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胁迫下不同耐旱型杉木幼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郭文娟
张丽仙
+3 位作者
郭嘉龙
陈宇龙
周丽丽
李树斌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以两种耐旱型(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设置正常水分(对照)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和40%~50%),研究干旱胁迫对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各器官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
以两种耐旱型(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设置正常水分(对照)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和40%~50%),研究干旱胁迫对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各器官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敏感型杉木N、P含量在细根、粗根韧皮部中增加,在枝木质部和叶中减少;忍耐型杉木N、P含量在叶中增加,在细根、粗根韧皮部、茎和枝韧皮部减少。敏感型杉木细根C/N、C/P、N/P减小,枝木质部和叶N/P增大,忍耐型杉木呈相反趋势。干旱胁迫下忍耐型杉木细根、粗根(木质部和韧皮部)、枝韧皮部及叶N、P含量变异性均高于敏感型,但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大部分器官(除茎木质部和枝韧皮部之外)N/P平均值>16,杉木生长可能更受P限制。相关分析表明,杉木各器官元素之间具有耦合性,而干旱胁迫导致这种耦合关系发生变化,如敏感型杉木细根C、P含量和C/P、N/P与叶、茎韧皮部、枝(木质部和韧皮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忍耐型杉木细根C、N、P含量和C/N、C/P、N/P与粗根韧皮部,细根C/N、C/P、N/P与茎韧皮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不同耐旱型杉木幼苗各器官中C、N、P元素通过不同的策略彼此协调以适应干旱环境,忍耐型杉木具有更高的耐旱可塑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干旱胁迫
根
茎
枝
叶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龄林修枝对杉木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宇
黄瑜成
+3 位作者
林华章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年生长量(P<0.05),对树高、林分蓄积量年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弱。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对杉木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干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叶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出材率(P<0.05),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大径无节柱材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
杉木
生长
生物量
中龄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枝对杉木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明旭
吴雅琳
+3 位作者
刘雨晖
李明
吴鹏飞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6,共8页
为揭示修枝对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规律,以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修枝和不修枝试验处理,在修枝9 a后进行修枝对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砍伐修枝和不修枝杉...
为揭示修枝对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规律,以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修枝和不修枝试验处理,在修枝9 a后进行修枝对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砍伐修枝和不修枝杉木标准木各9株,分别采用锯板法、旋切法和横纵剖结合法进行修枝和不修枝杉木标准木加工处理和各指标测定,分析修枝与不修枝的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修枝能显著减少杉木木材节子的体积,采用锯板法和旋切法测定的修枝杉木节子体积分别比不修枝减少48.70%和34.44%。修枝对杉木不同高度木段节子体积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修枝对0~2 m木段节子体积影响最大。修枝能显著提高杉木人工林木材的无节材比例,采用锯板法和旋切法测定的修枝杉木无节材比例分别比不修枝杉木提高0.23%和0.26%。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杉木修枝效果指标的测定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锯板法测定操作相对方便,是可供生产上应用的表征人工林修枝效果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节子
修枝
无节材
锯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枝强度对杉木人工林节子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阮颖超
何宗明
+3 位作者
范少辉
陈志云
马祥庆
董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杉木节子属性的影响,对指导提高木材质量、优化林业经营管理等修枝措施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4年生杉木人工林实施不同修枝强度试验(即每年修枝至树干直径6、8、10、12 cm,直至树干修枝净高度达7 m,未修...
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杉木节子属性的影响,对指导提高木材质量、优化林业经营管理等修枝措施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4年生杉木人工林实施不同修枝强度试验(即每年修枝至树干直径6、8、10、12 cm,直至树干修枝净高度达7 m,未修枝木为对照CK)。修枝22 a后,选取不同修枝强度的平均标准木15株并砍倒,截取7 m以下树干运回实验室,切割了105个节子解析圆盘进行剖析,对节子的长度、直径、角度及健全节和疏松节的长度进行测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节子长度和健全节长度排序均为修枝强度6 cm<8 cm<10 cm<12 cm<CK;节子直径排序为修枝强度8 cm<6 cm<10 cm<12 cm<CK;疏松节长度排序为修枝强度6 cm<12 cm<10 cm<8 cm<CK;节子角度排序为修枝强度8 cm<12 cm<10 cm<6 cm<CK。节子长度和健全节长度均有随修枝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修枝强度6 cm的节子长度几乎为CK的1/2,其疏松节长度仅为CK的1/4。修枝强度对节子属性的显著影响已持续22 a,4个强度修枝均可有效改善节子属性,修枝强度6、8 cm的修枝效果更佳。因此,在杉木培育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小的节子长度、节子直径、健全节长度,可采用修枝强度6、8 cm,且修枝强度6 cm的疏松节长度最小,修枝强度8 cm的节子角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修枝强度
节子长度
节子直径
节子角度
健全节长度
疏松节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闽楠异龄复层林中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智榕
李成珺
+3 位作者
陈水兰
陈志云
吴鹏飞
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以不同杉木闽楠复层林经营模式(TN40处理和TN60处理)中的闽楠叶片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处理对闽楠阴生叶、阳生叶的表型性状、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同一光环境不同叶型来看,TN4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比叶重、...
以不同杉木闽楠复层林经营模式(TN40处理和TN60处理)中的闽楠叶片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处理对闽楠阴生叶、阳生叶的表型性状、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同一光环境不同叶型来看,TN4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比叶重、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13.77%、9.86%、7.49%、11.7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N6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比叶重、气孔密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6.32%、9.46%、8.70%、6.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从同一叶型不同光环境来看,闽楠阳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重、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厚度、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提高了6.13%、4.00%、11.62%、12.17%、15.22%、8.80%、9.00%,而叶片含水率、叶组织密度则分别降低了5.04%、3.9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闽楠阴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增加了5.52%、5.50%、11.2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从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来看,TN40处理更适合闽楠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层林
闽楠
阴生叶
阳生叶
叶片表型性状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度及修枝对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魏理晖
叶小鹏
+3 位作者
陈志云
何宗明
马祥庆
帅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9-646,共8页
为探究修枝处理下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情况,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修枝强度、保留密度、节子方向、伤口直径、喷漆保护等试验,统计分析修枝20个月后幼林杉木节子的伤口愈合率变化。结果表明:不...
为探究修枝处理下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情况,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修枝强度、保留密度、节子方向、伤口直径、喷漆保护等试验,统计分析修枝20个月后幼林杉木节子的伤口愈合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强度对幼林杉木节子的横向伤口愈合率有显著影响(P<0.05),横向伤口愈合率大小依次为10 cm修枝强度>12 cm修枝强度>8 cm修枝强度。保留密度为1800株·hm^(-2)的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最快,其中,在8 cm修枝强度下节子伤口愈合率随杉木幼林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 cm修枝强度下节子伤口愈合率随杉木幼林保留密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东北方向的节子伤口愈合最快,西南方向的节子伤口愈合最慢,不同节子方向对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节子伤口直径对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喷漆保护对杉木节子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总体上看,不同处理下节子横向伤口愈合率总是大于纵向,说明横向伤口会更早完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修枝
节子
伤口愈合
修枝强度
保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损伤及埋土深度对杉木萌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7
作者
张吉玲
陈钢
+3 位作者
曹光球
林思祖
郑宏
李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10,共7页
【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损伤处理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萌蘖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关系,从酶活性代谢生理角度阐述杉木萌蘖机制,为解决杉木无性系萌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无性系洋020的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
【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损伤处理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萌蘖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关系,从酶活性代谢生理角度阐述杉木萌蘖机制,为解决杉木无性系萌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无性系洋020的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去顶和未去顶处理,0、3、6 cm埋土深度处理,在萌蘖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取样,观测无性系萌蘖状况,通过酶活吸光度方法测定杉木无性系萌蘖过程中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埋土深度的增加,去顶和未去顶不同埋土深度杉木无性系苗萌蘖能力均呈降低的趋势,且不同埋土深度处理会影响植物的抗氧化酶的活性。随着埋土深度的增加,杉木幼苗枝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埋土6 cm处理有利于增强枝叶及根尖POD的活性。【结论】机械损伤和不同埋土深度对杉木无性萌蘖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埋土深度,去顶处理杉木无性系的萌蘖能力高于未去顶处理。不同器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是影响杉木无性系机械损伤和不同埋土深度处理萌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机械损伤
萌蘖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埋土深度杉木无性系萌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吉玲
叶义全
+4 位作者
黄樱
李勇
郑宏
林思祖
曹光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1,共6页
以杉木‘洋020’扦插苗和‘洋020’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在调查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无性系萌蘖情况的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脱...
以杉木‘洋020’扦插苗和‘洋020’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在调查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无性系萌蘖情况的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脱落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组培苗萌蘖能力强于扦插苗;随着埋土深度增加,2个无性系苗萌蘖能力均呈降低的趋势。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根尖和枝叶内源激素含量较高;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无性系枝叶吲哚乙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埋土深度6 cm处理有利于枝叶及根尖脱落酸的积累,埋土深度9 cm处理有利于根尖细胞分裂素的积累;无性系萌蘖与埋土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赤霉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埋土深度对杉木无性萌蘖有一定的影响,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均在8月份;不同器官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是影响埋土深度处理杉木无性系萌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埋土
萌蘖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形100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
12
9
作者
张筱
陈义堂
+3 位作者
杨秋菊
何宗明
曹光球
陈爱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70,共11页
以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100年生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地形(西南坡地、西北坡地、山凹地、山洼地)0~20、20~40、40~60 cm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地形因素对两类指标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
以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100年生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地形(西南坡地、西北坡地、山凹地、山洼地)0~20、20~40、40~60 cm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地形因素对两类指标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类指标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下非毛管孔隙度、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受地形影响显著,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多无显著影响,且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总体表现在西南坡地最高,速效磷在山凹地最高,全磷等理化性质均表现在山洼地最高,西北坡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对较低。4种地形下林分土壤除容重、全磷和全钾外,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多随土层加深呈下降的趋势;相较草本层,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变化更为明显,且灌木层及草本层均表现为西北坡地最高,其次是西南坡地和山凹地,山洼地最低;该林分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全磷及速效钾与灌木层及草本层林下植被多样性关系密切,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见,不同地形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多样性受地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老龄林
地形
土壤理化性质
林下植被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间伐保留密度杉楠复层林的凋落物水文特征
被引量:
2
10
作者
汤隆兴
杨芬露
+3 位作者
唐璐泓
马祥庆
吴鹏飞
蔡丽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5,共9页
为探究杉木套种闽楠转为复层混交林经营过程中凋落物的水文效应,以福建省顺昌县杉木纯林4种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套种相同密度闽楠转化的复层林和杉木间伐不套种纯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收集林地凋落物,测定凋落物量、持水率、拦蓄量、持水量...
为探究杉木套种闽楠转为复层混交林经营过程中凋落物的水文效应,以福建省顺昌县杉木纯林4种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套种相同密度闽楠转化的复层林和杉木间伐不套种纯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收集林地凋落物,测定凋落物量、持水率、拦蓄量、持水量等水文指标,研究不同杉木保留密度的杉楠复层林凋落物的水文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留密度杉楠复层林改造对林分总凋落物量有显著影响(P<0.05),凋落物的总蓄积量、半分解量、未分解量均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升高,表现为Ⅳ(810株·hm^(-2))>Ⅲ(630株·hm^(-2))>CK(纯林570株·hm^(-2))>Ⅱ(570株·hm^(-2))>Ⅰ(375株·hm^(-2)),且半分解层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比例高于未分解层;不套种的杉木单层纯林的半分解层凋落物比例大于套种阔叶树闽楠的复层林,而未分解层凋落物的比例则相反;半分解层与未分解层凋落物吸水速率规律相似,但持水量与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且均表现为Ⅳ>Ⅲ>CK>Ⅱ>Ⅰ;凋落物最大拦蓄率变化范围为188.12%~233.54%,有效拦蓄量为24.39~48.54 t·hm^(-2),均表现为Ⅳ>Ⅲ>CK>Ⅱ>Ⅰ。杉木纯林间伐套种转为杉楠复层林,杉木保留密度大的杉楠复层林凋落物量及其水文功能增强,杉木保留密度较低的则相反,复层林的密度及其林分结构影响林下凋落物量及其水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闽楠
间伐
保留密度
林下套种
复层林
凋落物
水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胁迫下不同耐旱型杉木幼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1
作者
郭文娟
张丽仙
郭嘉龙
陈宇龙
周丽丽
李树斌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植物栓塞理论的不同地理类型杉木耐旱机制研究”(32001306)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干旱胁迫下不同耐旱型杉木的水分平衡-碳代谢差异”(KFB23056)。
文摘
以两种耐旱型(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设置正常水分(对照)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和40%~50%),研究干旱胁迫对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各器官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敏感型杉木N、P含量在细根、粗根韧皮部中增加,在枝木质部和叶中减少;忍耐型杉木N、P含量在叶中增加,在细根、粗根韧皮部、茎和枝韧皮部减少。敏感型杉木细根C/N、C/P、N/P减小,枝木质部和叶N/P增大,忍耐型杉木呈相反趋势。干旱胁迫下忍耐型杉木细根、粗根(木质部和韧皮部)、枝韧皮部及叶N、P含量变异性均高于敏感型,但敏感型和忍耐型杉木幼苗大部分器官(除茎木质部和枝韧皮部之外)N/P平均值>16,杉木生长可能更受P限制。相关分析表明,杉木各器官元素之间具有耦合性,而干旱胁迫导致这种耦合关系发生变化,如敏感型杉木细根C、P含量和C/P、N/P与叶、茎韧皮部、枝(木质部和韧皮部)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忍耐型杉木细根C、N、P含量和C/N、C/P、N/P与粗根韧皮部,细根C/N、C/P、N/P与茎韧皮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不同耐旱型杉木幼苗各器官中C、N、P元素通过不同的策略彼此协调以适应干旱环境,忍耐型杉木具有更高的耐旱可塑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
关键词
杉木
干旱胁迫
根
茎
枝
叶
化学计量特征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drought stress
root
stem
branch
needle
stoichiometry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龄林修枝对杉木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宇
黄瑜成
林华章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杉木大径级无节良材培育技术”(2021YFD2201302)。
文摘
为培育杉木大径级无节柱材,探讨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选择17年生中龄林,设置修枝与不修枝处理试验,20 a后调查中龄林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和材种结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后的前两年,修枝处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年生长量(P<0.05),对树高、林分蓄积量年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随后修枝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弱。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对杉木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和总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干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叶生物量分配比例(P<0.05)。中龄林修枝处理20 a显著提高了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出材率(P<0.05),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大径无节柱材培育。
关键词
修枝
杉木
生长
生物量
中龄林
Keywords
pruning
Chinese fir
growth
biomass
middle-aged plantation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枝对杉木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明旭
吴雅琳
刘雨晖
李明
吴鹏飞
马祥庆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6,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杉木大径级无节良材培育技术”(2021YFD2201302)。
文摘
为揭示修枝对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规律,以9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修枝和不修枝试验处理,在修枝9 a后进行修枝对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砍伐修枝和不修枝杉木标准木各9株,分别采用锯板法、旋切法和横纵剖结合法进行修枝和不修枝杉木标准木加工处理和各指标测定,分析修枝与不修枝的杉木木材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修枝能显著减少杉木木材节子的体积,采用锯板法和旋切法测定的修枝杉木节子体积分别比不修枝减少48.70%和34.44%。修枝对杉木不同高度木段节子体积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修枝对0~2 m木段节子体积影响最大。修枝能显著提高杉木人工林木材的无节材比例,采用锯板法和旋切法测定的修枝杉木无节材比例分别比不修枝杉木提高0.23%和0.26%。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杉木修枝效果指标的测定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锯板法测定操作相对方便,是可供生产上应用的表征人工林修枝效果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杉木
节子
修枝
无节材
锯板法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knot
pruning
knot⁃free timber
sawing board method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枝强度对杉木人工林节子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阮颖超
何宗明
范少辉
陈志云
马祥庆
董强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际竹藤
中心
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30,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杉木大径级无节良材培育技术”(2021YFD2201302)。
文摘
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杉木节子属性的影响,对指导提高木材质量、优化林业经营管理等修枝措施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4年生杉木人工林实施不同修枝强度试验(即每年修枝至树干直径6、8、10、12 cm,直至树干修枝净高度达7 m,未修枝木为对照CK)。修枝22 a后,选取不同修枝强度的平均标准木15株并砍倒,截取7 m以下树干运回实验室,切割了105个节子解析圆盘进行剖析,对节子的长度、直径、角度及健全节和疏松节的长度进行测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节子长度和健全节长度排序均为修枝强度6 cm<8 cm<10 cm<12 cm<CK;节子直径排序为修枝强度8 cm<6 cm<10 cm<12 cm<CK;疏松节长度排序为修枝强度6 cm<12 cm<10 cm<8 cm<CK;节子角度排序为修枝强度8 cm<12 cm<10 cm<6 cm<CK。节子长度和健全节长度均有随修枝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修枝强度6 cm的节子长度几乎为CK的1/2,其疏松节长度仅为CK的1/4。修枝强度对节子属性的显著影响已持续22 a,4个强度修枝均可有效改善节子属性,修枝强度6、8 cm的修枝效果更佳。因此,在杉木培育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小的节子长度、节子直径、健全节长度,可采用修枝强度6、8 cm,且修枝强度6 cm的疏松节长度最小,修枝强度8 cm的节子角度最小。
关键词
杉木
修枝强度
节子长度
节子直径
节子角度
健全节长度
疏松节长度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runing intensity
knot length
knot diameter
knot angle
sound knot length
loose knot length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闽楠异龄复层林中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智榕
李成珺
陈水兰
陈志云
吴鹏飞
刘爱琴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武夷山区杉阔复层林近自然精准经营模式研究"(2021YFD220130-05)。
文摘
以不同杉木闽楠复层林经营模式(TN40处理和TN60处理)中的闽楠叶片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处理对闽楠阴生叶、阳生叶的表型性状、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同一光环境不同叶型来看,TN4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比叶重、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13.77%、9.86%、7.49%、11.7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N6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比叶重、气孔密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6.32%、9.46%、8.70%、6.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从同一叶型不同光环境来看,闽楠阳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重、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厚度、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提高了6.13%、4.00%、11.62%、12.17%、15.22%、8.80%、9.00%,而叶片含水率、叶组织密度则分别降低了5.04%、3.9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闽楠阴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增加了5.52%、5.50%、11.2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从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来看,TN40处理更适合闽楠的培育。
关键词
复层林
闽楠
阴生叶
阳生叶
叶片表型性状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结构
Keywords
multi-layer forest
Phoebe bournei
shade leaves
sun leaves
leaf phenotypic traits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stomatal structure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度及修枝对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魏理晖
叶小鹏
陈志云
何宗明
马祥庆
帅鹏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9-646,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杉木大径级无节良材培育技术”(2021YFD2201302)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21—2025年)林业项目“杉木高世代良种创新与产业化工程”(ZYCX-LY-2021004)。
文摘
为探究修枝处理下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情况,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6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修枝强度、保留密度、节子方向、伤口直径、喷漆保护等试验,统计分析修枝20个月后幼林杉木节子的伤口愈合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修枝强度对幼林杉木节子的横向伤口愈合率有显著影响(P<0.05),横向伤口愈合率大小依次为10 cm修枝强度>12 cm修枝强度>8 cm修枝强度。保留密度为1800株·hm^(-2)的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最快,其中,在8 cm修枝强度下节子伤口愈合率随杉木幼林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 cm修枝强度下节子伤口愈合率随杉木幼林保留密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东北方向的节子伤口愈合最快,西南方向的节子伤口愈合最慢,不同节子方向对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节子伤口直径对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喷漆保护对杉木节子伤口愈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总体上看,不同处理下节子横向伤口愈合率总是大于纵向,说明横向伤口会更早完全愈合。
关键词
杉木
修枝
节子
伤口愈合
修枝强度
保留密度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runing
knot
wound healing
pruning intensity
retention density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损伤及埋土深度对杉木萌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7
作者
张吉玲
陈钢
曹光球
林思祖
郑宏
李勇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4-310,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600301)。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机械损伤处理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萌蘖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关系,从酶活性代谢生理角度阐述杉木萌蘖机制,为解决杉木无性系萌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无性系洋020的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去顶和未去顶处理,0、3、6 cm埋土深度处理,在萌蘖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取样,观测无性系萌蘖状况,通过酶活吸光度方法测定杉木无性系萌蘖过程中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埋土深度的增加,去顶和未去顶不同埋土深度杉木无性系苗萌蘖能力均呈降低的趋势,且不同埋土深度处理会影响植物的抗氧化酶的活性。随着埋土深度的增加,杉木幼苗枝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埋土6 cm处理有利于增强枝叶及根尖POD的活性。【结论】机械损伤和不同埋土深度对杉木无性萌蘖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埋土深度,去顶处理杉木无性系的萌蘖能力高于未去顶处理。不同器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是影响杉木无性系机械损伤和不同埋土深度处理萌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
关键词
杉木
机械损伤
萌蘖
抗氧化酶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echanical damage
sprouting
antioxidant enzyme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埋土深度杉木无性系萌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吉玲
叶义全
黄樱
李勇
郑宏
林思祖
曹光球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
林业
和
草原
杉木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1)资助
福建省林业科技研究项目(闽林科便函[2019]16号)资助。
文摘
以杉木‘洋020’扦插苗和‘洋020’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在调查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无性系萌蘖情况的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及脱落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组培苗萌蘖能力强于扦插苗;随着埋土深度增加,2个无性系苗萌蘖能力均呈降低的趋势。不同埋土深度处理根尖和枝叶内源激素含量较高;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无性系枝叶吲哚乙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埋土深度6 cm处理有利于枝叶及根尖脱落酸的积累,埋土深度9 cm处理有利于根尖细胞分裂素的积累;无性系萌蘖与埋土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赤霉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埋土深度对杉木无性萌蘖有一定的影响,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均在8月份;不同器官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是影响埋土深度处理杉木无性系萌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埋土
萌蘖
内源激素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
buried
tillering
endogenous hormone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形100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
12
9
作者
张筱
陈义堂
杨秋菊
何宗明
曹光球
陈爱玲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
广东通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7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1)资助
福建省林业科技研究项目(KJC18001A)资助
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闽林科便函[2019]16号)资助。
文摘
以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100年生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地形(西南坡地、西北坡地、山凹地、山洼地)0~20、20~40、40~60 cm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地形因素对两类指标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两类指标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下非毛管孔隙度、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受地形影响显著,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多无显著影响,且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总体表现在西南坡地最高,速效磷在山凹地最高,全磷等理化性质均表现在山洼地最高,西北坡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相对较低。4种地形下林分土壤除容重、全磷和全钾外,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多随土层加深呈下降的趋势;相较草本层,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变化更为明显,且灌木层及草本层均表现为西北坡地最高,其次是西南坡地和山凹地,山洼地最低;该林分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全磷及速效钾与灌木层及草本层林下植被多样性关系密切,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见,不同地形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多样性受地形影响较大。
关键词
杉木
老龄林
地形
土壤理化性质
林下植被多样性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ged forest
terra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diversity of undergrowth vegetation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间伐保留密度杉楠复层林的凋落物水文特征
被引量:
2
10
作者
汤隆兴
杨芬露
唐璐泓
马祥庆
吴鹏飞
蔡丽平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
中心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杉木大径级无节良材培育技术”(2021YFD22013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武夷山区杉阔复层林近自然精准经营模式研究”(2021YFD2201304-05)。
文摘
为探究杉木套种闽楠转为复层混交林经营过程中凋落物的水文效应,以福建省顺昌县杉木纯林4种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套种相同密度闽楠转化的复层林和杉木间伐不套种纯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收集林地凋落物,测定凋落物量、持水率、拦蓄量、持水量等水文指标,研究不同杉木保留密度的杉楠复层林凋落物的水文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间伐保留密度杉楠复层林改造对林分总凋落物量有显著影响(P<0.05),凋落物的总蓄积量、半分解量、未分解量均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升高,表现为Ⅳ(810株·hm^(-2))>Ⅲ(630株·hm^(-2))>CK(纯林570株·hm^(-2))>Ⅱ(570株·hm^(-2))>Ⅰ(375株·hm^(-2)),且半分解层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比例高于未分解层;不套种的杉木单层纯林的半分解层凋落物比例大于套种阔叶树闽楠的复层林,而未分解层凋落物的比例则相反;半分解层与未分解层凋落物吸水速率规律相似,但持水量与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且均表现为Ⅳ>Ⅲ>CK>Ⅱ>Ⅰ;凋落物最大拦蓄率变化范围为188.12%~233.54%,有效拦蓄量为24.39~48.54 t·hm^(-2),均表现为Ⅳ>Ⅲ>CK>Ⅱ>Ⅰ。杉木纯林间伐套种转为杉楠复层林,杉木保留密度大的杉楠复层林凋落物量及其水文功能增强,杉木保留密度较低的则相反,复层林的密度及其林分结构影响林下凋落物量及其水文功能。
关键词
杉木
闽楠
间伐
保留密度
林下套种
复层林
凋落物
水文功能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hoebe bournei
thinning
retention density
understory interplanting
complex forest
litter
hydrological functions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胁迫下不同耐旱型杉木幼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郭文娟
张丽仙
郭嘉龙
陈宇龙
周丽丽
李树斌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龄林修枝对杉木林生长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江宇
黄瑜成
林华章
吴鹏飞
李明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修枝对杉木节子发育和无节材比例的影响
陈明旭
吴雅琳
刘雨晖
李明
吴鹏飞
马祥庆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修枝强度对杉木人工林节子属性的影响
阮颖超
何宗明
范少辉
陈志云
马祥庆
董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杉木闽楠异龄复层林中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
林智榕
李成珺
陈水兰
陈志云
吴鹏飞
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密度及修枝对幼林杉木节子伤口愈合的影响
魏理晖
叶小鹏
陈志云
何宗明
马祥庆
帅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机械损伤及埋土深度对杉木萌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吉玲
陈钢
曹光球
林思祖
郑宏
李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埋土深度杉木无性系萌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张吉玲
叶义全
黄樱
李勇
郑宏
林思祖
曹光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地形100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分析
张筱
陈义堂
杨秋菊
何宗明
曹光球
陈爱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间伐保留密度杉楠复层林的凋落物水文特征
汤隆兴
杨芬露
唐璐泓
马祥庆
吴鹏飞
蔡丽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