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林业对我国退耕还林的启示
1
作者 李保玉 刘宾 《防护林科技》 2003年第4期27-29,共3页
通过对美国林业概况及其先进管理经验的阐述,得出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4点启示:坚定不移地坚持退耕还林方针政策不动摇;继续加强对现有林地的保护和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力度;切实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实... 通过对美国林业概况及其先进管理经验的阐述,得出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4点启示:坚定不移地坚持退耕还林方针政策不动摇;继续加强对现有林地的保护和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力度;切实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实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林业 退耕还林 林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支玲 杨明 +3 位作者 卿向阳 徐慧丽 刘燕 赵玉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 在理解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智力四大系统的支持能力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和四川省朝天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经济系统对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最弱;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退耕还林工程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世东 吴转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 西部大开发 植被恢复 中西部地区 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红霞 王雪松 +5 位作者 王兵 李保玉 牛香 王晓燕 师贺雄 汪金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5,共8页
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970亿8 000万元,1年内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远远超过工程自实施以来国家的总投资,6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效益价值... 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970亿8 000万元,1年内创造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远远超过工程自实施以来国家的总投资,6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均水资源总量的26.54%,固土总物质量占该省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的20.90%,固碳总量占"十二五"期间年碳排放量的40.96%,吸附污染物量和滞尘量远远超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要求;2)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和封山育林;3)不同林种类型的生态效益价值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态林、经济林和灌木林。评估结果可真实地反映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效益 评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分析研究——以吴起县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2-336,共5页
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生态健康状况代表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代表其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自我更新的能力。基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和森林健康两方面构建的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以吴起县为例,对陕北地区退... 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生态健康状况代表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代表其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自我更新的能力。基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和森林健康两方面构建的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以吴起县为例,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提出该区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县 退耕还林 生态健康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277,共5页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a后,所种植的林木大部分都已经成林,生态健康问题也开始彰显。将生态健康的理念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结合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尝试。目前国际上关于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的研究很少,尚未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远未形成系统研...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a后,所种植的林木大部分都已经成林,生态健康问题也开始彰显。将生态健康的理念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结合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尝试。目前国际上关于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的研究很少,尚未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远未形成系统研究体系。中国对此研究则刚开始,更多的问题需要调查和研究。在退耕还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的概念,探讨其概念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并试图构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诊断指标,提出进一步加强植被恢复研究的相关建议,展望退耕还林生态健康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健康 诊断指标 植被恢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1 位作者 鲁少波 鲁绍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绩效管理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玉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83,共3页
在全面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提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依然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当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已经具... 在全面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提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依然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和耕地安全;当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已经具备了条件,但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必要性 可行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结合对我国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通过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客观合理地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适合于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为当地维持退耕还林健康发展及... 结合对我国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通过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理论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客观合理地筛选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适合于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为当地维持退耕还林健康发展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我国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途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建华 喻理飞 孙保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3,90,共4页
介绍了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从经营技术、经济发展与后续产业、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移民、工程管理与后续发展政策等四个方面,对实现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陕北地区 退耕还林 可持续经营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形势下退耕还林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玉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8,共3页
为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外部环境,回答了当前形势下退耕还林是否要"继续退"、"能否退"和"怎么退"的问题。指出: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qu... 为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外部环境,回答了当前形势下退耕还林是否要"继续退"、"能否退"和"怎么退"的问题。指出: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等形势赋予了退耕还林新的使命,继续退耕还林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经营管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玉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经营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工程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森林经营管理 限额采伐管理 抚育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粮食安全下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玉涛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5期90-92,共3页
对于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正向的外部效应还是负面的影响,不同学者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文章从退耕还林后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势调整、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优... 对于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安全会产生正向的外部效应还是负面的影响,不同学者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文章从退耕还林后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势调整、工程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等方面论述了退耕还林工程不但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反而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外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林木经营工作的思考
14
作者 赵玉涛 吴文玉 张东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62,共3页
科学地经营林地林木,是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发展退耕还林产业、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重要措施。当前,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林木经营工作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在经营理念、政策激励机制、技术资金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工程... 科学地经营林地林木,是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发展退耕还林产业、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重要措施。当前,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林木经营工作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在经营理念、政策激励机制、技术资金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工程林地林木的健康经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林地林木经营工作,必须引导各地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研究完善适合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林地林木经营政策,并进一步做好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林地林木经营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际出发是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基石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树人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6,共4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退耕还林工程,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退耕还林工程,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在其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基本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针对工程推进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也必须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实际出发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红霞 王兵 +2 位作者 李保玉 牛香 刘祖英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脱离传统的纸质数据与地图,在具备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囊括的数据查询、修改等操作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保护区资源数据、机构信息与办公信息的同步数据共享,以资源数据多维度批量处理分析、机构信息多媒体形式展现、办... 脱离传统的纸质数据与地图,在具备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囊括的数据查询、修改等操作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保护区资源数据、机构信息与办公信息的同步数据共享,以资源数据多维度批量处理分析、机构信息多媒体形式展现、办公信息人性化处理为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用于保护区管理局内部使用的基于B/S模式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管理部门的分析决策效率,增强数据文件的安全性,促使数据得到规范的管理,在改善办公条件水平的同时,实现实时动态整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模式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春明 杜纪山 张会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3,共5页
利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林生物量进行计算,分析了间伐对林分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林分在间伐后总生物量明显低于未间伐林分的总生物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间伐林分的生物... 利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林生物量进行计算,分析了间伐对林分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林分在间伐后总生物量明显低于未间伐林分的总生物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间伐林分的生物量渐近于未间伐林分生物量;间伐林分的树枝和树干生物量比未间伐林分大,间伐强度在弱度时树枝和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率较大;未间伐林分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率比间伐林分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生物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小五台山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王红霞 王兵 +1 位作者 李保玉 牛香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1期16-18,共3页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从省级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更系统地、安全地、科学地管理保护辖区的资源与机构数据,结合GIS、局域网等技术手段与保护区管理局实际需要,搭建河北小五台山国家...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从省级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更系统地、安全地、科学地管理保护辖区的资源与机构数据,结合GIS、局域网等技术手段与保护区管理局实际需要,搭建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该系统包括资源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旨在提高该保护区管理局的管理水平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模式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