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伐恢复对松栎混交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蕊
于水强
+4 位作者
李玉
王祥福
徐新颖
李愿会
王维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1210,共10页
【目的】探讨间伐后不同恢复时间下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该地区抚育间伐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为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及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
【目的】探讨间伐后不同恢复时间下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该地区抚育间伐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为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及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松栎混交林间伐后不同恢复时间(5、13 a)的表层土壤(0~10 cm)理化性质和胞外酶活性进行测定,并计算各处理样地酶化学计量比和酶矢量,以未间伐为对照。【结果】①间伐后土壤pH提高,恢复13 a时土壤全磷、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降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恢复5 a时显著下降(P<0.05),在13 a时逐渐恢复至间伐前水平。②间伐恢复显著降低了β-木糖苷酶、氮获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提高了β-葡糖苷酶活性;酚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间伐恢复初期(5 a)表现为降低趋势,13 a时恢复到间伐前水平。③间伐恢复13 a时土壤碳获取酶/氮获取酶比值(E_(C/N))、土壤碳获取酶/磷获取酶比值(E_(C/P))和酶矢量长度显著提高(P<0.05),间伐恢复5 a时E_(C/P)和土壤氮获取酶/磷获取酶比值(E_(N/P))显著提高,同时酶矢量角度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随间伐恢复时间延长,土壤养分、有机碳和氧化酶活性呈现逐渐恢复的趋势;pH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酶矢量变化的关键因子。间伐导致土壤微生物在初期恢复阶段的磷限制有所缓解,后期并未改变受碳、磷共同限制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
土壤胞外酶
酶化学计量
养分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
2
作者
曹立
王维枫
+4 位作者
马雪红
王祥福
李玉
李丽
于水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研究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可深入了解该地区间伐对森林土壤异养呼吸造成的碳损失情况,为研究区森林经营碳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岭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未间伐样地(ck)、间伐4 a、间伐12 a的样地...
【目的】研究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可深入了解该地区间伐对森林土壤异养呼吸造成的碳损失情况,为研究区森林经营碳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岭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未间伐样地(ck)、间伐4 a、间伐12 a的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生长季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的月变化,并计算各处理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_(10))。【结果】①相比ck,间伐4 a、间伐12 a的样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显著下降(P<0.05),土壤pH均显著上升(P<0.05),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在间伐4 a的样地中显著下降(P<0.05)。间伐12 a样地的理化指标相比间伐4 a的样地更接近ck。②生长季土壤异养呼吸呈现“双峰型”变化规律,峰值分别出现在6和10月。异养呼吸累计通量在间伐后略有上升但不显著,不同样地从大到小依次为间伐12 a、间伐4 a、ck。③土壤温度与异养呼吸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P<0.001);间伐后Q_(10)降低,不同样地Q_(10)从大到小依次为ck、间伐12 a、间伐4 a。【结论】土壤温度是影响松栎混交林异养呼吸的关键因素。间伐没有导致秦岭松栎混交林异养呼吸通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坡
森林抚育
土壤有机碳分解
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干旱区森林资源社会价值分异及管理优化
3
作者
马雪红
王祥福
+2 位作者
王维枫
闫珂
李愿会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青海省作为典型干旱-半干旱过渡带,森林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关键性矛盾突出,亟需量化社会价值为平衡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潜在游客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知和选择水平,采用SolVES(4.0)模型对12种社会价值指...
青海省作为典型干旱-半干旱过渡带,森林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关键性矛盾突出,亟需量化社会价值为平衡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潜在游客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知和选择水平,采用SolVES(4.0)模型对12种社会价值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社会价值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解析干旱区青海森林生态系统社会价值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高寒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价值最高,而固有价值和娱乐价值最低;各社会价值的高值区分布区域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对稠密的西宁市、海东市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东部地区;(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空间分布受海拔、坡度、距离道路和距水体远近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为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区
生态保护与建设
社会价值
政策建议
SolVES
分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区典型退化草地40年封禁恢复过程研究
4
作者
程杰
张瑞
+3 位作者
杨培志
张渊
刘育书
李维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天然草地退化引起草地植被和表层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将使草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受到强烈抑制。为此,试验采用长期(40年)封禁恢复技术,探究了封禁后黄土区退化草地植被变化特征,揭示了退化天然草地封禁恢复后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随...
天然草地退化引起草地植被和表层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将使草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受到强烈抑制。为此,试验采用长期(40年)封禁恢复技术,探究了封禁后黄土区退化草地植被变化特征,揭示了退化天然草地封禁恢复后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封禁恢复时间的变化,退化草地恢复演替已经历了5个时间段;草地生物量的变化过程已呈现出由先增加到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在封禁恢复的第20年生物量达到最高值为520.5 g/m^(2);直到封禁恢复的第25年出现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第25年之后优势种大针茅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在封禁的第30~34年以大针茅为群落的优势种生长繁殖较快,从群落恢复进程看大针茅有替代本氏针茅的趋势,但大针茅为有性繁殖,受草地凋落物的影响在群落中持续时间较短;从自然修复的35年后,通过种间竞争—扩散—定居—稳定生长的几个作用机制,又形成了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亚顶级”群落。此外,封禁后的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提高。综上,封禁有利于黄土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且随着封禁时间的推演,草地生态系统逐渐趋于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封禁
恢复
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人机和Sentinel-2数据的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评估
5
作者
徐干君
吴胜义
+3 位作者
牛阅川
闫文德
康晓明
张骁栋
《草地学报》
2025年第10期3362-3371,共10页
遥感多光谱指数常用于反演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然而由于缺乏像元匹配的地面验证,不同遥感模型反演效果难以评估。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和无人机近地面可见光影像,构建像元二分模型(Pixe...
遥感多光谱指数常用于反演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然而由于缺乏像元匹配的地面验证,不同遥感模型反演效果难以评估。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和无人机近地面可见光影像,构建像元二分模型(Pixel dichotomy model,PD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RF模型)并反演黄河源地区玛沁县2023年区域FVC,比较两种模型的精度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PD模型和RF模型的拟合度分别为0.68和0.78,总体上RF模型精度优于PD模型。两种模型反演玛沁县FVC的整体空间格局一致,表现为东部和南部较高,而北部和西部较低。两种模型在极值区域反演差异较大,尤其在海拔高于4800 m或FVC低于0.2区域RF模型的估值高于PD模型。本研究能为高寒草地生态恢复项目及区域精细化评估提供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随机森林
二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恢复对松栎混交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蕊
于水强
李玉
王祥福
徐新颖
李愿会
王维枫
机构
南京
林业
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
院
区域
生态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
林业
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
院
南方现代
林业
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12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176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2021年科技创新资助项目(XBJ-KJCX-2021-15)。
文摘
【目的】探讨间伐后不同恢复时间下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该地区抚育间伐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为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及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松栎混交林间伐后不同恢复时间(5、13 a)的表层土壤(0~10 cm)理化性质和胞外酶活性进行测定,并计算各处理样地酶化学计量比和酶矢量,以未间伐为对照。【结果】①间伐后土壤pH提高,恢复13 a时土壤全磷、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降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恢复5 a时显著下降(P<0.05),在13 a时逐渐恢复至间伐前水平。②间伐恢复显著降低了β-木糖苷酶、氮获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提高了β-葡糖苷酶活性;酚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间伐恢复初期(5 a)表现为降低趋势,13 a时恢复到间伐前水平。③间伐恢复13 a时土壤碳获取酶/氮获取酶比值(E_(C/N))、土壤碳获取酶/磷获取酶比值(E_(C/P))和酶矢量长度显著提高(P<0.05),间伐恢复5 a时E_(C/P)和土壤氮获取酶/磷获取酶比值(E_(N/P))显著提高,同时酶矢量角度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随间伐恢复时间延长,土壤养分、有机碳和氧化酶活性呈现逐渐恢复的趋势;pH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酶矢量变化的关键因子。间伐导致土壤微生物在初期恢复阶段的磷限制有所缓解,后期并未改变受碳、磷共同限制的状况。
关键词
森林抚育
土壤胞外酶
酶化学计量
养分限制
Keywords
forest tending
soil extracellular enzyme
enzyme stoichiometry
nutrient limitat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
2
作者
曹立
王维枫
马雪红
王祥福
李玉
李丽
于水强
机构
南京
林业
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
院
南京
林业
大学南方现代
林业
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林业
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南京
林业
大学竹类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176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2021年科技创新项目(XBJ-KJCX-2021-15)。
文摘
【目的】研究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可深入了解该地区间伐对森林土壤异养呼吸造成的碳损失情况,为研究区森林经营碳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岭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未间伐样地(ck)、间伐4 a、间伐12 a的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生长季土壤异养呼吸速率的月变化,并计算各处理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_(10))。【结果】①相比ck,间伐4 a、间伐12 a的样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显著下降(P<0.05),土壤pH均显著上升(P<0.05),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在间伐4 a的样地中显著下降(P<0.05)。间伐12 a样地的理化指标相比间伐4 a的样地更接近ck。②生长季土壤异养呼吸呈现“双峰型”变化规律,峰值分别出现在6和10月。异养呼吸累计通量在间伐后略有上升但不显著,不同样地从大到小依次为间伐12 a、间伐4 a、ck。③土壤温度与异养呼吸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P<0.001);间伐后Q_(10)降低,不同样地Q_(10)从大到小依次为ck、间伐12 a、间伐4 a。【结论】土壤温度是影响松栎混交林异养呼吸的关键因素。间伐没有导致秦岭松栎混交林异养呼吸通量显著增大。
关键词
秦岭南坡
森林抚育
土壤有机碳分解
土壤呼吸
Keywords
southern slope of Qinling
forest tending
soil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soil respiratio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干旱区森林资源社会价值分异及管理优化
3
作者
马雪红
王祥福
王维枫
闫珂
李愿会
机构
南京
林业
大学南方现代
林业
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科技创新项目(XBJ-KJCX-2021-15).
文摘
青海省作为典型干旱-半干旱过渡带,森林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关键性矛盾突出,亟需量化社会价值为平衡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潜在游客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知和选择水平,采用SolVES(4.0)模型对12种社会价值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社会价值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解析干旱区青海森林生态系统社会价值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高寒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价值最高,而固有价值和娱乐价值最低;各社会价值的高值区分布区域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对稠密的西宁市、海东市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东部地区;(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空间分布受海拔、坡度、距离道路和距水体远近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为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高寒干旱区
生态保护与建设
社会价值
政策建议
SolVES
分异规律
Keywords
alpine arid reg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social value
policy suggestion
SolVES model
differentiation law
分类号
S761.1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区典型退化草地40年封禁恢复过程研究
4
作者
程杰
张瑞
杨培志
张渊
刘育书
李维军
机构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西北
调查
规划
院
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
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
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院科技创新项目“黄河流域半干旱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退化草地自然恢复过程及适度利用研究”(XBY-KJCX-2020-8)。
文摘
天然草地退化引起草地植被和表层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将使草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受到强烈抑制。为此,试验采用长期(40年)封禁恢复技术,探究了封禁后黄土区退化草地植被变化特征,揭示了退化天然草地封禁恢复后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封禁恢复时间的变化,退化草地恢复演替已经历了5个时间段;草地生物量的变化过程已呈现出由先增加到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在封禁恢复的第20年生物量达到最高值为520.5 g/m^(2);直到封禁恢复的第25年出现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草原群落,第25年之后优势种大针茅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在封禁的第30~34年以大针茅为群落的优势种生长繁殖较快,从群落恢复进程看大针茅有替代本氏针茅的趋势,但大针茅为有性繁殖,受草地凋落物的影响在群落中持续时间较短;从自然修复的35年后,通过种间竞争—扩散—定居—稳定生长的几个作用机制,又形成了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亚顶级”群落。此外,封禁后的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提高。综上,封禁有利于黄土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且随着封禁时间的推演,草地生态系统逐渐趋于良性循环。
关键词
退化草地
封禁
恢复
黄土区
Keywor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grazing exclusion
Loess Plateau
successio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人机和Sentinel-2数据的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评估
5
作者
徐干君
吴胜义
牛阅川
闫文德
康晓明
张骁栋
机构
中南
林业
科技大学
出处
《草地学报》
2025年第10期3362-3371,共10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科技创新项目(XBY-KJCX-2023-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科技项目(STSTC2023005)资助。
文摘
遥感多光谱指数常用于反演青藏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然而由于缺乏像元匹配的地面验证,不同遥感模型反演效果难以评估。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和无人机近地面可见光影像,构建像元二分模型(Pixel dichotomy model,PD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RF模型)并反演黄河源地区玛沁县2023年区域FVC,比较两种模型的精度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PD模型和RF模型的拟合度分别为0.68和0.78,总体上RF模型精度优于PD模型。两种模型反演玛沁县FVC的整体空间格局一致,表现为东部和南部较高,而北部和西部较低。两种模型在极值区域反演差异较大,尤其在海拔高于4800 m或FVC低于0.2区域RF模型的估值高于PD模型。本研究能为高寒草地生态恢复项目及区域精细化评估提供方法学支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植被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随机森林
二值化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Vegetation indices
Pixel dichotomy model
Random forest
Binarizatio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伐恢复对松栎混交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的影响
谭蕊
于水强
李玉
王祥福
徐新颖
李愿会
王维枫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间伐对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异养呼吸的影响
曹立
王维枫
马雪红
王祥福
李玉
李丽
于水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干旱区森林资源社会价值分异及管理优化
马雪红
王祥福
王维枫
闫珂
李愿会
《高原科学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区典型退化草地40年封禁恢复过程研究
程杰
张瑞
杨培志
张渊
刘育书
李维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无人机和Sentinel-2数据的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评估
徐干君
吴胜义
牛阅川
闫文德
康晓明
张骁栋
《草地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