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獐春夏生境选择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宗智 刘振生 +2 位作者 米书慧 吴建平 滕丽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5-1633,共9页
生境与动物个体密切相关,生境中元素的不同影响着动物个体对不同生境的选择。2018年5—7月和2019年3—4月在吉林省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獐(Hydropotes inermis)的春夏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利用样方104个(春季53个,夏季51... 生境与动物个体密切相关,生境中元素的不同影响着动物个体对不同生境的选择。2018年5—7月和2019年3—4月在吉林省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獐(Hydropotes inermis)的春夏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利用样方104个(春季53个,夏季51个),对照样方85个(春季46个,夏季39个)。利用卡方检验对植被类型、优势植物、坡位、坡向4种非数值型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獐对这4种环境因子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偏好选择以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为优势植物,位于中坡位,坡向为阳坡的草地生境活动。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海拔、人为干扰距离、水源距离、草本覆盖度、优势草本高度、隐蔽级、坡度7种数值型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獐均偏好选择隐蔽级较高(春季30.189±14.609,夏季62.745±29.737)、优势草本高度较高(春季87.359±16.190,84.510±29.618)、坡度较缓的生境(春季14.245±3.721,13.333±5.260)活动。此外,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对獐的春季和夏季的生境选择预测正确率均大于90%,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獐的生境选择。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獐种群数量较小,适宜性栖息地面积较少,应加强对其种群及适宜性生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选择 资源选择函数 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 DNA阿拉善马鹿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乔付杰 李俊乐 +3 位作者 高惠 滕丽微 王继飞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1,共5页
阿拉善马鹿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中段,是我国唯一幸存的该亚种的有效种群。目前关于野生阿拉善马鹿的分子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于2016年8—9月和2017年2—3月在贺兰山采集新鲜阿拉善马鹿粪便样本... 阿拉善马鹿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中段,是我国唯一幸存的该亚种的有效种群。目前关于野生阿拉善马鹿的分子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于2016年8—9月和2017年2—3月在贺兰山采集新鲜阿拉善马鹿粪便样本396份,使用线粒体Cyt b区DNA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物种鉴定和9对微卫星引物对其个体识别,共鉴定出278个阿拉善马鹿个体,基于线粒体Cyt b DNA对其全序列进行分析。使用线粒体Cyt b区引物对提取的粪便DNA扩增,获得了1 075 bp的序列,检测到10个变异位点,并定义了10个单倍型。其中10个变异位点占分析长度的0. 93%,均为碱基代换,无碱基插入和缺失。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 243,核苷酸多样性为0. 000 32。中性检验Tajima's D值为显著负值,Fu和Li's D值为不显著的负值,表示阿拉善马鹿可能经历瓶颈事件并随后出现种群扩张。在系统发育树中,阿拉善马鹿单独聚成一支且与东北马鹿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中国马鹿亚种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表明野生阿拉善马鹿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建议加强对该亚种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马鹿 线粒体DNA CYT b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消化道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石锐 刘鹏 +3 位作者 滕丽微 庞博 燕永彬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7-621,共5页
为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啮齿动物对贺兰山环境的适应对策,以及同域分布啮齿动物之间的竞争状况。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不同生境中4种鼠类进行解剖,对其各项消化道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种啮齿动物的总消化道... 为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探讨啮齿动物对贺兰山环境的适应对策,以及同域分布啮齿动物之间的竞争状况。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不同生境中4种鼠类进行解剖,对其各项消化道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种啮齿动物的总消化道长度、总鲜重、总净鲜重的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种啮齿动物中,大林姬鼠和阿拉善黄鼠的胃长度和净鲜重与社鼠和子午沙鼠的差异性为极显著;与社鼠、子午沙鼠、大林姬鼠相比,阿拉善黄鼠的小肠、大肠和盲肠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均显著,在胃鲜重差异性上为极显著;其他3种啮齿动物之间的小肠长度差异极其显著,而在鲜重不显著;子午沙鼠与社鼠、大林姬鼠在小肠净鲜重无显著差异;子午沙鼠与社鼠在盲肠和大肠的长度与鲜重上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结果表明,啮齿动物通过改变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响应环境条件,从而达到对贺兰山环境胁迫适应;在与同域分布物种竞争中,消化道形态变化最明显的物种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竞争 贺兰山 同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及海拔梯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石锐 张致荣 +5 位作者 高惠 李俊乐 庞博 燕永彬 滕丽微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78,共6页
贺兰山独特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为啮齿类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在2013年分春、夏、秋3个季节,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贺兰山的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和海拔梯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调查选取了8条典型沟道... 贺兰山独特的地势地貌和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为啮齿类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在2013年分春、夏、秋3个季节,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贺兰山的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和海拔梯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调查选取了8条典型沟道,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啮齿动物235只,隶属2目5科11属13种。捕获种类最多的为哈拉乌沟(11种),最少的是雪岭子沟和甘树湾沟,各捕获2种。啮齿动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特点总体上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符合"驼峰形"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西坡 啮齿类 种类组成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活动节律与家域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爽 胡天华 +4 位作者 余梦琦 梁咏亮 李岳诚 郭松涛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9,共10页
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是其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形成的生存模式,研究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生态适应性,维护生态平衡,并有助于制定科学保护策略。因此,基于北斗卫星追踪项圈监测技术,深入研究了贺兰山岩羊(P... 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是其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形成的生存模式,研究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生态适应性,维护生态平衡,并有助于制定科学保护策略。因此,基于北斗卫星追踪项圈监测技术,深入研究了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全年的活动节律和家域特征,以及不同季节、性别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1)岩羊属于晨昏性动物(06:00—10:00、16:00—20:00),4个季节均表现为双峰模式的日活动节律;(2)岩羊全年的活动速率为(0.17±0.51)km/h,且不同季节的活动速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33.48,df=3,p<0.05),冬季活动速率最高,为0.23 km/h;雌雄个体间活动速率存在边缘显著差异(Z=-1.913,p=0.056),雄性个体的活动速率高于雌性个体;(3)岩羊的家域和核域范围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家域,χ^(2)=1.623,df=3,p=0.654;核域,χ^(2)=0.727,df=3,p=0.867),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建议保护团队在晨昏高峰期加强监测,避免人为干扰;在冬季采取补饲等保护措施确保食物充足;并在制定管理计划时充分考虑家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卫星项圈 活动节律 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广才岭地区春夏季狗獾的食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石锐 张致荣 +3 位作者 陈耕 任毅 滕丽微 刘振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99,共4页
自2011-2013年,分春、夏两季,在张广才岭地区共收集了111份狗獾粪便样品,采用粪样分析法对狗獾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狗獾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春季食物组成有10类,其中6类动物性食物(蚯蚓、昆虫、蠕虫、蜗牛、... 自2011-2013年,分春、夏两季,在张广才岭地区共收集了111份狗獾粪便样品,采用粪样分析法对狗獾的食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狗獾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春季食物组成有10类,其中6类动物性食物(蚯蚓、昆虫、蠕虫、蜗牛、鸟类和哺乳类),4类植物性食物(狗枣猕猴桃、玉米、草树叶和其他植物),相比春季,夏季粪便中未检测到鸟类、哺乳类、狗枣猕猴桃和玉米这4类食物。蚯蚓、昆虫和蜗牛出现频率相对较稳定,但蚯蚓和昆虫的生物量比例差别较大。食物的生物量春夏季之间存在差异(P<0.05)。狗獾春季的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均高于夏季。研究结果也表明,狗獾能充分利用其栖息生境中的资源,食物的可获得性导致其是机会主义广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广才岭 狗獾 食性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丁彦珂 姚志诚 +4 位作者 赵唱 张致荣 陈俊达 滕丽微 刘振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50-3156,共7页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是我国特有种,在贺兰山分布数量不足百头,对贺兰山马麝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是保护和恢复贺兰山马麝种群的前提和依据。2014—2016年通过样线法对贺兰山马麝的野外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确定了750个马麝出现位点,结...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是我国特有种,在贺兰山分布数量不足百头,对贺兰山马麝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是保护和恢复贺兰山马麝种群的前提和依据。2014—2016年通过样线法对贺兰山马麝的野外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确定了750个马麝出现位点,结合13个环境因子变量,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并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划分贺兰山马麝适宜生境及不适宜生境的分布区,对贺兰山地区马麝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贺兰山马麝分布的环境因子中,针叶林、距水源距离、距护林点距离、海拔高度、距矿区距离和距道路距离六种环境因子影响较大;贺兰山地区适宜马麝分布的生境面积极小,仅占贺兰山地区总面积的3.27%,面积为120.24 km^(2),而不适宜生境面积为3555.72 km^(2)。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对模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预测水平达到优秀,可以为马麝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为保护和恢复马麝种群,建议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人为干扰,识别和建立马麝各适宜生境之间的生态廊道,加强对零散分布的潜在适宜生境区域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马鹿冬季肠道菌群组成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7
8
作者 于威 李俊乐 +1 位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0-427,共8页
肠道菌群对于动物消化及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性别差异上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贺兰山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的20个粪便样本进行多样性分析,雌雄各半,并讨论性别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肠道菌群对于动物消化及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性别差异上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贺兰山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的20个粪便样本进行多样性分析,雌雄各半,并讨论性别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马鹿雌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结构均存在差异,且雌性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高。菌群构成的门水平上,雄性肠道菌群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49.47%)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14.21%),雌性肠道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54.47%)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4.41%)。在属水平上,雌雄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都为孢杆菌属(Sporobacter),含量为(雌性:6.79%,雄性:7.97%),拟杆菌属(Bacteroides),含量为(雌性:3.87%,雄性:4.42%),NMDS分析及LEfSe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对阿拉善马鹿雌雄肠道菌群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对阿拉善马鹿冬季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构成存在影响,可为深入研究性别因素对阿拉善马鹿肠道菌群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马鹿 肠道菌群 性别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地区狗獾夏季食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毅 王继飞 +2 位作者 高惠 刘振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7-633,共7页
利用粪便分析法对宁夏贺兰山地区狗獾的夏季食性进行了研究。采集狗獾活动范围内的粪样,运用频率法和生物量比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狗獾夏季的食性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狗獾属杂食性广食者,其夏季食物组成共有10种6大类,从出现频率来... 利用粪便分析法对宁夏贺兰山地区狗獾的夏季食性进行了研究。采集狗獾活动范围内的粪样,运用频率法和生物量比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狗獾夏季的食性组成和比例。结果显示,狗獾属杂食性广食者,其夏季食物组成共有10种6大类,从出现频率来看,食物组成主要是昆虫(38.22%)、果实(13.78%)、蚯蚓(12.89%)、昆虫幼虫(12.00%)等,从生物量比来看,食物组成主要是蚯蚓(61.83%)、果实(29.42%)、昆虫(4.05%)、昆虫幼虫(3.15%)等,两种结果都显示蚯蚓在狗獾的夏季食谱中占据重要位置。根据粪样分析结果,计算出其夏季食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为1.077,均匀性指数E为0.468,标准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Bsta为0.131。在与张广才岭地区的狗獾夏季食性组成的对比中发现,两者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獾 食性 粪便分析法 夏季 贺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马鹿冬季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俊乐 高惠 +1 位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贺兰山的20只阿拉善马鹿粪便进行测序及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个样品共获得1564112条序列,有效序列1399562条和2740个OTUs。其中样品包含24个门和283个属,在门水平上核心菌门,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贺兰山的20只阿拉善马鹿粪便进行测序及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个样品共获得1564112条序列,有效序列1399562条和2740个OTUs。其中样品包含24个门和283个属,在门水平上核心菌门,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76.7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16%、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51%。在属水平上,核心菌属有11个,占肠道菌群的31.46%,分别为孢子杆菌属(Sporobacter)7.38%、拟杆菌属(Bacteroides)4.15%、梭菌属系列(Clostridium IV、Clostridium XlV)3.63%、罗氏菌属(Roseburia)3.00%、胃瘤球菌(Ruminococcus)1.85%、奥氏杆菌(Oscillibacter)1.80%、Intestinimonas 1.56%、Akkermansia 1.50%、Alistipes 1.49%、Flavonifractor 1.47%。由此可知,阿拉善马鹿肠道菌群复杂多样,为进一步研究阿拉善马鹿肠道菌群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马鹿 肠道菌群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锐 滕丽微 +5 位作者 张致荣 高惠 刘鹏 庞博 燕永彬 刘振生 《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19,共4页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 采用铗日法对贺兰山西坡鼠类的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选取8条典型沟道为样线,共布设有效铗日18 748个,捕获鼠类235只。阿拉善黄鼠和大林姬鼠在所有海拔梯度均有分布,其次是社鼠、灰仓鼠和短尾仓鼠,海拔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高山鼠兔和东方田鼠。阿拉善黄鼠的肺脏和肾脏重量高海拔重量远高于低海拔重量,显示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西坡 鼠类 内脏重量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