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新时代民族题材美术创作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辉
-
机构
国家民族画院
-
出处
《中国美术》
2020年第4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一、新时代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基本状况和丰硕成果民族题材美术作品指由美术工作者创作的以各民族生产、生活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是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大美术工作者与时代同步,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取得了辉煌成就,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无不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密切相关。
-
关键词
美术工作者
美术创作
美术作品
民族题材
时代同步
辉煌成就
丰硕成果
-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
-
题名我的艺术道路
- 2
-
-
作者
谢麟
-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
中国油画学会
国家民族画院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
-
出处
《歌海》
2019年第3期4-7,共4页
-
文摘
1957年6月14日,我出生于广西容县,贺州信都人,祖籍广东德庆高良村。一降落到这个世界,我就面临着人生最大的痛苦。后来听母亲说,时任容县县委书记的父亲,到医院抱了一下还未睁开眼睛的我,就骑着自行车下乡去了。父亲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因过度劳累,他在容县杨梅乡走访农户调研合作化情况途中,中暑引起脑溢血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
关键词
道路
艺术
容县
自行车
合作化
脑溢血
父亲
-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析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马米娜
-
机构
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
-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20期12-12,共1页
-
文摘
敦煌壁画因其数量规模宏大、艺术技艺高超、内涵意蕴深厚等特点,无愧于"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奇迹"等称谓。敦煌壁画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文化、文明的载体而蕴含的史料价值,二是作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该文从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出发,阐释其所蕴含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人物
史料价值
艺术价值
-
分类号
J218.6
[艺术—美术]
-
-
题名谢麟
- 4
-
-
作者
谢麟
-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
中国油画学会
国家民族画院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
-
出处
《中国美术》
2021年第2期2-2,共1页
-
文摘
也许最初的谢麟,是为了深入体会中国画的写意性,把握其人文精神,才操持笔墨,改换工具材料。认真观看他一系列的山水画,就会发现他的关注点只在笔法与图式。所谓笔法,就是点画提按;所谓图式,即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相关的形态模块。在二者的关系上,他重笔法而轻图式。
-
关键词
写意性
工具材料
山水画
中国画
点画
笔法
人文精神
笔墨
-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
-
题名宋荦论画思想
- 5
-
-
作者
张驰
-
机构
国家民族画院
-
出处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
文摘
宋荦生于明末,长于清初,集世家、才子、显宦、诗人于一身,从清代起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藏书等领域,而美术史领域的研究仅限于其收藏家身份,关于其论画思想的研究基本空白。本文以宋荦的主要著作《西陂类稿》为主,将其关于绘画的理论(多是题画诗),进行汇编,并结合相关史料,客观系统地阐释他的论画思想,以此探索其在清初画史的价值和影响。
-
关键词
宋荦
师法自然
荆关
善师古
审美功能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也谈山水画写生中的“造境”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朱文元
-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工笔画学会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文化旅游部
中国画艺术创作院
国家民族画院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
广东省书画院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广东经济》
2020年第8期90-92,共3页
-
文摘
中国山水画自六朝开始,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历代山水画大家面对自然山川,根据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断进行变革。“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是学习山水画的三种状态。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古人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创作经验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不大需要像古人那样去发明去启蒙,我们可以站在古人的梯子上爬得更高。我们学习传统,但也不能守旧。“笔墨当随时代”,只有通过写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笔墨情景”和“自由的笔墨情怀”。
-
关键词
师造化
艺术创作
山水画
师古人
创作经验
笔墨当随时代
得心源
写生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从山水画中的“气”谈“气韵生动”
- 7
-
-
作者
朱文元
-
机构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
九三学社
文化旅游部艺术人才中心
文化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国家民族画院
北京香山画院
广州美院
广东红邑书画院
广东南国美术馆
-
出处
《广东经济》
2019年第8期91-93,共3页
-
文摘
公元五世纪,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依据人物画的创作实践,归纳整理出画的社会功能和品评标准。曰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原文中文字之间没有标点符号,现代钱钟书重新做了标点:气韵,生动也;骨法,用笔也;应物,象形也;随类,赋彩也;经营,位置也;传移,模写也。“六法”在中国的绘画史中,影响至深。
-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气”
山水画
《古画品录》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