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扦插生根过程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3 位作者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罗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5-619,共5页
以"湘林"系列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XL1与XL4插穗为材料,研究了其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①油茶属于愈合组织生根类型;②XL1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始终... 以"湘林"系列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XL1与XL4插穗为材料,研究了其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①油茶属于愈合组织生根类型;②XL1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始终高于XL4,可溶性蛋白均为"N"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者的积累为不定根的形成提供营养物质;③XL4的POD活性始终大于XL1,POD活性在愈合组织形成期和不定根诱导期出现高峰,利于根原基的诱导;POD活性在愈合组织和不定根表达期下降,利于根原基发育及不定根的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油茶 扦插 生根特性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与高光效育种前景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隆升 陈永忠 彭邵锋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3-39,共7页
在综述油茶光合作用和山茶属其他植物光合作用的规律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高光效株型的选育、生理生化型的选育、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论述了油茶高光效育种的主要方法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油茶 光合特性 高光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89
3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4 位作者 陈隆升 彭邵锋 王湘南 杨小胡 马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了探究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油茶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出... 为了探究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油茶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了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的回归方程。通过15个不同品种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统计检验,叶绿素a与总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通过回归方程利用SPAD值来预测油茶叶片叶绿素的绝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品种资源现状与良种筛选技术 被引量:59
4
作者 彭邵锋 陆佳 +4 位作者 陈永忠 陈隆升 王瑞 王湘南 马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4-179,共6页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球茶油总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油茶良种资源的选育与示范推广是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充分认识油茶良种的重要意义,提高油茶良种化水平,文中阐述了油茶良种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球茶油总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油茶良种资源的选育与示范推广是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充分认识油茶良种的重要意义,提高油茶良种化水平,文中阐述了油茶良种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和质量标准,分析了中国油茶良种资源现状,总结提出了不同区域的油茶良种筛选技术及高效繁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良种 质量标准 栽培区划 繁育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油茶林害虫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密 邹佳慧 +5 位作者 何振 伍义平 李海鹏 夏永刚 喻锦秀 刘跃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5,共5页
于2011年7月~2012年8月采用定点调查法对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油茶林害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初步记录油茶害虫112种,隶属于7目41科,以鳞翅类害虫种类占绝对优势,并记录油茶主要害虫10种,其中以以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茶角胸... 于2011年7月~2012年8月采用定点调查法对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油茶林害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初步记录油茶害虫112种,隶属于7目41科,以鳞翅类害虫种类占绝对优势,并记录油茶主要害虫10种,其中以以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茶小卷叶蛾Archips orana和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发生数量较大;通过对不同月份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以5月油茶害虫出现种类最多达到47种,5月和9月份油茶林害虫发生数量较大;对不同类型油茶林害虫调查发现,以油茶低改林昆虫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但其优势度指数最小;而油茶新造林虽然具有较高的昆虫多样性系数,但其优势度较大(达到0.057 8),主要由茶角胸叶甲、广西灰象Sympiezomias citri、柑橘斜脊象甲Platymycteropsis mandarinus等集中发生引起,因此针对油茶新造林虫害的发生和防治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害虫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组成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茶角胸叶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密 周刚 +3 位作者 何振 谭济才 刘跃进 伍义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3-180,共8页
探讨生物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对种群分布的影响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Engelbrecht et al.,2007;张春雨等,2008;祁建等,2007;唐志尧等,2004)。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构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昆虫... 探讨生物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对种群分布的影响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Engelbrecht et al.,2007;张春雨等,2008;祁建等,2007;唐志尧等,2004)。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构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对了解昆虫种群的扩散行为、暴发原因、消长规律及可持续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徐汝梅等,2005)。某种昆虫在不同时间、不同栽培模式等层面下的空间分布型相关报道较多(峗薇等,2013;宋树人等,2008;郑伯平等,2010;陈乾锦等,2002),然而大部分研究仅限于了解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和对聚集度的检测,结论仅止于昆虫的均匀、聚集、随机分布是由昆虫习性与环境共同引起或者由环境条件引起,但具体是哪一种习性或者哪种环境因子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后续相关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茶角胸叶甲 空间分布型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及蔗糖浓度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4 位作者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罗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225,共3页
比较分析了蔗糖、果糖、葡萄糖、白糖和麦芽糖5种碳源以及不同蔗糖浓度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诱导率可达100%,以白糖为碳源,诱导率可达93.3%,两者无显著差异;蔗糖浓度为30 mg/L,诱导率可达100%,蔗糖浓度为20... 比较分析了蔗糖、果糖、葡萄糖、白糖和麦芽糖5种碳源以及不同蔗糖浓度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诱导率可达100%,以白糖为碳源,诱导率可达93.3%,两者无显著差异;蔗糖浓度为30 mg/L,诱导率可达100%,蔗糖浓度为20 mg/L,诱导率可达83.2%,两者无显著差异。在油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可以白糖做为碳源,替代分析纯蔗糖,若须使用蔗糖为碳源,浓度应为20~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油茶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产业主要经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8
作者 彭邵锋 陈永忠 +3 位作者 马力 王瑞 陈隆升 王湘南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我国当前油茶产业经营投资大、回收周期长、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总结出5种主要经营模式,分别从经营主体、生产规模、经营水平等8个指标研究其主要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影响经营模式选择的政策、土地、资金、市场和科技等... 针对我国当前油茶产业经营投资大、回收周期长、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总结出5种主要经营模式,分别从经营主体、生产规模、经营水平等8个指标研究其主要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影响经营模式选择的政策、土地、资金、市场和科技等关键因素,总结出我国油茶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方式,提出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增强市场的主导作用,强化科技的引领作用,确立林农的主体地位,突出林地的载体作用的油茶产业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经营模式 产业化 规模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良种苗木质量标准与辨别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彭邵锋 陈永忠 +3 位作者 王瑞 陈隆升 罗健 王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发展油茶产业,良种是关键,种苗是基础。本文阐述了油茶良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良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深入分析了假劣苗木出现的主要原因,总结出良种苗木质量辨别技术,提出了苗木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 油茶 良种苗木 质量标准 辨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修剪技术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永忠 陈隆升 +3 位作者 孙建一 罗建 彭邵锋 王瑞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91-94,共4页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修剪是保证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在阐述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油茶幼林、成林以及低产林的修剪技术,为油茶的丰产栽培和低产林...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修剪是保证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在阐述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油茶幼林、成林以及低产林的修剪技术,为油茶的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修剪技术 丰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油茶害虫名录与区系及主要害虫地理分布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密 周刚 +5 位作者 李海鹏 何振 廖正乾 夏永刚 喻锦秀 颜学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60-64,共5页
采用历史标本整理、各市县普查和定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油茶害虫进行统计,编制油茶害虫名录。结果表明:初步记录到湖南省油茶害虫172种,隶属于8目53科,以昆虫纲鳞翅目、鞘翅目和同翅目昆虫种类较多;发现油茶新记录害虫12种,... 采用历史标本整理、各市县普查和定点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油茶害虫进行统计,编制油茶害虫名录。结果表明:初步记录到湖南省油茶害虫172种,隶属于8目53科,以昆虫纲鳞翅目、鞘翅目和同翅目昆虫种类较多;发现油茶新记录害虫12种,湖南省新记录昆虫5种;湖南省油茶害虫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同时利用地理统计软件就主要害虫——茶籽象甲和茶角胸叶甲在该省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害虫名录 区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1 位作者 彭邵锋 杨正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46-148,共3页
油茶是我国最重要木本油料资源之一,在我国南方省(区)的农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中,在良种壮苗、营造林和产业发展模式、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把种苗质量关、加强技术培训、... 油茶是我国最重要木本油料资源之一,在我国南方省(区)的农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中,在良种壮苗、营造林和产业发展模式、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把种苗质量关、加强技术培训、实施油茶标准化等具体措施,供油茶生产和管理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产业 问题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林地水土保持经营技术措施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3 位作者 杨正华 彭邵锋 杨小胡 罗健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23-125,共3页
随着油茶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水土保持工作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阐述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提出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油茶林地水土保持经营技术措施。
关键词 油茶 水土保持 生态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产业发展中科技支撑的形式与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3 位作者 陈隆升 王湘南 马力 唐炜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39-141,共3页
阐述了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支撑的主要形式(样板示范、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着重探讨了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度的对策,为引领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油茶 科技支撑 产业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油茶林天敌资源调查及其优势种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密 何振 +2 位作者 廖晓伍 夏永刚 颜学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43-49,共7页
2013—2014年,采用林间采集和室内饲养等方法,对湖南省油茶林害虫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天敌103种,隶属于2纲8目31科,其中捕食性天敌73种(包括25种蜘蛛),寄生性天敌30种;首次报道了羽角姬小蜂寄生油茶堆砂蛀蛾幼虫;油茶林优势种类... 2013—2014年,采用林间采集和室内饲养等方法,对湖南省油茶林害虫天敌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天敌103种,隶属于2纲8目31科,其中捕食性天敌73种(包括25种蜘蛛),寄生性天敌30种;首次报道了羽角姬小蜂寄生油茶堆砂蛀蛾幼虫;油茶林优势种类为异色瓢虫、茶色新园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敌 优势种 油茶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林茶籽象甲成虫活动的时间格局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密 万辉 +2 位作者 阳党政 胡蔚 谢逸菲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探索茶籽象甲成虫的发生规律,2018—2021年,采用逐旬定点5点取样调查法对不同林龄油茶林中的茶籽象甲成虫时序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籽象甲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其丰度呈现隔年高低变化的现象。油茶中幼林中的茶籽... 为探索茶籽象甲成虫的发生规律,2018—2021年,采用逐旬定点5点取样调查法对不同林龄油茶林中的茶籽象甲成虫时序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籽象甲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其丰度呈现隔年高低变化的现象。油茶中幼林中的茶籽象甲成虫零星出现,其丰度较其它林龄油茶林中的低;4月下旬的丰度较其他月份的大,7月中下旬的频度最高。在近成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中,茶籽象甲成虫的丰度在各年的月旬基本呈现单峰抛物线现象,波峰在6月中旬或下旬;由中幼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到老龄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成虫的丰度、频度逐渐增加,物种丰度比例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象甲 时间格局 林龄 物种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江县油茶有害生物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照亮 袁毅 +5 位作者 胡满花 黄写怡 李伟花 王艳 王霞林 彭邵锋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90-95,共6页
采用踏查及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江县油茶有害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记录油茶有害生物52种,包括病害5种,虫害41种,有害植物4种,有害动物2种;平江县主要油茶有害生物种类为油茶炭疽病Glomerela cingulata、油茶软腐病Agaricodoch... 采用踏查及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江县油茶有害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记录油茶有害生物52种,包括病害5种,虫害41种,有害植物4种,有害动物2种;平江县主要油茶有害生物种类为油茶炭疽病Glomerela cingulata、油茶软腐病Agaricodochium camelliae和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3种有害生物共计发生面积9 705. 9 hm^2,均为轻中度发生,占全县油茶林面积26. 26%,主要分布在平江中部区域(童市、三墩、梅仙、安定等乡镇);利用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油茶林有害生物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嫁接油茶林有害生物种类明显多于天然实生油茶林,油茶中幼林有害生物种类明显多于20-30年生油茶成熟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有害生物 优势种 发生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