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多维度公共政策选择与测度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玮 田淑英 刘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58,共10页
本文基于2003—2013为期11年的跟踪调研,使用涵盖9个省份共1 497个样本农户的数据,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项政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对于以个体农户林地面积为主要指标的林业生... 本文基于2003—2013为期11年的跟踪调研,使用涵盖9个省份共1 497个样本农户的数据,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项政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1)对于以个体农户林地面积为主要指标的林业生态效应,本文考察的公共政策都有显著的正向贡献,其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具体到细分措施,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最为显著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的效果更为明显。(2)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不过各政策贡献度大小排序与其对生态效应不同: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细化来说,林地流转、林木采伐指标限额和造林补贴政策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前三项。(3)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环境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也不尽相同。对于林业生态发展,产权政策贡献度最高的是山东省43.82%,财政政策贡献度最高的是辽宁省13.63%,管制政策贡献度最高的是福建省11.66%;而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福建省的产权政策贡献度最高,达到10.06%,财政政策和管制政策贡献度最高的均是湖南省,分别为1.8%和0.87%。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宜采用因地制宜方针设计各地区林业公共政策的优选方案,激发商品林的生态功能,培育生态林的经济功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造林补贴普惠制,增加抚育补贴中用材林的比例,创新采伐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经济 财政政策 产权政策 管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发展的产权影响研究——以河南平原地区为例
2
作者 刘珉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林业产权制度对森林资源消长和林业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河南平原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产权私有倾向的增加,新增造林面积呈现显著增长势头。林权改革应继续遵循渐进的私有化、市场化方向。
关键词 产权 林权改革 绩效 平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璨 林海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46,共13页
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六项林业重点工程,每项林业重点工程采取了补贴、限制或者禁止林木商业采伐、禁止利用等多项政策。采用15个案例县的1995-2006年3096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 1998年以来,中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六项林业重点工程,每项林业重点工程采取了补贴、限制或者禁止林木商业采伐、禁止利用等多项政策。采用15个案例县的1995-2006年3096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和收入长期不平等的影响,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每个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的收入流动总体很低;2)六项林业重点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流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样本农户收入流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流动没有显著的影响;产生这些格局的原因在于林业重点工程的政策及其区域分布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重点工程 农民收入 收入流动 基尼系数 林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克勇 吕金芝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本研究通过利用全国31省1997~2005年的农民收入、生产要素以及林业重点工程进展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从全国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防护林工程对农民收入是有拉动作用的,而天保工程与速生丰产林工程对农民收入有负面影... 本研究通过利用全国31省1997~2005年的农民收入、生产要素以及林业重点工程进展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从全国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防护林工程对农民收入是有拉动作用的,而天保工程与速生丰产林工程对农民收入有负面影响,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影响又各不相同。建议调整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相关政策,采取区域差异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重点工程 农民收入 林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征兵 郭斌 +3 位作者 姚顺波 朱文清 刘璨 Runsheng Yin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2年第5期60-69,共10页
退耕还林推行10年以来,学术界、政界对项目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的讨论及争论越来越激烈。本文基于对整个领域研究进展了解,分别从数据、方法及结论等方面对Yao(2010)、Liu(2010)以及Uchita(2009)3篇文献进行简要述评。指出非农就业、农... 退耕还林推行10年以来,学术界、政界对项目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的讨论及争论越来越激烈。本文基于对整个领域研究进展了解,分别从数据、方法及结论等方面对Yao(2010)、Liu(2010)以及Uchita(2009)3篇文献进行简要述评。指出非农就业、农户增收不能单纯通过退耕还林本身实现,而要从思路和技术上跳出仅仅围绕退耕户或者退耕地来讨论项目经济社会影响的局限,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社会影响 劳动力转移 非农就业 收入增长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实施的林业政策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蕾 周洪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生态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对当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沙治沙等重大林业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存在的政策性问题,... 从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生态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对当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沙治沙等重大林业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存在的政策性问题,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林业政策提出了前瞻性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林业 政策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重点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解与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璨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3,共7页
本文采用15个案例县的1995—2006年3 096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影响程度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1995—2006年的12年间,样本农户的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提高了8.03个百分点;(2... 本文采用15个案例县的1995—2006年3 096个样本数据分析林业重点工程对农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影响程度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1995—2006年的12年间,样本农户的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提高了8.03个百分点;(2)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上升态势,从1995年的0.330 7%上升到2006年的3.794 1%;(3)林业工程收入格局与国家工程区域规划有密切关系,工程政策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适当调整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扶贫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重点工程 农民收入 收入不平等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余涛 齐鹏飞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人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的发展和解放提供可持续的文化动力。以林业生态文化为切入点,初步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建立林业生态...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人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的发展和解放提供可持续的文化动力。以林业生态文化为切入点,初步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建立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基础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林业生态文化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2001年我国平原林业对农业的贡献测算与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52,共8页
本文以江苏淮安市为例,对农田林网和小片林对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生态贡献程度进行了分析。1978—1990年农田林网和小片林对种植业的发展为正向作用,1991—2001年为负向作用;对畜牧业的发展则呈现出与种植业相反的效果,这与林分结... 本文以江苏淮安市为例,对农田林网和小片林对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生态贡献程度进行了分析。1978—1990年农田林网和小片林对种植业的发展为正向作用,1991—2001年为负向作用;对畜牧业的发展则呈现出与种植业相反的效果,这与林分结构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存在密切联系。需要对小片林和农田林网进行适当调整,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林网 小片林 贡献率 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农民力量 创新农民组织 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参与式方法创办农民协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10
作者 张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对安徽省霍山县桃源河乡创办农民协会两年来的实践情况调查,作者认为,农民创办协会,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虽然农民创办的协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中反映出...  通过对安徽省霍山县桃源河乡创办农民协会两年来的实践情况调查,作者认为,农民创办协会,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步伐的必然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虽然农民创办的协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重大体制和机制问题,如法律地位、与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农民权利等,值得相关政府部门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农民参与 制度安排 农民协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林业税费体制改革
11
作者 张晓静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8-21,共4页
推进林业税费体制改革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林业税费还存在种类繁多、比重大,税费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林业的发展。... 推进林业税费体制改革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林业税费还存在种类繁多、比重大,税费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林业的发展。为此,应继续执行各项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并予以规范,逐步取消农特产税和各种不合理收费,完善林业税费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税费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区域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影响——以四川省峨边县和盐边县为例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璨 孟庆华 +1 位作者 李育明 吕金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8-434,共7页
通过抽样技术和实地调研 ,获得样本点 10 a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资料 ,从长时间尺度上对四川省峨边县和盐边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影响进行评价 ,并对经济成本与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博弈分析。结果表明 ,天然林保... 通过抽样技术和实地调研 ,获得样本点 10 a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资料 ,从长时间尺度上对四川省峨边县和盐边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影响进行评价 ,并对经济成本与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博弈分析。结果表明 ,天然林保护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影响 ,给各利益主体带来了不同的代价与收益。当生态环境改善到一定程度以后 ,获得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是可行的。对于各利益主体承担的经济代价与获得的收益之间的不平衡 ,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补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经济影响 峨边县 盐边县 收益 利益主体 帕累托改进 生态效益 四川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江西、福建、辽宁和云南4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7
13
作者 张蕾 文彩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78,共6页
基于对江西、福建、辽宁、云南4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林改前后农户林地面积、林分构成、林业收入、外出打工人数、林地流转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有... 基于对江西、福建、辽宁、云南4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的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林改前后农户林地面积、林分构成、林业收入、外出打工人数、林地流转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生计有显著影响,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明显增加,并且农户对林改政策的了解和林权证的发放是影响林改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林改中出现一个实际问题,即林地规模化经营可能受到影响,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林地流转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生态空间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珉 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59,共7页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持续深化,提出并重新界定绿色生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将绿色生态空间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并依据... 基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持续深化,提出并重新界定绿色生态空间的概念,进一步从经济学供需角度,将绿色生态空间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生态空间国土密度、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生态空间经济密度,并依据二级指标将全国各省区绿色生态空间大小进行排序(不含香港、澳门),运用灰色相似关联度分析、Q型层次聚类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绿色生态空间供需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生态空间人口密度(相对生态空间经济密度)与国土密度变化规律更相似,绿色生态空间和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建立在以资源环境为基础的科学分类标准之上的,但也存在着各规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资本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善并不同步。建议实施生态绿色新政,加强绿色生态空间的科学研究,注重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树立生态文化观念,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强化生态建设投资;推动相关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空间 主体功能区规划 生态绿色新政 聚类分析 灰色相关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经济影响看天保政策的调整完善——关于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缪光平 周少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6,共6页
通过抽样调查 ,对 5a来国有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分析 ,在对天保工程后期实施情况进行展望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天然林 政策 社会经济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有林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借鉴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树清 谷振宾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分析了德国林业发展和森林资源管理状况,参考德国国有林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实际,对国有林区改革方向与任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有林 管理体制 改革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余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2,29,共7页
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湿地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阻碍湿地保护工作高效进行的主要顽疾。为了促进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分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现状,对湿地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权责利不统一、协调机制缺... 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湿地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阻碍湿地保护工作高效进行的主要顽疾。为了促进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分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现状,对湿地保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权责利不统一、协调机制缺失、管护责任难以落实以及监督及追责机制不健全等矛盾产生的症结进行梳理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制、构筑地方政府主导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探索湿地保护管理综合执法模式以及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监督及责任追究机制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管理体制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下云南省的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坤 谢晨 +1 位作者 王见 王佳男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6,共4页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的一项与相关国家互利共赢、提升规划区域内整体发展水平的重大倡仪。云南省作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双向开放重要门户,兼具国际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殊...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的一项与相关国家互利共赢、提升规划区域内整体发展水平的重大倡仪。云南省作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双向开放重要门户,兼具国际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生态系统的资源优势。在习总书记对云南的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依据现有的国家、省地资源、经济条件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云南省应科学谋划好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蓝图,为"建设生物多样性宝库、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云南"的总体部署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云南省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广翠 张蕾 +3 位作者 李志勇 蒲少华 谭著明 张翼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4-9,40,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年补偿标准为核心区246.66元/hm2和391.04元/人、缓冲区157.91元/hm2和250.35元/人,即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年均补贴核心区为3 206.53元/户,缓冲区为2 052.87元/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标准 经济收入 生活开支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改后的林农合作组织发展——以贵州省锦屏县为例
20
作者 张志涛 李天送 +1 位作者 李小勇 蒋立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7,11,共6页
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课题组应用参与式农村调查方法对贵州省锦屏县4个林农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和政策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农民自愿主动参与合作社;合作社内部规范管理和负责人良... 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课题组应用参与式农村调查方法对贵州省锦屏县4个林农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和政策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农民自愿主动参与合作社;合作社内部规范管理和负责人良好的管理才能;政府的扶持项目和政策。林农合作社发展面临的瓶颈是资金短缺与市场信息匮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法律和制度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农村调查 林农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