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子梅 杨章旗 +4 位作者 冯源恒 覃富健 胡拉 梁永海 符韵林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探究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广西横州市镇龙林场36个马尾松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材性性状及化学成分,筛选出优良纸浆材家系。结果显示:(1)除纤维特性在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都达到了差异显... 为探究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广西横州市镇龙林场36个马尾松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材性性状及化学成分,筛选出优良纸浆材家系。结果显示:(1)除纤维特性在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都达到了差异显著以上水平。(2)各家系生长、材性和化学成分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66%~42.04%,家系遗传力为0.31~0.95,具有较大的的选育空间。(3)对各家系生长、材性和化学成分指标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生长性状间相关性较强,材性性状间相关性较弱,除干物质产量外,生长、材性、化学成分三者间相关性较弱。(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以15%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筛选,最终选择9号为优良纸浆材家系,入选家系胸径、晚材率、干物质产量、综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遗传增益分别达到6.86%、1.26%、15.04%、2.64%、-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子代 遗传参数 优良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PmWRKY 2和PmWRKY 6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黄金龙 陈虎 +1 位作者 陈颖豪 杨章旗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26-1935,共10页
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WRKY家族基因在马尾松响应虫害、生长发育、干旱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WRKY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响应外源激素情况,该研究对PmWRKY2和PmWRKY6基因生物... 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WRKY家族基因在马尾松响应虫害、生长发育、干旱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WRKY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响应外源激素情况,该研究对PmWRKY2和PmWRKY6基因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qPCR技术对其在脱落酸(ABA)、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和赤霉素(GA)等外源激素和钙离子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PmWRKY2和PmWRKY6蛋白分别编码667个和575个氨基酸,亚细胞均定位于细胞核,2个基因N端均含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七肽结构,C端含有锌指结构,属于WRKY转录因子家族。(2)在进化关系上,PmWRKY2和PmWRKY6蛋白与同为裸子植物油松的PtXG20020.1和Pt2G29990.1蛋白关系最近。(3)与CK相比,4种激素处理和相应添加Ca^(2+)处理均能显著诱导PmWRKY 2和PmWRKY 6基因表达,其表达量均在处理后期达到峰值;在单独Ca^(2+)处理下,2个基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表达趋势,其中Ca^(2+)处理前期能显著诱导PmWRKY 2基因表达,处理后期与CK无显著性差异,而PmWRKY 6基因的表达量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显著高于CK。上述结果表明,PmWRKY 2和PmWRKY 6基因均能响应不同外源信号物质,但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PmWRKY 2 PmWRKY 6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SAU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响应侧枝发育的表达
3
作者 姚筱敏 胡颖 +1 位作者 陈虎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SAUR(Small Auxin-up RNA)基因功能解析提供参考,分析其基本特征及其在马尾松侧枝发育中的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马尾松转录组数据,对马尾松中的SAUR基因进行筛选,从系统发育及蛋白理化性质、功能结构...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SAUR(Small Auxin-up RNA)基因功能解析提供参考,分析其基本特征及其在马尾松侧枝发育中的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马尾松转录组数据,对马尾松中的SAUR基因进行筛选,从系统发育及蛋白理化性质、功能结构、保守基序和保守结构域等方面对PmSAU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qRT-PCR对PmSAUR基因响应GR24、6-BA、TIS-108和去顶梢处理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马尾松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出32个SAUR基因,为PmSAUR1~PmSAUR32;PmSAUR蛋白编码113~23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2850.98~26563.57 Da,蛋白脂溶性系数为70.92~116.82,87.50%的PmSAUR蛋白理论等电点为偏碱性,87.50%的PmSAUR蛋白为不稳定蛋白,所有PmSAUR蛋白均为亲水蛋白。PmSAUR蛋白均存在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PmSAUR蛋白亚细胞定位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上。Motif1(RFVIPTSYLNHPLFRALLEKA)高度保守,可作为鉴定PmSAUR基因的重要依据。PmSAUR7、PmSAUR11、PmSAUR21和PmSAUR32基因在6-BA处理第7天时均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针叶中均为高表达,在嫩茎中均为低表达;通过对4个PmSAUR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推测PmSAUR7基因可能是影响马尾松侧枝发育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R基因 生物信息学 侧枝发育 表达模式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产脂力评价参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源恒 颜培栋 +2 位作者 杨章旗 黄永利 蒙丽琼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440-446,共7页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产脂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子代为材料,通过分析树体因子、采割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解析影响松脂产能的主要因素;设置产脂力1、产脂力2、期望日均产脂量、校正产脂力...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产脂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子代为材料,通过分析树体因子、采割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解析影响松脂产能的主要因素;设置产脂力1、产脂力2、期望日均产脂量、校正产脂力1和校正产脂力2等5个松脂产能参数,分析和评价产脂能力。结果表明,树冠面积和树木径向生长量是影响产脂力的主要因子;采用期望日均产脂量、校正产脂力1和校正产脂力2进行产脂力评价更为科学可靠。校正产脂力1和校正产脂力2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16和0.11,明显高于期望日均产脂量的狭义遗传力,更适用于评价高产脂的遗传材料。校正产脂力1适用于密度较小、光照充足的林分;校正产脂力2适用于郁闭度较高的林分;期望日均产脂量与树体生长因子相关性最强,较适合作为材脂兼用遗传材料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 产脂力 马尾松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家系施磷肥效应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颜培栋 李鹏 +2 位作者 零天旺 陆绍浩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施肥前期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树高的差异导致林分蓄积量差异。不同施肥量对马尾松92号、99号、110号和104号家系生长特性的影响不显著;5~6年生的91号家系及3~6年生的105号家系,树高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这两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量均为T2处理;综合分析T2处理对马尾松后期生长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效应 马尾松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测序技术的马尾松与火炬松基因组比较分析
6
作者 贾婕 冯源恒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4期547-549,共3页
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比较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火炬松(P.taeda)的基因组,分析探讨以火炬松基因组为马尾松分子研究分析参考基因组的可行性。通过测序共得到231.27 Gbp的Clean Data,Q30达到87.61%,测序深度为8倍。拼接得到的马尾... 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比较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火炬松(P.taeda)的基因组,分析探讨以火炬松基因组为马尾松分子研究分析参考基因组的可行性。通过测序共得到231.27 Gbp的Clean Data,Q30达到87.61%,测序深度为8倍。拼接得到的马尾松reads数目有771625883个,GC含量38.14%。将马尾松重测序结果与火炬松Ptaeda 2.0基因组比较,发现有96.98%的reads可定位在参考基因组上,60.98%的reads双端测序序列均可定位到参考基因组上且距离符合测序片段的长度分布。马尾松reads对火炬松参考基因组的覆盖度为62.59%。马尾松基因组与火炬松基因组匹配率高,可以用火炬松基因组为马尾松分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测序 基因组 马尾松 火炬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智 安冰 +4 位作者 付军 魏国余 陈虎 黄彩枝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64-568,共5页
该文总结桐棉种源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良种基地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展成效和主要措施,并根据林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南方地区马尾松良种基地多功能建设、推... 该文总结桐棉种源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良种基地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展成效和主要措施,并根据林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南方地区马尾松良种基地多功能建设、推动高世代育种进程和加大示范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良种基地 建设成效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 被引量:20
8
作者 金国庆 张振 +4 位作者 余启新 冯随起 丰忠平 赵世荣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7,共11页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世代 家系 遗传变异 现实增益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广东种源与湖北种源的人工林生物量分配差异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振 金国庆 +1 位作者 周志春 孙林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1-278,共8页
采用解析木法与整株收获法分析已达轮伐期的马尾松广东种源和湖北当地种源的生长进程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生长快速与缓慢种源人工林生长过程及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生物量分配模式,探讨2个种源的长期适应性差异的机制。根据胸径... 采用解析木法与整株收获法分析已达轮伐期的马尾松广东种源和湖北当地种源的生长进程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生长快速与缓慢种源人工林生长过程及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生物量分配模式,探讨2个种源的长期适应性差异的机制。根据胸径(DBH)大小将解析木划分为3个等级:12 cm≤DBH<18 cm, 18 cm≤DBH<26 cm和26 cm≤DBH<34 cm。结果如下:①广东种源在25年生连年生长量达最大值0.015 m3·a-1, 35年生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0.011 m3·a-1,湖北种源30年生时连年生长量达最大值0.011 m3·a-1, 42年生时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0.007 1 m3·a-1。②广东种源分配较多比例的生物量给地下部分, 2个种源的粗根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胸径增加,相对差异(RE,GD/HB)分别为36.5%, 62.9%和47.5%,而细根间生物量未达显著性差异。在胸径范围2 634 cm内, 2个种源人工林在整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树干和针叶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③湖北种源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均低于广东种源;在生长初期,湖北种源树干所占总生物量比例高于广东种源,而枝和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低于广东种源;随着树龄增长,广东种源树干所占总生物量比例逐渐高于湖北种源,并趋于稳定;而枝、叶正好相反。因此,引种的广东种源生长性状及树干生物量均表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数量成熟年龄较湖北种源提前,栽植快速成长的种源将增加人工林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马尾松 生物量 生长过程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分化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颜培栋 李鹏 +3 位作者 杨章旗 黄绥理 周永斌 零天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6-75,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个体分化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经营密度、培育马尾松林中大径材、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500、3333、4500、6000株·hm^(-2)(分别记为A、B、C、D)4种...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个体分化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经营密度、培育马尾松林中大径材、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500、3333、4500、6000株·hm^(-2)(分别记为A、B、C、D)4种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连续15年的定位观测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和结构方程分析林龄、造林密度和自然稀疏过程对马尾松人工林个体分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规律。【结果】Gini系数(个体大小分化)随林龄增加显著减小,随造林密度增加显著增大。林分自然稀疏过程中,随林龄增加活立木株数显著减小,林分自然稀疏率呈波动性变化且随造林密度增加显著增大。A密度相较其他密度率先达到大径材占比25%(21年生),中径材占比50%(17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随林龄增加呈对数函数增长,15年间林分蓄积量增加顺序为A(420.03 m3·hm^(-2))>C(202.51 m3·hm^(-2))>B(186.76 m3·hm^(-2))>D(148.95 m3·hm^(-2)),林分生产力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林龄、造林密度和活立木株数对Gini系数和林分生产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林龄对Gini系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造林密度对Gini系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龄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林龄-活立木株数-林分生产力、造林密度-Gini系数-林分生产力”的间接作用。【结论】马尾松人工林2500株·hm^(-2)造林密度下,林木个体大小分化程度较小,生产力水平较高,适合南亚热带地区中大径材马尾松人工林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密度 林分生长 径阶分布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MAPK级联途径应答信号物质基因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陈虎 杨章旗 +2 位作者 孙爽 李鹏 徐慧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197,共11页
MAPK(mitogen-actived protein kinase)在响应和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激素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马尾松MAPK级联途径7个基因被鉴定,并进行分子特性和外源信号物质处理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与火炬松、北美云杉等针叶裸子... MAPK(mitogen-actived protein kinase)在响应和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激素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马尾松MAPK级联途径7个基因被鉴定,并进行分子特性和外源信号物质处理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与火炬松、北美云杉等针叶裸子植物的关系较近,不同类型基因具有该类基因特有的MAPK结构域以及典型催化氨基酸基序,D(I/L/V)K是马尾松MAPK基因共有的活性基序,PmMAP4K与MAPK级联途径的3个成员未直接互作,MAPK级联途径基因可能通过磷酸化调控各种激素生物合成来响应非生物胁迫。7个基因均响应了MeJA、GA、SA、ABA、Ca^(2+)处理,但模式不同。PmMAP4K基因对Ca^(2+)处理响应明显,其次是PmMAP2K基因,其它基因对单独Ca^(2+)处理响应不明显,4种激素和Ca^(2+)共同处理均提高了基因表达量,MeJA+Ca^(2+)处理MAPK基因表达量高于单独MeJA处理,而GA、SA、ABA单独处理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与Ca^(2+)一起处理。以上结果为马尾松MAPK基因与信号物质途径互作应答非生物胁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树 MAPK级联途径 激素代谢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PmFPP和PmGGPP基因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12
作者 陈虎 谢俊康 +3 位作者 陆晶宇 谭健晖 李鹏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665-673,共9页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GPP)和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P)是萜类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给马尾松萜类合成途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前期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的PmFPP和PmGGPP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基因在...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GGPP)和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P)是萜类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给马尾松萜类合成途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前期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的PmFPP和PmGGPP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基因在激素和钙离子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mFPP和PmGGPP基因编码347和385个氨基酸,亚细胞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和质体,两个基因均含有聚戊烯合成酶特征1、十聚异戊二烯二磷酸合成酶结构,并含有FARM和SARM保守基序,与针叶树亲缘关系最近。PmFPP和PmGGPP基因对SA的响应最快,PmGGPP响应MeJA和ABA处理的表达时间早于PmFPP,PmFPP和PmGGPP在SA和GA处理下是正调控表达。PmFPP在MeJA+Ca^(2+)处理后期表达量上升。PmFPP和PmGGPP基因响应不同外源信号物质处理,但表达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FPP PmGGPP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花期同步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坦 张振 +3 位作者 楚秀丽 金国庆 周志春 丰忠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目的】研究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征、花期同步性、结实状况及气候影响因子,评价无性系花期同步性规律,指导种子园经营生产及提高种子遗传品质与产量。【方法】连续2年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矮化种子园... 【目的】研究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征、花期同步性、结实状况及气候影响因子,评价无性系花期同步性规律,指导种子园经营生产及提高种子遗传品质与产量。【方法】连续2年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矮化种子园的22个无性系进行花期、花量和结实性状调查,分析其开花物候与花期同步指数。【结果】各无性系雌雄球花整体花期持续时间为8~17天, 2014年始花期相对于2013年滞后约6天,且持续时间缩短约6天。整体水平上,年度内雌球花及雄球花的各花期时长差异较小;无性系的始花期和盛花期的物候特征年度间存在差异, 2014年无性系内雌雄球花开花的同步性更强。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这使得无性系间开花同步程度降低,花期同步指数变异增加, 2013年和2014年花期同步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0.556和0.284~0.802,无性系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2.3%和16.8%。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年度内无性系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差异较小,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年度间无性系作为父、母本及自交的花期同步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 2014年各无性系的花期同步指数在整体水平均高于2013年,但自交指数在年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雌球花越多的无性系的球果数越多;而雌球花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无性系座果率越高;不同年度的雌球花盛花期和花期的持续时间均与千粒质量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浙江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无性系间没有出现花期不遇现象。无性系交配组合的雌球花可授粉期和雄球花的散粉期影响了种子园无性系的种实品质及座果率。连续2年的观测表明无性系间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亲本遗传背景有关。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无性系作为父本和母本时花期同步指数呈负相关,且种子园内存在1/3无性系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可能性,是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管理和无性系再选择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二代种子园 无性系 花期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的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13
14
作者 尹焕焕 刘青华 +3 位作者 周志春 万雪琴 余启新 丰忠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马尾松良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优质的遗传材料。【方法】从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34年生马尾松无性系试验林中,选出5个不同产地的50个... 【目的】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马尾松良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优质的遗传材料。【方法】从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34年生马尾松无性系试验林中,选出5个不同产地的50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并采用独立选择标准法对50个无性系进行选优。【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无性系间皆存在显著(P<0.01)或极显著(P<0.001)差异。其中,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变异主要来源于产地内无性系间,占总变异的19.37%~28.26%;纤维宽度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产地间变异,占总变异的45.57%。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存在极显著(P<0.001)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与纤维宽度相关不显著(P>0.05)。纤维形态指标在幼龄—成熟期呈极显著(P<0.001)的遗传正相关,而木材基本密度在幼龄—成熟期的相关不显著(P>0.05)。共选出12个材性优良的马尾松无性系。【结论】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3个性状在改良过程中应注重产地内优树的选择。而纤维宽度通过产地间选择能达到较好的改良效果。鉴于纤维形态在幼龄—成熟期相关性极显著,可作为材性早期选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产地 无性系 木材基本密度 纤维形态 幼龄材 成熟材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年生马尾松生长性状3地点家系变异及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解懿妮 刘青华 +3 位作者 蔡燕灵 孙林山 徐清乾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共12页
[目的]研究3个试验点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为马尾松各栽植区选择优良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营建于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的5年生马尾松家系区域试验林进行生长及抽梢性状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3个试验点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为马尾松各栽植区选择优良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营建于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的5年生马尾松家系区域试验林进行生长及抽梢性状调查,分析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家系的稳定性和速生性。[结果]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在家系间、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试验点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胸径、树高、轮盘总数和抽梢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家系遗传力为0.72~0.96,单株遗传力为0.45~0.88。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速生的家系抽梢次数更多,当年抽梢较长,而第1次抽梢长度较短;采用AMMI模型根据家系树高和胸径的稳定性分析得出:ZP325、ZP386家系的树高稳定性最好,ZJ5153、ZJ39家系的胸径稳定性最好,GD8家系的胸径和树高稳定性均最差。以高出各试验点树高和胸径5.00%,且高于各试验点相应的1代种子园对照为速生性评价标准,在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分别评价出13、4和7个速生家系,其中,GLN2和GD7家系在3个试验点既速生又稳定,可作为3地点速生、稳定型优良家系。[结论]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在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生长和抽梢性状受到较强遗传控制;速生家系抽梢次数较多,抽梢长度较长,但固定生长量较短;GLN2和GD7家系为3地点速生、稳定型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稳定性 速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鹏 零天旺 +3 位作者 杨章旗 陈虎 颜培栋 陆绍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6,共8页
探索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针叶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为马尾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桂中不同林龄(4、9、15、19、22、30、56 a)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利用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探讨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 探索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针叶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为马尾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桂中不同林龄(4、9、15、19、22、30、56 a)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利用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探讨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对土壤和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对土壤和叶片养分均具有显著影响,随林龄的增加土壤pH呈先增后减趋势,中龄林中最大,有机碳、全N、全P、碱解N和速效态K、Ca、Mg、Zn和B含量呈先减后增的U形变化,中龄-成熟林阶段最小,全K和有效P含量呈W形变化;针叶养分含量随林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C、N、P和K含量在过熟林中最大,Ca、Zn分别在中龄林、成熟林中含量最大,Mg和B均在幼龄林中最大。针叶K、Ca、Mg、Zn和B与土壤对应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N、有效P和速效K是影响马尾松叶片养分含量变化的敏感因素,土壤速效元素对叶片养分的正向效应显著,而土壤有机碳和全量养分的负向效应显著。综上,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土壤和叶片养分存在显著差异,在马尾松15 a后,土壤和叶片养分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受N素和微量元素限制,为此在马尾松中龄林后,建议施用N肥满足其健康生长,并辅以适量微量元素,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化学性质 叶片养分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对马尾松内源激素和雌球花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文月 丰忠平 +3 位作者 王建昌 杨涛 张振 周志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8-1196,共9页
【目的】探究截除顶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变化对新枝生长与雌球花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制试验,以3年生209号马尾松无性系为试材,设置保留1层轮枝(T1)、保留2层轮枝(T2)、未截顶(NT... 【目的】探究截除顶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变化对新枝生长与雌球花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制试验,以3年生209号马尾松无性系为试材,设置保留1层轮枝(T1)、保留2层轮枝(T2)、未截顶(NT)、未截顶+100 mg·L^(−1)赤霉素(GA4/7)(NT+G100)、未截顶+200 mg·L^(−1)GA4/7(NT+G200)和未截顶+400 mg·L^(−1)GA4/7(NT+G400)等6个处理,测定花原基形成前期(S1)、花原基形成期(S2)和花原基形成后期(S3)的针叶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其比值的变化,研究各处理对雌球花密度和枝生长的影响。【结果】与NT相比,T1处理的雌球花密度、枝长和枝粗分别增加126.00%、181.55%和35.78%,T2处分别理增加66.52%~82.67%、119.31%~150.45%和9.17%~111.49%;与GA4/7各处理相比,截顶处理后,除第1层轮枝处的枝长增长量显著(P<0.05)低于NT+G200处理外,T1和T2处理的雌球花密度、枝长与枝粗增长量与GA4/7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S1时期,与NT相比,T1和T2处理的针叶吲哚乙酸(IAA)质量分数分别显著(P<0.05)下降11.24%和9.62%,脱落酸(ABA)质量分数显著(P<0.05)增加15.09%和8.15%,GA7、GA4、玉米素核苷(ZR)质量分数下降,但差异不显著,(IAA+GA7+GA4+ZR)/ABA比值分别为7.22和7.61;在S2时期,T1和T2处理下的针叶IAA、GA7、GA4和ZR质量分数均较S1时期增加,ABA质量分数降低,(IAA+GA7+GA4+ZR)/ABA比值升高;在S3时期,所测激素质量分数均较S2时期降低。截顶与GA4/7诱导后主要激素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不同。在S1至S3时期,GA4/7诱导后的IAA质量分数逐渐降低,GA7、GA4和ZR质量分数先增加后降低,ABA质量分数则先降低后增加。在截顶后20 d内,IAA、GA7、GA4和ZR质量分数呈先降低后增加的恢复特征,ABA质量分数呈持续下降的动态变化,截顶强度影响着不同轮枝处针叶IAA、GA4、ABA和ZR激素质量分数的变化。【结论】在花原基形成前期实施截顶和GA4/7处理均可促进马尾松结实母枝更新和雌球花形成,与针叶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顶 马尾松 雌球花 内源激素 花原基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产脂量和土壤养分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鹏 颜培栋 +3 位作者 杨章旗 零天旺 陆绍浩 卢顺熙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50,共12页
为明确无机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和石灰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松脂产量和土壤养分的综合影响,探明最佳施肥处理,以10年生马尾松材脂兼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无机肥+微肥+石灰配施(T1)、无机肥+微肥配施(T2)、单施无机肥(T3)、无... 为明确无机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和石灰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松脂产量和土壤养分的综合影响,探明最佳施肥处理,以10年生马尾松材脂兼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无机肥+微肥+石灰配施(T1)、无机肥+微肥配施(T2)、单施无机肥(T3)、无机肥+石灰配施(T4)、钙镁磷肥+石灰配施(T5)和不施肥(CK)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马尾松生长、产脂量变化及其与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并利用内梅罗公式综合评价最佳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马尾松生长量和松脂产量(P<0.05),其中T1处理对马尾松树高、材积生长量及松脂产量促进效果最为显著,T5处理中胸径(DBH)生长量最大。撒施石灰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与无机肥+微肥配施(T1)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与钙镁磷肥配施(T5)能显著提高全磷、有效磷、速效钙、速效镁的含量;土壤综合肥力表现为T1>T4>T5>T2>T3>CK。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镁是影响马尾松生长和产脂量的敏感性因子,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与马尾松生长量、产脂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综上,马尾松中龄林采脂过程中,为减小采脂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快速补充土壤养分,提高马尾松生长量和松脂产量,建议施用无机肥+微肥+石灰,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施肥 生长量 松脂产量 土壤肥力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尾松种源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云晴 张振 +1 位作者 孙凯 姜培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3-890,共8页
【目的】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存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植硅体碳封存潜力较强的马尾松种源。【方法】... 【目的】植硅体封存有机碳(PhytOC)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树干植硅体碳封存潜力存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植硅体碳封存潜力较强的马尾松种源。【方法】在浙江淳安姥山林场采集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样品,20个种源分别来自于全国11个省区的20个产地。以各样品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质量分数及树干生物量的测定结果来分析不同马尾松种源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差异。【结果】20个马尾松种源树干的总有机碳、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分别变动于467.6~489.6、0.305~0.845、126.8~210.2、0.049~0.128 g·kg^−1;马尾松标准株树干生物量和植硅体碳储量的变动范围分别为76.48~295.39 kg·株^−1和4.83~31.58 g·株^−1;种源聚类分析可以将20个马尾松种源划分为4类,以湖北通山84、广西恭城111、江西吉安63和广西岑溪115植硅体碳封存能力较强的种源为1类;以河南桐柏21、湖南安化72、广东信宜105为代表的7个马尾松种源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次之;以浙江淳安56、贵州都匀123、福建永定95为代表的8个马尾松种源为第3类;浙江庆元54为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差的一类。【结论】不同种源马尾松树干的植硅体、植硅体封存有机碳和植硅体碳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广西岑溪115的植硅体碳封存能力最强,因此在马尾松生态系统中,可通过推广广西岑溪115来提高植硅体碳封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树干 植硅体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树高生长性状SSR标记关联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金燕 冯源恒 +6 位作者 杨章旗 陈虎 谭健晖 龚桂芳 罗群凤 付军 翟章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60,共9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获得控制目标性状基因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马尾松二代全同胞家系为材料,选择4个课题组前期获得的与马尾松生长性状关联的SSR标记:PCZ002、PCZ023、PCZ142和PCZ187,每个标记选择4个杂交家系,分别有150、172、15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获得控制目标性状基因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马尾松二代全同胞家系为材料,选择4个课题组前期获得的与马尾松生长性状关联的SSR标记:PCZ002、PCZ023、PCZ142和PCZ187,每个标记选择4个杂交家系,分别有150、172、157、163份单株材料,结合树高生长性状数据对马尾松二代全同胞群体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标记PCZ142扩增出的PCZ142-AA和PCZ142-AB基因型与树高存在正相关性,且树高均显著高于PCZ142-BB基因型材料,而PCZ142-BB基因型与树高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标记PCZ187扩增出的PCZ187-BB基因型与树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且树高显著高于PCZ187-AA和PCZ187-AB基因型材料;标记PCZ002和PCZ023的各基因型与树高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标记PCZ142-BB和PCZ187-BB与马尾松树高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PCZ142-BB为显著负相关,PCZ187-BB为极显著正相关,这2种基因型材料可成为马尾松树高生长性状重要的基因资源。本研究结果为定位控制群体中马尾松树高生长性状位点提供重要信息,并为马尾松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SSR标记 树高 关联分析 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