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林业增汇减排路径、潜力与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
24
1
作者
田惠玲
朱建华
+1 位作者
李宸宇
肖文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3,共9页
林业作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重要领域和路径选择,在落实NbS行动中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文中在回顾国内外NbS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林业领域NbS的内涵和路径、国际和国内相关政策及已...
林业作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重要领域和路径选择,在落实NbS行动中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文中在回顾国内外NbS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林业领域NbS的内涵和路径、国际和国内相关政策及已采取的措施,重点分析了林业NbS路径的减排潜力、成本与效益。从全球范围看,造林和再造林路径具有较高的技术减排潜力,而减少毁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是相对更具有成本效益的增汇减排路径。中国对林业NbS的实践及科学研究等尚显不足,但已有的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需要在林业NbS相关标准与计量体系建设、减排技术与经济潜力研究、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政策研究,以及增强公众意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林业路径
减排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生物量碳源汇格局的影响--以南平市为例
被引量:
10
2
作者
郭学媛
朱建华
+4 位作者
刘华妍
田惠玲
李春蕾
刘常富
肖文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548-9559,共12页
林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森林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碳汇/源功能。明确并量化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与空间分布,对于区域森林碳汇提升和实现区域“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福建省南平市为例,以多期森林...
林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森林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碳汇/源功能。明确并量化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与空间分布,对于区域森林碳汇提升和实现区域“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福建省南平市为例,以多期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IPCC材积源一生物量法,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型划分,分类分析了南平市森林碳源和碳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量化了不同林业活动(一直保持为森林、人工造林、自然恢复、毁林和森林退化)对森林碳汇和碳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南平市森林碳储量总量为80.84Tg C,2020年森林碳储量总量增加至89.87Tg C,年均变化量为1.29Tg C/a(或4.73Tg CO_(2)/a)。平均胸径、公顷蓄积等林分因子是当前主要影响森林碳储量的因素。在其他影响因素中,暗红壤分布区的森林生物质碳密度较高而在水稻土分布区则较低;此外,高海拔、中等立地质量土地上的森林碳密度较高。对于不同林业活动,2013—2020年南平市一直保持为森林(森林经营)、自然恢复增加的天然林和人工造林分别使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增加了0.34Tg C/a、0.85Tg C/a和1.05Tg C/a,同期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分别减少0.75Tg C/a和0.42Tg C/a,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净增加1.09Tg C/a(或3.98Tg CO_(2)/a),明显低于2013—2020森林碳储量净增量。对于土地利用变化较剧烈的区域,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且区分林业活动路径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森林的碳汇和碳源及时空格局。2013—2020年间南平市一直保持为森林的生物质碳密度仅增长0.22Mg C hm^(-2) a^(-1),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占比增加使森林平均生长速率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而同期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造林使森林生物质碳密度分别增长4.00Mg C hm^(-2) a^(-1)和4.10Mg C hm^(-2) a^(-1)。优化龄组结构提升森林生长量、减少毁林和防止森林退化可以作为该区域未来森林增汇减排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活动
碳汇
碳损失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林业增汇减排路径、潜力与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
24
1
作者
田惠玲
朱建华
李宸宇
肖文发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森林
生态
环境与
保护
研究所/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森林
生态
环境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林业
大学南方现代
林业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3,共9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9ZD001)。
文摘
林业作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重要领域和路径选择,在落实NbS行动中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文中在回顾国内外NbS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林业领域NbS的内涵和路径、国际和国内相关政策及已采取的措施,重点分析了林业NbS路径的减排潜力、成本与效益。从全球范围看,造林和再造林路径具有较高的技术减排潜力,而减少毁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是相对更具有成本效益的增汇减排路径。中国对林业NbS的实践及科学研究等尚显不足,但已有的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需要在林业NbS相关标准与计量体系建设、减排技术与经济潜力研究、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政策研究,以及增强公众意识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林业路径
减排
经济性
Keywords
Nature-based Solutions(NbS)
Forestry approach
Emission reduction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生物量碳源汇格局的影响--以南平市为例
被引量:
10
2
作者
郭学媛
朱建华
刘华妍
田惠玲
李春蕾
刘常富
肖文发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森林
生态
环境与自然
保护
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林业
大学南方现代
林业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548-955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2192434)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200)
文摘
林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森林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碳汇/源功能。明确并量化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与空间分布,对于区域森林碳汇提升和实现区域“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福建省南平市为例,以多期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IPCC材积源一生物量法,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和林业活动类型划分,分类分析了南平市森林碳源和碳汇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量化了不同林业活动(一直保持为森林、人工造林、自然恢复、毁林和森林退化)对森林碳汇和碳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南平市森林碳储量总量为80.84Tg C,2020年森林碳储量总量增加至89.87Tg C,年均变化量为1.29Tg C/a(或4.73Tg CO_(2)/a)。平均胸径、公顷蓄积等林分因子是当前主要影响森林碳储量的因素。在其他影响因素中,暗红壤分布区的森林生物质碳密度较高而在水稻土分布区则较低;此外,高海拔、中等立地质量土地上的森林碳密度较高。对于不同林业活动,2013—2020年南平市一直保持为森林(森林经营)、自然恢复增加的天然林和人工造林分别使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增加了0.34Tg C/a、0.85Tg C/a和1.05Tg C/a,同期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分别减少0.75Tg C/a和0.42Tg C/a,森林生物质碳储量净增加1.09Tg C/a(或3.98Tg CO_(2)/a),明显低于2013—2020森林碳储量净增量。对于土地利用变化较剧烈的区域,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且区分林业活动路径的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森林的碳汇和碳源及时空格局。2013—2020年间南平市一直保持为森林的生物质碳密度仅增长0.22Mg C hm^(-2) a^(-1),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占比增加使森林平均生长速率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而同期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造林使森林生物质碳密度分别增长4.00Mg C hm^(-2) a^(-1)和4.10Mg C hm^(-2) a^(-1)。优化龄组结构提升森林生长量、减少毁林和防止森林退化可以作为该区域未来森林增汇减排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林业活动
碳汇
碳损失
空间格局
Keywords
forestry activities
carbon sink
carbon loss
spatial pattern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林业增汇减排路径、潜力与经济性评价
田惠玲
朱建华
李宸宇
肖文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业活动对区域森林生物量碳源汇格局的影响--以南平市为例
郭学媛
朱建华
刘华妍
田惠玲
李春蕾
刘常富
肖文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