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太阳总辐射月总量资料的均一性检验及订正 被引量:34
1
作者 鞠晓慧 屠其璞 李庆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41,共6页
采用建站在30 a以上的月总辐射资料,以相关性最好的月份为代表月份,以经过均一性检验的日照资料为参考序列,用Potter法进行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存在1个或2个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58.6%;无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34.3%。出... 采用建站在30 a以上的月总辐射资料,以相关性最好的月份为代表月份,以经过均一性检验的日照资料为参考序列,用Potter法进行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存在1个或2个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58.6%;无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34.3%。出现间断点的年份以20世纪70年代最多,其次是90年代。90年代初全国辐射仪器的换型对辐射资料没有普遍明显的影响。最后用回归法对存在间断点的绝大多数测站进行了均一性订正,订正后辐射和日照的年平均相关系数普遍增大,平均增大近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性检验 Potter法 间断点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地理、地形因子对降水分布影响的估算和分析 被引量:62
2
作者 舒守娟 王元 熊安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03-1712,共10页
不同与以往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首次尝试将新型的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的降水建模中.利用区域内394个气象观测站建站到2000年45年(及以上)的降水资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年、季降... 不同与以往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首次尝试将新型的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的降水建模中.利用区域内394个气象观测站建站到2000年45年(及以上)的降水资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年、季降水量和地理、地形因子(包括纬度、经度、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和遮蔽度)的关系模型,估算了区域降水量中地理、地形的影响部分,并分析了这种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解释70%以上的因变量的变异,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84以上,经交叉有效性检验,模型的回归效果较显著.分析表明,在多元线性回归不适用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简单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定性、定量地再现实际降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1957-2009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道明 鄢铁平 +3 位作者 廖炜 熊安元 吴茜 吴宜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7-241,共5页
利用湖北省21个气象站1957-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和小波分析对湖北省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周期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3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北降水空间分布的特征,即具有整体一致、南北相反... 利用湖北省21个气象站1957-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和小波分析对湖北省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周期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3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北降水空间分布的特征,即具有整体一致、南北相反及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REOF分析得到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北年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分别为鄂西北区、鄂北区、鄂东北区、鄂东南区、鄂中南区、鄂西南区。利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湖北年降水的周期性进行研究,表明湖北年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 a、7 a、14 a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从大的周期转变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湖北省的年降水量会逐年减少,之后可能进入一个相对干旱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年降水 EOF REOF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空温度变化初步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颖 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0-790,共11页
利用全国1961~2004年134个台站的探空温度资料,对我国各高度层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比讨论了与地面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我国对流层温度变化呈微弱减少趋势,整体温度下降速率为-0.06℃/10 a;对... 利用全国1961~2004年134个台站的探空温度资料,对我国各高度层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比讨论了与地面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我国对流层温度变化呈微弱减少趋势,整体温度下降速率为-0.06℃/10 a;对流层中下层温度表现出微弱增加,增温速率为0.05℃/10 a,比同期地面气温增暖趋势弱得多.1961年以来,我国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7℃/10 a和-0.22℃/10 a.近25年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的温度呈现明显上升,增温速率达到o.25℃/10 a,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更为接近.我国高空和地面温度变化结构的这一特点与全球或北半球平均情况大体相似.但是,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对流层中下层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的明显差别,以及最近20多年对流层中下层与地面的同步增温,仍然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平流层 温度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IS水平分辨率对宁夏气候模拟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宾 许吟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0-445,共6页
利用1979-1993年ECMWF再分析数据驱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分析设置水平网格距为50 km和25 km时对PRECIS模拟宁夏气候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PRECIS在两种分辨率下能较好地模拟宁夏地区的逐月平均温度和降水的时间序列分布特征,... 利用1979-1993年ECMWF再分析数据驱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分析设置水平网格距为50 km和25 km时对PRECIS模拟宁夏气候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PRECIS在两种分辨率下能较好地模拟宁夏地区的逐月平均温度和降水的时间序列分布特征,以及逐日温度和逐日降水发生频率的分布特征。当PRECIS分辨率为25 km时,PRECIS对宁夏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的模拟和日气温与日降水发生频率分布特征的模拟与实况更加吻合,而且对0℃附近温度和极端降水与极端气温模拟的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辨率 PRECIS ECMWF 再分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