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门内板拉深成形数值模拟与参数优化
1
作者 张振东 赵雪松 +4 位作者 王幼民 周革 豆忠颖 杨晓丽 杜晓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针对拉深成形影响因素众多依靠经验无法快速获得最佳参数组合延长设计周期的缺点,采用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加权评分对拉深成形进行评价,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实... 针对拉深成形影响因素众多依靠经验无法快速获得最佳参数组合延长设计周期的缺点,采用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加权评分对拉深成形进行评价,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使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和复合形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是可靠的,从而为板料成形CAE分析最佳参数的选择提供一种合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 正交实验 综合加权评分 复合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移动的车灯配光检测系统 被引量:9
2
作者 凌铭 金光勇 +2 位作者 刘义生 庞博 梁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平面移动式车灯配光检测系统。通过同国内通用的转台式车灯配光测试系统比较,建立了误差传递函数,分析了两种系统的误差;与标准照度计比较,测试出测试点的光照度值误差;最后,由多点残差法计算信号灯最佳测试距离。对JT...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平面移动式车灯配光检测系统。通过同国内通用的转台式车灯配光测试系统比较,建立了误差传递函数,分析了两种系统的误差;与标准照度计比较,测试出测试点的光照度值误差;最后,由多点残差法计算信号灯最佳测试距离。对JT200和AD100车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的理论定位精度为0.14 mm,是转台式测试系统的31倍,照度测试误差为0.02 lx,精度提高了2倍;该测试系统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误差与测试距离成正比,转台式测试系统的最佳测试距离为2 m,而不是国内通用的3.16 m。该检测系统精度高,车灯测试距离可调,易于控制,能满足国际标准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灯检测 二维平面移动 配光 照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对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敬丹 陈华 刘晓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石墨的含量和石墨片尺寸对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组织中石墨呈条状且在垂直于压制压力的方向均匀分布;石墨可降低摩擦材...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石墨的含量和石墨片尺寸对铜基摩擦材料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组织中石墨呈条状且在垂直于压制压力的方向均匀分布;石墨可降低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而摩擦表面形成的石墨润滑膜降低了材料的磨损;石墨片为300~600μm、石墨质量分数为15%的铜基粉末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石墨 摩擦磨损 粉末冶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矫辊堆焊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华 王立岩 刘晓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5-226,229,共3页
根据拉矫辊使用性能要求,设计成分为0Cr13Ni4MoN(414N)的拉矫辊表面堆焊药芯焊丝,并采用明弧焊方法用研制的焊丝进行堆焊试验。利用金相、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等进行堆焊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利用差热分析仪进行高温循环氧化试验。... 根据拉矫辊使用性能要求,设计成分为0Cr13Ni4MoN(414N)的拉矫辊表面堆焊药芯焊丝,并采用明弧焊方法用研制的焊丝进行堆焊试验。利用金相、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等进行堆焊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利用差热分析仪进行高温循环氧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14N堆焊组织成分均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堆焊层抗拉强度超过1280MPa,伸长率达到14%~15%。414N材料具有高的抗高温氧化性,氧化过程在很短时间内就可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4N堆焊 力学性能 高温循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模拟电机电压信号在环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文 谢鹏 +2 位作者 刘娜 陈金鹤 李志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在电机矢量控制中,只有通过完整的闭合回路控制才能产生定子电流。为了简便验证AN9238采样的正确性,并考虑到准确性、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设计了模拟电机电压信号在环测试系统。该系统使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将FPGA、上位机和DAC模块作为... 在电机矢量控制中,只有通过完整的闭合回路控制才能产生定子电流。为了简便验证AN9238采样的正确性,并考虑到准确性、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设计了模拟电机电压信号在环测试系统。该系统使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将FPGA、上位机和DAC模块作为模拟电机输出两相电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将AN9238模块作为数据采集验证部分。文中对系统整体方案设计进行阐述,并且验证了模拟电机两相电压输出以及数据采集的正确性,与系统预期的设定电压相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自定义输出电压范围内任意电压以及AN9238采集模块的准确性,总体设计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环测试 模拟电压 数据采集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式夹具动态特性
6
作者 乔道云 刘晓平 裴雨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3-1236,共4页
为保证汽车减振器筒式夹具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对汽车减振器筒式夹具进行实体建模,并以ANSYS分析为基础,针对夹具的结构设计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模态振型图和谐响应振动频率曲线,以验证夹具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为保证汽车减振器筒式夹具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对汽车减振器筒式夹具进行实体建模,并以ANSYS分析为基础,针对夹具的结构设计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模态振型图和谐响应振动频率曲线,以验证夹具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工作频率段远远避开了结构低阶固有频率,进而避免了共振及共振力;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频率范围内,夹具的各项动态性能参数都满足要求.研究结果为减振器夹具的动态设计及残余应力振动时效工艺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分析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减振器 筒式夹具 建模 ANSYS 动力学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