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水禽基因库七个家鸭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吉文林 钱凯 +4 位作者 李慧芳 葛洪伟 赵旭庭 段修军 陈宽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72-74,共3页
试验通过微卫星标记对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家鸭保种群体的保种效果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5个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各群体的遗传检测。7个鸭群体中,平均杂和度范围是0.5137~0.6035,... 试验通过微卫星标记对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保存的7个家鸭保种群体的保种效果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5个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各群体的遗传检测。7个鸭群体中,平均杂和度范围是0.5137~0.6035,最高的是荆江麻鸭,最低的是山麻鸭,反映了各鸭群体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Ds遗传距离表明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巢湖鸭与金定鸭之间最远,为0.8835;金定鸭与山麻鸭最近,为0.2674。7个家鸭群体间的Ds值都比较大,说明各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少。上述结果反映了在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所保存的7个地方鸭群体的保种方法良好,保种效果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基因库 保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在水禽品种进化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段修军 董飚 +2 位作者 孙国波 卞友庆 纪荣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以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5个鹅品种[狮头鹅(ST)、溆浦鹅(XP)、皖西白鹅(WX)、豁眼鹅(HY)、朗德鹅(LD)]进行测定,通过序列比较发现品种间存在SNP,在分析品种群体遗传参数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发生树。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本酶切位... 以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5个鹅品种[狮头鹅(ST)、溆浦鹅(XP)、皖西白鹅(WX)、豁眼鹅(HY)、朗德鹅(LD)]进行测定,通过序列比较发现品种间存在SNP,在分析品种群体遗传参数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发生树。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本酶切位点在20万左右,测序覆盖度在10%以上。狮头鹅群体平均突变位点26 172个,溆浦鹅群体34 153个,皖西白鹅群体35 179个,豁眼鹅群体为29 182个,朗德鹅群体18 675个。朗德鹅与其他鹅品种的Fst均在0.08以上,说明朗德鹅和其他鹅品种序列差异较大,狮头鹅与其他3个白鹅品种之间的Fst在0.04左右,3个白鹅品种的Fst较小。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5个鹅品种大致分为三大类,溆浦鹅和狮头鹅聚为一类,皖西白鹅和豁眼鹅聚为一类,朗德鹅单独为一类。品种之间存在大量的SNP,该研究为鹅品种识别和进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酶切的简化基因组测序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A-FABP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关联分析
3
作者 董飚 纪荣超 +1 位作者 张干生 王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56-2464,共9页
为了了解A-FABP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在黑羽番鸭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单核苷酸多态与性能的关联性,文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黑羽番鸭A-FABP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了该群体遗传参数,以及多态性与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关联... 为了了解A-FABP基因第2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在黑羽番鸭群体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单核苷酸多态与性能的关联性,文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黑羽番鸭A-FABP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了该群体遗传参数,以及多态性与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关联性,以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黑羽番鸭A-FABP基因第2外显子上存在A-C突变,为同义突变。形成了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98 8、0.401 2和0.500 0,A等位基因频率为0.299 4,B等位基因频率为0.700 6。群体纯合度为0.580 5,杂合度为0.419 5,多态信息含量为0.331 5。AA型公鸭初生体重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公鸭AA型腹脂重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AA型腺肌胃重显著高于BB型。母鸭AB型、BB型的半净膛率显著性高于AA型,AA型腹脂重显著高于BB型,AA型腹脂率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公鸭胸肌AA型pH值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AA型和AB型公鸭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BB型,AB型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A型。BB型母鸭胸肌中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A型。AA型公鸭腿肌中谷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AA型母鸭腿肌中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AA型母鸭腿肌中苏氨酸、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BB型。因此,A-FABP基因外显子2中的A-C可用于黑羽番鸭腹脂重和肌肉部分氨基酸含量的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A-FABP基因 多态性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PRLR基因克隆及在生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段修军 董飚 +4 位作者 杨廷桂 孙国波 王健 张玲 李小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79-2783,共5页
本文采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浙东白鹅PRLR基因c DNA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鹅产蛋期和就巢期PRLR基因在生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揭示PRLR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功能提供资料。结果表明,在获得的浙东白鹅PRLR基因c DNA序列中... 本文采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浙东白鹅PRLR基因c DNA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鹅产蛋期和就巢期PRLR基因在生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揭示PRLR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功能提供资料。结果表明,在获得的浙东白鹅PRLR基因c DNA序列中,其中编码区2496 bp可编码831个氨基酸,与其他鹅PRLR序列相比发生了T667C、G738A、C757T、G1047A突变,其中T667C引起氨基酸R-C的变化,C757T处引起氨基酸W-R的变化。在产蛋期和就巢期时,垂体中PRLR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性高于下丘脑、卵巢和输卵管,其他组织间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组织在产蛋期和就巢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组织达极显著差异。本文试验结果为继续开展鹅的就巢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白鹅 PRLR 基因克隆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饲对黑羽番鸭产肝性能、组织营养成分、肝脏组织学及脂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健 朱振鹏 +4 位作者 董飚 龚道清 卞友庆 王利刚 左伟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通过对不同填饲期黑羽番鸭产肝性能测定、肌肉和肝脏营养成分分析、肝脏组织学观察,以及脂调控基因的表达检测,探讨黑羽番鸭肝脂肪代谢规律。选取140只体质量相近的12周龄健康黑羽番鸭(公母各半)作为试验动物,其中40只作为对照。填饲... 通过对不同填饲期黑羽番鸭产肝性能测定、肌肉和肝脏营养成分分析、肝脏组织学观察,以及脂调控基因的表达检测,探讨黑羽番鸭肝脂肪代谢规律。选取140只体质量相近的12周龄健康黑羽番鸭(公母各半)作为试验动物,其中40只作为对照。填饲期为16 d,采用单人机械填饲方法。填饲饲粮选用煮至6~7成熟的陈年玉米,沥干后趁热拌入12 g·kg^-1油脂、7.5 g·kg^-1食盐和1 g·kg^-1复合维生素,对照组正常饲喂。结果表明:黑羽番鸭填饲16 d后,公番鸭肝质量平均为308.91 g,母番鸭肝质量平均为135.86 g,差异极显著(P〈0.01);填饲组肝脏的脂肪含量为51.83%,对照组为8.36%,填饲极显著提高了黑羽番鸭肝脏的脂肪水平(P〈0.01);填饲黑羽番鸭肝脏细胞膨大,肝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填饲显著提高了黑羽番鸭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TP)和载脂蛋白B(Apo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随着填饲的进程,检测到肝脏中的FAS、ACC、MTTP、ApoB、GPAT等脂调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所提升。结论:番鸭具有良好肥肝生产性能;填饲使黑羽番鸭肝脏脂肪水平极显著升高;在填饲过程,肝脏中FAS、ACC、MTTP、ApoB和GPAT基因的表达对黑羽番鸭脂代谢网络调控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饲 黑羽番鸭 产肝性能 营养成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A-FABP基因多态性在品种和世代间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董飚 秦豪荣 +2 位作者 王健 孙国波 纪荣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在不同鸭品种、世代间的突变情况,以山麻鸭、巢湖鸭、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等9个鸭品种为材料,设计2对引物,用SSCP方法检测A-FABP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鸭品... 为了解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在不同鸭品种、世代间的突变情况,以山麻鸭、巢湖鸭、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等9个鸭品种为材料,设计2对引物,用SSCP方法检测A-FABP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鸭品种之间、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遗传参数。结果显示,9个鸭品种中共形成A、B、C、D 4个等位基因,对不同基因型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在内含子1中有6个单核苷酸突变。在9个鸭品种中,B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A、C、D。大部分鸭品种之间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之间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所有鸭品种的群体杂合度都在0.4以上,山麻鸭、攸县麻鸭、广西小麻鸭、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均为中度多态,其他鸭品种为高度多态。除山麻鸭和临武鸭外,其他鸭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可见,鸭不同品种中A-FABP基因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小群保种方式,金定鸭A-FABP基因多态位点形成的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无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ABP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董飚 王健 +3 位作者 段修军 孙国波 朱善元 李小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0-1025,共6页
以莱茵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皖西白鹅和朗德鹅5个鹅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鸭、鹅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扩增第2、第3、第5外显子,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鹅品种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鹅GH基因... 以莱茵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皖西白鹅和朗德鹅5个鹅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鸭、鹅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扩增第2、第3、第5外显子,用PCR-SSCP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对不同鹅品种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鹅GH基因第2外显子上共发现2个单碱基突变位点,第39个碱基处的T→C突变未发生氨基酸变化,为沉默突变;第74个碱基处T→C单碱基突变导致第25个氨基酸由缬氨酸(V)变为丙氨酸(A);鹅群中表现出10种基因型(AA、AB、AC、AD、BB、BC、BD、CC、CD、DD)。统计结果发现:10种基因型在鹅品种间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所有鹅品种均处于Hardy-W e 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分析显示: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朗德鹅最低,豁眼鹅最高;朗德鹅PIC为0,四川白鹅为中度多态外,其他品种均为高度多态。表明鹅GH基因在不同鹅品种中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来分析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基因对黑羽番鸭体重和屠宰性能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董飚 段修军 +2 位作者 孙国波 王丽华 卞友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7,共6页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基因(GH)在黑羽番鸭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GH基因与黑羽番鸭体重、屠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G945A,T1039G共2个SNP,形成了CC型、CD型、DD型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36,多态...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生长激素基因(GH)在黑羽番鸭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GH基因与黑羽番鸭体重、屠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G945A,T1039G共2个SNP,形成了CC型、CD型、DD型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36,多态信息含量为0.3732。在黑羽番鸭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CC型公鸭体重在不同周龄时处于最高值。在13周龄屠宰时,公鸭CC型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腺肌胃重显著高于CD型和DD型(P<0.05),CC型心重显著高于CD型(P<0.05),CC型、CD型、DD型3种基因型间屠宰指标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母鸭所有指标在3种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关联分析表明C基因可能是公鸭早期增重的有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生长激素基因 体重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H-FABP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旭庭 董飚 +6 位作者 张红 储冬生 徐国庆 段修军 张军 龚道清 顾志良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2-1085,共4页
运用RT-PCR技术扩增鸭H-FABP基因序列,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组织特异表达规律。从35周龄母鸭心脏组织中首次克隆了H-FABP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606 bp,包含1个402 bp的完整编码序列,编码133个氨基酸。该序列与鸡H-FABP基因... 运用RT-PCR技术扩增鸭H-FABP基因序列,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组织特异表达规律。从35周龄母鸭心脏组织中首次克隆了H-FABP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606 bp,包含1个402 bp的完整编码序列,编码133个氨基酸。该序列与鸡H-FABP基因序列有约90.5%的同源性,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8.0%;与人、小鼠、牛、猪和山羊等哺乳动物的H-FAB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71.9%和76.6%之间,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72.9%和76.7%之间。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骨骼肌、脂肪、小肠、腺胃、肌胃、肺、间脑和肾组织中均有中度或微量表达,而在肝、脾和卵巢中不表达。表明H-FABP基因在动物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羽番鸭GH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屠宰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丽华 段修军 +2 位作者 董飚 孙国波 卞友庆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33,共4页
以黑羽番鸭为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寻找该群体G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与体质量、屠宰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A1251C、A1322G、T1378C、G1440A共4个SNP,形成了AA、AB、BB 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 以黑羽番鸭为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寻找该群体G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与体质量、屠宰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A1251C、A1322G、T1378C、G1440A共4个SNP,形成了AA、AB、BB 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2 7,多态信息含量为0.373 6。在番鸭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BB型公鸭体质量在不同周龄时处于最高值;在13周龄屠宰时,BB型公鸭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显著高于AA型和AB型(P<0.05);在内脏组织中,BB型腹脂质量、心质量显著高于AB型(P<0.05);AA型、AB型、BB型3种基因型间屠宰指标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0.05)。母鸭所有指标在3种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关联分析表明B基因可能是公鸭早期增重的有利基因,在母鸭上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生长激素基因 体质量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L基因多态性与黑羽番鸭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丽华 段修军 +2 位作者 董飚 卞友庆 孙国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16-2222,共7页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LPL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第3内含子上发现了2个SNPs,分别为G120A、A128G,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01,多态信息含量为0.3749。II...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LPL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第3内含子上发现了2个SNPs,分别为G120A、A128G,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01,多态信息含量为0.3749。II型公鸭胸肌中Pro含量显著高于HI型,II型Val、Met、Phe含量显著高于HH型;HI型母鸭胸肌中His含量显著性高于II型;II型公鸭腿肌中Asp含量显著高于HI型,HH型His含量显著高于II型,II型Pro含量显著高于HH型,II型Ile、Phe含量显著高于HH型、HI型;HI型母鸭腿肌中Gly含量显著高于II型,HI型Arg含量显著高于HH型(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LPL基因 PCR-SSCP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鹅MyoG基因多态性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健 董飚 +1 位作者 侯庆永 殷洁鑫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太湖鹅为材料,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群体Myo 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SNPs与体重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Myo G基因第1外含子的108位碱基发生了C-T突变,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H等位基因频率为0.3271,I等位基因频率为0.672... 以太湖鹅为材料,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群体Myo 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析SNPs与体重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Myo G基因第1外含子的108位碱基发生了C-T突变,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H等位基因频率为0.3271,I等位基因频率为0.6729。太湖鹅群体纯合度为0.5598,多态信息含量为0.3422。太湖鹅初生重在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早期生长过程中,太湖鹅II型体重在不同周龄时处于最大值,杂合子HI型处于中间,HH型最小。在10周龄时,公鹅II型、HI型的体重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HH型体重;母鹅II型体重显著性高于HH型,HI型体重与HH型、II型体重并无显著差异。这些关联分析表明I基因可能是太湖鹅早期增重的有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生成素 太湖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A-FABP基因内含子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豪荣 董飚 +3 位作者 孙国波 郭真芝 王健 卞友庆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3,共4页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A-FABP基因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多态性与早期体质量、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羽番鸭A-FABP基因第1内含子存在G921C单核苷酸突变,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A-FABP基因内含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多态性与早期体质量、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羽番鸭A-FABP基因第1内含子存在G921C单核苷酸突变,形成了HH、HI、II 3种基因型,H等位基因频率为0.129 6,I等位基因频率为0.870 4,群体纯合度为0.774 3,多态信息含量为0.200 2;除2周龄公鸭II型体质量显著高于HI型外,同性别黑羽番鸭早期体质量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公鸭、母鸭均表现为II基因型腹脂质量、腹脂率显著高于HI基因型,公鸭HI型肝质量、腺肌胃质量显著高于II型,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在同性别黑羽番鸭不同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性别黑羽番鸭II型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HI型,胆固醇含量在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腿肌中同性别不同基因型间胆固醇、肌苷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可知,A-FABP基因内含子1中921位的G-C突变会影响黑羽番鸭脂肪沉积能力、胸肌肌苷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A-FABP基因 多态性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羽番鸭PRL、PRLR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鸣 吉文林 +1 位作者 孙国波 秦豪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21,共5页
催乳素(Prolactin,PRL)由动物垂体前叶分泌,与其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相结合才能作用于靶细胞。为了解PRL与PRLR基因在黑羽番鸭不同繁殖阶段各组织内的时空表达规律,利用RACE扩增方法获得了PRL与PRLR基因的CDS区序列,同时应用... 催乳素(Prolactin,PRL)由动物垂体前叶分泌,与其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相结合才能作用于靶细胞。为了解PRL与PRLR基因在黑羽番鸭不同繁殖阶段各组织内的时空表达规律,利用RACE扩增方法获得了PRL与PRLR基因的CDS区序列,同时应用荧光定量与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产蛋前期、产蛋期、就巢期的黑羽番鸭垂体、卵巢、子宫中PRL与PRLR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RL与PRLR基因序列在多种禽类中高度同源;PRL基因在垂体、卵巢、子宫中m 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异性,PRL基因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卵巢和子宫中的表达量(P<0.01),这种趋势贯穿产蛋前期、产蛋期和就巢期。PRLR基因在不同时期各组织内m 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异性。PRLR基因的表达量在垂体、卵巢中的表达量普遍较低,子宫中的表达量最高。PRLR基因在不同时期垂体和卵巢中的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子宫中的表达量在就巢期显著高于产蛋前期与产蛋期(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RACE扩增 PRL PR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Pit1基因5′侧翼区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荣雪 徐琪 +5 位作者 赵文明 乔娜 张海波 段修军 董飚 陈国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5,共5页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1,Pit1)的启动子及其转录调控机制,试验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首次从太湖鹅基因组中克隆出长约3.0kb的Pit1基因5′...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1,Pit1)的启动子及其转录调控机制,试验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首次从太湖鹅基因组中克隆出长约3.0kb的Pit1基因5′侧翼区序列,使用在线软件(预测侧翼序列元件)对所获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Pit1包含2个启动子区域,这2个区域都含有TATA框、CAAT框和转录起始子,但无GC框,并存在一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这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潜在调控Pit1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机制有关。不同物种间Pit1基因5′侧翼区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Pit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上游-200bp区域保守性较强,可能为启动子的核心序列,且鹅与鸡的同源性最高。上述结果表明,已成功获得了太湖鹅Pit1基因5′侧翼区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1 染色体步移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禽保种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文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0,共5页
我国水禽遗传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我国及世界水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水禽种质资源概况、资源保护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关键词 水禽 种质资源 保存 品种选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国波 董飚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应用 大规模集成电路 科学技术革命 生物芯片 自然科学 药物筛选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PIT-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调控的研究
18
作者 赵荣雪 赵文明 +8 位作者 徐琪 段修军 董飚 孙国波 毕瑜林 李秀 张扬 黄正洋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5,共6页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transcription factor 1,PIT-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机制,寻找该基因转录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和基本转录单位。利用前期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得到鹅PIT-1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经PCR扩增,定...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transcription factor 1,PIT-1)启动子的转录调控机制,寻找该基因转录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和基本转录单位。利用前期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得到鹅PIT-1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经PCR扩增,定向亚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中,把目的片段连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Basic),制备了一系列启动子缺失体(-1 485/-1bp、-1 293/-1bp、-1 014/-1bp、-775/-1bp、-561/-1bp、-353/-1bp和-206/-1bp),并通过限性内切酶酶切、PCR及测序进行鉴定,构建了含有正确目的基因的报告基因重组体,然后瞬时转染GH3细胞,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本试验所克隆的PIT-1基因启动子区具有明显的启动子活性,其中-561/-1bp的启动活性最强,该区域存在有PIT-1、POU3F2、myogenin和GR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系列缺失法成功构建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且验证了克隆的启动子具有启动活性,找到了正负调控区域及核心启动子区,为进一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1基因 启动子 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和鉴定
19
作者 赵荣雪 段修军 +6 位作者 赵文明 董飚 徐琪 孙国波 乔娜 张海波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32-1038,共7页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transcription factor 1,Pit1)启动子转录调控机制,将获得的Pit1基因的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构建Pit1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重组表达质粒。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鹅Pit1基... 为研究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ituitary transcription factor 1,Pit1)启动子转录调控机制,将获得的Pit1基因的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构建Pit1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重组表达质粒。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鹅Pit1基因的启动子,定向亚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中,构建含有正确目的基因的报告基因重组体pGL3-Pit1,并通过限性内切酶酶切、PCR及测序进行鉴定。通过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明,所克隆的基因产物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无碱基突变。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Pit1启动子基因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分析该启动子活性及转录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1基因 启动子 荧光素酶基因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羽番鸭LPL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
20
作者 钱建中 段修军 +2 位作者 孙国波 董飚 王丽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91-1196,共6页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进行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常规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羽番鸭LPL基因第3内含子上发现了A4G突变,群体纯合度为0.5054,多态信息含量为0.3723,形成了EE、EF、F... 采用PCR-SSCP技术对黑羽番鸭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进行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常规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黑羽番鸭LPL基因第3内含子上发现了A4G突变,群体纯合度为0.5054,多态信息含量为0.3723,形成了EE、EF、FF 3种基因型。EF型母鸭腿肌失水率显著高于FF型(P<0.05,下同)。EF型公鸭腿肌中镁含量显著高于FF型。EE型公鸭胸肌中Ala含量显著高于EF型、FF型;FF型母鸭胸肌中Asp、His含量显著高于EF型;FF型公鸭腿肌中Ser、Pro含量显著高于EE型;EE型母鸭腿肌Lys含量显著高于EF型,EF型Cys、Val含量显著高于FF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羽番鸭 LPL基因 多态性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