反差不大的区域,对地物的细节表现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6 ZY-3 融合影像 纹理 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影像朵云识别中云雪分离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腾腾 唐新明 高小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49,68,共5页
针对资源三号全色卫星影像在朵云识别过程中云雪不能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雪边界特征并利用改进的平均梯度和分形维数等纹理信息的云雪分离方法。首先为了减少雪和其他地物对云的干扰进行初步云识别,本文利用灰度均值、分形维数... 针对资源三号全色卫星影像在朵云识别过程中云雪不能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雪边界特征并利用改进的平均梯度和分形维数等纹理信息的云雪分离方法。首先为了减少雪和其他地物对云的干扰进行初步云识别,本文利用灰度均值、分形维数和灰度共生矩阵计算的能量作为特征参数大体提取云区,此时云雪不分;然后再进行云雪分离,利用改进的平均梯度和分形维数特征值来剔除被误识别为云的雪。本文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支持向量机分类。利用资源三号全色卫星影像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资源三号全色遥感影像朵云识别中一种有效的云雪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全色遥感影像 灰度共生矩阵 平均梯度 分形维数 云雪分离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ldView-3卫星成像模式介绍及数据质量初步评价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国元 胡芬 +2 位作者 张重阳 高小明 陈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16,共6页
在介绍World View-3卫星基本参数、成像模式、数据产品分级的基础上,选择该卫星北京通州地区的全色多光谱影像开展了影像融合效果评价,同时选择山东潍坊地区的同轨立体影像开展了几何定位精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World View-3的全色波... 在介绍World View-3卫星基本参数、成像模式、数据产品分级的基础上,选择该卫星北京通州地区的全色多光谱影像开展了影像融合效果评价,同时选择山东潍坊地区的同轨立体影像开展了几何定位精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World View-3的全色波段与多光谱的5、3、2波段组合后的真彩色融合效果非常好,影像清晰、色彩自然;山东潍坊地区影像无控制点几何定位精度优于其标称的3.5 m,平面定位精度可达1.8 m,高程精度达0.9 m,加入少量控制点后平面定位精度可优于1 m,高程可优于0.5 m。本文对World View-3卫星成像模式及数据质量评价的相关结论,能够为后续国产分米级高分辨率测绘卫星设计和指标论证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View-3卫星 成像模式 全色多光谱融合 区域网平差 几何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重力测量卫星系统确定全球重力场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新禹 姜卫平 +3 位作者 张晓敏 周晓青 丁延卫 朱广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7-2236,共10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低卫星跟踪卫星、低-低卫星跟踪卫星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相结合的新型重力测量卫星系统,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卫星重力梯度和低低卫星跟踪卫星两种测量模式各自的优势.基于重力卫星系统指标设计的半解析法,深入分析了... 本文设计了一种高-低卫星跟踪卫星、低-低卫星跟踪卫星和卫星重力梯度测量相结合的新型重力测量卫星系统,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卫星重力梯度和低低卫星跟踪卫星两种测量模式各自的优势.基于重力卫星系统指标设计的半解析法,深入分析了不同重力测量卫星系统配置和不同观测量及其不同白噪声水平情况下,新型卫星重力测量模式反演重力场模型的能力.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值精度和星间距离相同的条件下,轨道高度是影响重力场反演精度的关键因素;随着星间距离的增大,高频重力场信号反演精度会先提高后降低,轨道高度在200~350km之间时,星间距离在150~180km之间时反演精度最优;星间距离变率和卫星重力梯度两类观测值仅在某些精度配置时可达到优势互补,如果某一类观测值精度很高,则另一类观测值在联合解算时贡献非常小或者没有贡献.在300km轨道高度,若以GRACE和GOCE任务的设计指标1μm·s-1/(Hz)^(1/2)和5mE/(Hz)^(1/2)来配置新型重力测量卫星系统中星间距离变率和引力梯度观测值的精度,联合两类观测值解算200阶次模型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比独立解算分别提高1.2倍和2.8倍.如果以实现100km空间分辨率1~2cm精度大地水准面为科学目标,考虑卫星在轨寿命,建议轨道高度选择300km,星间距离变率和卫星重力梯度的精度分别为0.1μm·s-1/(Hz)^(1/2)和1mE/(Hz)^(1/2).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研制自主的重力测量卫星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解析法 卫星重力梯度 卫星跟踪卫星 大地水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国情要素时空变化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怀 高小明 +1 位作者 樊文峰 何昭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7,119,共5页
面向地理国情要素变化提出了一种几何匹配相似度的变化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点、线、面三种几何类型的地理要素变化检测中。针对变化检测结果设计了一种版本-差量的时空数据库模型来存储地理要素变化检测结果,以揭示地理要素的时... 面向地理国情要素变化提出了一种几何匹配相似度的变化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点、线、面三种几何类型的地理要素变化检测中。针对变化检测结果设计了一种版本-差量的时空数据库模型来存储地理要素变化检测结果,以揭示地理要素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要素 变化检测 版本-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海量国产卫星影像智能优选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雄伟 魏英娟 +2 位作者 李春英 雷兵 甘宇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3-20,共8页
针对海量国产卫星数据使用过程中优质数据筛选困难且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并实现自动化优质数据筛选.构建基于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多源国产卫星影像智能优选模型,将卫星及传感器类型、空间范围、时相、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分... 针对海量国产卫星数据使用过程中优质数据筛选困难且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并实现自动化优质数据筛选.构建基于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多源国产卫星影像智能优选模型,将卫星及传感器类型、空间范围、时相、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分析方法等各项指标要求抽象为数学模型,完成异构元数据的高效集成与管理,制定遥感影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面向用户的定制化需求,通过自适应优选规则和自主性权重设置,运用典型运筹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实现目标区域的卫星影像自动最优化覆盖.实验结果表明,自动优选与人工精选的结果重合率在85%以上,执行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验证了自动优选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海量 国产卫星数据 优质数据自动筛选 影像智能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的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知 周萍 王鸿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5-771,共7页
分别使用多光谱Aster数据和HyMap航空高光谱数据对新疆若羌的研究区进行矿物填图,并通过实地考察与样本光谱检测分析将验证结果与提取结果进行准确度评价。结果表明,两种遥感数据的提取结果吻合度较高,高光谱HyMap数据无论在填图精度还... 分别使用多光谱Aster数据和HyMap航空高光谱数据对新疆若羌的研究区进行矿物填图,并通过实地考察与样本光谱检测分析将验证结果与提取结果进行准确度评价。结果表明,两种遥感数据的提取结果吻合度较高,高光谱HyMap数据无论在填图精度还是在准确度方面都远远优于多光谱Aster数据,填图结果可以为新疆若羌的矿产勘探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若羌 多源数据 蚀变提取 光谱测量 HY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区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龑 林国俊 +4 位作者 王伶俐 陈晓娟 蔡金洲 江波 李红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63,70,共6页
综合利用研究区域354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长江中游湿地分布现状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并结合保护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保护对策与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区河流型湿地面积为4836.82 km^2,湖库型湿地面积... 综合利用研究区域354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长江中游湿地分布现状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并结合保护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保护对策与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区河流型湿地面积为4836.82 km^2,湖库型湿地面积为11000.98 km^2,分别占中游区总面积的0.71%和1.62%;至2016年底,长江中游共建立县级以上湿地自然保护区80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314处。从现有的保护体系建设来看,存在保护体系覆盖面积小、覆盖范围窄、覆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合理划定生态红线、优化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湿地保护立法等对策。开展长江中游区湿地空间分布和保护体系建设分析,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现状 湿地保护体系 遥感影像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