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热河谷牛角瓜光合特性
被引量:
16
1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3 位作者
余发新
郑元
马焕成
高松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3,共5页
为明确干热河谷典型植被的光合适应机制,以2年生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牛角瓜的光合日进程及光合响应曲线。经测定,牛角瓜在雨季光合能力强于旱季,光能利用率(LU,E)雨季高于旱季,而...
为明确干热河谷典型植被的光合适应机制,以2年生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牛角瓜的光合日进程及光合响应曲线。经测定,牛角瓜在雨季光合能力强于旱季,光能利用率(LU,E)雨季高于旱季,而水分利用率(WU,E)则相反;净光合速率(Pn)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关系,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49,回归方程为Pn=100.804-0.722RH-1.618Ta+0.017PA,R-0.094Ca;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胞间CO2摩尔分数(Ci)呈先降后升趋势,气孔限制值(Ls)出现3个升高值,牛角瓜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可见,牛角瓜为典型阳性植物,气温不是直接限制牛角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因素,牛角瓜对高温、高光照具有较强的耐性,而不能充分利用热能和光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牛角瓜
光合作用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热区坡柳对立地因子的生长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冬
葛娈
+2 位作者
马焕成
赵高卷
杨建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4,29,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热区坡柳(Dodonaea viscosa L.)生长特征的影响,确定影响坡柳生长主导因子,在对坡柳在云南热区的资源分布进行初步踏查的基础上,选择14个地区开展了坡柳株高、地径、冠幅及生物量的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
为了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热区坡柳(Dodonaea viscosa L.)生长特征的影响,确定影响坡柳生长主导因子,在对坡柳在云南热区的资源分布进行初步踏查的基础上,选择14个地区开展了坡柳株高、地径、冠幅及生物量的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坡柳生长差异显著,其中大姚地区生物量最高,达到14.14 t·hm-2;低海拔区坡柳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及生物量均大于高海拔地区,分别为18.28 mm、179.16 cm和8.94 t·hm-2,但海拔高度对坡柳生物量及生长特征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坡柳总生物量、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均随坡位变化自下而上逐渐减少,下坡位生物量最大,达到10.01 t·hm-2,且上坡位生物量、平均地径及平均株高显著低于中坡位、下坡位(P<0.05);坡向对坡柳生长影响不明显,但是阴坡地段坡柳的生长指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和总生物量都要优于阳坡地段。因此,可以认为影响坡柳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坡位,坡柳最适宜的立地条件为低海拔,下坡位和阴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柳
生长特征
立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欧光龙
彭明春
+2 位作者
王崇云
段禾祥
李晓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以云南省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采用3S技术绘制研究区景观图,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该工程建设前后研究区和14个样地的景观指数,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分析了库区形成前后坝址至库尾景观格局的...
以云南省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采用3S技术绘制研究区景观图,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该工程建设前后研究区和14个样地的景观指数,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分析了库区形成前后坝址至库尾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研究区景观优势度水平降低,景观更加破碎化,且受水库建成的影响,斑块形状更加规则。以金沙江拐弯处S7样地为界,景观格局沿库尾和坝址2个方向呈规律性变化,即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且水电站建设后景观格局变化受地势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景观生态学
景观格局
金沙江中游
鲁地拉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土壤条件下山杨幼苗不同叶位叶片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陆燕元
潘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叶片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揭示杨树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及耐旱机制,为不同土壤类型的旱区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月龄的山杨(Populustremuloides)幼苗作为材料,加拿大...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叶片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揭示杨树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及耐旱机制,为不同土壤类型的旱区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月龄的山杨(Populustremuloides)幼苗作为材料,加拿大常用的商业混合土(PMX)和典型的山杨生长的土壤(ELL)为供试土壤,采取土壤逐渐干旱的方法进行控水试验,对山杨幼苗的叶片伸长生长,植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光合特性等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干旱胁迫下两种土壤类型对山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较为紧实的土壤(ELL)中,土壤含水量较高,但可利用水分较低;杨树幼苗在干旱处理前期加速生长,尽可能多的获取资源来积累生物量,但存活的时间较短;此外,ELL基质上的幼苗会把有限的水资源优先供应给生长比较旺盛的上部叶片,加速生长,并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较为疏松的土壤(PMX)保水性差,失水快,但土壤有效水分较高,杨树幼叶受旱后采取保守策略,叶片减缓生长,植株存活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耐旱性。此外,干旱处理前期土壤中有限的水分优先供应功能比较成熟的中部叶片,中部叶片的光合活性、WUE也较高,直至干旱后期才转移至上部叶片。干旱中前期(≤8 d)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后期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而PMX基质上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则可能还受其它因素如叶肉细胞导度(gm)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杨幼苗
干旱胁迫
叶位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非对称性光竞争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刘涛
姬明飞
+1 位作者
邓燕
苏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光是植物生长、繁衍所需求的最基本资源之一,同时光资源往往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紧扣植物邻体光竞争影响个体功能性状、种群大小及群落种类结构、物种多样性等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非对称性光竞争下植物个体高生长策略...
光是植物生长、繁衍所需求的最基本资源之一,同时光资源往往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紧扣植物邻体光竞争影响个体功能性状、种群大小及群落种类结构、物种多样性等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非对称性光竞争下植物个体高生长策略、种群邻域效应、冠层光传播模型、影响域模型以及群落优势物种变化等最新研究,概述了植物种群内大、小个体间光资源分配模式及非对称性竞争机理,并以草地群落研究为例,阐明植物种内、种间非对称性光竞争不仅造成不同物种的功能性状改变,更是高生产力时群落物种丧失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因而,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深入研究植物功能性状与邻体非对称性光竞争关系,不仅能够为植被生长对增温等响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而且能够为未来构建群落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竞争
邻域效应
植物冠层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理类型青杨派古树扦插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
3
6
作者
潘立
陆燕元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9,共12页
为了揭示不同地理类型古杨树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理,本试验以胸径≥1 m,树龄在300~500 a生的青杨派三脉青杨、乡城杨和康定杨古杨树扦插苗为对象,采用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地理类型古杨树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生理生化及抗...
为了揭示不同地理类型古杨树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理,本试验以胸径≥1 m,树龄在300~500 a生的青杨派三脉青杨、乡城杨和康定杨古杨树扦插苗为对象,采用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地理类型古杨树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生理生化及抗逆基因表达的差异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干热河谷型的三脉青杨的光合参数较低,受到干旱胁迫后反应最为敏感,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迅速下降,抗氧化酶APX和SOD活性以及抗逆基因SOD瞬时表达量均显著增加,O^(2-).积累量降低,但干旱强度加剧后三脉青杨植株形态受损程度最重,表明三脉青杨在中轻度的干旱胁迫下适应能力较好。温湿型乡城杨受旱后抗逆基因Lea3和SOD瞬时表达量均同时升高,植株叶片的光合能力稳定,表明其对干旱的适应的综合能力较强,因此,乡城杨的分布范围要远远大于其它两种。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寒湿型康定杨受干旱后虽然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以及SOD基因瞬时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但H_(2)O_(2)积累量也增幅明显,叶片含水量及光合特性明显下降,表明其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较弱。由此可见,不同的抗旱基因在不同的地理类型古杨树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干旱的响应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对自身特定气候的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类型
古杨树
干旱胁迫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热河谷牛角瓜光合特性
被引量:
16
1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余发新
郑元
马焕成
高松金
机构
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
生物
资源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西南地区
生物
多样性
保育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
林业大学
)
江西广播电视
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175)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项目(201304810)
+2 种基金
江西省科学院科研开发专项基金(2012-YQC-06)
江西省科学院协同创新专项研究经费(2013-XTPH-06)
江西省科学院产学研合作资金项目(2013-09)
文摘
为明确干热河谷典型植被的光合适应机制,以2年生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牛角瓜的光合日进程及光合响应曲线。经测定,牛角瓜在雨季光合能力强于旱季,光能利用率(LU,E)雨季高于旱季,而水分利用率(WU,E)则相反;净光合速率(Pn)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关系,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49,回归方程为Pn=100.804-0.722RH-1.618Ta+0.017PA,R-0.094Ca;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胞间CO2摩尔分数(Ci)呈先降后升趋势,气孔限制值(Ls)出现3个升高值,牛角瓜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可见,牛角瓜为典型阳性植物,气温不是直接限制牛角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因素,牛角瓜对高温、高光照具有较强的耐性,而不能充分利用热能和光能。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牛角瓜
光合作用
光合特性
Keywords
Dry-hot Vally
Calotropis gigantean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O945.11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热区坡柳对立地因子的生长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冬
葛娈
马焕成
赵高卷
杨建军
机构
国家林业局
西南地区
生物
多样性
保育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
林业大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4,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75)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文摘
为了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热区坡柳(Dodonaea viscosa L.)生长特征的影响,确定影响坡柳生长主导因子,在对坡柳在云南热区的资源分布进行初步踏查的基础上,选择14个地区开展了坡柳株高、地径、冠幅及生物量的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坡柳生长差异显著,其中大姚地区生物量最高,达到14.14 t·hm-2;低海拔区坡柳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及生物量均大于高海拔地区,分别为18.28 mm、179.16 cm和8.94 t·hm-2,但海拔高度对坡柳生物量及生长特征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坡柳总生物量、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均随坡位变化自下而上逐渐减少,下坡位生物量最大,达到10.01 t·hm-2,且上坡位生物量、平均地径及平均株高显著低于中坡位、下坡位(P<0.05);坡向对坡柳生长影响不明显,但是阴坡地段坡柳的生长指标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和总生物量都要优于阳坡地段。因此,可以认为影响坡柳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是坡位,坡柳最适宜的立地条件为低海拔,下坡位和阴坡。
关键词
坡柳
生长特征
立地因子
Keywords
Dodonaea viscosa L.
Growth characteristic
Site factor
分类号
S718.5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欧光龙
彭明春
王崇云
段禾祥
李晓华
机构
国家林业局
西南地区
生物
多样性
保育
重点
实验室
(
西南
林业大学
)
云南
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157,共5页
基金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资金项目
文摘
以云南省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为例,采用3S技术绘制研究区景观图,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该工程建设前后研究区和14个样地的景观指数,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分析了库区形成前后坝址至库尾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研究区景观优势度水平降低,景观更加破碎化,且受水库建成的影响,斑块形状更加规则。以金沙江拐弯处S7样地为界,景观格局沿库尾和坝址2个方向呈规律性变化,即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且水电站建设后景观格局变化受地势影响较大。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景观生态学
景观格局
金沙江中游
鲁地拉水电站
Keywords
basic disciplin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pattern
middlereach of Jinsha River
Ludila hydropower station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土壤条件下山杨幼苗不同叶位叶片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陆燕元
潘立
机构
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
西南
林业大学
会计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J0169)
云南省农业联合专项(202101BD070001-0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81)。
文摘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叶片对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揭示杨树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及耐旱机制,为不同土壤类型的旱区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月龄的山杨(Populustremuloides)幼苗作为材料,加拿大常用的商业混合土(PMX)和典型的山杨生长的土壤(ELL)为供试土壤,采取土壤逐渐干旱的方法进行控水试验,对山杨幼苗的叶片伸长生长,植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光合特性等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干旱胁迫下两种土壤类型对山杨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下,较为紧实的土壤(ELL)中,土壤含水量较高,但可利用水分较低;杨树幼苗在干旱处理前期加速生长,尽可能多的获取资源来积累生物量,但存活的时间较短;此外,ELL基质上的幼苗会把有限的水资源优先供应给生长比较旺盛的上部叶片,加速生长,并保持较高的光合活性;较为疏松的土壤(PMX)保水性差,失水快,但土壤有效水分较高,杨树幼叶受旱后采取保守策略,叶片减缓生长,植株存活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耐旱性。此外,干旱处理前期土壤中有限的水分优先供应功能比较成熟的中部叶片,中部叶片的光合活性、WUE也较高,直至干旱后期才转移至上部叶片。干旱中前期(≤8 d)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后期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而PMX基质上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则可能还受其它因素如叶肉细胞导度(gm)等影响。
关键词
山杨幼苗
干旱胁迫
叶位
光合特性
Keywords
Populus tremuloide sseedling
Drought stress
Leaf-positi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分类号
S792.11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非对称性光竞争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刘涛
姬明飞
邓燕
苏旭
机构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
重点
实验室
青海师范
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
林业大学
国家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基金
固沙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抗旱性研究(2017-ZJ-904)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2017-ZJ-Y13)
文摘
光是植物生长、繁衍所需求的最基本资源之一,同时光资源往往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紧扣植物邻体光竞争影响个体功能性状、种群大小及群落种类结构、物种多样性等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非对称性光竞争下植物个体高生长策略、种群邻域效应、冠层光传播模型、影响域模型以及群落优势物种变化等最新研究,概述了植物种群内大、小个体间光资源分配模式及非对称性竞争机理,并以草地群落研究为例,阐明植物种内、种间非对称性光竞争不仅造成不同物种的功能性状改变,更是高生产力时群落物种丧失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因而,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深入研究植物功能性状与邻体非对称性光竞争关系,不仅能够为植被生长对增温等响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而且能够为未来构建群落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对称性竞争
邻域效应
植物冠层
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asymmetric competition
neighbor effects
plant canopy
biodiversity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理类型青杨派古树扦插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
3
6
作者
潘立
陆燕元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
会计学院
国家林业局
西南地区
生物
多样性
保育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81)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J0169)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课题(2019-NLZX-YB43)。
文摘
为了揭示不同地理类型古杨树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及分子适应机理,本试验以胸径≥1 m,树龄在300~500 a生的青杨派三脉青杨、乡城杨和康定杨古杨树扦插苗为对象,采用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地理类型古杨树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生理生化及抗逆基因表达的差异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干热河谷型的三脉青杨的光合参数较低,受到干旱胁迫后反应最为敏感,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迅速下降,抗氧化酶APX和SOD活性以及抗逆基因SOD瞬时表达量均显著增加,O^(2-).积累量降低,但干旱强度加剧后三脉青杨植株形态受损程度最重,表明三脉青杨在中轻度的干旱胁迫下适应能力较好。温湿型乡城杨受旱后抗逆基因Lea3和SOD瞬时表达量均同时升高,植株叶片的光合能力稳定,表明其对干旱的适应的综合能力较强,因此,乡城杨的分布范围要远远大于其它两种。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寒湿型康定杨受干旱后虽然抗氧化酶SOD和APX活性以及SOD基因瞬时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但H_(2)O_(2)积累量也增幅明显,叶片含水量及光合特性明显下降,表明其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较弱。由此可见,不同的抗旱基因在不同的地理类型古杨树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干旱的响应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对自身特定气候的适应机制。
关键词
地理类型
古杨树
干旱胁迫
响应
Keywords
geographical type
ancient Populus cutting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分类号
S792.1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热河谷牛角瓜光合特性
高柱
王小玲
余发新
郑元
马焕成
高松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热区坡柳对立地因子的生长响应
黄冬
葛娈
马焕成
赵高卷
杨建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欧光龙
彭明春
王崇云
段禾祥
李晓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种土壤条件下山杨幼苗不同叶位叶片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特性分析
陆燕元
潘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植物非对称性光竞争研究进展
刘涛
姬明飞
邓燕
苏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地理类型青杨派古树扦插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潘立
陆燕元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