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解云南常见食药用昆虫中的汞、硒含量及安全性,本研究收集了云南省较为常见的食药用昆虫共计42种。【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这些食药用昆虫中的汞和硒含量。【结果】肉食性昆虫的...【目的】为了解云南常见食药用昆虫中的汞、硒含量及安全性,本研究收集了云南省较为常见的食药用昆虫共计42种。【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这些食药用昆虫中的汞和硒含量。【结果】肉食性昆虫的汞含量普遍高于植食性昆虫,水生昆虫的汞含量远远高于陆生昆虫(t-test, P <0.01),但所有测试样品汞含量均没超相应的国家标准限制。硒的含量在水生昆虫中最高,且与汞的含量呈现很强的相关性(R^2=0.824 1);陆生昆虫中的平均硒含量较低,不同种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且陆生昆虫中的硒、汞含量不存在相关性(R^2=0.000 8)。【结论】开发水生类食药用昆虫时需要加强汞含量检测,同时也提示在水生昆虫中硒对汞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生长性能及其肠道细菌的影响。【方法】对比以基础饲料和添加酿酒酵母饲料为食的双斑蟋的生长发育指标,并选出酿酒酵母的最优添加量组;对最优组...【目的】探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生长性能及其肠道细菌的影响。【方法】对比以基础饲料和添加酿酒酵母饲料为食的双斑蟋的生长发育指标,并选出酿酒酵母的最优添加量组;对最优组与对照组个体分别进行肠道细菌分析,对比两组之间的菌群分布特点,找出差异菌群。【结果】(1)饲料中添加不同密度的酿酒酵母均可提高双斑蟋的成虫取食量和平均质量,且添加量为5×10^(4) CFU/g时效果最明显。(2)双斑蟋食用添加酿酒酵母的饲料后,肠道菌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转变为高丰度菌群,推测可能是酿酒酵母有益于该门菌群繁衍。(3)PICRUSt2功能预测表明:试验组双斑蟋肠道内与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有关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信号转导和膜转运相关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较低。【结论】双斑蟋食用添加酿酒酵母的饲料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取食量和平均质量,并提高机体肠道内细菌的α多样性及细菌群落的代谢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为了解云南常见食药用昆虫中的汞、硒含量及安全性,本研究收集了云南省较为常见的食药用昆虫共计42种。【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这些食药用昆虫中的汞和硒含量。【结果】肉食性昆虫的汞含量普遍高于植食性昆虫,水生昆虫的汞含量远远高于陆生昆虫(t-test, P <0.01),但所有测试样品汞含量均没超相应的国家标准限制。硒的含量在水生昆虫中最高,且与汞的含量呈现很强的相关性(R^2=0.824 1);陆生昆虫中的平均硒含量较低,不同种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且陆生昆虫中的硒、汞含量不存在相关性(R^2=0.000 8)。【结论】开发水生类食药用昆虫时需要加强汞含量检测,同时也提示在水生昆虫中硒对汞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