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T标记在野生动物个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松林 胡德夫 陈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标记实现个体识别是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管理的基本前提。传统标记方法存在标记物易脱落或损坏、可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生理和行为、难以准确实现个体识别等缺陷。被动集成应答器(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PIT)技术已逐步应用于野... 以标记实现个体识别是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管理的基本前提。传统标记方法存在标记物易脱落或损坏、可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生理和行为、难以准确实现个体识别等缺陷。被动集成应答器(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PIT)技术已逐步应用于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管理,标记动物个体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介绍了PIT的硬件装置及特点,总结了其在野生动物行为学、生理学、保护监测、驯养管理和经营利用等领域中的应用,讨论了其在动物个体识别上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可使PIT在野生动物科研和保护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 野生动物 个体识别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养条件下华南虎不同年龄组行为节律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曹青 胡德夫 +2 位作者 陆军 黄兆峰 傅文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67-2774,共8页
从2005年3月到2006年2月,应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福建省上杭县梅花山华南虎繁殖与野化研究中心3个年龄组的9只散养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进行了400余小时的行为观察,对行为发生的时间分配、日节律进行了研究。... 从2005年3月到2006年2月,应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福建省上杭县梅花山华南虎繁殖与野化研究中心3个年龄组的9只散养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进行了400余小时的行为观察,对行为发生的时间分配、日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体、亚成体和幼体的行为节律差异显著。时间分配上,3组别间运动行为、休息行为和摄食行为相关性不强,而社会行为、玩耍行为和其它行为差异显著。日行为节律上,运动行为的发生总是伴随着社会行为和摄食行为,尤其是成年虎,但成年虎的运动行为中刻板行为占了很大比例;年龄等级序列在日节律中表现为年轻个体的社会行为受压抑;摄食行为的发生明显受人为控制;幼体玩耍行为的发生与摄食行为和其它组社会行为的发生趋势一致。曲线特征上,成体组曲线整体平滑,而亚成体和幼体曲线则变化较为剧烈。研究认为散养条件使虎个体还原了部分关键的野生虎行为,但人为干扰与空间不足仍对野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野化 散养 行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