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湿地研究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
作者 李明峰 陈芸莹 +8 位作者 刘雨桐 何鑫 张诗吟 杨思维 尕措 尔金让雄 泽让娜姆 四郎措 刘刚 《草学》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青藏高原湿地近20多年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青藏高原湿地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基于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查询了1996—2024年间的89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对其发文量,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共现... 通过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青藏高原湿地近20多年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青藏高原湿地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基于CNKI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查询了1996—2024年间的89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对其发文量,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青藏高原湿地领域研究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国内主要的研究单位为科研院所及高校,各单位在该领域研究方向差异不大,但机构间的合作相对较少,且国内对青藏高原湿地的研究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随着时间发展,该领域的研究从早期关注生态功能、甲烷排放等到湿地植被-土壤系统、气候变化响应,再到其碳汇、群落结构、保护及恢复等。探索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耦合机制,将全球气候变化、湿地碳汇、水循环、植被-土壤系统、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等关联起来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湿地 CITESPACE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原县草原虫害发生情况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卓玛措 沈敏 +3 位作者 史长光 王钰 刘刚 肖冰雪 《草学》 2023年第3期64-71,共8页
草原虫害的爆发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安全,草原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治工作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性意义。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红原县2013~2021年草原虫害发生情况及其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红原县草原虫害年平均发生... 草原虫害的爆发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安全,草原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治工作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性意义。本文通过统计分析红原县2013~2021年草原虫害发生情况及其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红原县草原虫害年平均发生面积为6.59×10^(4)hm^(2),年平均严重危害面积2.86×10^(4)hm^(2)。其中土蝗年平均危害面积为2.41×10^(4)hm^(2),年平均严重危害面积为1.23×10^(4)hm^(2);草原毛虫年平均危害面积为4.04×10^(4)hm^(2),年平均严重危害面积为1.45×10^(4)hm^(2);其他害虫年平均危害面积为0.16×10^(4)hm^(2),年平均严重危害面积为0.03×10^(4)hm^(2);红原县2013~2021年间累计防治1.08×105hm^(2)。此外,草原害虫发生面积随温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相关性不显著。本文的结果为草原虫害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虫害 土蝗 草原毛虫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山莨菪生境调查分析
3
作者 刘雨桐 王筱卉 +4 位作者 刘刚 杨思维 张诗吟 何鑫 尕措 《草学》 2024年第5期29-37,共9页
2022年8月—2023年9月,采用样地法对川西北高原山莨菪群居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同时采集样地内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山莨菪分布区域内土壤理化性质较好,适宜植物生长;调查数据表明,山莨菪生境地群落的物种共有50... 2022年8月—2023年9月,采用样地法对川西北高原山莨菪群居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同时采集样地内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山莨菪分布区域内土壤理化性质较好,适宜植物生长;调查数据表明,山莨菪生境地群落的物种共有50种,隶属于18科45属。依据伴生植物生活型划分,灌木4种,占8%;草本46种,占92%;共有两个草地类型,分别是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群落中高山嵩草(Carex parvula)重要值排第一,达20.54,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重要值为13.48,排在第二;9号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55、3.70和0.73,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16号样地,达0.63;2号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分别为0.73、0.28和0.36。土壤中的有机碳和P元素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山莨菪叶片对N元素的吸收。山莨菪的生长适合较疏松的土壤类型,同时对水分和土壤养分有较高的依赖性。土壤pH值对山莨菪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山莨菪群落适合偏碱性土壤。调查显示,山莨菪所处的群落环境复杂多样,伴生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研究结果将为山莨菪的区域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山莨菪 生境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地震灾后植被恢复过程中草种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 陈芸莹 +8 位作者 余水泉 李翠羽 刘刚 刘雨桐 袁侠 刘沁珂 王瑞 周静 黄春萍 《草学》 2023年第6期35-39,64,共6页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草业先行是较好的水土保持策略,在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九寨沟震区珍稀保护动物破坏生境植物的基础上,原位进行9个草种的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存活率、生物量、土壤含水率、盖度、根系鲜重、枯落物浸水容量、土壤有机质、土...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草业先行是较好的水土保持策略,在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九寨沟震区珍稀保护动物破坏生境植物的基础上,原位进行9个草种的盆栽试验,通过测定存活率、生物量、土壤含水率、盖度、根系鲜重、枯落物浸水容量、土壤有机质、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土壤脲酶活性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从中选出具有明显优势的苔草(Carex montan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早熟禾(Poa annu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作为九寨沟地震灾区植被修复过程中的推广草种。本研究为九寨沟的人工植被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地震 植被修复 草种筛选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