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污水对蚕豆根尖细胞致畸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亚青 李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201-203,共3页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取样点生活污水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能诱发微核率升高,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微核率随污染物浓度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有下降...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取样点生活污水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能诱发微核率升高,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微核率随污染物浓度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有下降趋势;不同取样点的污水均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生活污水还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所以生活污水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蚕豆 微核率 染色体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极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成分特点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耿红 李屹 +1 位作者 张志敏 卢铁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1-1367,共7页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分别测定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78 55′N、11 56′E)和南极乔治王岛(62 13′S、58 47′W)极昼天气下PM10大气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分别测定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地区(78 55′N、11 56′E)和南极乔治王岛(62 13′S、58 47′W)极昼天气下PM10大气颗粒物样品.结果表明,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北极的颗粒类型中,"反应的海盐"和"矿物尘"分别占颗粒总数的44%和27%,"新鲜海盐"所占的比例不到10%,"反应的海盐"中以含硝酸盐的颗粒为主,反映了外来物质或人为污染对该地气溶胶影响较大;南极的颗粒类型中,"新鲜海盐"占总数的74%左右,"反应的海盐"占19%,反应的海盐全部含硫酸盐、未发现含硝酸盐的颗粒,推测与海盐反应的含硫物质来源于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二甲硫醚(DMS)及其降解产物,而与人为污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北极 大气气溶胶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单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毒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孔德洋 许静 +4 位作者 李屹 吴文铸 韩志华 葛峰 单正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6-1740,共5页
为研究毒草胺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测定了毒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毒草胺在3种供试土壤上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拟合,吸附常数Kd为0.34—2.9... 为研究毒草胺在土壤中的迁移特性,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测定了毒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毒草胺在3种供试土壤上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拟合,吸附常数Kd为0.34—2.96 mg1-.nL.nkg-1,很难被土壤吸附,吸附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毒草胺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淋溶性,淋溶速率: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淋溶性强弱与毒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性以及土壤粒径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草胺 吸附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异养脱氮菌群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玉香 王瑶 +2 位作者 李屹 安华 吕永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1-424,共4页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4株高效去除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异养硝化细菌C16、C17、YX1、YX2。经96h培养,4株菌的氨氧化率均在90%左右,TN去除率也达到了68%以上。组合试验研究表明,4株菌组成的复合...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4株高效去除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异养硝化细菌C16、C17、YX1、YX2。经96h培养,4株菌的氨氧化率均在90%左右,TN去除率也达到了68%以上。组合试验研究表明,4株菌组成的复合菌在降解NH4+-N和去除TN时均比单一菌株和其他组合菌的效果好。经24h培养,四株菌组成的复合菌群的氨氧化率可达95%,TN去除率也达到了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 复合菌群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