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狐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倩 李路云 +1 位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境相关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赤狐生境选择存在差异性。赤狐冬季偏好选择农田和岛状林、郁闭度高的生境;春季赤狐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喜欢距水源距离远的生境;夏季偏好选择岛状林、农田,避免选择隐蔽级一般及食物丰富度低的生境,秋季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郁闭度低,食物丰富度高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各季节 生境选择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博文 贺春容 +3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文哲 田书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0-1058,共9页
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维度性和尺度效应,需要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笔者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2016—2017年壶瓶山保护区不同区域的鸟类多样性水平进行了评估。2 a共调查到110种鸟类,占湖南省鸟类资源总数的... 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维度性和尺度效应,需要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笔者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2016—2017年壶瓶山保护区不同区域的鸟类多样性水平进行了评估。2 a共调查到110种鸟类,占湖南省鸟类资源总数的25.11%。以月份为单位分别计算2 a中各站点α多样性指数以及整个保护区的β多样性指数,按季节计算不同海拔高度鸟类的Bray-Curtis多样性系数,比较鸟类组成的多样性。α多样性结果显示,保护区不同站点间、不同海拔段鸟类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站点间差异:F_(7,88)=7.549,P=0.0009;海拔段间差异:F_(4,91)=24.849,P<0.0001),海拔最高的站点鸟类多样性水平显著较高。不同站点间物种组成有显著的季节差异(F_(3,92)=4.189,P=0.0082),春季鸟类α多样性水平最高而冬季较低。β多样性结果显示,整个保护区在季节上存在显著差异(F_(3,20)=4.187,P=0.0196),夏季鸟类β多样性指数最高。Bray-Curtis相异系数结果显示,各海拔段之间的物种组成相异性与季节没有显著关系(F_(3,36)=1.064,P=0.3762),说明无论是哪个季节,每个海拔段都拥有相对稳定的物种结构。生物多样性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该研究结果显示鸟类组成存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差异,但不同季节各海拔段的鸟类组成结构相对稳定,体现了鸟类多样性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海拔段 壶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沙蜥春秋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8
3
作者 谭孟雨 隋璐璐 +5 位作者 张尚明玉 刘振生 高惠 滕丽微 张明睿 颜文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889-6897,共9页
为更好的了解及保护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资源,于2017年5 6月和9 10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其春、秋 2 季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春季测定了 92 个荒漠沙蜥生境利用样方和 64 个对照样方、秋... 为更好的了解及保护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资源,于2017年5 6月和9 10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其春、秋 2 季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春季测定了 92 个荒漠沙蜥生境利用样方和 64 个对照样方、秋季测定了 71 个荒漠沙蜥生境利用样方和 76 个对照样方的共 13 种生态因子。利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Vanderploeg & Scavia′s选择指数、 Mann-White U 检验和逐步判别分析确定影响其春秋季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荒漠沙蜥的生境选择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一般选择食物丰富度高,隐蔽性好,光照强,地表温度高、湿度低的生境,既保证安全因素又利于达到最适体温,满足繁殖需求;秋季偏好选择土壤质地疏松,食物丰富度高和中的草甸地区,便于隐蔽及累积食物,以满足其躲避天敌、储存越冬能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沙蜥 生境选择 春季 秋季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啄木鸟科内谱系生物地理学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欢 Iram Maqsood +2 位作者 周苏园 滕威 戎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648-8656,共9页
啄木鸟群体共包含254种,但早期对啄木鸟的分类学研究局限于形态学、行为学和鸣唱法等方向,分子研究结果又彼此存在差异,因此啄木鸟分类系统目前还有争议。分子数据的大量累积为啄木鸟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利用从GenBank获取的ND2... 啄木鸟群体共包含254种,但早期对啄木鸟的分类学研究局限于形态学、行为学和鸣唱法等方向,分子研究结果又彼此存在差异,因此啄木鸟分类系统目前还有争议。分子数据的大量累积为啄木鸟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利用从GenBank获取的ND2基因序列,对啄木鸟科179种啄木鸟采用NJ法、MP法以及ML法分别进行了分子进化树构建,同时用NJ法重建了Picumnus属分子进化树。此外又利用cytb基因序列采用NJ法对Dryobates属和Picoides属进行分子进化树重建。我们的结果显示,姬啄木亚科Picumnus属新大陆物种彼此的进化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而该属唯一一种旧大陆种P.innominatus,种内遗传差异在种间水平依然显著,这说明其种内遗传差异一直被低估了。在啄木鸟亚科内,Hemicircus属和Nesoctites属为姐妹关系,而Geocolaptes olivaceus插入了Campethera属支系中,并非与其构成姐妹群体。此外,一些姐妹群在新旧大陆上的分布,推测这种分布可能与第四纪冰川有关。啄木鸟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在第四纪冰川作用下不断发生分布范围的扩张与收缩,最终形成现存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生物地理 系统发育 啄木鸟 地理分布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同域分布野生岩羊和阿拉善马鹿全血微量元素分析
5
作者 颜文斌 扈花 +3 位作者 刘振生 于茹月 门洪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96,共4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贺兰山同域分布野生岩羊和阿拉善马鹿全血微量元素。实验表明:阿拉善马鹿血和岩羊血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具有相似性。阿拉善马鹿血液中的Fe、Mo、As、Pb、Cd和Cr含量高于岩羊...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贺兰山同域分布野生岩羊和阿拉善马鹿全血微量元素。实验表明:阿拉善马鹿血和岩羊血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具有相似性。阿拉善马鹿血液中的Fe、Mo、As、Pb、Cd和Cr含量高于岩羊,Cu、Se、Zn含量低于岩羊,Fe差异极显著,Mo、As、Cd差异显著,Cu、Se、Zn、Pb、Cr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阿拉善马鹿 微量元素 同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鹏 刘振生 +3 位作者 高惠 李宗智 张致荣 滕丽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365-9372,共8页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阿拉善马鹿(Cervur alashanicus)与岩羊(Pseudois nayaur)的日活动节律,及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情况。于2014.10—2015.10,在贺兰山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两者进行野外监测。相关监测数据,在R软件中利用“overlap... 为了探究同域分布的阿拉善马鹿(Cervur alashanicus)与岩羊(Pseudois nayaur)的日活动节律,及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情况。于2014.10—2015.10,在贺兰山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两者进行野外监测。相关监测数据,在R软件中利用“overlap”统计包,采取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重叠指数(Coefficient of overlap):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鹿日活动节律模式属于晨昏活动类型(日活动高峰期:5:00—10:00、16:00—21:00),存在季节性变化(冷暖季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Δ=0.77),由暖季到冷季晨昏活动高峰期均向中午移动(暖季:4:00—8:00、16:00—22:00,冷季:6:00—11:00、15:00—20:00),昼间活动强度大于暖季,而夜间低于暖季。岩羊日活动节律为主要在昼间活动的模式,其活动高峰期在8:00—10:00、13:00—15:00两个时间段。由暖季到冷季存在季节性变化特征(Δ=0.74),昼间活动高峰期向后推迟(暖季7:00—9:00、12:00—14:00,冷季9:00—11:00、13:00—17:00),夜间活动降低。两者在日活动节律模式上的相似度较高(Δ=0.67),存在冷季(Δ=0.66)高于暖季(Δ=0.61)的季节变化。在日活动节律模式分离特征为:马鹿为晨昏活动模式,岩羊为昼间活动模式;前者昼间活动强度低于后者,而夜间强于后者;两者活动在高峰期上大体错开。本研究不仅提供了马鹿与岩羊的日活动节律模式,而且还分析了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并为两者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岩羊 贺兰山 红外相机 日活动节律 核密度估计 重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贺兰山岩羊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33
7
作者 刘振生 高惠 +3 位作者 滕丽微 苏云 王晓勤 孔芳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243-7249,共7页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于2010年到2011年间,在贺兰山岩羊分布区采集其地理分布点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并运用MAXENT模型对贺兰山区域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达到优秀水...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GIS空间技术的支持下,于2010年到2011年间,在贺兰山岩羊分布区采集其地理分布点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并运用MAXENT模型对贺兰山区域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达到优秀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岩羊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矿区、坡度、海拔和道路,生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坡(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南部,而西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少量分布,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1006.9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8%。岩羊偏爱于海拔1500—2300 m的山势陡峭地带,建议对矿区和道路这两种人为干扰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岩羊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Pseudois nayaur)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0
8
作者 高惠 滕丽微 +2 位作者 汪洋 王继飞 刘振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26-3931,共6页
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目前仅分布于贺兰山地区,对该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的评价和分析是物种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13—2014年通过样线调查及巡山资料查询,确定阿拉善马鹿出现位点86个,结合13种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 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目前仅分布于贺兰山地区,对该物种进行生境适宜性的评价和分析是物种有效保护的前提和基础。2013—2014年通过样线调查及巡山资料查询,确定阿拉善马鹿出现位点86个,结合13种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划定适宜与不适宜生境区,对贺兰山地区阿拉善马鹿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检测证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马鹿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坡的中部和南部,以及西坡的中北部,适宜生境面积为667.87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8.2%;矿区、坡度和海拔是影响阿拉善马鹿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矿区对阿拉善马鹿的影响最大,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此人为干扰的管控力度,控制和减少现有矿区的规模,以促进该种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马鹿 生境评价 最大熵模型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广才岭藏獾洞穴生境选择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路云 杨会涛 +1 位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36-4842,共7页
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新风林场,用不定宽样线法对藏獾洞穴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共记录了55组藏獾洞穴,藏獾洞口平均直径为(27.40±7.15)cm,洞深平均为(84.18±22.04)cm,倾角平均为(26.36±9.10)°,... 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新风林场,用不定宽样线法对藏獾洞穴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共记录了55组藏獾洞穴,藏獾洞口平均直径为(27.40±7.15)cm,洞深平均为(84.18±22.04)cm,倾角平均为(26.36±9.10)°,洞口总数=3.02个常用洞数+0.80个不常用洞数+0.56个废弃洞数。相对于对照样方而言,藏獾洞穴更偏爱选择位于郁闭度和植被盖度小,灌木密度大、距离近,乔木距离远,距水源和农田近、人为干扰距离远,坡度较缓的向阳中坡位的生境。资源选择函数模型为:logit(p)=246.980-1.059×植被盖度-0.703×距水源距离-1.403×坡度-45.005×坡向,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獾 洞穴 生境选择 张广才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3种啄木鸟冬季取食的生态位差异 被引量:8
10
作者 戎可 司雨蕙 +1 位作者 潘麒嫣 王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314-8323,共10页
为了掌握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和大斑啄木鸟的冬季取食行为特征,特别是三者之间取食生态位的差异,于2016年1月5—13日,在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样线法结合样方法对3种啄木鸟的取食生境和取食行为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了15个生... 为了掌握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和大斑啄木鸟的冬季取食行为特征,特别是三者之间取食生态位的差异,于2016年1月5—13日,在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样线法结合样方法对3种啄木鸟的取食生境和取食行为进行了系统调查,收集了15个生境和行为特征变量数据。共布设45条样线,484个对照样方,收集312组啄木鸟取食数据,其中黑啄木鸟73组,三趾啄木鸟97组,大斑啄木鸟142组。多变量回归树和多分类逻辑斯谛分析结果显示,3种啄木鸟在所调查的15项特征上存在显著分异。采用基于利用-可利用方法的Bailey's方法和双因子方差分析,分别对3种啄木鸟的生境选择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黑啄木鸟和三趾啄木鸟偏好在郁闭度较高的原始云、冷杉林中取食,而大斑啄木鸟则随机地在各种林型、生境中取食。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多在树干取食,黑啄木鸟更常在倒木上取食,而大斑啄木鸟则多在树冠层取食。黑啄木鸟基本只在主干上凿洞,其他两种特别是大斑啄木鸟则可以在侧枝上取食。与黑啄木鸟和大斑啄木鸟凿洞取食昆虫不同,三趾啄木鸟多通过扒去树皮获得食物。黑啄木鸟的取食树基本为死树,单树取食时间最长,大斑啄木鸟多在活树上取食,单树取食时间最短,经常更换取食树,而三趾啄木鸟的取食树则死活参半,单树取食时间也较长。黑啄木鸟的冬季取食行为节律表现为双峰形,日出后和日落前各有一个活动高峰,其他两种则于白天持续取食。3种啄木鸟取食生境和行为生态位的差异,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食物资源,共存于同一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共存 生态位 同域分布 黑啄木鸟 三趾啄木鸟 大斑啄木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野化牦牛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惠 刘振生 +2 位作者 滕丽微 赵宠南 刘尊显 《野生动物》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2010年7月4~18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牦牛的行为,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夏季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所有行为划分为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5种类型。结果表明,运动、摄食和休息是牦... 2010年7月4~18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牦牛的行为,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夏季行为时间分配与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将所有行为划分为运动、摄食、休息、社群和其他行为5种类型。结果表明,运动、摄食和休息是牦牛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1.06±2.36)%、(33.14±2.51)%和(22.84±4.71)%,社群和其他行为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1.49±0.17)%和(1.47±0.20)%。运动的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8:00~10:00和15:00~16:00;摄食行为的高峰期出现在9:00~10:00和15:00~16:00,12:00~13:00有个小高峰出现:休息的高峰期出现在10:00~12:00和13:00~15:00;贺兰山牦牛呈现出取食-休息-取食的行为规律。利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年龄的牦牛行为进行了比较,成体与幼体的社群行为差异显著(P<0.05),运动、摄食、休息和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贺兰山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容对圈养雌性岩羊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致荣 王爱善 +3 位作者 滕丽微 朱建青 何静 刘振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216-7222,共7页
为了探究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对岩羊行为和活动节律的影响,于2017年3月—7月,以上海动物园的5只雌性岩羊(Pseudois nayaur)为研究对象,设计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试验,利用瞬时扫描法对岩羊进行行为学观察,分析岩羊丰容前后昼间行为的变化... 为了探究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对岩羊行为和活动节律的影响,于2017年3月—7月,以上海动物园的5只雌性岩羊(Pseudois nayaur)为研究对象,设计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试验,利用瞬时扫描法对岩羊进行行为学观察,分析岩羊丰容前后昼间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环境丰容,岩羊的运动行为和反刍行为显著增加,卧息行为和其他行为显著减少,取食行为无明显变化。在环境丰容基础上,开展食物丰容后,运动行为明显减少,取食行为明显增加。卧息行为有所减少、反刍行为和其他行为有所增加,但变化均不明显。丰容后岩羊的昼间活动节律也发生了变化。取食行为呈现2个高峰期(8:00—11:00和15:00—18:00),取食行为普遍提高;运动行为在13:30—17:30时段较丰容前提前一个小时左右发生;卧息行为有相似的波动规律,但丰容后其昼间发生频次在16:00之前均降低;反刍行为波动最大,呈现出明显的2个高峰期(6:00—9:00和10:00—15:00)。试验表明,在进行环境和食物丰容后,岩羊的活动增加,优化了时间分配,福利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丰容 食物丰容 岩羊 活动时间分配 行为 圈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同域分布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秋季食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嘉 暴旭 +5 位作者 刘振生 高惠 赵唱 孙玉姣 王继飞 滕丽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05-3711,共7页
对贺兰山同域分布的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秋季的粪便进行采集,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二者秋季食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采集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分别获得两种动物40个复合粪便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处理计算,得到... 对贺兰山同域分布的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秋季的粪便进行采集,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二者秋季食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采集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分别获得两种动物40个复合粪便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处理计算,得到贺兰山同域分布的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秋季的食性组成及组成比例。结果显示,高山麝秋季共取食植物20科30种(属),其中蓝锭果忍冬(11.96%)、秦氏黄芪(10.17%)、密齿柳(8.32%)、折枝绣线菊(6.82%)、内蒙野丁香(6.18%)组成了高山麝的主要食物;阿拉善马鹿秋季共取食植物12科29种(属),其中针茅(22.15%)、灰榆(21.14%)、早熟禾(16.90%)、小叶金露梅(11.62%)、山杨(10.00%)为阿拉善马鹿秋季的主要食物。高山麝和阿拉善马鹿共有9种食物重叠,生态位重叠指数为83.75%。秋季高山麝取食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ou均匀性指数、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和最大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阿拉善马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麝 阿拉善马鹿 食性 秋季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粪便DNA的贺兰山岩羊亲权鉴定和婚配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祝招玲 刘振生 +6 位作者 高惠 张致荣 姚绪新 刘鹏 韩兴志 王继飞 滕丽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639-8647,共9页
2017年7—8月和11—12月在贺兰山岩画风景区采集到369份岩羊新鲜粪便样本,用多态性较高的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共识别出282只岩羊个体。通过复合扩増和牙釉蛋白基因PCR法共鉴定出152只雄性,130只雌性。微卫星分析得到平均等位基... 2017年7—8月和11—12月在贺兰山岩画风景区采集到369份岩羊新鲜粪便样本,用多态性较高的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共识别出282只岩羊个体。通过复合扩増和牙釉蛋白基因PCR法共鉴定出152只雄性,130只雌性。微卫星分析得到平均等位基因(Na)为10.1,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73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512,平均多态信息(PIC)为0.6129。运用Cervus3.0软件进行亲权鉴定,并用Kingroup V2计算个体间的亲缘系数(r),作为亲权鉴定的补充,共鉴定出父 母 子7对,父 子21对,母 子19对。根据亲缘关系对岩羊的婚配制进行推测分析,表明岩羊婚配制应属一雄多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亲权鉴定 婚配制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白尾海雕的越冬种群数量和分布研究简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军 张明明 +2 位作者 李路云 王晓勤 滕丽微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0-782,共3页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越冬种群数量及时间、分布范围及生境类型进行了调查。根据最小种群数量评估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地区的白尾海...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越冬种群数量及时间、分布范围及生境类型进行了调查。根据最小种群数量评估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地区的白尾海雕种群数量为9-14只,越冬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主要活动于悬崖峭壁或沟谷开阔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海雕 越冬时间 种群数量 生境类型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冬夏季的上毛显微形态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芮 滕丽微 刘振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100,共4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颈部、背部、腹侧部、腹下部、臀部、腿部、蹄部7个部位冬毛及夏毛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除过鳞片花纹类型及排列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外,贺兰山岩羊7个部位冬毛和...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颈部、背部、腹侧部、腹下部、臀部、腿部、蹄部7个部位冬毛及夏毛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除过鳞片花纹类型及排列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外,贺兰山岩羊7个部位冬毛和夏毛在毛长度、毛伸直长度、卷曲度、毛细度、髓质细度、毛髓质指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贺兰山岩羊上毛髓质指数较高,除蹄部外,其它6个部位保持在90%以上。躯干部毛长度和毛髓质指数显著高于腿部和蹄部(P<0.05),主要起到保温功能。腿部和蹄部杂波型鳞片比例最大,皮质发达,主要起到保护功能。这将为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学及物种鉴定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羊毛 毛显微形态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川金丝猴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差异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睿 滕丽微 +1 位作者 刘振生 王爱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7-354,共8页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来补充并解释川金丝猴的行为选择。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休息行为最多,占56.80%。个体间在运动、理毛、摄食、自我梳理行为上差异极显著(P<0.01),亚成体运动时间与雌_2自我梳理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个体。社会单元中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进行的关联行为最多,其次为亚成体与雌_2个体。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的行为具有排他性。空间利用率上,假山区利用最多(48.20%),主要用来休息。其次为丰容区(32.81%),是个体运动与采食的主要区域。前笼区占12.00%,与进行较多的乞食有关。个体间对不同区域的利用差异显著(P<0.05)。雄性个体和雌_1个体对假山区域利用较多,雌_2个体和亚成体对丰容区利用较多,亚成体对前笼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雌_2个体对草地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时间分配 空间利用率 瞬时扫描取样法 上海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升高对丽斑麻蜥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胡秋语 朱倩 +3 位作者 崔文琦 韩兴志 滕丽微 刘振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全球变暖会造成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及灭绝、潜在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影响。爬行动物属于外温动物,对环境温度依赖性极强,全球变暖对爬行动物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为进一步了解气候变暖对爬行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丽斑麻蜥Eremias ... 全球变暖会造成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及灭绝、潜在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影响。爬行动物属于外温动物,对环境温度依赖性极强,全球变暖对爬行动物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为进一步了解气候变暖对爬行动物的影响,本研究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研究对象,模拟气候变暖的升温环境设置加温组和对照组,通过采血观察白细胞计数及肌内注射植物血凝素(PHA)测定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探索温度升高对爬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温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平均环境温差为6.04℃,泄殖腔温度上升4.33℃,差异均极显著;实验中加温组白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肌内注射PHA后,肿胀反应在12 h时的效果最佳,加温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且加温组肿胀反应达到峰值的应答时间短于对照组。本研究分析了温度升高对丽斑麻蜥免疫能力的影响,为今后气候变暖影响下的动物免疫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斑麻蜥 气候变暖 白细胞 植物血凝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