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煤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国栋 朱四喜 +3 位作者 李武江 赵伟 高宁 赵斌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6,共10页
贵州六盘水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地,长期的开采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六盘水煤矿区周边土壤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酶化学计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冗余分析对六盘水典型煤矿区周... 贵州六盘水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地,长期的开采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六盘水煤矿区周边土壤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酶化学计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冗余分析对六盘水典型煤矿区周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耕地(G1G)、林地(G1L)、植物复垦区(G1Z)、居民区(JD)]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pH值多偏中性和酸性,表层土壤pH值高于深层土壤,含水率、全磷(TP)、速效磷(AP)的含量在植物复垦区中最低,在耕地、林地中较高,且表层>深层。酸性磷酸酶(ACP)、β-1,4-葡糖苷酶(BG)、β-1,4-木糖苷酶(BX)、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H)、β-1,4-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植物复垦区酶活性含量均最低,且均低于矿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值,而在林地、耕地、居民区中较高,且为表层>深层。pH值、有机质(SOM)、全氮(TN)均与CBH呈负相关;铵态氮和硝态氮与BG、LAP呈正相关。酶活性矢量长度介于0.018~0.120,矢量角度除了复垦区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小于45°,得出复垦区土壤受磷限制,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受氮限制。研究发现煤矿区土壤养分低,酶活性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真菌群落与基质微环境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朱四喜 夏国栋 +2 位作者 赵伟 高宁 王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81-4490,共10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喀斯特地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基质微环境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测序与分析,以探究真菌群落与基质微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维护、高效脱氮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喀斯特地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基质微环境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测序与分析,以探究真菌群落与基质微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维护、高效脱氮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级湿地基质微环境对真菌群落特征表现有显著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及丰度呈现出了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数量占80%以上。此外,孢霉菌门(Mortierellomycota)与单毛壶菌门(Monoblepharomycota)也占有一定比例。从一级垂直流下行池至生物稳定塘的过程中,各级湿地的不同导致属水平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性差异,木霉菌属(Trichoderma)、鬼伞属(Coprinellus)、Paraphaeosphaeria、Aquamyces分别为一级垂直流下行池至、上行池以及二级垂直流下行池、上行池的优势菌属,生物稳定塘的优势菌属是塞伯林德纳属(Cyberlindnera)与口蘑属(Tricholoma)。冗余分析以及斯皮尔曼分析表明,环境因子的不同也是导致各级湿地中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中,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pH值、溶解氧质量浓度、氨态氮质量比、硝态氮质量比和总氮质量比,与此同时子囊菌门青霉属菌(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与木霉属(Trichioderma)的真菌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铬渣厂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雨虹 朱四喜 +2 位作者 夏国栋 赵斌 王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以废弃铬渣厂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区域土壤样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SOM)、总磷(TP)、速效磷(AP)、速效氮(AN)和铵态氮(NH_(4)^(+)-N)含量... 以废弃铬渣厂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区域土壤样品,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了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质(SOM)、总磷(TP)、速效磷(AP)、速效氮(AN)和铵态氮(NH_(4)^(+)-N)含量均在下游最高、车间最低。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纲水平上,Alph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Vicinamibacteria、Gemma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为优势菌种。总体来看,在重金属与土壤环境因子共同作用下,微生物丰度更倾向于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TP、硝态氮(NO_(3)^(+)-N)和大多数重金属元素是微生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ctinobacteria与大多数重金属具有趋同性,对重金属耐受能力最强;金属元素Pb对细菌的生长繁衍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即金属元素的不同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有差异。综上,废弃厂区修复治理过程中应考虑营养元素的投入与优势菌种的选择。本文研究加深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了解,为废弃铬渣厂受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性状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土壤修复 喀斯特地区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