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根系类型组合的护坡植物根系生态位特征
1
作者 耿莞 陈济丁 +4 位作者 孔亚平 陶双成 赵倩 李金波 宋桂龙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3-1924,共12页
根系生态位特征是护坡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而具有不同根系生态位特征的植物组合,直接影响坡面土体的固持和植被恢复效果。选取了4种根系类型的常用护坡植物,分别为垂直轴根型灌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水平轴根型灌木胡枝子(Le... 根系生态位特征是护坡植物选择的重要依据,而具有不同根系生态位特征的植物组合,直接影响坡面土体的固持和植被恢复效果。选取了4种根系类型的常用护坡植物,分别为垂直轴根型灌木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水平轴根型灌木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根蘖型草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丛生型草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依据根系类型进行了9种组合,采用湿法客土喷播对模拟边坡进行修复治理,研究不同植物组合的根系生态位特征,以明确不同类型根系之间错综复杂的位置关系及生态功能,为边坡修复植物选择及加固坡面稳定提供一定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根系结构类型组合在土层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在0—10 cm土层中,高羊茅组合的根长及根干重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86.9%和90.83%;而紫穗槐+苜蓿组合则在5 cm以下的土层中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63.73%和76.52%。(2)不同组合根系生态位指数均随径级数量的增加而递减,均呈现反J型。高羊茅组合和胡枝子组合根系生态位指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余组合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羊茅组合垂直空间生态位变化最大,其变幅为0.21—3.51。在10 cm以下土层中,除紫穗槐+苜蓿组合外的其余组合生态位指数均显著下降表现为表层聚集生态位型。(3)生态位指数最高的组合是紫穗槐+胡枝子,为1。紫穗槐+胡枝子+高羊茅组合的细根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度及地下种间竞争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分别为0.089、0.036和0.438,种间竞争强度最大。综合不同根系类型植物组合的根系生态位特征,表现较好的根系类型组合为垂直轴根型+水平轴根型的紫穗槐+胡枝子组合、垂直轴根型+水平轴根型+丛生型的紫穗槐+胡枝子+高羊茅组合、根蘖型苜蓿组合和垂直轴根型+根蘖型的紫穗槐+苜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边坡 根系类型组合 根系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及氮磷养分去向的影响
2
作者 唐斌 李富翠 +3 位作者 陈佳宝 张亚楠 宋桂龙 韩烈保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7-2287,共11页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及氮磷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设置1 g·m^(-2),3 g·m^(-2),5 g·m^(-2)和7 g·m^(-24)个施氮水平,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研...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及氮磷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设置1 g·m^(-2),3 g·m^(-2),5 g·m^(-2)和7 g·m^(-24)个施氮水平,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氮磷养分吸收、土壤中残留以及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坪成坪后1—2个月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草坪的坪观质量逐渐提升。但在第3个月时,高施氮处理组(每月5 g·m^(-2)和7 g·m^(-2))显著加快了草坪草生长速度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坪草徒长。每月3 g·m^(-2)施氮条件下草坪草盖度、密度、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色泽及草坪草留茬干重均最高。高施氮处理降低了草坪草地下部生物量,每月3 g·m^(-2)施氮条件下草坪10~20 cm根系干重较5 g·m^(-2)和7 g·m^(-2)分别增加了63.2%和189.9%。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增加,土壤中氮素残留量和淋溶损失量均增加,但氮素利用效率却有所下降。当每月施氮量大于或等于5 g·m^(-2)时,草坪氮素总淋溶量显著增加,每月施氮5 g·m^(-2)和7 g·m^(-2)较3 g·m^(-2)分别增加了250%和650%;草坪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每月施氮5 g·m^(-2)和7 g·m^(-2)较3 g·m^(-2)分别下降了12.4%和24.0%。不同施氮处理对草坪土壤中磷素残留量和淋溶量无显著影响。因此推荐植丝式混合草坪每月施氮量在3 g·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植丝式混合草坪 草坪坪观质量 养分吸收 养分残留 养分淋溶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踏对5个植丝深度高羊茅草坪生理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刘亚培 周升峰 +6 位作者 李昶仪 毛佳静 刘月月 韩翔劲 李进超 张馨月 许立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4-1631,共8页
为了解践踏对不同植丝深度草坪草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植丝式混合草坪为试验对象,设置5种不同人造草丝深度6、9、12、15、18 cm和不植丝(CK),通过模拟践踏处理的方式,对比研究5种植丝深度混合草坪与天然... 为了解践踏对不同植丝深度草坪草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植丝式混合草坪为试验对象,设置5种不同人造草丝深度6、9、12、15、18 cm和不植丝(CK),通过模拟践踏处理的方式,对比研究5种植丝深度混合草坪与天然草坪在践踏胁迫下草坪草的坪观质量、生理指标以及践踏后草坪草的恢复状况。未践踏情况下,植丝深度18 cm草坪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深度植丝处理,随着践踏次数增加,其他各深度植丝处理也对草坪质量有一定提升作用。植丝15 cm处理高羊茅叶绿素含量均能更快恢复,9 cm以上处理组在抑制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恢复方面均有优势。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践踏胁迫条件下植丝式混合草坪的坪观质量总体表现高于天然草坪,植入人造草丝深度9 cm以上能在不同指标上有效加强草坪草抵抗践踏胁迫的能力,提升草坪草践踏后恢复速率。本研究为植丝式混合草坪的技术探索及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丝式混合草坪 草坪质量 运动性能 归一化植被指数 叶绿素含量 丙二醛含量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京冀灰岩矿区土壤质量评价
4
作者 姚瑶 李玉倩 +4 位作者 唐诗琪 张文超 李金波 李周园 宋桂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7,共11页
进行京冀灰岩矿区生态修复是缓解区域生态环境压力、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土壤质量是灰岩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但目前对于灰岩矿区土壤质量及关键影响指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亟需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来指导生态修... 进行京冀灰岩矿区生态修复是缓解区域生态环境压力、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土壤质量是灰岩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但目前对于灰岩矿区土壤质量及关键影响指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亟需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来指导生态修复工作。研究选取北京下庄、北京文殊峪、河北玉田、河北满城4个典型灰岩矿区,采集矿区平台场地未修复和修复的土壤样品,检测了pH、电导率、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阳离子交换量等11个指标,采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京冀周边灰岩矿区土壤质量。结果表明:(1)在未修复矿区土壤质量评价中,碱性磷酸酶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阳离子交换量、脲酶、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电导率、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p H;在修复矿区,碱性磷酸酶影响最大,其次是脲酶和蔗糖酶。(2)矿区未修复平台场地土壤质量相对贴近度为0.123~0.644,土壤质量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已修复平台场地土壤质量相对贴近度为0.145~0.873,土壤质量相较于未修复土壤有所提高,酶活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和碱解氮总体水平偏低。(3)4个矿区土壤质量总体水平差异较大,下庄矿区修复效果最好,满城、文殊峪、玉田矿区相对较差,土壤质量水平还需提高。针对未来灰岩矿区平台场地修复,应该更加重视土壤酶活性相关指标,注意施肥比例等。研究成果可为灰岩矿区生态修复实践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矿山 矿山修复 土壤质量评价 熵权-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