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谢胤 曹永庆 +6 位作者 任华东 余祖华 尹必期 段生才 李看清 李丽华 徐志映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以5年生腾冲红花油茶幼树为对象,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设计不同元素、配比和施肥量19个处理,测定树高、冠幅、地径、叶片大小,以及春梢数量、长度、粗度和节间长度,变黄叶片、秋梢,以及感病叶片和枝条数量,... 以5年生腾冲红花油茶幼树为对象,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营养生长的影响。设计不同元素、配比和施肥量19个处理,测定树高、冠幅、地径、叶片大小,以及春梢数量、长度、粗度和节间长度,变黄叶片、秋梢,以及感病叶片和枝条数量,计算年生长量和病害发生率,并进行综合量化评分。结果表明,单施尿素每平方冠幅50 g能有效促进生长,100 g和150 g出现不良反应;在缺氮情况下,施入磷肥和钾肥并不能促进腾冲红花油茶生长;施入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5%的复合肥,腾冲红花油茶早期生长正常,但入秋后逐渐出现叶片黄化现象;每平方米冠幅施入氮磷钾比例为9∶1∶4的混合肥50 g对腾冲红花油茶生长促进作用最佳,施入量增加到150g则出现氮中毒反应;增施镁元素对腾冲红花油茶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综上,以3月和7月各施入一次N∶P_(2)O_(5)∶KO=9∶1∶4混合肥50 g·m^(-2)冠幅最佳,施入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合肥50 g·m^(-2)冠幅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矿质元素 施肥 营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果实成熟度及堆沤处理对油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佳聪 阚欢 +1 位作者 万晓军 杨开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2-615,共4页
选择38个腾冲红花油茶优株,设置八成熟采果、近生理成熟采果与及时脱粒、堆沤12 d后脱粒组合而成的4种果实采收脱粒处理,对其主要产量、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间产量、品质达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八成熟采收... 选择38个腾冲红花油茶优株,设置八成熟采果、近生理成熟采果与及时脱粒、堆沤12 d后脱粒组合而成的4种果实采收脱粒处理,对其主要产量、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处理间产量、品质达极显著差异(P<0.01);果实八成熟采收导致产量严重损失,其仁油率、籽油率、果油率分别降低11.0%、18.2%和31.7%,籽油酸价亦降低10.5%而利于储存;近生理成熟采收"堆沤"处理与及时脱粒比较,其仁油率降低4.5%,而籽油酸价则提高7.3%;因此,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宜在生理成熟时采收并及时脱粒。研究结果为确定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合适采收期和采后处理方式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果实成熟度 堆沤处理 油产量 油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种内杂交花前授粉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佳聪 龚发萍 +5 位作者 吴建花 万晓军 蒋华 杨开保 屈春霞 尹光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为完善腾冲红花油茶杂交技术,选择不同种群类型的5个典型林分50株样株2898朵样花,采用胶布隔离柱头授粉技术,在样花开花前1~3、7~10、15~20 d用相同的异源花粉对其人工授粉,在坐果稳定后的6月上旬统计坐果率,研究腾冲红花油茶... 为完善腾冲红花油茶杂交技术,选择不同种群类型的5个典型林分50株样株2898朵样花,采用胶布隔离柱头授粉技术,在样花开花前1~3、7~10、15~20 d用相同的异源花粉对其人工授粉,在坐果稳定后的6月上旬统计坐果率,研究腾冲红花油茶在花蕾露红期人工授粉的可行性及最佳授粉时期。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授粉的坐果率差异极显著(P<0.01),以开花前1~3 d授粉效果最佳,单株最高坐果率达100%,平均坐果率达(58.35&#177;3.64)%;腾冲红花油茶种内杂交可以选择在开花前1~3 d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花前人工授粉 种内杂交 最佳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营养器官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内变化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谢胤 曹永庆 +5 位作者 余祖华 尹必期 王自洪 徐志映 寸明辉 任华东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以腾冲红花油茶实生40a纯林为对象,研究腾冲红花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营养器官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比例约为9︰1︰4︰1,各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较高,根系中的含量... 以腾冲红花油茶实生40a纯林为对象,研究腾冲红花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的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营养器官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比例约为9︰1︰4︰1,各元素在叶片中的含量较高,根系中的含量较低。此外,各营养器官的氮、磷、钾、镁元素含量的年内变化规律不同,叶片和枝干中氮、磷、钾、镁元素含量总体上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根系中的氮、磷、镁元素含量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从1月份至3、4月份,叶片和枝干中氮、磷、钾、镁元素的含量逐渐下降,5月份各元素的含量显著升高。与叶片和枝干不同,根系中磷和镁元素在1-4月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而氮和钾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5-8月,各元素表现出下降趋势。由此可知,腾冲红花油茶冬季施肥应注重磷、镁元素的施用,4月份春季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元素比例宜控制在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营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花期物候对座果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谢胤 曹永庆 +5 位作者 余祖华 尹必期 徐志映 寸明辉 任华东 杨忠品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6期40-47,共8页
以选自云南省腾冲市宝峰山的17株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优良单株为对象,连续2 a进行花期物候、开花数量、座果率和树冠产量观测,分析腾冲红花油茶花期物候特性及其对座果率和产量的影响。供试优株在12月下旬进入初花期,次年1... 以选自云南省腾冲市宝峰山的17株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优良单株为对象,连续2 a进行花期物候、开花数量、座果率和树冠产量观测,分析腾冲红花油茶花期物候特性及其对座果率和产量的影响。供试优株在12月下旬进入初花期,次年1月上旬进入盛花期,3月下旬进入末花期,花期长度90~100 d;各优株花期长度在23~69 d,初花期发生比较分散,盛花期和末花期则相对集中;单朵花开放长度平均8d,单株间和年度间差异不明显;座果率在单株间差异较大,年度间则相对稳定;产量在株间和年度间都表现出显著差异;盛花期与末花期极显著正相关、与座果率显著正相关,开花数量和座果率与单位积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号优株座果率最高,其次6号和4号;8号优株单位体积产量最高,其次10号和6号;14株优株花期在年度间相对稳定,可分为早、中、晚三大类型,11、12和16号优株为早花期类型,1、3、5、9、10、13、14和17号优株为中花类型,2、4和8号优株为晚花类型;晚花期类型座果率最高,中花期类型次之,早花期类型座果率最低。晚花类型是腾冲红花油茶首选类型,年度花期相对稳定且花期类型相同的优良单株可互为授粉树,6号、7号和15号优株在年度间花期极不稳定,不宜作为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优良单株 花期物候 座果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与优系对比试验园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龚发萍 吴建花 +3 位作者 万晓军 何静 黄佳聪 杨济荣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为选育良种及为产业生产提供优质穗条,在腾冲红花油茶集中分布的滇西5县(区)开展优树选择。按照优树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共选出优树50株,其平均单果重66.42g变幅39.7~99.9、鲜果出干籽率18.19%变幅14.1-25.2、种... 为选育良种及为产业生产提供优质穗条,在腾冲红花油茶集中分布的滇西5县(区)开展优树选择。按照优树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决选共选出优树50株,其平均单果重66.42g变幅39.7~99.9、鲜果出干籽率18.19%变幅14.1-25.2、种子出仁率69.35%变幅60,93~77.76、仁油率55.90%变幅50.89-62.68、果油率7.05%变幅5.2-10.2、果实产量3.53kg/m^2变幅1.55~8.47,优树间种实性状及果实产量差异仍然较大。利用优树无性系建立3个品比试验园,为长期保存优树种质、良种选育及开展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优树选择 优系比较 试验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 被引量:3
7
作者 谢胤 曹永庆 +1 位作者 任华东 李少明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64-72,共9页
为有效保护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和更好地被利用,在对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中介绍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具有的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与文化... 为有效保护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和更好地被利用,在对腾冲红花油茶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中介绍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具有的历史悠久,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丰富,以及混农林种植等特征,阐述其遗产价值,论述其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制定保护与发展的目标与原则,提出资源保护、技术保护、文化保护、景观保护以及生态产品开发和休闲农业发展等保护与发展措施,并给出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农业系统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混农林种植 遗产价值 保护与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开花物候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忠品 谢胤 +4 位作者 曹永庆 徐志映 寸明辉 任华东 段恩学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5期19-25,共7页
以云南省腾冲市宝峰山腾冲红花油茶实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3 a进行花期物候观测,记录样株开花进程、单花开花时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居群一般在12月中旬进入初花期,次年1月上旬进入盛花期,3月下旬进入末花期,花期长100 d... 以云南省腾冲市宝峰山腾冲红花油茶实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3 a进行花期物候观测,记录样株开花进程、单花开花时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居群一般在12月中旬进入初花期,次年1月上旬进入盛花期,3月下旬进入末花期,花期长100 d左右;单花开放时长2~22 d,平均8.8 d,多数为8 d或6 d;单株花期时长19~69 d,平均约44 d,多数单株花期时长34~49 d。其物候期在不同单株间和同一单株不同年度间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按进入花期的早晚,可分为早、中、晚、特晚4大类型,占比分别为5%、55%、35%和5%;按花期时长可分为特短、短、长和特长4大类,占比分别为5%、25%、45%和25%。最佳观花时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居群 花期时长 花期早晚 物候特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单株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志映 谢胤 +3 位作者 辛成莲 寸明辉 杨忠品 吴兴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96-101,共6页
2012~2014年,根据相关选优标准,以冠幅、树高、地径、结果量和叶形等为指标,经过初选、复选、决选,选出腾冲花红油茶优良单株17株,其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含量达90%及8%的较高水平。对各单株、树高、地径、冠幅、果重等... 2012~2014年,根据相关选优标准,以冠幅、树高、地径、结果量和叶形等为指标,经过初选、复选、决选,选出腾冲花红油茶优良单株17株,其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含量达90%及8%的较高水平。对各单株、树高、地径、冠幅、果重等性状指标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优良单株选择 鲜果产量 油脂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丽华 余祖华 +4 位作者 任华东 谢胤 段生财 李看清 王自洪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为了探索容器基质表面不同材料覆盖对苗木嫁接成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生土、山沙、锯末覆盖及不覆盖(对照)4种处理刚嫁接的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苗营养袋口,分析不同处理对苗木嫁接成活率、高、径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容器基质表面不同材料覆盖对苗木嫁接成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生土、山沙、锯末覆盖及不覆盖(对照)4种处理刚嫁接的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苗营养袋口,分析不同处理对苗木嫁接成活率、高、径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沙、锯末和生土3种处理的腾冲红花油茶嫁接成活率分别为67.97%、62.70%和44.43%,与对照32.70%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以山沙和锯末处理的效果较好,二者与生土处理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种覆盖处理的苗年高生长分别达到30.63 cm、31.67 cm和23.87 cm,山沙和锯末处理的苗高年生长极显著高于对照20.97 cm与生土处理23.87 cm,生土处理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种覆盖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的粗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山沙、锯末和生土处理1a生嫁接苗地径分别为3.8 mm、3.5 mm和3.6 mm,与对照3.5 mm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采用山沙、锯末和生土处理对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容器表面进行覆盖能有效提高腾冲红花油茶嫁接成活率、促进苗高生长,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降低管理成本。覆盖材料以山沙和锯末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容器育苗 覆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以西油用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忠品 谢胤 +1 位作者 辛成莲 寸明辉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1期86-90,共5页
对高黎贡山以西的油用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摸清了腾冲红花油茶的分布规模、区域、形态特征和自然类型。高黎贡山以西共有油用腾冲红花油茶5 659.1 hm2,50个种质类型。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种质资源调查 种质类型 高黎贡山以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大小年”树枝叶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胤 余祖华 +5 位作者 李看清 尹必期 王自洪 李丽华 寸明辉 杨槐青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17-20,共4页
对结果大年及结果小年的腾冲红花油茶枝叶中氮、磷、钾、镁4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减小腾冲红花油茶“大小年”现象的施肥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大年树经过一年的结果消耗,枝叶中氮、磷、钾、镁4种元素含量较低,... 对结果大年及结果小年的腾冲红花油茶枝叶中氮、磷、钾、镁4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减小腾冲红花油茶“大小年”现象的施肥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大年树经过一年的结果消耗,枝叶中氮、磷、钾、镁4种元素含量较低,小年树经过一年的积累,枝叶中4种元素含量较高,二者分别相差1.52、0.15、0.72和0.15 g/kg,小年树4种元素含量分别高出21.40%、20.00%、18.37%和31.91%;无论大年树还是小年树,其氮、磷、钾、镁4种元素含量均为氮>钾>磷>镁,大年树氮、磷、钾、镁的含量比例约为7∶1∶4∶1,小年树的氮、磷、钾、镁含量比例约为9∶5∶1∶1,氮元素含量在大小年间差异极显著,钾、磷、镁含量差异不显著。建议在腾冲红花油茶坐果结束后全面追施4种元素且含氮量较高的速效肥,并于6—7月在叶面各喷施1次氮肥,在花芽分化完成后摘除过多的花芽,减小开花结果消耗,从而减小腾冲红花油茶“大小年”差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大小年”现象 矿质元素 施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重瓣、半重瓣类型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寸明辉 谢胤 +3 位作者 徐志映 辛成莲 吴兴波 杨忠品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对和睦村和龙华寺两地的腾冲红花油茶重瓣、半重瓣类型资源进行植株调查,摸清了数量、位置、树体特征和花朵性状。两地共有腾冲红花油茶重瓣、半重瓣单株117株,花型有荷花型、牡丹型、蝶型等8种;花瓣颜色有淡红、粉红、粉白、桃红等9种... 对和睦村和龙华寺两地的腾冲红花油茶重瓣、半重瓣类型资源进行植株调查,摸清了数量、位置、树体特征和花朵性状。两地共有腾冲红花油茶重瓣、半重瓣单株117株,花型有荷花型、牡丹型、蝶型等8种;花瓣颜色有淡红、粉红、粉白、桃红等9种。阐述这些重瓣、半重瓣植株生存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生存环境差、利用方法不当等问题,提出建立资源保护区,改变繁殖方式,开展优良品种培育,探索产业化开发模式等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重瓣、半重瓣类型 资源调查 花型 生存环境 繁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初植腾冲红花油茶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诗芬 王自洪 +1 位作者 李丽华 李看清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118-121,142,共5页
以初植腾冲红花油茶林为试材,测定稻草、薄膜和遮阳网3种覆盖方式下腾冲红花油茶从定植之日起到次年年底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及当年抽梢长度3个生长量指标,分析不同处理间的生长量差异性。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有效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地... 以初植腾冲红花油茶林为试材,测定稻草、薄膜和遮阳网3种覆盖方式下腾冲红花油茶从定植之日起到次年年底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及当年抽梢长度3个生长量指标,分析不同处理间的生长量差异性。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有效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地径、树高和抽梢长度增长,其中对树高和抽梢长度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比较,稻草覆盖对腾冲红花油茶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显著,薄膜覆盖和遮阳网覆盖对地径生长作用差异显著,对树高和抽梢长度的生长作用差异极显著。建议在腾冲红花油茶定植后3年内,尽量采取覆盖措施,且最好用遮阳网覆盖或薄膜和遮阳网综合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覆盖方式 树高生长量 地径生长量 抽梢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主要营养器官含水率年内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胤 余祖华 +5 位作者 尹必期 王自洪 寸明辉 徐志映 吴兴波 杨忠品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40年生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纯林为对象,研究了腾冲红花油茶根系、枝条、叶片含水率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根系、枝条、叶片和三器官综合的年均含水率分别为(49.89±3.42)%、(52.81±1.85)%、(56.41... 以40年生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纯林为对象,研究了腾冲红花油茶根系、枝条、叶片含水率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根系、枝条、叶片和三器官综合的年均含水率分别为(49.89±3.42)%、(52.81±1.85)%、(56.41±3.32)%和(52.46±2.58)%。叶片和枝条含水率在年内都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3月,叶片含水率下降到年内最低值51.70±2.61%,然后快速上升,至5月达到年内最高值,为(61.86±3.98)%,随后缓慢下降到12月年底接近年初值;枝条含水率1至4月下降到年内最低水平(50.02±1.51)%,然后迅速上升,至6月份达到年内峰值(57.51±2.1)%,以后逐渐下降,至12月份趋近年初水平;根系含水率的年内变化表现出"下降—上升—相对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1至5月根系含水率下降至全年最低水平,为(46.05±1.43)%,6月急速上升达到(52.40±4.55)%,然后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至9月份,10月后逐渐下降趋近年初值。鉴于腾冲红花油茶各组织器官含水率的变化特性,生产中应在3月底、4月初给腾冲红花油茶充足灌水。在特别干旱,无法满足灌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梳梢、断梢、梳花、梳果等措施削弱地上部分的生长势。同时,减小叶面积,降低蒸腾速率,保障树体各器官有维持生命活动的水分,避免植株因根系脱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营养器官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腾冲市3种油茶籽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诗韬 谢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88-189,共2页
[目的]比较3种云南省腾冲市油茶籽性状。[方法]对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和怒江红山茶籽的颜色、形状、千粒重、出仁率、出油率和油脂外观等6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1普通油茶籽和腾冲红花油茶籽为土黄色或褐色,怒江红山茶籽为土黄... [目的]比较3种云南省腾冲市油茶籽性状。[方法]对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和怒江红山茶籽的颜色、形状、千粒重、出仁率、出油率和油脂外观等6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1普通油茶籽和腾冲红花油茶籽为土黄色或褐色,怒江红山茶籽为土黄色;23种油茶籽的形状均为三角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形;3普通油茶籽油和怒江红山茶籽油淡黄清亮,腾冲红花油茶籽油橙黄清亮;4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和怒江红山茶籽的平均千粒重分别为2 067.8、1 286.0、316.6 g,存在极显著差异;5出仁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怒江红山茶籽;6出油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腾冲红花油茶籽、怒江红山茶籽、普通油茶籽,腾冲红花油茶籽与其他2种油茶籽差异显著。[结论]生产上要以发展腾冲红花油茶为主,不宜过多发展普通油茶;建议各生产厂家要严格筛选腾冲红花油茶籽,以防掺假,影响腾冲红花油茶油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怒江红山茶 普通油茶 种子性状 腾冲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油茶种质资源及其主要种实经济性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黄佳聪 尹五元 +5 位作者 任华东 李悦 万晓军 辛成莲 熊建 段明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8,共5页
为保育和开发保山油茶种质资源,对其开展了全面的田间调查和种实样本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天然或近天然分布有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怒江红山茶C.saluensis Stapf.ex Bean、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 Coh.St.、蒙... 为保育和开发保山油茶种质资源,对其开展了全面的田间调查和种实样本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天然或近天然分布有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怒江红山茶C.saluensis Stapf.ex Bean、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 Coh.St.、蒙自连蕊茶C.forrestii(Diels.)Coh.St.、滇缅离蕊茶C.wardii Kobuski.、五柱滇山茶C.yunnanensis(Pitard)Cho.St.和长果连蕊茶C.longicarpaChang Tax.7个油茶种,总面积2.3万hm2,各油茶种的集中天然分布区和海拔范围各异,亦存在多个油茶种并存且保存完好的天然林;腾冲红花油茶、长果连蕊茶、五柱滇山茶及怒江红山茶天然植株每平方米树冠投影产油量分别为27.5,41.3,29.9和19.2g,具有较高的油用栽培价值,蒙自连蕊茶也具一定改良发展潜力。提出了对现有种质资源的保育和利用策略,探讨了油茶栽培品质与适应性改良的途径,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市 油茶 种质资源 种实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县怒江红山茶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发 被引量:4
18
作者 韦子荣 谢胤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6期77-79,83,共4页
2013年9-10月及2014年2月,对怒江红山茶在腾冲县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了果实、叶片及花的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怒江红山茶群落主要分布在明光和马站2个乡镇,总面积25hm^2,起源皆为天然。对怒江红山茶群落林分质量、生物学特性、群... 2013年9-10月及2014年2月,对怒江红山茶在腾冲县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了果实、叶片及花的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怒江红山茶群落主要分布在明光和马站2个乡镇,总面积25hm^2,起源皆为天然。对怒江红山茶群落林分质量、生物学特性、群落间的主要性状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提出保护措施及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红山茶 资源保护 种质资源 腾冲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