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桐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冯红霞
叶英
+1 位作者
彭芳芳
常云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提高山桐子油的氧化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与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山桐子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山桐子油微胶囊化产品进行氧化稳定性分析...
为提高山桐子油的氧化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与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山桐子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山桐子油微胶囊化产品进行氧化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质量分数2.5%、壁材质量比1∶4、芯壁质量比1∶2、乳化剂添加量3%(以山桐子油质量计),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80.49%。氧化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常温下储藏30 d后,微胶囊的油脂氧化稳定性指数为(4.63±0.09)h,显著高于山桐子油,证实了微胶囊化可提高山桐子油的稳定性,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凝聚法
山桐子油
微胶囊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胶囊化对山桐子油理化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叶英
曾波
+1 位作者
宋明发
冯红霞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6期136-142,共7页
为促进山桐子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山桐子油微胶囊,分析其理化特性,并对其体外消化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山桐子油微胶囊包埋率80.14%,水质量分数5.14%,堆积密度0.29 g/cm^(3),休止角33.49°,...
为促进山桐子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山桐子油微胶囊,分析其理化特性,并对其体外消化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山桐子油微胶囊包埋率80.14%,水质量分数5.14%,堆积密度0.29 g/cm^(3),休止角33.49°,溶解度35.08%,吸湿性49.81%,微胶囊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微胶囊化技术对山桐子油脂肪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而棕榈酸和硬脂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微胶囊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速度显著低于山桐子油,并预测在20℃下山桐子油货架期由176 d延长至336 d,表明微胶囊化技术明显增强了山桐子油的氧化稳定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微胶囊芯材大部分释放于肠液,释放率为41.56%,微胶囊化技术对山桐子油具有耐胃消化和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油
微胶囊
理化特性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炼工艺对山桐子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满婷
陆祥柳
+2 位作者
庞俊晓
孙大利
陶浩
《粮食与油脂》
2025年第8期157-162,共6页
为明确精炼工艺对山桐子油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的影响,先测定了山桐子干果和毛油中7种PAEs的含量,再考察不同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条件下的山桐子油及其精炼副产物(油脚、皂脚、废白土和脱臭馏出物)中的PAEs含量。结果表明:在山...
为明确精炼工艺对山桐子油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的影响,先测定了山桐子干果和毛油中7种PAEs的含量,再考察不同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条件下的山桐子油及其精炼副产物(油脚、皂脚、废白土和脱臭馏出物)中的PAEs含量。结果表明:在山桐子干果及其毛油中7种PAEs总含量分别为(3.66±0.18)mg/kg和(12.47±0.93)mg/kg,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占比分别为32.79%、26.7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占比分别为67.21%、51.48%。脱除山桐子油中PAEs的最佳精炼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溶液添加量3%(以毛油质量计)、脱酸温度45℃、活性白土添加量16%(以脱酸油质量计)、脱臭温度220℃。各工序均能降低DBP、DEHP含量,其中脱色、脱臭工序降低DBP、DEHP效果明显,是脱除PAEs的关键工序。在各精炼副产物中均检出DBP、DEHP,且精炼后约50%PAEs转移至精炼副产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油
精炼工艺
邻苯二甲酸酯
脱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薯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4
作者
满婷
许丽娜
+3 位作者
陆祥柳
林栋
孙大利
庞俊晓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5,共6页
采用酶解辅助乙醇浸提豆薯抗氧化活性成分。以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测定豆薯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分。结果表明:最佳...
采用酶解辅助乙醇浸提豆薯抗氧化活性成分。以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测定豆薯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分。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4%(以豆薯干粉质量计)、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豆薯提取液对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0.45%、56.28%,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11.31±2.35)、(92.41±3.07)、(20.77±2.31)mg/100 g。豆薯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为香兰素、大豆甙元、芒柄花素和大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薯
酶解辅助乙醇浸提
抗氧化活性
非靶向筛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桐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冯红霞
叶英
彭芳芳
常云鹤
机构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国家林业草原山桐子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4,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基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017)
贵州省林业科研项目(黔林科合[2024]17号)
+1 种基金
贵州林草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学院资金项目(GZ-LFGS-HZ-135-002)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24]025。
文摘
为提高山桐子油的氧化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与明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山桐子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山桐子油微胶囊化产品进行氧化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质量分数2.5%、壁材质量比1∶4、芯壁质量比1∶2、乳化剂添加量3%(以山桐子油质量计),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80.49%。氧化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常温下储藏30 d后,微胶囊的油脂氧化稳定性指数为(4.63±0.09)h,显著高于山桐子油,证实了微胶囊化可提高山桐子油的稳定性,延长其货架期。
关键词
复凝聚法
山桐子油
微胶囊
氧化稳定性
Keywords
complex coacervation method
Idesia polycarpa Maxim.oil
microcapsule
oxid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胶囊化对山桐子油理化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叶英
曾波
宋明发
冯红霞
机构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6期136-142,共7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基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017)
贵州省林业科研项目(黔林科合[2024]17号)
+1 种基金
贵州林草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学院资金项目(GZ-LFGS-HZ-135-002)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计划项目(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24]025)。
文摘
为促进山桐子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山桐子油微胶囊,分析其理化特性,并对其体外消化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山桐子油微胶囊包埋率80.14%,水质量分数5.14%,堆积密度0.29 g/cm^(3),休止角33.49°,溶解度35.08%,吸湿性49.81%,微胶囊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微胶囊化技术对山桐子油脂肪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而棕榈酸和硬脂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微胶囊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速度显著低于山桐子油,并预测在20℃下山桐子油货架期由176 d延长至336 d,表明微胶囊化技术明显增强了山桐子油的氧化稳定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微胶囊芯材大部分释放于肠液,释放率为41.56%,微胶囊化技术对山桐子油具有耐胃消化和缓释作用。
关键词
山桐子油
微胶囊
理化特性
体外消化特性
Keywords
Idesia polycarpa oil
microcapsule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in vitro digestibility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炼工艺对山桐子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满婷
陆祥柳
庞俊晓
孙大利
陶浩
机构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25年第8期157-162,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24]025)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黔教技[2023]067号)
+2 种基金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项目(筑科合同-GCC[2022]012)
贵州林业局项目(GZ-LFGS-HZ-135-014)
贵阳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GYU-YJS[2022]-38)。
文摘
为明确精炼工艺对山桐子油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的影响,先测定了山桐子干果和毛油中7种PAEs的含量,再考察不同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条件下的山桐子油及其精炼副产物(油脚、皂脚、废白土和脱臭馏出物)中的PAEs含量。结果表明:在山桐子干果及其毛油中7种PAEs总含量分别为(3.66±0.18)mg/kg和(12.47±0.93)mg/kg,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占比分别为32.79%、26.7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占比分别为67.21%、51.48%。脱除山桐子油中PAEs的最佳精炼工艺条件为柠檬酸溶液添加量3%(以毛油质量计)、脱酸温度45℃、活性白土添加量16%(以脱酸油质量计)、脱臭温度220℃。各工序均能降低DBP、DEHP含量,其中脱色、脱臭工序降低DBP、DEHP效果明显,是脱除PAEs的关键工序。在各精炼副产物中均检出DBP、DEHP,且精炼后约50%PAEs转移至精炼副产物中。
关键词
山桐子油
精炼工艺
邻苯二甲酸酯
脱除率
Keywords
Idesia polycarpa oil
refining process
phthalic acid ester
removal rate
分类号
TS227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薯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4
作者
满婷
许丽娜
陆祥柳
林栋
孙大利
庞俊晓
机构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
工程
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
贵阳学院
国家
林业
草原
山桐子
加工
工程
与综合
利用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45,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151)
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黔教技[2023]067号)
贵阳学院博士启动金(GYU-ZRD 2018-019)。
文摘
采用酶解辅助乙醇浸提豆薯抗氧化活性成分。以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测定豆薯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分。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4%(以豆薯干粉质量计)、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豆薯提取液对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0.45%、56.28%,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11.31±2.35)、(92.41±3.07)、(20.77±2.31)mg/100 g。豆薯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为香兰素、大豆甙元、芒柄花素和大豆素。
关键词
豆薯
酶解辅助乙醇浸提
抗氧化活性
非靶向筛查技术
Keywords
jicama
enzymolysis assisted ethanol extrac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non-targeted screening technique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桐子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冯红霞
叶英
彭芳芳
常云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胶囊化对山桐子油理化特性的影响
叶英
曾波
宋明发
冯红霞
《中国粮油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精炼工艺对山桐子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满婷
陆祥柳
庞俊晓
孙大利
陶浩
《粮食与油脂》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豆薯抗氧化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满婷
许丽娜
陆祥柳
林栋
孙大利
庞俊晓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