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LPAT2-A07基因调控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
1
作者 秦艺 刘勇 熊兴华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2(LPAT2)基因的功能,从甘蓝型油菜中PCR同源克隆了BnaLPAT2的一个拷贝(A07),将其构建过表达载体p35S∷BnaLPAT2-A07和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Napin∷BnaLPAT2-A07,利用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甘蓝型油菜中...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2(LPAT2)基因的功能,从甘蓝型油菜中PCR同源克隆了BnaLPAT2的一个拷贝(A07),将其构建过表达载体p35S∷BnaLPAT2-A07和种子特异表达载体pNapin∷BnaLPAT2-A07,利用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甘蓝型油菜中双6号,通过转化植株的PCR检测,分别获得15株和11株转基因阳性植株。经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过表达T3油菜多数组织中BnaLPAT2-A07基因的表达量较野生型均有显著提升;而种子特异性表达的T3油菜各组织中BnaLPAT2-A07基因都集中在种子的发育与成熟期超强表达。索氏抽提法检测到由35S启动子或Napin启动子驱动的BnaLPAT2-A07转基因油菜种子中的含油量较野生型分别提升1.39,2.36百分点。气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油菜的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亚麻酸的含量较野生型分别提升3.13,1.47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BnaLPAT2-A07基因具有促进甘蓝型油菜种子油脂合成的功能,但BnaLPAT2-A07对亚麻酸特异选择性功能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过表达 BnaLPAT2-A07 脂肪酸分析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肥增密和肥料类型对早熟油菜生长和产量及肥料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吴俊杰 廖莉 +9 位作者 吴雪朋 陈虎 常涛 洪波 赵东方 周冰倩 毛佳俊 姚茗尧 官春云 官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89,共13页
为助力早熟油菜生产降本增效,探索适宜三熟制地区的早熟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2022-2023生长季对早熟油菜阳光131进行了减肥增密试验。试验设置了两个肥料类型(A1:常规肥;A2:缓释肥)、三个肥料用量(B1:氮磷钾有效含量300.00 kg/hm2;B2... 为助力早熟油菜生产降本增效,探索适宜三熟制地区的早熟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2022-2023生长季对早熟油菜阳光131进行了减肥增密试验。试验设置了两个肥料类型(A1:常规肥;A2:缓释肥)、三个肥料用量(B1:氮磷钾有效含量300.00 kg/hm2;B2:基于B1减量15%;B3:基于B1减量30%)和三个种植密度(C1:3.75×105/hm^(2);C2:基于C1增密15%;C3:基于C1增密30%),共计18个处理。试验分别在长沙和昆明两地进行,以系统评价不同肥料类型、肥料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早熟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缓释肥(A2)相比常规肥(A1)显著提高了阳光131的多个生长指标:株高增加2.81%~9.09%、SPAD值增加4.85%~9.26%、单株干物质量增加4.82%~19.02%、单株产量增加8.28%~9.21%、单产增加8.32%~9.19%。此外,氮积累量增加33.84%~46.09%、磷积累量增加14.71%~16.30%、钾积累量增加9.09%~14.01%、氮农学利用率增加11.87%~16.64%、氮偏生产力增加8.25%~9.30%、氮回收效率增加16.05~17.01个百分点。减少肥料用量显著提升了氮农学利用率(增加9.81%~30.83%)和氮偏生产力(增加12.94%~34.27%),但对其它指标均有不利影响。增加种植密度虽然限制了单株发育,但显著提升了群体产量(增加5.25%~10.68%)、氮积累量(增加2.72%~15.59%)、磷积累量(增加16.00%~39.30%)、钾积累量(增加7.04%~21.87%)、氮农学利用率(增加5.56%~11.75%)、氮偏生产力(增加5.41%~10.73%)、氮回收效率(增加0.72~4.85个百分点)及经济效益(增加4.88%~10.02%)。在长沙和昆明两地,均在处理A2B1C3下获得最大单产,分别为2685.00 kg/hm^(2)和2306.40 kg/hm^(2)。此外,在长沙和昆明地区分别在处理A2B2C3和A2B3C3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分别为6882.75 CNY/hm^(2)和3404.55 CNY/hm^(2)。综上所述,施用缓释肥,适当减少肥料用量并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将对植株个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并显著提升早熟油菜的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减肥增密 早熟油菜 产量 肥料积累及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发展油菜生产的措施 被引量:19
3
作者 官春云 《作物研究》 2004年第2期55-57,共3页
湖南优质油菜面积大,栽培水平较高,但单产较低,发展不平衡。文章从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保持优质、增加效益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湖南油菜生产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油菜 栽培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育种获得油菜(Brassica napus)高油酸材料 被引量:47
4
作者 官春云 刘春林 +3 位作者 陈社员 彭琦 李栒 官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25-1629,共5页
本研究用8-10万伦琴^60Co γ射线辐射双低油菜(B.napus)湘油15干种子,并对辐射后代进行高油酸连续选择,结果M2、M3、M4油酸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至M3油酸含量迅速提高,多数植株油酸含量在70%以上,最高油酸含量达93.5%。对高... 本研究用8-10万伦琴^60Co γ射线辐射双低油菜(B.napus)湘油15干种子,并对辐射后代进行高油酸连续选择,结果M2、M3、M4油酸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至M3油酸含量迅速提高,多数植株油酸含量在70%以上,最高油酸含量达93.5%。对高油酸突变体M6 04—855(种子油酸含量为91.5%)的fad2基因与网上公布的fad2基因DNA序列进行比对,发现突变体fad2基因270位的碱基G转换为碱基A,导致密码子由TGG转换为TGA(终止密码子)。这一区域是fad2蛋白的beta折叠区和保守区。另外,在1044与1062的碱基突变也导致终止密码子的产生。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导致fad,基因功能的丧失,使油酸不能转化成亚油酸,从而提高油酸含量。根据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无论是碱基的转换或颠换,都需经过几次的复制,即经过几个世代才能完或,这也是在后期世代才出现高油酸变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60Co电离辐射处理 高油酸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生育期氮素的吸收、分配及转运特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振华 宋海星 +6 位作者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张玉平 官春云 陈社员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1-326,共6页
在Hoagland完全营养液的沙培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两个冬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分配、转运及损失情况。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平均值),83.5%苗期吸收的氮素和66.3%蕾薹期吸收的氮素分布在叶片中;79.1%开花期吸收的... 在Hoagland完全营养液的沙培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两个冬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分配、转运及损失情况。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平均值),83.5%苗期吸收的氮素和66.3%蕾薹期吸收的氮素分布在叶片中;79.1%开花期吸收的氮素分布在叶片和茎中,其中叶片中分布的氮占42.8%;而角果发育期吸收的氮素有42.4%直接分配到角果中,此时角果已成为氮素直接分配的比例最大的器官。苗期、蕾薹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吸收的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运比例分别为34.4%、44.3%、41.2%和31.7%,单株转运量分别为203.2、325.8、218.0和82.0mg。在籽粒全氮中转运氮占65.1%,其中蕾薹期吸收后转运的氮素所占比例最大,为25.8%,其次是开花期和苗期,分别为16.9%和15.9%,角果发育期比例最小,为6.4%。以上4个生育期吸收的氮素损失比例分别为24.0%、10.5%、11.7%和7.3%,单株损失量分别为141.6、79.2、43.2和16.2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素吸收 氮素分配 氮素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熟剂对油菜角果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周可金 官春云 +1 位作者 肖文娜 谭太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9-1373,共5页
通过气体交换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和农达催熟油菜角果引起的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产量与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敌草快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但对角果皮叶绿素破坏严重,光合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下降,千... 通过气体交换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敌草快和农达催熟油菜角果引起的光合速率与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千粒重、产量与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敌草快催熟速度快、效果好,但对角果皮叶绿素破坏严重,光合效率低,光能利用率下降,千粒重、产量与品质降低较多,且浓度越高降低越多;农达催熟效果慢,但对角果伤害小,光合效率较高,对产量与品质影响较小。油菜产量、含油量与角果皮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显著,表明油菜产量形成与油分积累和后期角果光能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生产上推荐使用0.1%低浓度敌草快或0.8%高浓度农达有利于促进角果成熟和减少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角果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催熟剂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晓龙 何俊龙 +2 位作者 宋海星 荣湘民 官春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4,共5页
2010~2011年度以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油菜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直播油菜最高产时的栽培组合,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的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 2010~2011年度以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油菜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直播油菜最高产时的栽培组合,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的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根茎粗和叶痕数与直播油菜的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各农艺性状与直播油菜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9554)>株高(0.9340)>根茎粗(0.9107)>每角果粒数(0.9106)>叶痕数(0.8445)>分支位高度(0.694.1)>分支数(0.5595)>千粒重(0.2292)。各相关性状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单株有效角果数(0.8811)>根茎粗(-0.4645)>叶痕数(0.3350)>株高(0.2908)>分支数(-0.2000)>每角果粒数(0.0857)>分支位高度(0.0732)>千粒重(0.0454)。直播油菜的叶痕数和根茎粗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叶痕数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在南方双季稻区,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播期为10月27日,种植密度不少于45万株/hm^2,施肥量为1851.9kg/hm^2的组合为最佳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播期 密度 施肥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硝铵比对油菜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唐伟杰 官春云 +6 位作者 林良斌 李丽萍 张振华 王峰 肖钢 李博 刘屹湘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8-1348,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形态氮肥及配施比对油菜全生育期(苗期、花期、收获期)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油菜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促进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石英砂为基质,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进行盆栽试验,供... 【目的】探究不同形态氮肥及配施比对油菜全生育期(苗期、花期、收获期)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油菜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促进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石英砂为基质,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进行盆栽试验,供试油菜品种为氮高效型湘油15和氮低效型814。在营养液总氮量相等(N 15 mmol/L)的条件下,设5个处理:硝态氮(NO_3~–)/铵态氮(NH_4^+)摩尔比例分别为100/0 (N1)、75/25 (N2)、50/50 (N3)、25/75 (N4)、0/100 (N5)。于油菜移栽后70 d、130 d、180 d收获全株,用根系扫描仪EPSON(PERFECTION C700)对根进行扫描,用WinRHIZO PRO2009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植株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总体积等数据。植株样品分为根、茎、叶、角果(花),测定生物量和氮含量,籽粒测定生物量、氮含量和油分含量。【结果】N1、N2处理的两个氮效率油菜品种在全生育期的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氮累积量、籽粒产量、油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N2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5处理的最差。N2、N3、N4处理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显著高于N1、N5处理。不同氮效率品种分析表明:N1、N2、N3、N4处理下氮高效品种湘油15在全生育期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籽粒产量、含油量、油产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814。氮高效品种湘油15在收获期地上部和根的干重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814,而氮累积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宜的铵态氮、硝态氮配比(75%NO_3~–+25%NH_4^+)能够促进油菜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较高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对硝态氮的高效利用是湘油15氮效率高于814的基础与关键。为油菜生产上氮肥合理施用及不同氮效率油菜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铵态氮 油菜 氮效率 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芥酸甘蓝型油菜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燕宇 杨盛强 +3 位作者 陈哲红 官春云 陈社员 刘忠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2-1350,共9页
用无芥酸的高油酸油菜品系HOP和低油酸油菜品种湘油15为父母本构建含189单株的F2代作图群体。F2代单粒种子播种前采用半粒取样,F2代单株种子采用混合取样,进行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统计检测显示,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极显著相关,各... 用无芥酸的高油酸油菜品系HOP和低油酸油菜品种湘油15为父母本构建含189单株的F2代作图群体。F2代单粒种子播种前采用半粒取样,F2代单株种子采用混合取样,进行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统计检测显示,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极显著相关,各种脂肪酸含量之间大部分也呈显著相关。用该群体构建含342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并对18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在A5和C5连锁群上各检测到1个油酸含量主效QTL,其中位于A5连锁群的QTL效应值较大,且与FAD2基因紧密连锁;位于C5连锁群的QTL为首次报道,与之紧密连锁的标记在A5连锁群QTL区域有同源标记,说明可能与位于C5的FAD2基因有关。用两种方法测定性状值都能检测到这2个QTL,且效应值比较接近,共能解释60%~70%油酸含量变异。由于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之间高度相关,定位在A5和C5的油酸含量QTL也被确认为亚油酸含量主效QTL,但利用单株法测定的性状值能在A4连锁群上再发现1个LOD值较低的亚油酸含量QTL。两种测定法能比较一致地在A4、A5和C4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亚麻酸含量主效QTL,共能解释72%~80%亚麻酸含量变异。用半粒法能在A4连锁群还能检测到1个解释变异度为12.42%的较小LOD值的亚麻酸含量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脂肪酸含量 SSR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GPATs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聪 肖旦望 +4 位作者 施春霖 胡学芳 邬克彬 官春云 熊兴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2-1359,共8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催化TAG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GPATs主要负责将脂肪酰基从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yl-ACP)或酰基辅酶A(acyl-CoA)上转...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是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催化TAG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GPATs主要负责将脂肪酰基从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yl-ACP)或酰基辅酶A(acyl-CoA)上转移到甘油-3-磷酸的(Glycerol-3-phosphate,G3P)sn-1位置上。有些成员还具有sn-2酰基转移活性。目前已经在多种植物中克隆得到了GPAT基因。这些GPAT基因编码的酶主要分为三类,它们在细胞中分别定位于质体、线粒体和内质网上。这些酶参与三酰甘油、几丁质和软木脂等多种脂质的生物合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植物GPAT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以及GPAT酶的亚细胞定位、sn-2酰基转移特异性、GPAT酶的底物选择性及其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AT基因 底物选择性 sn-2特异性 GPAT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化肥配施对冬油菜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田昌 彭建伟 +3 位作者 宋海星 荣湘民 官春云 刘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
以杂交冬油菜湘杂油763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油菜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籽粒产量大小顺序为10%OM﹥0%OM﹥30%OM﹥50%OM,10%OM(10%有机氮替代化肥... 以杂交冬油菜湘杂油763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油菜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籽粒产量大小顺序为10%OM﹥0%OM﹥30%OM﹥50%OM,10%OM(10%有机氮替代化肥氮)产量达2 055.00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比0%OM(纯化肥)增产8.26%,3个有机肥处理中,籽粒产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产量构成因素中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籽粒品质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与产量一致,且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处理(50%OM)籽粒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低,油分含量最高;氮、磷、钾、硼素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与产量基本一致;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本试验中,油菜植株养分吸收、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等都可反映籽粒产量,10%OM为较合适的有机肥配施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施 养分变化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继玥 宋海星 +5 位作者 官春云 刘强 荣湘民 彭建伟 谢桂先 张玉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6个种植密度和5种施肥水平的不完全方案下,研究优质杂交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的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变化。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越冬期和盛花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在6个种植密度和5种施肥水平的不完全方案下,研究优质杂交冬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63的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变化。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越冬期和盛花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施肥量下,只有越冬期叶片叶绿素a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无此规律。叶片叶绿素与籽粒产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施肥量对油菜植株碳氮代谢主要产物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小林 刘强 +4 位作者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向秀媛 司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设置施肥量与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减小和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肥量... 以湘杂油763为材料,设置施肥量与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油菜茎、叶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减小和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群体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都随着施肥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油菜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量和密度分别作为主效应对油菜产量影响极其显著,两因子交互作用下油菜产量变化反而不明显。合理的高施肥量和高密度水平促进油菜增产,以高施肥量+22.5万/hm2处理产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施肥量 种植密度 可溶性糖 游离氨基酸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勇 刘强 +3 位作者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彭建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591,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湘杂油763氮磷钾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高施肥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低施肥处理,且4个施肥水平间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施肥而种植密度小和...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湘杂油763氮磷钾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高施肥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低施肥处理,且4个施肥水平间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施肥而种植密度小和低施肥而种植密度大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所设的24个处理中,产量最高为2 696.15 kg/hm2(施N肥180 kg/hm2、施P肥90 kg/hm2、施K肥158 kg/hm2、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施肥量高的处理氮磷钾积累量相对较高,其变化趋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盛花期和收获期氮素和磷素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差异不明显,但远大于越冬期,而钾素含量的变化却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施肥水平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菜品种角果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被引量:39
15
作者 周可金 肖文娜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通过气体交换和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期冬油菜品种的角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角果发育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上升较快,但后期下降也快;叶绿素含... 通过气体交换和荧光猝灭动力学等技术研究了4个不同熟期冬油菜品种的角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早熟品种角果发育前期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上升较快,但后期下降也快;叶绿素含量与籽粒产量、含油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油菜产量、含油量和角果发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光能利用率较高,产量与含油量也较高。不同品种角果皮叶绿素a荧光参数-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存在较大差异,华协102和同富油3号的角果皮天线色素对光能吸收及电子传递链效率优于其它品种,在光能转化利用中占有优势,其ETR、EQY、qP值较高,NPQ较低。可见,晚熟和杂交品种的产量高于早熟和常规品种与其后期角果皮光能利用率和电子传递链效率较高等生理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角果 叶绿素A荧光参数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油菜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勇 刘强 +3 位作者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彭建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4,共6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磷钾肥对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没有表现出一致规律。随着氮肥...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物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磷钾肥对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没有表现出一致规律。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磷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而磷钾肥对其影响不及氮肥有规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肥和钾肥利用率都呈减少的趋势,而磷肥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供试7种氮磷钾配比中,以处理E(N∶P2O5∶K2O=1.00∶0.5∶0.5)的籽粒产量最高(2 231 kg.hm-2),其次是处理K(N∶P2O5∶K2O=1.00∶0.43∶0.57),籽粒产量为2 06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对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氮磷钾配比 可溶性糖 游离氨基酸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昌 彭建伟 +5 位作者 宋海星 官春云 刘强 荣湘民 丁哲利 王署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6,共4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12种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籽粒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余肥料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较高的施氮比例或较高的施磷比例处理,油菜都有较高的产量,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氮素和磷素积...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12种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籽粒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余肥料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较高的施氮比例或较高的施磷比例处理,油菜都有较高的产量,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分别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素积累量没有显示出以上规律;氮磷钾3种肥料的利用率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钾肥利用率的减少幅度最大,氮肥减少幅度最小.12种氮磷钾配比中,N、P2O5、K2O质量比为1:0.5:0.58的油菜籽粒产量最高,为1830kg/hm2,其次是1:0.5:0.88,为1800kg/hm2,1:0.4:1.4的油菜籽粒产量最低,为13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比 油菜 产量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FAD2-C5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在表达水平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睿洋 刘芳 +1 位作者 张振乾 官春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1-1478,共8页
富含油酸的菜籽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使得高油酸育种及油酸形成机制成为热点。油酸脱氢酶基因(FAD2基因)是控制油酸含量的关键酶基因。本文针对Bn FAD2-C5基因展开研究,根据油菜和甘蓝的同源性,克隆了1257 bp启动子序列,利用GUS和GFP... 富含油酸的菜籽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使得高油酸育种及油酸形成机制成为热点。油酸脱氢酶基因(FAD2基因)是控制油酸含量的关键酶基因。本文针对Bn FAD2-C5基因展开研究,根据油菜和甘蓝的同源性,克隆了1257 bp启动子序列,利用GUS和GFP作为报告基因分别构建含有不同片段长度的启动子和内含子的缺失载体并转化拟南芥,经GUS染色检测发现–319~–1 bp为该研究中最小启动子;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启动子和内含子不同区域的功能,发现Bn FAD2-C5启动子区域–1257~–1020 bp和–319~–1 bp能够诱导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发育中期高效表达,Bn FAD2-C5内含子具有增强启动子转录水平的功能,该功能主要由+631^+1033 bp区域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 FAD2-C5基因 内含子增强效应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冬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勇 刘强 +3 位作者 宋海星 官春云 荣湘民 彭建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5,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施氮比例(磷钾施用量一致)和较高的施磷比例(氮钾施用量一致)处理油菜长势较好,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分枝数、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都较高,...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施氮比例(磷钾施用量一致)和较高的施磷比例(氮钾施用量一致)处理油菜长势较好,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分枝数、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都较高,并且每角果粒数和千粒质量也较高,最终产量增加;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供试12种氮磷钾配比处理中,以m(N)∶m(P2O5)∶m(K2O)=1∶0.5∶0.58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为1 830 kg/hm2,其次是m(N)∶m(P2O5)∶m(K2O)=1∶0.5∶0.88处理,籽粒产量为1 800 kg/hm2,m(N)∶m(P2O5)∶m(K2O)=1∶0.4∶1.4处理的籽粒产量最低,为1 35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质量,每角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比 油菜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钙依赖蛋白激酶BnCDPK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秋平 文李 +4 位作者 王峰 廖志强 李慧 刘睿洋 官春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0-1326,共7页
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油菜中克隆获得Bn CDPK1基因全长序列,NCBI登录号为KF740477,其c DNA和g DNA全长分别为2115 bp和2857 bp,含有11个内含子和12个外显子。生物信息... 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的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油菜中克隆获得Bn CDPK1基因全长序列,NCBI登录号为KF740477,其c DNA和g DNA全长分别为2115 bp和2857 bp,含有11个内含子和12个外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为1581 bp,编码527个氨基酸,具有CDPKs家族典型的特征,含有1个激酶区域和4个钙离子手型结构域,与拟南芥At CDPK28同源性最高,属于第Ⅳ亚家族。Bn CDPK1在油菜的根、茎、叶、花、种子中均有表达,但表达丰度存在差异,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根和种子,花中的表达量最低;在高抗和高感油菜品种中,菌核菌胁迫均能够诱导Bn CDPK1上调表达,但是高抗品种比高感品种反应更迅速,表达量更高。接种前、接种后12 h、接种后24 h,高抗品种的表达量相比高感品种分别提高1.4倍、4倍和3倍,推测其可能参与油菜的生长发育以及油菜对菌核菌侵染的应答和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钙依赖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