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1
作者 卢渊 王广宇 +5 位作者 程子岳 闫钰倩 张恒 王丽 杨慧 邹全程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森林草原防火是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大事,是林草资源保护的重大任务。基础设施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硬实力,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水平,是全面提升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基础性治本之策。通过梳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 森林草原防火是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大事,是林草资源保护的重大任务。基础设施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硬实力,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水平,是全面提升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基础性治本之策。通过梳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思路并对主要建设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有效防范和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的现实威胁以及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提供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防灭火 基础设施 综合防控 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研究——以烟台黄渤海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晁碧霄 +4 位作者 闫钰倩 姜帆 张大为 孙永康 邹全程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受气象、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影响。科学制定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是预防和管控森林火灾的基础。最大熵(MaxEnt)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识别森林...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受气象、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影响。科学制定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是预防和管控森林火灾的基础。最大熵(MaxEnt)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识别森林火灾风险等级的相关研究,并被证实具有较高准确性。烟台黄渤海新区位于胶东半岛、黄渤海交界处,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对森林影响显著,在全国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代表性。以烟台黄渤海新区为例,采用MaxEnt模型,结合历史火情数据和气象、地形、地物类型、社会经济等主导环境变量,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划定森林火险区划等级。结果表明:1)优势树种(组)、人口密度对森林火灾发生具有重要影响;2)烟台黄渤海新区高、中、一般风险区面积接近,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西南部山区,一般风险区主要位于东北部沿海。经检验,本研究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全国森林火险区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区划 MAXENT 烟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承德德援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3
作者 胡应学 张颖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针对林草国际援助项目开展情况和社会影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综合生态系统功能量指数法等,评价分析了2005年、2020年承德德国援助的“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和“密云水源流域... 针对林草国际援助项目开展情况和社会影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综合生态系统功能量指数法等,评价分析了2005年、2020年承德德国援助的“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和“密云水源流域保护与经营项目”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河北承德德援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约占总效益的6%,对维持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该项目的生态效益占综合效益的比重较高,约为72%,对稳定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的实施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网络具有较大提升作用,社会网络稳定性增强。同时,分析研究了承德项目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建议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森林碳汇的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援项目 水源流域保护 可持续经营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健东 孙赫 +1 位作者 邓婷 刘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以塞罕坝机械林场2019年更新的二类调查数据库为依据,参考《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整体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其中较差林分占38.3%,天然林生态功能... 以塞罕坝机械林场2019年更新的二类调查数据库为依据,参考《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整体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其中较差林分占38.3%,天然林生态功能较人工林并无优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次生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占比分别达到各自林分的79.5%和93.3%,而樟子松人工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占比不足35%;8种不同森林类型中,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指数最高(0.57),油松人工林生态功能指数最低(0.35);幼龄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不足30%,近熟林和成熟林中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达到80%以上,然而,过熟林生态功能明显退化。本研究表明,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整体偏低,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进行严格管护的基础上,亟需进行适当的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自然度 人工林 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干扰对人工林林木生长、幼苗更新及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付立华 孙赫 +3 位作者 孙一博 王金珊 丁玉辉 刘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间伐可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下环境,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比分析间伐和未间伐林分(自然保护区)中林木生长、物种多...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间伐可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下环境,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比分析间伐和未间伐林分(自然保护区)中林木生长、物种多样性和天然更新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伐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年均增长0.72 cm,比未间伐区提高53.2%;间伐区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年均增长0.59 cm,比未间伐区提高25.5%。间伐区内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较未间伐区分别高出159.2%、185.3%、185.9%和108.4%。间伐区幼苗幼树的更新种类和数量明显高于未间伐区,其中,樟子松人工林间伐区幼苗幼树的更新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见,对自然保护区内未经营过的人工林进行适当抚育间伐对提高森林生产力、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正向演替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 自然保护区 华北落叶松 樟子松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仿真优化系统(FSOS)确定塞罕坝主要森林类型全周期年采伐量 被引量:2
6
作者 武莉琴 孙一博 +3 位作者 孙赫 丁玉辉 刘国良 刘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确定森林年采伐量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合理的森林年采伐量对于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2019年更新的二类调查数据,以人工华北落叶松林、人工樟... 确定森林年采伐量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合理的森林年采伐量对于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2019年更新的二类调查数据,以人工华北落叶松林、人工樟子松林和天然白桦林为对象,采用森林仿真优化系统(FSOS)分析多种采伐策略情境下主要森林类型龄组结构、蓄积量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未来100年期间的变化趋势确定不同森林类型最合理的年采伐量。结果表明:人工华北落叶松林年主伐量的优化结果为50000 m^(3),年抚育间伐量的优化结果为100000 m^(3);人工樟子松林年主伐量的优化结果为5000 m^(3),年抚育间伐量的优化结果为40000 m^(3);天然桦树林并无主伐设计,年抚育间伐量的优化结果为20000 m^(3)。3种森林类型的全周期采伐量优化结果显示,短期内采伐量会存在一定波动,但在未来80年后,采伐量将稳定在既定目标。FSOS系统以未来目标为导向,基于全周期经营理念,是编制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可持续经营 抚育间伐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