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曼技术在泌尿系统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哲 岳蜀华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9-784,共6页
目前主流的泌尿系统肿瘤检测手段存在各自的不足,应用于肿瘤诊断和复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1],但其有创、操作繁琐、所需诊断时间过长,多应用于术后确诊和预后评估,而术中快速冰... 目前主流的泌尿系统肿瘤检测手段存在各自的不足,应用于肿瘤诊断和复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1],但其有创、操作繁琐、所需诊断时间过长,多应用于术后确诊和预后评估,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难以区分肿瘤亚型[2]。影像学检查尽管具有无创、快速的优势,但较难明确病变性质,并且对早期肿瘤诊断灵敏度低[3]。因此,临床亟需快速、精准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诊断 光谱分析 拉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应沂岑 唐琦 +7 位作者 杨恺惟 米悦 范宇 虞巍 宋毅 何志嵩 周利群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4-651,共8页
目的:分析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例泌尿肿瘤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例泌尿肿瘤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人口学特征、用药方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肌电图检查、病理表现、治疗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包含女性2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68岁,均因泌尿肿瘤接受ICI治疗,包括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3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和3例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首次ICI治疗至发现免疫相关性肌炎的中位时间为39.5 d,中位疗程为2个疗程。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乏力,5例伴眼睑下垂,3例继发横纹肌溶解,5例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合并肠炎。发现合并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的患者首次接受ICI治疗至肌炎起病的间隔时间更短(P=0.042)。8例患者均有转氨酶及肌酶谱指标显著升高,5例患者出现自身抗体阳性。3例患者完善了肌肉活检,表现出典型的骨骼肌炎性肌病样病理改变,伴CD3^(+)、CD4^(+)、CD8^(+)、CD20^(+)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浸润。诊断免疫相关性肌炎后8例患者均立即停用ICI治疗,使用甲泼尼龙单独或合并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后病情均好转。结论: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是具有独特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常见合并心血管不良反应,立即停用ICI并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泌尿肿瘤 肌炎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康多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樊书菠(综述) 李学松(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近年来,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但同时腹腔镜手术对术者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腹腔镜手术者往往需长时间保持不适的手术姿势,给广大术者带来困扰[1]。对于多种泌尿外科肿瘤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在保留腹... 近年来,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但同时腹腔镜手术对术者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腹腔镜手术者往往需长时间保持不适的手术姿势,给广大术者带来困扰[1]。对于多种泌尿外科肿瘤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在保留腹腔镜手术微创优势的同时,能够克服大部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缺点,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当的手术效果[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 内窥镜 开放手术 微创技术 手术机器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用于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中元 唐琦 +5 位作者 李学松 吴静云 杨学东 张晓春 王霄英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收集包括一般情况、术前伴随... 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收集包括一般情况、术前伴随疾病情况、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对患者术前CT或MRI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R.E.N.A.L.系统评分,分析R.E.N.A.L.系统评分与手术方式、肾脏缺血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的相互关系。结果: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与手术方式有显著相关性(P<0.001),但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P<0.611)。该评分系统与肾缺血时间(P<0.023)和围手术期血肌酐变化(P<0.025)都显著相关。R.E.N.A.L.系统各变量kappa值为0.52~0.89不等,均为P<0.001。结论: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是描述肾肿瘤解剖特征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协助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并能对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评价其预测手术相关结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切除术 肾单位 手术期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尿路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单中心522例膀胱根治性切除病例回顾 被引量:9
5
作者 郝瀚 吴鑫 +5 位作者 郑卫 虞巍 范宇 何群 李学松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分析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及影响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研究1998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共522例,分析其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 目的:分析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及影响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研究1998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共522例,分析其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522例术前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包括5例原位癌),99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19.0%,T1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3.7% (6/164),T2期10.5%(17/160),T3期36.7% (40/107),T4期41.9% (36/86).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为髂内/闭孔淋巴结(77/99,77.8%),其次是髂外淋巴结(35/99,35.4%).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平均11.6个(1~51个),阳性淋巴结占淋巴结总数的比例平均为44.1%.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期(P<0.01,OR2.71,95% CI2.13 ~3.44)和肿瘤分级(P<0.01,OR 3.81,95% CI 1.66~8.74)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等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膀胱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发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髂内/闭孔淋巴结,其次是髂外淋巴结;膀胱根治性切除以及双侧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是膀胱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的双中心疗效对比 被引量:8
6
作者 吴进锋 林榕城 +8 位作者 林友成 蔡旺海 朱庆国 方冬 熊耕砚 张雷 周利群 叶烈夫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52,共7页
目的:比较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omplet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CTNU)和传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traditional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TR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目的:比较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omplet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CTNU)和传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traditional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TR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接受CTNU和TRNU手术治疗的UTUC病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临床资料、围术期参数、术后随访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最终共纳入病例266例,其中CTNU组94例,TRNU组172例。与CTNU组相比,TRNU组左侧病变比例更大( P <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 ASA score)、肿瘤所在侧别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病例均完成手术,TRNU中有1例因左肾动脉损伤加行开放血管修补术。CTNU组手术时间为(202.9±76.7) min、术中出血量(68.4±73.3) mL、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3.9±1.5) d、引流液总量(181.7±251.5) mL、术后住院天数(7.8±4.1) d;TRNU组手术时间为(203.5±68.7) min、术中出血量(130.2±252.1) mL、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4.3±1.6) d、引流液总量(179.1±167.5) mL、术后住院天数(8.2±3.7) d。CTNU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RNU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5)。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1~88个月),TRNU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CSS)、无膀胱复发生存率(intra-vesi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IvRFS)、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分别为75.6%、86.9%、73.8%、57.5%;CTNU组的5年OS、CSS、IvRFS、DFS分别为66.3%、83.5%、75.9%、 58.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NU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尚需更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腔镜经肠系膜入路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再成型术的可行性分析(附5例报告)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利群 张仲一 +1 位作者 李学松 何志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经肠系膜入路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再成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腹膜后开放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经肠系膜入路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再成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腹膜后开放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成型术后复发的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9~32岁,平均24.5岁。狭窄复发发生于术后3~16年,平均7.8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部酸胀不适,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典型的UPJO,肾动态扫描示肾排空缓慢,注射呋塞米后有不同程度的排空。手术采用经腹腹腔镜经肠系膜入路,于小肠系膜根部患侧近肾蒂处纵向切开系膜及后腹膜,游离显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注意避免损伤肠管和肠系膜血管。常规切除UPJO,并行Anderson-Hynes法2针连续缝合,吻合肾盂和输尿管。结果:手术时间105~230 min,平均为16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20 mL,平均为75 mL;术后第1日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术后第4~5日撤除引流管;术中和术后未发生副损伤和并发症。截止至2010年10月,随访33~49个月,平均37.5个月,影像学及利尿肾动态检查示UPJ排空通畅。结论:对于腹腔镜经验丰富的医师,经腹腹腔镜经肠系膜入路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再成形术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但对于初学腹腔镜者则需慎重选择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肠系膜 输尿管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癌:单中心30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17
8
作者 邵光军 蔡林 +4 位作者 李学松 宋刚 李雪迎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4-778,共5页
目的:总结30余年诊治脐尿管癌的经验,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4例,中位年龄52岁(31~77岁).结果:脐尿管腺癌21例,小细胞癌1例;肉眼血尿为最常见的初始症状 (20/2... 目的:总结30余年诊治脐尿管癌的经验,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4例,中位年龄52岁(31~77岁).结果:脐尿管腺癌21例,小细胞癌1例;肉眼血尿为最常见的初始症状 (20/22,90.9%);行CT扫描16例,3例有钙化(18.75%);膀胱镜检查18例,均发现膀胱顶部或前壁肿物;22例患者中获随访20例(90.9%),中位随访时间28.0个月(3~184个月),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为49.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2期患者与T3期及以上患者相比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脐尿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行CT和膀胱镜检查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局限性脐尿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复发和转移患者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延长其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癌 膀胱镜检查 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型肾肿瘤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利群 郑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3,共5页
近2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明,LPN与肾部分切除术(openpartial nephrectomy,OPN)具有相似的近... 近2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明,LPN与肾部分切除术(openpartial nephrectomy,OPN)具有相似的近期和远期效果[1-6],而对于中心型肾肿瘤(central tumor)或肾门旁肿瘤(hilar tumor),因为肿瘤位置较深、与肾门血管关系密切,其技术操作难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利群 方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经单通道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简称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指使用特殊的预弯或具有关节或可以弯曲的器械,经单一通道进行手术操作的腹腔镜手术方式。这一技术摒弃了传统腹腔镜三角形的空间外形,建立一... 经单通道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简称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指使用特殊的预弯或具有关节或可以弯曲的器械,经单一通道进行手术操作的腹腔镜手术方式。这一技术摒弃了传统腹腔镜三角形的空间外形,建立一个小而独立的腔道,通过该单一通道进行手术操作,术毕可通过该切口或延长切口取出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泌尿外科手术 外科技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外科发展战略构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损伤外科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2
作者 熊盛炜 杨昆霖 +4 位作者 丁光璞 郝瀚 李学松 周利群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3-788,F0003,共7页
输尿管损伤可分为外伤性和医源性损伤。外伤性输尿管损伤常见于腹部或盆腔因撞击、车祸、枪击、锐器切割等所致的多脏器复合伤时。输尿管位于腹膜后,受周围脏器及脊柱、肌肉的保护,加之自身有一定的活动性,因而外界暴力所致的输尿管损... 输尿管损伤可分为外伤性和医源性损伤。外伤性输尿管损伤常见于腹部或盆腔因撞击、车祸、枪击、锐器切割等所致的多脏器复合伤时。输尿管位于腹膜后,受周围脏器及脊柱、肌肉的保护,加之自身有一定的活动性,因而外界暴力所致的输尿管损伤相对少见,而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则较外伤性损伤常见。输尿管损伤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尿瘘、输尿管狭窄、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输尿管损伤治疗方式取决于诊断时间、损伤位置及程度等多种因素,治疗方式涵盖内镜治疗至替代物重建等多种修复手段。本文将重点对长段输尿管损伤外科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微创外科手术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肾盂成形术在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熊盛炜 王杰 +4 位作者 朱伟杰 程嗣达 张雷 李学松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4-798,共5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肾积水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开放肾盂成形术是UPJO治疗的标准术式,但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等微创术式取代,且其成功率与开放肾盂成形术接近[1-2...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肾积水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开放肾盂成形术是UPJO治疗的标准术式,但目前已逐渐被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等微创术式取代,且其成功率与开放肾盂成形术接近[1-2]。以往研究报道,肾盂成形术(包括开放和腹腔镜)有2.5%~10%的失败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肾盂成形术 复发性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微创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数据库的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及术型变化趋势 被引量:7
14
作者 左炜 高菲 +13 位作者 袁昌巍 熊盛炜 李志华 张雷 杨昆霖 李新飞 刘靓 魏来 张鹏 王冰 谷亚明 朱宏建 赵峥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2-698,共7页
目的:探究近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的病因以及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变化趋势。方法:基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牵头创建的多中心RECUTTER(Recon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Technology,Epidemiology and Result)数据库资料,分析2010—... 目的:探究近10年上尿路修复手术的病因以及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变化趋势。方法:基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牵头创建的多中心RECUTTER(Reconstruction of Urinary Tract:Technology,Epidemiology and Result)数据库资料,分析2010—2021年行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前基本信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比较2010—2017和2018—2021两年段间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术型、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次进行修复手术的患者比例。结果:RECUTTER数据库中共纳入1072例患者,先天因素和医源性损伤是患者进行上尿路修复手术的主要病因,其中开放手术129例(12.0%)、腹腔镜手术403例(37.6%)、机器人手术322例(30.0%)、内镜手术218例(20.3%),近1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增高趋势,2018—2021年间机器人手术占比显著高于2010—2017年(P<0.001)。1072例上尿路修复手术患者的术型包括回肠代输尿管术124例(11.6%)、肾盂成形术440例(41.1%)、球囊扩张术229例(21.4%)、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09例(10.2%)、膀胱悬吊联合膀胱瓣手术49例(4.6%)、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60例(5.6%)、舌黏膜/阑尾补片修补术61例(5.7%)。肾盂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虽仍是主要术型,但补片修补术的占比显著增加(P<0.05)。此外,2018年后手术时间明显增长(P<0.05),考虑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占比升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创手术(腔内治疗及机器人手术)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OR=0.472),可减少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多中心RECUTTER数据库在临床科研工作中有重要的数据支持价值,为国内外更大范围多中心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基础。近10年来,上尿路修复手术术式呈“微创化”、术型呈“复杂化”趋势,提示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上尿路重建手术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修复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荣耀 赵鹏举 +8 位作者 李学松 谌诚 陈晓鹏 姚琳 郝瀚 张崔健 郝金瑞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carcinoma,UUT-UC)的技术要点、临床价值和初步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经腹腔完全腹腔镜... 目的:探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carcinoma,UUT-UC)的技术要点、临床价值和初步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25例UUT-UC患者,其中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11例;右侧15例,左侧10例。结果:所有25例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应用标准4或5个穿刺套管,完全腹腔镜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时间150 min。术中出血20~100 mL,平均40 mL,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4~6)天,术后平均随访5.5个月(1~12个月),在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的19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因膀胱肿瘤复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 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TURBT)。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UUT-UC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上皮 输尿管肿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及尿流改道方式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孟一森 王宇 +8 位作者 范宇 苏杨 刘振华 虞巍 谌诚 周利群 张骞 何志嵩 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2-637,共6页
目的:分析根治性膀胱全切的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患者共1 432例,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239例(中位年龄78岁),其中74... 目的:分析根治性膀胱全切的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患者共1 432例,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239例(中位年龄78岁),其中74例患者(31.0%)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患者可分为回肠膀胱组和输尿管皮肤造口组,回肠膀胱组包括经腹腹腔镜和经腹开放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两种术式,输尿管皮肤造口组包括经腹开放、经腹膜外开放、经腹腹腔镜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3种术式,比较不同术式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P=0.012)、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P=0.001)、淋巴结分期(P=0.043)和手术方式。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中位住院时间34 d vs.21 d,P=0.002)。不同手术方式中,回肠膀胱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P=0.013),但经腹腹腔镜和经腹开放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经腹开放、经腹膜外开放、经腹腹腔镜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3种术式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85岁(OR=4.856,95%CI:1.465~16.103,P=0.010)、ASA评分(P=0.008)和不同手术方式(P=0.016)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高龄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ASA评分和手术方式存在相关性,经腹膜外开放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龄患者是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切除术 尿道改流术 输尿管造口术 围手术期并发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沛 吴鑫 +5 位作者 朱雨泽 唐琦 方冬 李学松 郝金瑞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的疗效。方法:总结自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回肠代输尿管术的9例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0岁。中位输尿管损伤长度为20 cm,范... 目的:探讨应用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的疗效。方法:总结自2010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回肠代输尿管术的9例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40岁。中位输尿管损伤长度为20 cm,范围13~25 cm。常见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原因为泌尿外科手术6例,妇产科手术2例,普外科手术1例。9例患者均行回肠代输尿管术,术后留置输尿管内双J管1~2个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了解其并发症及术后肾功能情况,采用Clavien并发症分级系统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03~394 min,平均(278.1±68.8)min,估计出血量为10~1 000 m L(中位数200 m L),平均住院时间为(16.8±7.5)d。4例(44.4%)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为ClavienⅠ~Ⅱ级轻微并发症,其中不全肠梗阻3例(33.3%),近端吻合口漏1例(11.1%)。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8例(88.9%)患者术后肌酐水平较术前相比有所改善或稳定。随访过程中3例(33.3%)患者出现轻度肾积水,但无明显症状亦不需特殊处理;1例(11.1%)患者发生短期泌尿系感染,需口服抗生素治疗;未发现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回肠代输尿管术是一种可选择的尿路重建方式,尤其对难治性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满意,其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 吻合术 外科 输尿管疾病 医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口香糖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肠道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宇 孟一森 +7 位作者 范宇 谌诚 虞巍 郝瀚 韩文科 郝金瑞 金杰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2-824,共3页
目的:观察咀嚼口香糖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患者术后肠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回肠膀胱术)的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入口香糖咀嚼组、安慰剂对照组(腹... 目的:观察咀嚼口香糖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患者术后肠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回肠膀胱术)的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入口香糖咀嚼组、安慰剂对照组(腹部理疗仪治疗)和空白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或腹痛的发生率以及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口香糖咀嚼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比非口香糖咀嚼组显著提前,3组间肠道相关并发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膀胱全切回肠尿流改道患者手术后肠道功能的康复,方法简便安全,可以作为术后常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 口香糖 肠道功能恢复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单中心60例学习曲线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卫 吴鑫 +7 位作者 张雷 宋刚 张争 龚侃 宋毅 李学松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8-562,共5页
目的: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因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的学习曲线,探讨如何缩短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分... 目的: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因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的学习曲线,探讨如何缩短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分析医生从第1例手术到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完成的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其中女性9例,男性51例,平均年龄(60.8±11.4)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2.7)kg/m2。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组,每组20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平均术中出血为(799.2±717.8)mL,平均手术时间为(420.2±119.8)min;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5.7±11.0)d。3组患者在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BMI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497.5±131.2)min、B组(413.6±75.6)min、C组(349.4±10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A组(1 080.0±1 028.8)mL、B组(862.5±510.6)mL、C组(455.5±26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住院日A组(20.8±13.5)d、B组(16.4±10.6)d、C组(9.8±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例数的累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日。经过大约20例手术后,医生可以达到较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程度;经过大约40例手术后,医生的手术熟练和稳定程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学习曲线 膀胱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飞亚 邢念增 +2 位作者 王建文 张军晖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45例患者于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接受了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患者年龄47~83岁,平...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45例患者于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接受了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患者年龄47~83岁,平均(70.5±7.2)岁。经直肠前列腺B超显示前列腺大小为62~365mL,平均(126.1±52.4)mL。合并膀胱结石3例,膀胱憩室1例。腹腔镜手术包括耻骨后腹膜外腔的建立、排列成倒U字形5个穿刺套管的放置、前列腺被膜的切开、增生腺瘤的切除、前列腺部尿道的保护及前列腺被膜的缝合等主要步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无术中输血者。手术时间为37~270min,平均(123.9±51.3)min;术中出血50~800mL,平均(230.6±194.5)mL。除最初2例外,术后患者均无需膀胱冲洗,恢复良好,平均留置尿管(7.5±3.5)d(2~14d)。术后3个月复查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core symptoms,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s,QO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有性功能的患者,术后性功能均恢复正常,且为顺行射精;无尿失禁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是可行的,术后无需膀胱冲洗且保留顺行射精功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腹腔镜 前列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