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低温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唐雪莲 火勋国 +8 位作者 王雪姣 王森 张立祯 张钰曈 郭燕云 张山清 孙帅 李顺澳 帕尔哈提·买买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6-407,共12页
【目的】低温灾害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严重限制棉花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明确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低温灾害的风险区域,可以有效提升该地区应对低温灾害的防御能力。【方法】基于阿克苏地区1961―2020年的... 【目的】低温灾害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严重限制棉花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明确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低温灾害的风险区域,可以有效提升该地区应对低温灾害的防御能力。【方法】基于阿克苏地区1961―202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气候倾向率分析了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和2种低温灾害(寒潮、晚霜冻)发生频次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4-5月寒潮和晚霜冻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低温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指数,结合承灾体暴露度指数和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低温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棉花苗期低温灾害的风险区划。【结果】1961―2020年阿克苏地区棉花苗期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寒潮和晚霜冻发生频次呈减少趋势,寒潮在4月10日之后和晚霜冻在4月12日之后的发生率均低于20%。阿克苏地区春季低温致灾因子的危险性等级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中部和中东部的阿拉尔市、阿克苏市中部、阿瓦提县东北部、柯坪县东部边缘、新和县东部、库车市西南部与中部、沙雅县北部和温宿县东南部是低温灾害的高等级、较高等级风险区。【结论】尽管阿克苏地区春季气温升高,寒潮和晚霜冻的发生频次减少,但阿克苏地区的中部和中东部植棉区仍面临较高的低温灾害风险,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轻低温灾害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寒潮 晚霜冻 风险评估 区划 苗期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滴施对干播湿出棉花株型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伍林 李承聪 +7 位作者 徐文修 娄善伟 刘昊 唐江华 孟令贻 房彦飞 桑军民 何洪涛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目的】探究干播湿出棉田滴施不同用量的缩节胺对棉花株型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缩节胺最佳滴施用量,促进化学调控的轻简化。【方法】2023年4月-2024年10月在新疆沙湾市进行田间试验,以喷施315 g·hm^(-2)缩节胺为对照(CK),设... 【目的】探究干播湿出棉田滴施不同用量的缩节胺对棉花株型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缩节胺最佳滴施用量,促进化学调控的轻简化。【方法】2023年4月-2024年10月在新疆沙湾市进行田间试验,以喷施315 g·hm^(-2)缩节胺为对照(CK),设置4个缩节胺滴施用量处理,分别为315 g·hm^(-2)(D1)、630 g·hm^(-2)(D2)、1260 g·hm^(-2)(D3)和1890 g·hm^(-2)(D4)。研究滴施缩节胺对棉花株高、株宽、茎粗等株型特征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2023年和2024年,随着缩节胺滴施量的增加,棉花的株高、主茎节间长度、子叶节高度、株宽、果枝长度、单株果枝数、第1果枝节位高度和LAI均呈现降低趋势。D2与CK处理的株高、子叶节高度、株宽、营养枝长度、茎粗、单株果枝数、第1果枝节位、第1果枝节位高度、高宽比、节枝比、LAI(2023年盛铃期除外)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间的收获密度和衣分均无显著差异。与CK处理相比,D1~D4处理的铃重以及D1、D2处理的单株铃数均无显著变化,D3、D4处理的单株铃数显著降低。D2处理的籽棉产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高于D1处理,较D3、D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9.7%~20.0%、27.1%~49.6%。【结论】北疆干播湿出棉田滴施630 g·hm^(-2)缩节胺可以有效调控棉花株型,利于棉花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干播湿出 滴施 缩节胺 株型特征 产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配施及用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穆光荣 李杰 +7 位作者 古丽娜孜·居来提 娄善伟 帕尔哈提·买买提 马腾飞 张鹏忠 吴湘林 张立祯 巴特尔·巴克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5-1083,共9页
【目的】探究钾肥配施和用量在棉花生产中的效果,分析适宜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的施钾水平。【方法】设置4个钾肥用量,即纯钾(K_(2)O)60、90、120和150 kg/hm^(2),分别以K_(1)、K_(2)、K_(3)和K_(4)表示;设2种钾肥,即硫酸钾、硫酸钾+腐... 【目的】探究钾肥配施和用量在棉花生产中的效果,分析适宜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的施钾水平。【方法】设置4个钾肥用量,即纯钾(K_(2)O)60、90、120和150 kg/hm^(2),分别以K_(1)、K_(2)、K_(3)和K_(4)表示;设2种钾肥,即硫酸钾、硫酸钾+腐植酸钾(1∶1配比),分别以A和B表示,共计8个处理,不施钾肥CK为对照。【结果】各处理棉花株高在AK_(4)处理较大,但与BK_(4)无显著差异。茎粗在BK_(4)处理下达到最大,但与AK_(3)、AK_(4)和BK_(3)之间无显著差异;SPAD值各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铃期中AK_(4)处理达到最大值,但与AK_(3)、BK_(3)和BK_(4)间无显著差异;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进程推进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在盛铃期达到最大,各处理中BK_(4)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高,但与AK_(3)、AK_(4)和BK_(3)间无显著差异;花铃期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施肥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2种钾肥处理籽棉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BK_(4)处理产量最高,但与AK_(3)、AK_(4)和BK_(3)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硫酸钾复配腐植酸钾处理优于单施硫酸钾处理,BK_(3)处理为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棉花 干物质 光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古丽娜孜·居来提 李杰 +8 位作者 穆光荣 张立祯 马腾飞 帕尔哈提·买买提 王雪姣 张鹏忠 巴特尔·巴克 李顺澳 孙帅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20,I0011,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13万株·hm^(-2)(D4)和9万株·hm^(-2)(D5),以筒形(新陆中79号,T1)和塔形(欣试518,T2)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棉密度对棉花株高、果枝节间长度、果枝和叶片的倾角及方位角、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T1品种的株高在D3或D4处理下最大,T2品种的株高在D4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减小,T1与T2品种的平均果枝节间长度逐渐增加,下部、中部、上部果枝的倾角整体呈增大趋势。D4或D5处理下,2个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最大。不同植棉密度下,T1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下部果枝方位角以及中部、上部叶片的方位角均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LAI分别在D4、D3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增大,单株铃数降低。T1、T2品种分别在D3、D1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结论】不同植棉密度对筒形和塔形棉花品种的株型与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南疆植棉区新陆中79号和欣试518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8万株·hm^(-2)和28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型 种植密度 产量 塔形 筒形 新疆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棉花生育期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
作者 穆光荣 古丽娜孜·居来提 +7 位作者 张立祯 马腾飞 杜鸿君 王雪姣 孙帅 巴特尔·巴克 李杰 帕尔哈提·买买提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8,I0007-I0010,共19页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m^(-2)(D4)、27株·m^(-2)(D5),3个棉花品种:新陆中79号(C1)、新陆早73号(C2)、欣试518(C3),通过测定棉花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情况及籽棉产量明确各品种的最优种植密度。【结果】棉花的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延长趋势;C1、C2品种的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和地上部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3密度下达到峰值,2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为6458.66 kg·hm^(-2)、6083.64 kg·hm^(-2);C3品种的各器官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递增持续上升,在D5时籽棉产量最高,达5875.30 kg·hm^(-2)。种植密度对各器官达到最大干物质积累量的时间和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的时间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结论】新陆中79号和新陆早73号宜采用18株·m^(-2),欣试518品种建议采用27株·m^(-2)的高密度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品种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ZWQM2的氮肥运筹方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乔迪 林涛 +4 位作者 崔建平 张鹏忠 张昊 鲍龙龙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7-819,共13页
【目的】针对如何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定量解析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采棉生长动态变化的热点问题。【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开展为期2年的密度和氮肥互作试验,获得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等基础数据,构建氮肥基追比和生育阶... 【目的】针对如何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定量解析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采棉生长动态变化的热点问题。【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开展为期2年的密度和氮肥互作试验,获得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等基础数据,构建氮肥基追比和生育阶段分配比的模拟情景,在此基础上完成RZWQM2模型的参数本地化,分析机采棉在不同氮肥管理策略下的生物量动态及其变化特征,并探讨这些策略对最大叶面积指数和产量模拟的影响。【结果】RZWQM2模型可实现估测棉花从出苗到至成熟期间的生长动态变化。对LAI的平均验证精度RMSE、NRMSE分别在0.43、10.71%,验证过程中地上部生物量平均RMSE、MRE、NRMSE分别为593.01 kg/hm^(2)、17.6%、11.01%,籽棉产量的平均MRE为4.36%,平均d值为0.88,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与常规处理相比(N271),N_(163)生物量的K值提高1.18%、生殖器官的最大生长速率(V_(m))提高1.16%、快速生长期(Δt)缩短0.89%。且N_(163)最终将64.15%的生物量分配到棉铃,提高了1.38%分配指数,籽棉产量与K、V_(m)、生殖器官PI呈显著正相关。最大叶面积指数、籽棉产量呈现随基追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后期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基追比3∶7、运筹比N_(163),较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8%和5.48%。【结论】RZWQM2模型可作为氮素管理决策的重要预测工具,合理的基追比、棉花生育期内氮肥适当后移是一种有效的氮肥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ZWQM2模型 种植密度 施氮策略 生物量积累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为依托,构建棉纺工程技术体系
7
作者 王新江 赵新民 +3 位作者 赵强 刘宁 赵翔 托乎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6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工程技术体系 科技 棉纺 棉花生产 亚欧大陆 干旱半干旱 荒漠绿洲 资源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封顶高产棉花株型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娄善伟 康正华 +3 位作者 赵强 帕尔哈提.买买提 王新江 张鹏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8-1333,共6页
【目的】明确化学封顶棉花高产的理想株型,为株型塑造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化学封顶剂的使用效果,使化学封顶棉花能够保持稳定高产。【方法】通过田间培育和定点取样,研究人工打顶、化学封顶的低产棉田和高产棉田的株型特征,进行数据分... 【目的】明确化学封顶棉花高产的理想株型,为株型塑造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化学封顶剂的使用效果,使化学封顶棉花能够保持稳定高产。【方法】通过田间培育和定点取样,研究人工打顶、化学封顶的低产棉田和高产棉田的株型特征,进行数据分析和产量对比。【结果】化学封顶的高产田封顶效果好,化封后株高增加控制在5 cm以内,而化学封顶一般产田棉花株高增加普遍在5~10 cm;化封后上部主茎节间变短,倒一主茎节间长度不超过3 cm,倒三和倒五主茎节间容易变长,其调控情况对株高影响较大;化学封顶后棉株上部果枝变短,尤其是倒一果枝变化明显;化学封顶的高产田棉株上部结铃高于化学封顶的一般产田,与人工打顶棉田没有差异,主要依靠内围铃,且三桃比例分部合理。【结论】化学封顶高产田的棉花产量比人工打顶的还要高,在合理调控和化学封顶条件下,能够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塑造高产株型,代替人工打顶并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封顶 棉花 高产 株型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甲哌鎓滴施剂型筛选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娄善伟 高飞 +3 位作者 王崇 田晓莉 杜明伟 段留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2-560,共9页
棉田滴施甲哌鎓一直备受关注,为研究新型缓释甲哌鎓滴施剂型及其对棉花调控的作用效果,探寻缓释甲哌鎓滴施可行性。设5种剂型(H1、H2、H3、H4、H5)处理,普通缩节胺(S)和清水对照(CK),开展盆栽试验,大田设低(90.0 g hm^(-2))、高(180.0 g... 棉田滴施甲哌鎓一直备受关注,为研究新型缓释甲哌鎓滴施剂型及其对棉花调控的作用效果,探寻缓释甲哌鎓滴施可行性。设5种剂型(H1、H2、H3、H4、H5)处理,普通缩节胺(S)和清水对照(CK),开展盆栽试验,大田设低(90.0 g hm^(-2))、高(180.0 g hm^(-2))2个浓度水平,进行剂型筛及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调控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5种不同剂型甲哌鎓滴施出苗整齐度基本在66%以上,壮苗率受品种影响差别较大,在40%~70%之间;除H3外,各剂型甲哌鎓滴施均有控高效果,与CK和S相比,株高分别降低32%~41%和24%~35%,25 d后株高直观差异明显。大田条件下,处理S控高效果最好,CK增高最快,缓释甲哌鎓高浓度时各处理均有较好控高效果且与CK差异显著,低浓度时H5株高61.0 cm,与S效果相近且无显著差异,其他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棉花株宽、茎粗、主茎叶数、果枝台数等农艺性状各剂型处理分别在26.0~35.0 cm、9.5~11.5 mm、13~14片、7~8台之间,与CK和S比均没有显著影响。新型缓释甲哌鎓可促进现蕾,使蕾铃数增加,到6月28日(盛花期)H1低、高浓度下蕾铃花总数分别为12.7个和11.5个比S多2.0个和0.8个。最终产量表现为低浓度各处理均高于高浓度,H5产量最高,为7267.26 kg hm^(-2),分别高出CK和S 40%和33%,其次为H1。综合分析,H1、H5控高塑型及产量表现比较好,可进一步展开相关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缓释甲哌鎓 滴施 调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施氮阈值与产量、无机氮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善伟 马兴旺 +3 位作者 托乎提.艾买提 牛新湘 杨涛 张鹏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17-2224,共8页
【目的】研究施氮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明确施氮阈值与棉花产量和土壤无机氮储量的关系。【方法】2012~2013年,分别采集不同施氮水平下(0、237.9、317.1、396.5、475.7、634.2 kg/hm^2)棉花植株样品和0~100 cm深土壤剖面样品... 【目的】研究施氮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明确施氮阈值与棉花产量和土壤无机氮储量的关系。【方法】2012~2013年,分别采集不同施氮水平下(0、237.9、317.1、396.5、475.7、634.2 kg/hm^2)棉花植株样品和0~100 cm深土壤剖面样品,测定棉花的吸氮量,分析土壤无机氮的浓度。【结果】在0~396.5 kg/hm^2增加施氮量可以促进棉花生长,盛铃时施氮量与棉花生长量的相关性最高,但太多并不再利于棉花生长;在0~60 cm土层无机氮浓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60 cm土层以下无机氮浓度开始降低,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变弱,规律不明显;施氮量与棉花产量是二次方程关系,施氮量为N3(396.5 kg/hm^2)时棉花产量最高;棉花的氮素利用率与产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最高为29.73%。施氮量在332~397 kg/hm^2的阈值范围内,有利于棉花形成高产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结论】施氮阈值与产量、无机氮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土壤无机氮储量 施氮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棉花果枝、叶枝特征及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娄善伟 张鹏忠 +6 位作者 刘宁 边洋 周莉 何红 赵小伊 曾鲁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1-1396,共6页
【目的】探讨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成铃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调查,并对样品进行室内测定。【结果】密度能明显影响植株形态,低密度A1处理的叶枝数为4台左右,明显高于高... 【目的】探讨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成铃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调查,并对样品进行室内测定。【结果】密度能明显影响植株形态,低密度A1处理的叶枝数为4台左右,明显高于高密度处理;果枝成铃数也相对较多,与最少的A5处理相差4个棉铃。单株干物质积累差异显著,尤其是叶枝,A1与A5处理相差多达70g/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上,趋势基本一致,但果枝叶钾素含量高于叶枝叶。棉铃空间分布,内围铃占主导,其他成分所占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上、中、下各部分比例随密度变化各异,产量按密度顺序先增大后减小。【结论】低密度处理的叶枝干物质积累高,是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分积累各密度差异不大,产量形成主要依靠内围铃,皮棉产量最高为A3处理3247.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产量构成 叶枝 棉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及与品种的适配性研究
12
作者 吾买尔江·库尔班 吐尔逊江·买买提 +3 位作者 马志刚 郭江平 阿尔曼·阿不利米提 牙生·玉努斯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1期4-9,共6页
机采棉的脱叶质量直接影响采棉机作业效率和提升棉花采收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新疆机采棉生产发展迅速,但技术研发能力与国际机采棉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脱叶剂、棉花机采相关专利技术及产品受国外技术控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机... 机采棉的脱叶质量直接影响采棉机作业效率和提升棉花采收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新疆机采棉生产发展迅速,但技术研发能力与国际机采棉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脱叶剂、棉花机采相关专利技术及产品受国外技术控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机采种植模式,规范化的田间管理规程和机采质量控制体系。本文引进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脱叶剂技术规程为依据,新疆常用的噻苯隆、脱吐隆、哈威达等系列的5种脱叶剂产品和早熟性和纤维类型不同的8个棉花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开展棉花品种与脱叶剂适配性研究,为棉花脱叶催熟技术的完善及规范化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适期早落叶是获得棉花高产量的关键,但同时也要根据棉花品种的基因型、熟性、长势、长相因素,在科学试验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脱叶剂产品,达到最大经济的落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叶剂 棉花 适配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娄善伟 王大光 +5 位作者 张鹏忠 鹿秀云 边洋 张晓东 马腾飞 张怀军 《中国棉花》 2015年第7期25-28,共4页
通过小区试验与田间示范相结合,对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黄萎病的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区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后,对黄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随试验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同时较对照病指明显降... 通过小区试验与田间示范相结合,对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黄萎病的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区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后,对黄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随试验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同时较对照病指明显降低,尤其是666.7m2用量600g处理。2年中病指变化不明显,在产量上,施药处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处理3增产最为明显,2年平均增产达12.78%。大田示范中,防治黄萎病效果同样明显,2年平均病指低于对照6.0以上,产量增加12.99%以上。所以,小区与田间示范均证明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可以防治黄萎病发生,并能增加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棉花 黄萎病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种子包衣对棉花黄萎病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娄善伟 张鹏忠 +7 位作者 王大光 鹿秀云 边洋 那马加普 马腾飞 努尔塞吾来 张晓东 张怀军 《中国棉花》 2016年第6期28-30,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包衣处理防治黄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出苗时间缩短1~2d,出苗率有所提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包衣处理表现最好,株高增长快,利于真叶数、果枝数增加。在黄萎病防治上,40%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的效果最...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包衣处理防治黄萎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出苗时间缩短1~2d,出苗率有所提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包衣处理表现最好,株高增长快,利于真叶数、果枝数增加。在黄萎病防治上,40%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的效果最好,达到了39.2%。产量表现上,枯草芽孢杆菌包衣处理产量最高,为6791kg·hm^(-2),比对照增产36.92%,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棉花 黄萎病 包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76 cm等行距棉花株型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家勇 张俊尧 +6 位作者 唐江华 娄善伟 李文珊 徐文修 孟令贻 何洪涛 桑军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9,共13页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D1)、390(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614.09 kg·hm^(-2)和7339.48 kg·hm^(-2),较同年产量最低处理M1D1分别增加19.63%和22.67%。综上,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棉花种植密度20.25万株·hm^(-2)配合喷施缩节胺390 g·hm^(-2)的组合效果最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76 cm等行距栽培 种植密度 缩节胺 株型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对减施氮肥的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令贻 唐江华 +5 位作者 徐文修 娄善伟 苏丽丽 王晨 张俊尧 王家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4-1242,共9页
【目的】研究多年连作棉田减氮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以及减氮与棉花产量、土壤氮磷钾养分有效性间的关联,为科学减施氮肥、维持新疆棉花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20年和2021年在连作10年的棉田进行定位田间试... 【目的】研究多年连作棉田减氮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以及减氮与棉花产量、土壤氮磷钾养分有效性间的关联,为科学减施氮肥、维持新疆棉花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20年和2021年在连作10年的棉田进行定位田间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农大棉4号。设置常规施氮(375 kg/hm^(2),CK)、减氮20%(300 kg/hm^(2),N2)、减氮40%(225 kg/hm^(2),N4)和减氮100%(0 kg/hm^(2),N0)4个处理。调查了棉花产量,分析了0—20、20—40 cm土层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结果】在北疆棉田300 kg/hm^(2)氮肥用量处理提高了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两年均值分别比CK处理高出4.04%、44.58%、9.94%(0—20 cm)和2.05%、44.47%、22.60%(20—40 cm);促进了棉花干物质积累,两年棉花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提高15.66%,利于产量形成,较对照处理分别增产了13.88%(籽棉)和18.10%(皮棉),有效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与减氮密切关联的土壤养分指标为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但与作物产量密切关联的土壤养分指标为土壤速效钾、全磷含量。【结论】在北疆长期连作棉田,将施氮量由375 kg/hm^(2)减至300 kg/hm^(2)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效态氮磷含量,进而增加棉花的干物质积累,提高籽棉和皮棉产量,实现节氮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减氮 土壤养分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新模式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艳萍 张立祯 +5 位作者 孙帅 王森 王雪姣 朱明成 帕尔哈提·买买提 巴特尔·巴克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0期28-34,共7页
首先,概述了新疆棉花生产问题,归纳了数字棉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保险和贷款业务的难点和不足。其次,介绍了基于上述实际和数字棉花技术及收入保险等的融合推广理念,在已开发的棉花功能与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集数字种... 首先,概述了新疆棉花生产问题,归纳了数字棉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保险和贷款业务的难点和不足。其次,介绍了基于上述实际和数字棉花技术及收入保险等的融合推广理念,在已开发的棉花功能与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集数字种植、智能农机、肥水一体化、产品质量追溯、收入保险和金融产品管理功能,涉及产业链多方的数字棉花管理系统。再次,对新疆推行“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效益等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数据转换应用和农户链接,提升棉花种植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可推动新疆棉花可持续绿色发展,有利于当地政府、银行、保险、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合作共赢。最后,对“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的新模式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推广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棉花 收入保险 Cotton XL模型 生长模拟 智能决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地区棉花品种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差异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杰 马腾飞 +5 位作者 郭蕾 古力努尔·艾哈塔尔 郭峰 张鹏忠 帕尔哈提·买买提 娄善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9-515,共7页
【目的】本文进一步明确机采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筛选出适宜哈密棉区机采模式下的优良棉花品种。【方法】选用9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进行2年的对比试验,调查农艺性状、干物质变化动态、叶面积指数、品质和产量及产量构成... 【目的】本文进一步明确机采模式下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筛选出适宜哈密棉区机采模式下的优良棉花品种。【方法】选用9个棉花品种为试验材,进行2年的对比试验,调查农艺性状、干物质变化动态、叶面积指数、品质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各品种株高介于73.7~94.5 cm之间,第一果节位在5.14~6.80 cm,始节高度新陆中55最高,邯丰668次之。果枝台数邯丰668最多为9.67~10.21。最大单株干物质质量介于118.5~167.7 g,邯丰668增长速率最快,新陆中55次之;叶面积指数呈二次抛物线动态变化,在铃期到达峰值,为4.04~4.89。品质上马克隆值达到A级的有邯丰668和新陆中55号,分别为4.03和4.20;各处理纤维长度为26.73~30.57 mm。实收籽棉量邯丰668最高为538.7~548.0 kg/667m^2,其次为新陆中55,二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各因子,邯丰668和新陆中55号表现最优,适合哈密棉区机采模式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艺形状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现状与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飞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良种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区域品牌专用棉生产技术体系,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鹏忠 于明 +5 位作者 托乎提 王新江 赵小伊 刘宁 何红 边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A02期181-183,共3页
棉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棉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棉纺织品消费和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递增,推动了我国棉纺... 棉花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棉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棉纺织品消费和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快速递增,推动了我国棉纺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品市场需求和棉花生产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棉花生产提出了多类型、一致性和专用性的更高要求。通过建设区域品牌专用棉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区域品牌专用棉的规模化生产,实现对原棉生产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保证原棉质量的一致性,促进原棉生产与纺织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品牌 生产体系 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