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文波 姜喜麟 田禾 《森林工程》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的相关概念,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分析了截至2014年底我国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同时对创建过程中应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建中应...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的相关概念,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分析了截至2014年底我国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同时对创建过程中应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建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对我国森林城市的创建和相关问题研究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林改时期南方集体林经营管理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小平 王宏 +3 位作者 朱磊 郝学峰 张飞 潘虹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探索、推进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后集体林经营管理的实践,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目标,是当前我国林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湖南省集体林的经营管理在我国南方集体林省份中具有典型性,在以"绿色湖南"建设为抓手,通过提升政... 探索、推进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后集体林经营管理的实践,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目标,是当前我国林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湖南省集体林的经营管理在我国南方集体林省份中具有典型性,在以"绿色湖南"建设为抓手,通过提升政府效能和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产业经济显现出良好势头并惠及林农。但通过调研发现,其集体林改已接近深水区,面临着经营、保护、融资、稳定诸多方面的困难,急需通过完善制度安排、转换政府角色、推进规模经营、强化财政支持、提高专业化能力等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林改时期 绿色湖南 南方集体林 森林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境外林业投资现状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静 荆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3,70,共6页
通过对我国企业境外林业投资的现状分析,总结我国企业对外林业投资的若干特点,以及林业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主要问题。从政策、财税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林业企业 对外投资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业扶贫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郝学峰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林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林业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林业扶贫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认真总结开展林业扶贫开发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把握国家重视扶贫工作的有力时机,... 林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林业扶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林业扶贫工作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要认真总结开展林业扶贫开发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把握国家重视扶贫工作的有力时机,搞好林业扶贫的总体设计,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引导,加强贫困山区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等措施为改善贫困地区生态和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扶贫 分析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保险保费构成机制与财政补贴方式选择 被引量:23
5
作者 秦涛 吴今 +1 位作者 邓晶 顾雪松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森林保险的特殊性决定其定价机制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这就要求财政补贴方式的选择要与其保费构成结构相适应。由于现行森林保险定价机制没有考虑保费构成的所有要素,森林保险的实际费率远低于其公平精算费率,因此,仅通过针对林农提供单... 森林保险的特殊性决定其定价机制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这就要求财政补贴方式的选择要与其保费构成结构相适应。由于现行森林保险定价机制没有考虑保费构成的所有要素,森林保险的实际费率远低于其公平精算费率,因此,仅通过针对林农提供单一保费补贴方式,并不能有效激发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分析森林保险定价机制与财政补贴方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完善现行森林保险定价机制和补贴方式,逐步由单一的保费补贴转变为实行地区差异化和险种差异化保费补贴,并向保险公司提供管理费用和再保险补贴相结合的补贴方式,以及建立林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风险 森林保险 保费构成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雨季林冠降水分配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方江平 项文化 刘韶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679-3687,共9页
利用2006-2007年对西藏米林县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林外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定位观测数据,对林芝云杉林的林冠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南伊沟的年降水量为716.4mm,主要集中在4-9... 利用2006-2007年对西藏米林县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林外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定位观测数据,对林芝云杉林的林冠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南伊沟的年降水量为716.4mm,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6.95%。在林芝云杉的生长季节(4-10月份),林冠截留量为338.6mm,占同期林外降水量的51.60%;林内穿透水量为316.3mm,占同期林外降水量的48.21%;树干茎流量仅为1mm,仅占0.19%。林内穿透水(Tp)、树干茎流(Sf)、林冠截留量(Ip)及林冠截留率(PIp)与林外降水量(p)之间的关系分别为:Tp=0.8622p-3.5229,r=0.9964;Sf=0.0004p1.4586,r=0.9458;Ip=1.2222p0.6341,r=0.874;PIp=253.6p-0.7008,r=0.9732。林芝云杉林雨季林冠降水的分配规律与该森林结构复杂、林分年龄高、胸高断面积大密切相关,说明该森林在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云杉 原始林 大气降水 穿透水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森林碳储量估算——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文波 姜喜麟 赵鹏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119,共4页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森林碳储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地区森林碳储量5.39×108t;用材林碳储量最大,占区域总碳储量的85%;其次是防护林,占区域总...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森林碳储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地区森林碳储量5.39×108t;用材林碳储量最大,占区域总碳储量的85%;其次是防护林,占区域总碳储量的11%。不同优势树种森林碳储量差异较大,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占11个优势树种总碳储量的88%。用材林不同龄组碳储量中,中龄林最大;但在不同龄组间,其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成过熟林表现出较大的碳汇能力。应通过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呼伦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林分结构及其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文波 赵鹏武 +1 位作者 姜喜麟 邹全程 《森林工程》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林分结构在生态学角度主要研究林木在林分中的空间占有状态,是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的林分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兴安落叶松中幼龄林0~5 cm的个体占80~95%,随林龄的增长,林分龄级结构、直径结构及断面积... 林分结构在生态学角度主要研究林木在林分中的空间占有状态,是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的林分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兴安落叶松中幼龄林0~5 cm的个体占80~95%,随林龄的增长,林分龄级结构、直径结构及断面积结构出现多样化,林分逐渐达到成熟、稳定,其林分直径结构和断面积结构分布均出现偏正态分布。随龄级的不断增大,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和碳储量均出现了递增的趋势,从幼龄林到过熟林其生物量分布为158.53~395.64 t/hm^2,碳储量分布为70.47~175.86 t/hm^2。林分结构的优良体现森林生产力的大小,但是碳储量的大小不能说明森林固碳能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生物量 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AP软件和COFECHA软件交叉定年差异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红松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志远 高露双 +1 位作者 郭静 覃鑫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为分析TSAP和COFCHA两种软件交叉定年结果差异性,检验TSAP交叉定年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本文以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85个红松树芯样本为例,从交叉定年结果,年表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COFECHA... 【目的】为分析TSAP和COFCHA两种软件交叉定年结果差异性,检验TSAP交叉定年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本文以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85个红松树芯样本为例,从交叉定年结果,年表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COFECHA软件和TSAP软件得到的样本年龄基本一致,但两种方法保留的样本量及样本序列的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TSAP过程中保留75个红松样本,相关系数接近阈值水平(平均Glk值为69.7,平均CDI值为31.7);COFECHA过程保留了56个样本,样本间相关系数较高,达到0.580,且22个通过TSAP检验的样本被COFECHA剔除。COFECHA和TSAP软件保留的样本建立的年表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也有所不同。COFECHA保留的样本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与当年7月降水显著正相关(P<0.05)。由TSAP软件交叉定年保留的样本建立的年表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但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TSAP软件交叉定年能够达到确定样芯年龄的目的,但由于该软件检验生长趋势同步性的阈值较低,可能导致保留样本建立的年表虽然具有较高信噪比,却不能很好反映树木生长的限制因子。因此,基于保留的样本序列进行气候重建等相关研究时应选取COFECHA软件进行交叉定年,以保证样本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提高重建序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定年 树轮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包装携带钻蛀性害虫的概率场景分析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祥云 邱胜荣 刘海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2,共5页
文章运用概率场景分析方法分析了木包装携带钻蛀性害虫定殖风险的主要过程,认为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定量化风险评价场景主要有2种,假设携带的钻蛀性害虫为X,场景分析认为其传播并在新的地区定殖主要经历6个关键环节,在对各个环节发生的... 文章运用概率场景分析方法分析了木包装携带钻蛀性害虫定殖风险的主要过程,认为木包装携带有害生物定量化风险评价场景主要有2种,假设携带的钻蛀性害虫为X,场景分析认为其传播并在新的地区定殖主要经历6个关键环节,在对各个环节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计算风险概率的模型,同时,对各个环节的定量化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理解概率场景分析方法,为有害生物定量化风险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包装 概率场景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水文学过程的水化学特征
11
作者 方江平 项文化 刘韶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9,共6页
2006-10—2007-09,对采自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水样进行养分含量测定,与该森林所在流域的溪流江河水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降水的pH值为7.61,颗粒物含量较低(5.56mg·... 2006-10—2007-09,对采自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水样进行养分含量测定,与该森林所在流域的溪流江河水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降水的pH值为7.61,颗粒物含量较低(5.56mg·L-1),SO42-含量最高7.201mg·L-1,N的含量较低0.505mg·L-1,其他各种离子或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穿透水中SO42-和Zn含量有所下降,但其他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树干茎流中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穿透水,除SO42-外,其他各元素为正淋溶;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SO42-,Zn和Fe含量低于大气降水的浓度,其他元素的含量高于大气降水;溪流HCO3-,K,Ca,Na,Mg和Cu含量均大于大气降水。P,Fe,N,Zn,Cl-和SO24-经过土壤、地被物的吸附和植物的吸收,其输出量小于输入量,系统对这些元素具有积累和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云杉 原始林 水化学特征 养分含量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土壤水文的物理特征
12
作者 刘韶辉 项文化 方江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25,共5页
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的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和入渗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芝云杉林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7g.cm-3、50.74%、41.21%、35.87%... 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的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和入渗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芝云杉林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7g.cm-3、50.74%、41.21%、35.87%、41.33%和51.24%;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密度增大,持水量、孔隙度和通气度均减小,持水能力逐步减弱;土壤含水量季节性变化与大气降水的趋势一致,雨季(5~9月)土壤含水量高,旱季土壤含水量则明显下降,大致可分为蓄水(4~7月)、失水(8~9月)、耗散(10~12月)和稳定(1~3月)4个阶段;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分为弱利用层(0~20 cm)、利用层(20~60 cm)和调节层(60 cm以下)3个层次;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符合幂函数关系,0~31 cm层和31~52 cm层的初渗速率分别为12.0和7.5 mm.min-1,稳渗速率分别为4.9和2.7 mm.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林芝云杉 原始林 土壤渗透性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