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5个主推油茶早中熟品种授粉配置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婷 李建安 +5 位作者 龚玉子 杨昕悦 刘彩霞 王浩宇 谭晓风 李泽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8,共16页
【目的】系统研究湖南省5个主推油茶早中熟品种的最佳授粉配置组合,为湖南省油茶良种的品种配置及优质丰产标准栽培提供实践参考和数据支撑。【方法】以‘德字1号’、‘华金’、‘华鑫’、‘湘林210’和‘湘林97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在... 【目的】系统研究湖南省5个主推油茶早中熟品种的最佳授粉配置组合,为湖南省油茶良种的品种配置及优质丰产标准栽培提供实践参考和数据支撑。【方法】以‘德字1号’、‘华金’、‘华鑫’、‘湘林210’和‘湘林97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在花期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人工授粉试验,测定座果率、果实发育情况、经济性状、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含量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油茶授粉组合效果。【结果】1)‘德字1号’的始花期在10月14日,较‘华金’、‘华鑫’、‘湘林210’和‘湘林97号’分别早3、9、12和25天,5个油茶品种盛花期主要集中在11月,‘华金’盛花期最长,从10月30日持续到11月26日,‘湘林97号’的初花期和盛花期相比‘德字1号’和‘华金’仅相遇9天和12天。2)5个油茶品种最终座果率最高的授粉组合(♀×♂)分别为‘德字1号’ב华金’、‘华金’ב德字1号’、‘华鑫’ב华金’、‘湘林210’ב德字1号’和‘湘林97号’ב华鑫’,比其自然授粉分别高44.66%、43.94%、31.08%、16.38%和10.05%,其中,‘华鑫’花粉给‘湘林97号’授粉的单果质量高于其他父本的授粉效果。3)‘华鑫’花粉给‘华金’授粉后的干仁含油率和干籽含油率最高,分别比‘华金’ב湘林97号’的果实显著高23.57%和36.89%(P<0.05)。‘湘林210’和‘华金’相互配置的果实含油率最高,均为7.60%。‘湘林97号’ב华鑫’的果实含油率比父本为‘德字1号’和‘华金’的组合果实含油率分别高15.65%和14.67%,差异显著(P<0.05)。4)(♀×♂)‘德字1号’ב华金’、‘华金’ב华鑫’、‘华鑫’ב湘林97号’和‘湘林210’ב华鑫’授粉组合油茶母本的果实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授粉(P<0.05)。【结论】综合比较花期、座果率、果实经济性状和茶油品质等指标,确定‘德字1号’的最佳授粉品种为‘华金’,其次为‘湘林210’;‘华金’的最佳授粉品种为‘华鑫’,其次为‘德字1号’和‘湘林210’;‘华鑫’的最佳授粉品种为‘华金’,其次为‘湘林97号’‘湘林210’和‘德字1号’;‘湘林210’的最佳授粉品种为‘湘林97号’,其次为‘华金’、‘华鑫’;‘湘林97号’的最佳授粉品种为‘华鑫’,其次为‘湘林210’。其中,‘华金’与‘华鑫’、‘华鑫’与‘湘林97号’、‘湘林210’与‘湘林97号’和‘德字1号’与‘湘林210’4组品种间适宜等比例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品种配置 授粉 座果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品种果实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代慧 陈永忠 +5 位作者 张震 刘彩霞 杨小胡 龙玲 陈隆升 王瑞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系统评价油茶品种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油茶品种选育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 系统评价油茶品种果实性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油茶品种选育及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油茶品种的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变异,油茶果实经济性状12项指标的变异范围为9.19%~41.18%,其中,单个鲜果质量变异系数最高,为41.18%,种仁含油率变异系数最小,为9.19%;脂肪酸组成6项指标的变异范围为2.68%~32.23%,硬脂酸变异系数最高,为32.23%,其次为花生烯酸,为28.81%,油酸变异系数最小,为2.68%。果实经济性状、脂肪酸组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个鲜果质量、果高、干籽含水率、500 g鲜籽数、鲜果出干籽率等性状影响果实的含油率。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油茶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成18项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456%。根据油茶各品种主成分上荷载量和主成分得分,得出综合得分排在前5位的品种为‘XL67’‘XL69’‘XL4’‘GY15’‘GY14’。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单果含籽数、棕榈酸、亚油酸、鲜果出鲜籽率等6项指标可作为评价油茶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综合筛选出果实含油率较高的品种为‘XL67’,单果含籽数较高的品种为‘GY14’,棕榈酸、亚油酸含量较高的品种为‘GY13’,鲜果出鲜籽率较高的品种为‘XL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经济性状 脂肪酸组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寻成峰 沈建才 +3 位作者 何之龙 张英 许彦明 王瑞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4-952,共9页
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因素诱发植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短时间产生更多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测定、筛选和评估获得理想突变体,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油茶(Oil-tea Camelli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快速获得油茶优异种质材料,诱... 诱变育种是利用各种因素诱发植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短时间产生更多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测定、筛选和评估获得理想突变体,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油茶(Oil-tea Camelli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快速获得油茶优异种质材料,诱变育种技术已至少被应用于15个油茶品系的育种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综述了木本植物诱变育种技术概况和油茶诱变育种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诱变育种机理和诱变影响因素,并从诱变材料的高通量筛选技术、结合油茶树种特性的育种技术改进和诱变性状的机理探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展望,总结并说明了诱变育种是油茶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诱变育种 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砧木根系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4
作者 陈柱波 许彦明 +4 位作者 陈永忠 王瑞 唐炜 王娜 张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通过分析不同油茶砧木品种根系形态结构特征,为油茶砧木筛选和优化嫁接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了7个油茶砧木品种(‘XL82’‘GY12’‘GY13’‘GY14’‘EX4’‘8F-1’‘YX’),以油茶‘XL210’为接穗,测定不同砧穗组合油茶苗木的根总... 通过分析不同油茶砧木品种根系形态结构特征,为油茶砧木筛选和优化嫁接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择了7个油茶砧木品种(‘XL82’‘GY12’‘GY13’‘GY14’‘EX4’‘8F-1’‘YX’),以油茶‘XL210’为接穗,测定不同砧穗组合油茶苗木的根总长度、根表面积等9个根系性状指标,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对砧木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合油茶苗木的根系形态指标存在差异。‘EX4’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连接数、节点数、根尖数和分叉数最大,分别为492.97 cm、117.17 cm 2、7.11 cm 3、1589.30个、1716.30个、985.00个、730.33个;‘8F-1’的分形维数最大,为1.55;‘XL82’的平均直径最大,为0.84 cm。细根(d≤2.00 mm)在总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中占比较高,‘GY12’在d≤2.00 mm径级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中占比最高,‘8F-1’在d>5.00 mm径级根系长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中占比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多个根系形态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5.619%,‘EX4’综合得分最高。聚类分析将7个油茶砧木品种分为3类,‘EX4’根系形态指标值最高,‘GY12’‘8F-1’‘GY14’和‘YX’根系形态指标值中等,‘XL82’和‘GY13’形态指标值最低。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一致。‘EX4’砧木在根系形态结构特征方面表现优良,可作为油茶‘XL210’的优良砧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砧木 根系形态结构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种苗高效繁育技术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林 吴桥生 +4 位作者 陈娇 冉玲玲 陶勇 姚小华 熊强 《贵州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9,共5页
为加快油茶种苗繁育速度,提升种苗品质。本文以‘长林4号’‘长林53号’为试验材料,设计3种容器育苗处理方法(不同基质、不同容器杯规格、不同排放密度种植),比较培育一个生长周期后样本的苗高、地径和分枝数,探究油茶种苗生长适宜条件... 为加快油茶种苗繁育速度,提升种苗品质。本文以‘长林4号’‘长林53号’为试验材料,设计3种容器育苗处理方法(不同基质、不同容器杯规格、不同排放密度种植),比较培育一个生长周期后样本的苗高、地径和分枝数,探究油茶种苗生长适宜条件。结果显示:油菜容器育苗基质宜选择泥土杯,以容器杯规格选择12 cm×20 cm,容器杯排放密度选择25 cm×25 cm种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苗 容器苗 高效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容器苗空气控根与分级培育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邵锋 陈隆升 +4 位作者 殷元良 陈永忠 吴振明 彭晓锋 杨小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6-68,共3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研究托盘培育技术与分级培育对1年生油茶容器杯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生长显著提高,主根鲜重和干重比对照的分别提高10.0%、20.0%,托盘培育对须根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比对照...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研究托盘培育技术与分级培育对1年生油茶容器杯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生长显著提高,主根鲜重和干重比对照的分别提高10.0%、20.0%,托盘培育对须根的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比对照的分别提高27.7%、31.2%;苗木分级培育显著促进了苗木的生长,采用分级培育处理的合格苗比例为73.3%,而对照仅为55.6%,合格苗比例比对照提高了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容器苗 空气控根 分级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湘林210’抗干旱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志超 何之龙 +3 位作者 陈永忠 邓雪梅 王瑞 赖杭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目的】研究当前油茶主推品种‘湘林210’苗木在干旱胁迫下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后续油茶抗旱育种和抗旱基因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湘林210’5年生油茶苗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区域良种‘衡东2号’同龄苗木为... 【目的】研究当前油茶主推品种‘湘林210’苗木在干旱胁迫下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后续油茶抗旱育种和抗旱基因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湘林210’5年生油茶苗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区域良种‘衡东2号’同龄苗木为对照,采用盆栽控水模拟干旱胁迫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对照组(CK,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5%),干旱梯度设置轻度干旱(T1,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中度干旱(T2,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45%)和重度干旱(T3,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0%~35%)。每梯度进行光合荧光参数测定并采集叶片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显著,光合参数中最小初始荧光(Fo)为显著性上升趋势,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部分表现极显著,且下降幅度随干旱程度的加深差异越显著。2)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叶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整体呈上升趋势。3)对10个指标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油茶抗旱性与10个指标存在显著相关,部分极显著相关。【结论】油茶具有一定的抗干旱性,在受干旱胁迫时品种之间的抗旱能力强度存在差异,‘湘林210’抗旱性能强于‘衡东2号’,因此在持续干旱条件下‘湘林210’存活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干旱胁迫 光合荧光特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配比对^(60)Co-γ 辐射诱变 油茶光合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许彦明 张震 +5 位作者 缪子琪 张英 刘彩霞 王瑞 陈隆升 陈永忠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7,共9页
【目的】筛选适宜辐射后油茶种子生长发育的基质配比,为辐射诱变育种苗木高效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经50 Gy ^(60)Co-γ辐照处理的‘湘林XLC15’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炭土、珍珠岩和黄土配制4种基质,体积比分别为1∶1∶1(T1)、1∶1... 【目的】筛选适宜辐射后油茶种子生长发育的基质配比,为辐射诱变育种苗木高效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经50 Gy ^(60)Co-γ辐照处理的‘湘林XLC15’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炭土、珍珠岩和黄土配制4种基质,体积比分别为1∶1∶1(T1)、1∶1∶0(T2)、1∶0∶1(T3)、0∶1∶1(T4),分析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处理下油茶幼苗的叶片组织结构和光合特性指标,筛选出适合辐射诱变油茶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优基质配比。【结果】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差异(P<0.05),基质的干容重、湿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以T3处理为最高。不同基质对^(60)Co-γ辐射诱变油茶的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T3处理的油茶幼苗叶片在上表皮厚度(23.86μm)、海绵组织厚度(272.76μm)、下表皮厚度(23.93μm)、叶片总厚度(410.16μm)、SPAD(57.07)、净光合速率(2.92μmol·m^(-2)·s^(-1))和蒸腾速率(0.99 mmol·m^(-2)·s^(-1))等指标上均表现出最佳效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基质的干容重、湿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对叶片厚度、SPAD、蒸腾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基质的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对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下油茶叶片组织结构和光合特性的综合表现最佳,T2处理下综合表现较差,4种基质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T3、T1、T4、T2。【结论】泥炭土、珍珠岩和黄土体积比1∶0∶1是适宜^(60)Co-γ辐射处理后油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基质配比 ^(60)Co-γ辐射 叶片组织结构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张震 周磊 +6 位作者 陈永忠 张英 王瑞 缪子琪 李志钢 龙玲 许彦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1,共9页
研究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培育油茶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K(0 g/株)、T1(1.0 g/株)、T2(1.2 g/株)、T3(1.4 g/株)、T4(1.6 g/株)5个缓释肥处理,测定油茶容器苗苗木生长和N... 研究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培育油茶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K(0 g/株)、T1(1.0 g/株)、T2(1.2 g/株)、T3(1.4 g/株)、T4(1.6 g/株)5个缓释肥处理,测定油茶容器苗苗木生长和N、P、K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油茶容器苗综合质量。结果表明,T3处理油茶容器苗苗高、地径、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整株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最高,分别为66.55 cm、7.11 mm、10.49 g/株、10.37 g/株、14.24 g/株、35.10 g/株、2492.78 cm、584.92 cm2、40.96 cm3,分别比CK处理增加23.24%、16.94%、83.71%、121.11%、85.90%、94.35%、23.21%、37.36%、129.47%。T3处理油茶容器苗根N、P、K含量,茎N、P、K含量,叶N、P、K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25.03、12.59、73.74、90.40、12.75、41.95、172.40、15.81、88.60 mg/株,分别比CK处理增加62.80%、71.29%、59.85%、115.49%、175.38%、170.65%、133.45%、85.56%、129.1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容器苗不同养分含量之间,养分含量和生长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苗木质量综合得分排序为T3>T4>T2>T1>CK。综上,适量的缓释肥施用量能够促进油茶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积累,缓释肥施用量以1.4 g/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缓释肥 容器苗 苗木生长 根系发育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油茶品种高接换冠砧穗愈合及结果比较
10
作者 龚玉子 南佳慧 +7 位作者 徐文彬 张婷 王浩宇 曹中宇 陈隆升 张震 谭晓风 李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8,共10页
【目的】旨在探讨油茶插皮接改良技术对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后的砧穗愈合情况及嫁接后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华金’‘华鑫’‘华硕’‘湘林210’油茶良种为接穗,采用插皮接改良技术... 【目的】旨在探讨油茶插皮接改良技术对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后的砧穗愈合情况及嫁接后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华金’‘华鑫’‘华硕’‘湘林210’油茶良种为接穗,采用插皮接改良技术对低产林油茶树体进行高接换冠,观察、比较嫁接芽萌发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对嫁接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体冠幅、新梢长度和基部粗度进行测量,并连续测定嫁接后第2年和第3年的单株产量。【结果】1)与5月中旬相比,在6月中旬对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能缩短嫁接芽的解袋时间,且去遮阳网时的嫁接芽生长高度更高,分枝数也更多。2)于6月中旬嫁接后第60天,以‘华金’和‘华硕’作为接穗的树体砧穗之间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并在砧木顶部形成一圈密实的隆起结构。嫁接后第75天,以‘湘林210’‘华金’和‘华硕’作为接穗的树体砧穗之间均形成隔离层,嫁接伤口基本愈合。3)嫁接后第75天,以‘华金’作为接穗的树体大量分枝,叶片变大、变厚,其次为‘湘林210’和‘华鑫’,利用‘华金’油茶作为穗条进行高接换冠的当年嫁接芽生长情况最佳。4)嫁接2年后,4个油茶品种砧穗之间结合更为紧密,愈伤组织面积不断扩增,嫁接芽开始抽出新芽,基部直径明显增粗,‘华金’和‘华鑫’嫁接伤口愈合较好。5)不同油茶品种接穗嫁接后的油茶生长量有所差异,其中‘华金’的3年生新梢基部粗度和树高均最大。【结论】采用插皮接改良技术对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的最佳时间是6月中旬。以‘华金’和‘华鑫’作为接穗嫁接后在砧穗愈合方面效果好,‘华金’在新梢基部粗度和树高生长方面优势明显;以‘华鑫’和‘华硕’为接穗嫁接后在前3年提高油茶产果量数值上相对较高,整体增产效果明显;4个品种嫁接后3年平均单株产果量达8.2 kg,其中‘湘林210’‘华鑫’‘华硕’单株产果量均在7.5 kg以上,‘华金’接近7.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接换冠 砧穗 愈合 生长情况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油茶转录组测序和抗衰老基因分析
11
作者 彭映赫 许彦明 +6 位作者 游志培 张誉宝 何之龙 王瑞 张英 陈永忠 张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挖掘油茶抗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对T1(高龄组,树龄超过100 a)、T2(中龄组,树龄约30 a)、T3(幼龄组,树龄6 a)等3种不同生长年限油茶的叶片开展了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0436条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在... 为了挖掘油茶抗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对T1(高龄组,树龄超过100 a)、T2(中龄组,树龄约30 a)、T3(幼龄组,树龄6 a)等3种不同生长年限油茶的叶片开展了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0436条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在200~500 bp,平均长度575 bp,N50长度811 bp,N90长度249 bp,GC含量45.62%。T1与T2之间有517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2646个基因表达上调,2526个基因表达下调。T1与T3之间有4933个DEGs,其中,2583个基因表达上调,2350个基因表达下调。T2与T3之间有2079个DEGs,其中,916个基因表达上调,116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酶活性和代谢过程,KEGG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天然色素蛋白等代谢通路。挖掘到CESA、POD、PAL、PetF、PsbW、PetH、LHCA、LHCB、FLS、ANR、CHS、LAR、DFR等多个可能涉及油茶抗衰老的功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长年限 转录组测序 抗衰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摘时间对武陵山北部地区油茶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春霖 顿春垚 +3 位作者 姚小华 单丹丹 陈伟 万松胜 《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7-21,共5页
油茶采摘时间的确定是保证种植加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为弄清不同品种油茶在武陵山北部地区的油脂转化规律,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等4个良种油茶果实为研究对象,在10月初至11月初分4次采集其果实... 油茶采摘时间的确定是保证种植加工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为弄清不同品种油茶在武陵山北部地区的油脂转化规律,以‘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等4个良种油茶果实为研究对象,在10月初至11月初分4次采集其果实进行经济性状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10月18日之后,‘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53号’三个品种油茶鲜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干籽出仁率等经济指标变化趋于平稳,10月18日之后,四个油茶品种果油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采摘时间 果油率 动态变化 干仁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无性系组合授粉亲和力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小胡 陈隆升 +4 位作者 彭映赫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唐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设计31个杂交授粉组合和4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5(♂)×湘林67(♀)等7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47.3%~90.8%;湘林5(♂)&#... 通过设计31个杂交授粉组合和4个自交授粉组合,研究了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无性系间的授粉亲和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湘林5(♂)×湘林67(♀)等7个组合具有较好的授粉亲和力,其座果率为47.3%~90.8%;湘林5(♂)×湘林67(♀)、湘林67(♂)×湘林5(♀)、湘林3(♂)×湘林5(♀)、湘林3(♂)×湘林5(♀)的授粉座果率分别为90.8%、57.3%、86.5%和71.7%,湘林5(♂)×湘林5(♀)的自交座果率达到了68.0%。因此,在造林品种配置时,可将湘林5作为父本,湘林67、湘林3号作为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授粉亲和力 座果率 品种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4 位作者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1~0.62U/mg。【结论】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高于接穗,而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接口愈合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花、果及春梢生长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隆升 陈永忠 +2 位作者 许彦明 彭映赫 彭邵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4,共6页
为了掌握油茶"大小年"现象的成因,为油茶的花果平衡调控技术提供依据。研究了5年生、9年生2种不同林龄油茶花、果及春梢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芽数与当年春梢数呈正相关,其中5年生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当年... 为了掌握油茶"大小年"现象的成因,为油茶的花果平衡调控技术提供依据。研究了5年生、9年生2种不同林龄油茶花、果及春梢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芽数与当年春梢数呈正相关,其中5年生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当年的植株产果量、座果率呈负相关,其中5年生林分别呈显著(p<0.05)、极显著(p<0.01)负相关。(2)5年生油茶林中只有5%的植株为单株挂果量、花芽数量、座果率较为均衡;30%的植株为单株挂果量较大,当年花芽分化受到明显的抑制;25%的植株为单株挂果量与花芽数量均较少;40%植株为单株挂果量较小,当年花芽数量较多。(3)9年生油茶林中15%植株单株产果量与花芽数均较高,单株挂果为3.98~5.92 kg,花芽数为1 360~1 500个,座果率为18.9%~44.1%;25%的植株单株挂果量较大,花芽数量明显减少;30%植株单株产果量与花芽数均较低,35%的单株产果量较低,花芽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花果 春梢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质差异对油茶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4 位作者 李志钢 高晶 陈隆升 张震 刘彩霞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105,共6页
以61份不同油茶种质果实为材料,分析其性状指标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每500 g鲜籽数、鲜果出鲜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干籽出仁率、干态千粒质量、种仁含油率及干籽含油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9.85%... 以61份不同油茶种质果实为材料,分析其性状指标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每500 g鲜籽数、鲜果出鲜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干籽出仁率、干态千粒质量、种仁含油率及干籽含油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9.85%、31.69%、31.46%、13.31%、63.44%、47.74%、22.45%、24.88%、38.43%、9.94%、14%和16.76%。干籽含油率分别与种仁含油率和干籽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了干籽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及干籽出仁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1.47+0.61 x 1+0.52 x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质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新品种‘晚霞’嫁接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瑞 陈隆升 +5 位作者 彭映赫 王湘南 彭邵锋 许彦明 马力 陈永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2,19,共5页
以4个不同品种为砧木的油茶嫁接苗为试材,对不同砧木油茶嫁接苗的嫁接亲和性的10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嫁接亲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亲和性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成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 以4个不同品种为砧木的油茶嫁接苗为试材,对不同砧木油茶嫁接苗的嫁接亲和性的10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嫁接亲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亲和性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成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100%;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4个不同砧木品种嫁接亲和力由强到弱排序为:赤霞>秋霞>朝霞>晚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亲和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水作溶剂提取油茶粕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5 位作者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91-93,共3页
以油茶饼粕为原材料,采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温度、时间和pH值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1∶1,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 h、pH为9时,茶皂... 以油茶饼粕为原材料,采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温度、时间和pH值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1∶1,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 h、pH为9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9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茶皂素 浸提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油茶良种花粉生活力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湘南 陈永忠 +5 位作者 王瑞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罗健 唐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共5页
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西种源的油茶主栽良种进行了花粉生活力和萌发力的测定。结果表明:(1)油茶不同种源良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较大差异,本实验良种中的花粉生活力较高,花粉活力值范围在87.51%~66.... 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西种源的油茶主栽良种进行了花粉生活力和萌发力的测定。结果表明:(1)油茶不同种源良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较大差异,本实验良种中的花粉生活力较高,花粉活力值范围在87.51%~66.98%之间,花粉萌发力值范围在87.91%~70.47%之间,显示了良种的优良特性;(2)湖南种源油茶良种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琼脂+10%蔗糖+0.015%硼酸,江西和广西种源的良种通过调整蔗糖和硼酸浓度可使花粉萌发达最佳。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同时检测花粉生活力可以相互校验;(3)花粉生活力大小与品种内在遗传特性有关,也与立地和气候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良种 花粉 培养基 花粉生活力 萌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无性系不同生长时期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4 位作者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陈隆升 马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31-36,共6页
在油茶的不同生长时期,即新梢生长期、果实生长期、果实成熟期、花期、休眠期,选取产量不同的3个油茶无性系XL67、XL1和CK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油茶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2种类型,无性系间净光合速... 在油茶的不同生长时期,即新梢生长期、果实生长期、果实成熟期、花期、休眠期,选取产量不同的3个油茶无性系XL67、XL1和CK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油茶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2种类型,无性系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显著,XL67明显高于XL1和CK;3个无性系的蒸腾速率以果实生长期最高,休眠期最低;XL67、XL1与CK的平均光补偿点分别为51.4、52.0、51.8μmol/(m2.s),平均光饱和点分别为570、552、521μmol/(m2.s);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是影响3个油茶无性系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XL1与CK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合特性 无性系 生长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