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生物量和叶片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2 位作者 徐兆翮 孙鹏 袁存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第2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他2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P<0.05)。综合考虑叶片生物量和营养,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表现最好,且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刈割2次(春天不平茬,6月初和8月底刈割)的栽培模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饲料林 生物量 叶片营养 刈割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种子航天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袁存权 李云 +2 位作者 路超 杨敏生 张玉瑶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1-1147,共7页
为探讨刺槐种子航天搭载的生物学效应,利用‘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刺槐种子进行航天诱变处理,对诱变后的刺槐苗木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株高、地径、分枝数、节间距、针刺长度等生长性状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分析航天诱变后的生物学效应。... 为探讨刺槐种子航天搭载的生物学效应,利用‘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刺槐种子进行航天诱变处理,对诱变后的刺槐苗木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株高、地径、分枝数、节间距、针刺长度等生长性状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分析航天诱变后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利用SSR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刺槐航天诱变群体在2年生时,株高和地径分别较地面对照低22.0%和24.1%;3年生时分别较地面对照低13.1%和22.4%。诱变初期表现出的株高抑制作用随着生长逐渐减弱,而地径的抑制作用依旧存在,且刺槐旺枝针刺长度比地面对照缩短15.6%,主干针刺长度比地面对照缩短28.6%,方差分析显示,航天诱变群体和地面对照主干针刺长度之间的这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航天诱变对叶绿素a含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b含量较地面对照分别降低18.7%和9.7%,差异达显著水平。航天诱变使叶绿素a与b的比值较地面对照增加25.6%,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航天诱变增大了部分性状的变异系数。利用SSR分子标记未检测到航天诱变刺槐群体基因组的广泛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刺槐 生物学效应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野生国家保护植物区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双喜 张志翔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5-733,共9页
调查表明,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保护植物有30科45属51种3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科21属25种1变种,包括一级保护植物3种和二级保护植物22种和1变种;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26科36属40种3变种,包括二级保护植物11种1变种,三级... 调查表明,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保护植物有30科45属51种3变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科21属25种1变种,包括一级保护植物3种和二级保护植物22种和1变种;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26科36属40种3变种,包括二级保护植物11种1变种,三级保护植物29种2变种。初步确定,野生国家保护植物在河南境内进行迁地保护的种类有21科25属31种2变种。分析了河南野生国家保护植物的区系特征和生活型,探讨了河南国家保护植物的特点和迁地保护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植物区系 生活型 特点分析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黄佳聪 何俊 +5 位作者 尹瑞萍 万晓军 郭军 辛成莲 龚发萍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为其可持续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红花油茶 果实性状 种子性状 含油量 种群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若干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江锡兵 宋跃朋 +6 位作者 马开峰 郭斌 安新民 张志毅 史志伟 徐兰丽 张有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3,共6页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6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5℃连续5d低温胁迫过程中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6个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持逐渐上升趋势,而可溶...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6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对其5℃连续5d低温胁迫过程中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6个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持逐渐上升趋势,而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各指标6个无性系间差异明显:无性系DU146和DU147叶绿素含量、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相对较高,而丙二醛含量及其增加倍数相对较低,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及低温耐受能力;其次是无性系DU136和DU165;而无性系DU135和DU150光合作用及低温耐受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低温 叶绿素 最大光能转换效率 丙二醛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5
6
作者 丁友芳 张晓霞 +3 位作者 史玲玲 张蕴薇 杨富裕 刘玉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137,共6页
采用PP-systems的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葛根两个栽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日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葛根叶片净光合速... 采用PP-systems的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葛根两个栽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日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温、叶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影响葛根光合特性的因素既有气孔限制方面的,也有非气孔限制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栽培品种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杂种无性系生长与光合生理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江锡兵 宋跃朋 +3 位作者 马开峰 李博 安新民 张志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79-1785,共7页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的27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盆栽扦插苗为材料,以美洲黑杨无性系I-69为对照,对其生长性状、扦插成活率以及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对杂种无性系进行初步选择.结果表明:(1)27个杂种无性系间苗... 以美洲黑杨与大青杨的27个杂种无性系1年生盆栽扦插苗为材料,以美洲黑杨无性系I-69为对照,对其生长性状、扦插成活率以及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对杂种无性系进行初步选择.结果表明:(1)27个杂种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等12个性状指标差异极显著,无性系重复力均在0.7以上,最高达0.987,均受强遗传控制.(2)结合生长性状分析不同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发现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无性系,同样具有较大生长量和较高成活率.(3)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初选出7个生长快、成活率较高、光合作用能力较强的无性系(编号依次为135、141、153、155、165、177和193),7个无性系苗高超对照10%-33%,地径超对照11%-24%,成活率超对照30%-48%,净光合速率超对照7%-29%,且干形优美,适应性强,可作为进一步选育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大青杨 杂种 生长性状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Genomic-SSR与EST-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宋跃朋 江锡兵 +4 位作者 张曼 王泽亮 薄文浩 安新民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利用16个杨树无性系对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SSR标记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Shannon指数为1.0646、观测杂合度为0.4427、期望杂合度为0.5523;EST-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 利用16个杨树无性系对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SSR标记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Genomic-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Shannon指数为1.0646、观测杂合度为0.4427、期望杂合度为0.5523;EST-SSR平均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8、Shannon指数为0.6985、观测杂合度为0.2330、期望杂合度为0.46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ST-SSR相对Genomic-SSR能更精准地鉴别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标记多态性及基因型鉴别等方面EST-SSR与Genomic-SSR均具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性。通过对两种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为合理利用SSR标记进行物种遗传多样性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GENOMIC-SSR EST-SSR 遗传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花期同步指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悦 王晓茹 +2 位作者 李伟 沈熙环 续九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3,共6页
种子园无性系花期的同步性是保证其种子批遗传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础,研究其变异与不同株龄间的稳定性和影响因子对于无性系的管理与利用有实际意义。根据一油松种子园49个无性系跨度13年的花期、花量调查结果,分析了各无性系不同株龄的... 种子园无性系花期的同步性是保证其种子批遗传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础,研究其变异与不同株龄间的稳定性和影响因子对于无性系的管理与利用有实际意义。根据一油松种子园49个无性系跨度13年的花期、花量调查结果,分析了各无性系不同株龄的花期同步指数。结果表明:无性系组合间异性花期同步指数有较大差异;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花期平均同步指数整体上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同步指数;多数无性系内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机会;无性系作为母本的同步性指数在株龄间较稳定,大量结实初期的母本花期同步指数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但选择较高母本花期同步指数无性系时,其父本的花期同步指数则会相对较低。种子园无性系花期同步指数分析在种子园管理和改良种子园建设中有广泛的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园 无性系 花期同步性 稳定性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华北落叶松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明亮 高嘉玥 +3 位作者 孙文婷 范英明 袁定昌 张金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624,共9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北京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个群体的220棵优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2~8个不等,平均4.05个。群体观测和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429和0.440,Shannon信息...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北京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个群体的220棵优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2~8个不等,平均4.05个。群体观测和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429和0.440,Shannon信息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56和0.380。5个群体中,百花山和云蒙山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雾灵山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AMOVA分析结果显示,2.6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剩余97.3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遗传分化系数仅为0.023,表明北京市华北落叶松优树群体遗传分化程度很低。基于Nei's遗传距离可以将5个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四海镇和雾灵山归为第Ⅰ类,松山归为第Ⅱ类,百花山和云蒙山归为第Ⅲ类。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与上述聚类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以上研究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SSR标记 优树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大德 肖宁 +3 位作者 王企珂 王晟 胡冬梅 张金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19-2123,共5页
以云南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在DCR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探索最佳消毒剂用量及激素浓度配比。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增殖胚性愈伤组织,并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进行观察。其后提高培养基中肌醇浓度,增大渗透压,添... 以云南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在DCR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探索最佳消毒剂用量及激素浓度配比。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增殖胚性愈伤组织,并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形态学与细胞学变化进行观察。其后提高培养基中肌醇浓度,增大渗透压,添加ABA,诱导早期原胚。结果表明,经5%次氯酸钠消毒20 min,使用添加8mg/L 2,4-D1、mg/L 6-BA、500 mg/L CH以及500 mg/L谷氨酰胺的DCR培养基接种,诱导率较高,可达70%以上;采用在愈伤组织周围添加少量培养过该愈伤组织的培养基的方式继代,愈伤组织增殖率可由20%显著提高至50%左右。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4~6 mg/L ABA后,胚性细胞可逐渐发育形成胚性胚柄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诱导 增殖 条件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扩展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筱 徐倩 +1 位作者 张■ 徐吉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162,共9页
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 genes)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基因家族,由α、β、γ和δ4个亚家族组成。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蛋白以酶催化的作用方式,使细胞壁组分间疏松,细胞伸展,细胞的柔韧性增强,以此缓解各种环境因子对细胞的压... 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 genes)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基因家族,由α、β、γ和δ4个亚家族组成。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蛋白以酶催化的作用方式,使细胞壁组分间疏松,细胞伸展,细胞的柔韧性增强,以此缓解各种环境因子对细胞的压力。目前研究发现:扩展蛋白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如种子萌发、根毛的起始和延长、叶子生长发育、叶柄脱落、花粉管延长、果实成熟等。同时,扩展蛋白还参与了抗旱、抗病、耐高温等诸多抗逆性反应。扩展蛋白基因多属于诱导表达,易受激素、温度、干旱、病原菌、机械损伤等各种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蛋白 细胞壁 发育 抗逆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种源油松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琼 王维有 +1 位作者 梁冬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3,共7页
以河北平泉、青海互助、北京松山、山西灵空山、陕西宁陕、内蒙古宁城、内蒙古呼市土默特、河南卢氏等8个种源的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并结合生长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油松优良品种的筛选... 以河北平泉、青海互助、北京松山、山西灵空山、陕西宁陕、内蒙古宁城、内蒙古呼市土默特、河南卢氏等8个种源的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并结合生长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油松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午休"现象明显,但第一次出现峰值时间不同;2)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带差异性,其变异规律是经度偏东的北京、河北种源一般比偏西的陕西种源Pn高;3)8个种源油松种间苗期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等指标差异极显著;4)结合对生长性状的分析发现,具有较高Pn的种源有较大的苗冠高和地径;5)光合指标表现出经度、纬度和海拔三维方向的连续变异模式,而生长性状指标仅表现出经、纬两向的连续变异模式。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松山种源油松对立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不仅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生长量,而且能在干旱环境下最经济地利用水分,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光合作用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光处理对黑云杉不同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欧阳芳群 张守攻 +4 位作者 王军辉 马建伟 蒋明 王美琴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 为了解光照处理下不同种源苗木的性状表现,建立高效的黑云杉补光育苗技术体系,用日光灯、日光色镝灯和碘钨灯3种光源对10个引自加拿大的种源容器苗进行了补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日光灯午夜补光8h处理135d的种源苗高可达对照的5.47倍。光源对苗木生长、枝条和根系分生有显著影响,日光色镝灯的处理效果最好,日光灯更经济方便。用日光灯补光时,以午夜补光8h的苗木生长最好。苗木性状存在种源与光源的极显著互作效应,说明黑云衫种源在适应光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应重视引种试验的种源选择,在补光育苗中根据种源选择合适光源,以期达到最佳育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杉 种源 育苗 补光 苗木性状 光源 遗传型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黑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其不同步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许雯婷 赵健 +4 位作者 赵楠 郭丽琴 张建国 夏昶 张金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81-1987,共7页
以欧洲黑杨的雄花枝为材料,采用温室切枝水培和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与花芽发育外部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欧洲黑杨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密切;(2)减数分裂发生时其花芽的外部形... 以欧洲黑杨的雄花枝为材料,采用温室切枝水培和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与花芽发育外部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欧洲黑杨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密切;(2)减数分裂发生时其花芽的外部形态发育没有明显变化;(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性突出,同一花药内的花粉母细胞处于不同的减数分裂时期,且同一花芽尖端发育明显滞后于中部和基部;(4)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少量的核仁异常现象,虽观察到较多平行纺锤体现象,但未发现天然2n花粉。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欧洲黑杨减数分裂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以及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不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乌海胡杨异形叶水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郝建卿 吕娜 +3 位作者 杨扬 李文海 白雪 郑彩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乌海胡杨岛上胡杨幼树和大树的异形叶为实验材料,研究异形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含水量以及自由水和束缚水比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幼树披针形叶片F0、Fm、Fv/Fm和Fv/F0的值最小,而大树卵圆形叶片的Fm、Fv/F0和Fv/Fm值最小,锯齿... 以乌海胡杨岛上胡杨幼树和大树的异形叶为实验材料,研究异形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含水量以及自由水和束缚水比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幼树披针形叶片F0、Fm、Fv/Fm和Fv/F0的值最小,而大树卵圆形叶片的Fm、Fv/F0和Fv/Fm值最小,锯齿卵圆形叶片的F0值最小。与幼树相比,大树异形叶的自由水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披针形叶片自由水含量上升幅度最大,为78.94%;锯齿卵圆形和卵圆形叶片分别上升了10.60%和10.99%。幼树叶片的自由水含量与Fv/Fm、Fv/F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树叶片的含水量与Fv/Fm、Fv/F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异形叶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水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可溶性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21
17
作者 范丙友 胡诗宇 +1 位作者 陆海 蒋湘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毛白杨4CL1的酶学特性,构建了毛白杨4CL1原核表达载体pQE31-4CL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毛白杨4CL1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该新蛋白的分子量为60kD,与预测值一致.对毛白杨4CL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体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毛白杨4CL1的酶学特性,构建了毛白杨4CL1原核表达载体pQE31-4CL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毛白杨4CL1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该新蛋白的分子量为60kD,与预测值一致.对毛白杨4CL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体系进行了优化,确定IPTG的最佳浓度为0.4mmol/L,诱导时的菌液密度OD600为0.3-0.5,最佳表达时间为2h.37℃下表达的4CL1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没有生物学活性.当表达温度从37℃降低为28℃时,可溶性的有生物学活性的毛白杨4CL1蛋白诱导表达获得成功,表达量达11%.以耦联有Ni^2+-NTA的琼脂糖为亲和层析填料,金属鳌合亲和柱层析一步纯化获得了电泳纯4CL1蛋白,4CL1蛋白对5种底物的比活性分别为:4-香豆酸3949.0pkat/mg,咖啡酸2214.0pkat/mg,阿魏酸715.0pkat/mg,肉桂酸84.9pkat/mg,而对芥子酸没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4-香豆酸 辅酶A连接酶 可溶性原核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槐花药培养最适取材时期及选蕾标准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允菲 王仁涛 +4 位作者 袁存权 赵克奇 孙宇涵 李云 张康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71,共7页
【目的】确定红花槐花药离体培养的最适宜取样时期及其相应的花器官形态特征判断标准。【方法】采用小孢子染色压片观察、花器官形态特征观测和花药离体培养试验,研究红花槐花药小孢子发育阶段,探讨小孢子发育阶段与花器官形态特征及花... 【目的】确定红花槐花药离体培养的最适宜取样时期及其相应的花器官形态特征判断标准。【方法】采用小孢子染色压片观察、花器官形态特征观测和花药离体培养试验,研究红花槐花药小孢子发育阶段,探讨小孢子发育阶段与花器官形态特征及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系。【结果】1)小孢子发育过程可分为四分体、单核及二细胞花粉3个时期,这3个时期之间具有明显的细胞学特征差异,其中单核时期又分为单核早中期和单核靠边期。2)小孢子单核时期(单核早中期及单核靠边期)花药适宜离体培养,其中单核靠边期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77.05±1.56)%,为红花槐花药离体培养的最佳时期。3)在单核靠边期,花蕾纵径介于10.01~12.20 mm、花冠与花萼的长度比>1/4~≤2/5。同时,小花花萼上部为红色,白色花冠从花萼中露出且顶部开始变为粉红色,花序大而松散,小花间距离较大。【结论】红花槐花药离体培养最适取材时期为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并可通过小孢子与花器官形态特征的对应关系进行取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槐 小孢子发育时期 花蕾形态特征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内标法定量分析植物组织中的JA、IAA和ABA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金克 陈华君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8,共6页
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茉莉酸(JA)、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方法。实验以欧洲灰杨叶片为材料,在用80%冷甲醇提取激素时,一并加入ABA、IAA和JA的内标(D3-ABA300ng,13C6-IAA60ng和DHJA80ng),激素... 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定量测定植物组织中茉莉酸(JA)、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方法。实验以欧洲灰杨叶片为材料,在用80%冷甲醇提取激素时,一并加入ABA、IAA和JA的内标(D3-ABA300ng,13C6-IAA60ng和DHJA80ng),激素提取液浓缩至水相,调pH2.5~3.0后经乙酸乙酯萃取、Sep-PakC18小柱纯化,甲酯化后,GC-MS定量测定ABA、JA。IAA经甲酯化后再经TMS化(三甲基硅烷化),用GC-MS定量测定。经检测:盆栽欧洲灰杨叶组织中脱落酸含量为120.170~128.771ng/g(鲜质量),茉莉酸含量为1.697~6.974ng/g(鲜质量),吲哚乙酸含量为4.990~14.776ng/g(鲜质量);脱落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吲哚乙酸,茉莉酸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内标法 茉莉酸 吲哚乙酸 脱落酸 欧洲灰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会琴 刘忠华 +2 位作者 马岚 万文 盛德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再生率为91.7%;叶片培养最佳取材部位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第l~3片叶;培养基添加0.5mg/LGA3,芽增殖系数高达8.22,芽有一定的伸长生长;附加低浓度的6-BA0.3mg/L,芽明显伸长,长为3.89cm,得到壮苗,可直接用于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添加NAA1.0mg/L,诱导生根的时间最短为9d,生根率最高,达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 不定芽 增殖 G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