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的现实指导作用
1
作者 曲海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对指导外事全局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具有特殊性。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荒漠化防治国际履约的现实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义利观”破解了“我是谁”的国别定位问题;以“共同价值”破解... 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对指导外事全局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荒漠化防治履约事业具有特殊性。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荒漠化防治国际履约的现实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义利观”破解了“我是谁”的国别定位问题;以“共同价值”破解了“我们要干什么”的发展方向问题;以“维护改进国际秩序”破解了“要怎么干”的路径选择问题;以“承担应有责任”破解了我国在全球荒漠化治理舞台的作用发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荒漠化防治 国际履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漠化防治现状与立法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储小院 林琼 +2 位作者 王帆 朱仕荣 雷艳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石漠化防治的基本现状及立法因应,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石漠化防治及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10—12月就社会公众对于石漠化现象的认知度、石漠化防治的评价与建议、石漠化防治立法认... [目的]分析中国石漠化防治的基本现状及立法因应,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石漠化防治及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10—12月就社会公众对于石漠化现象的认知度、石漠化防治的评价与建议、石漠化防治立法认知与需求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石漠化危害已基本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生态灾害。当前石漠化科普教育、宣传开展程度和频率较低,公众对石漠化的了解程度仍相对较弱,对石漠化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评价比较满意。公众参与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保护的意愿积极,石漠化防治立法的民众倾向和诉求强烈。石漠化防治立法应重点关注防治资金和技术投入保障机制、工程管理与义务责任、宣传手段和执法力度等问题。[结论]为有效推进中国的石漠化防治,应继续加大石漠化防治宣传力度,加强防治责任主体参与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防治措施的多元化,开展石漠化防治的立法十分必要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问卷调查 防治立法 公众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漠化防治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储小院 朱仕荣 +1 位作者 林琼 王帆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6期18-22,30,共6页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目前专门针对石漠化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缺失。在简述我国石漠化现状、分布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石漠化防治立法的现状,以及法律结构、法律体系、法律内容等三方面所存在的立法问题,从生态、民生、经济、...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目前专门针对石漠化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缺失。在简述我国石漠化现状、分布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石漠化防治立法的现状,以及法律结构、法律体系、法律内容等三方面所存在的立法问题,从生态、民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对石漠化防治进行立法的必要性,从政策基础、历史机遇、法律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观念基础等角度论证了立法的可行性,建议性地提出了现阶段可由国务院出台一部专门的石漠化防治行政法规以加强石漠化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防治 必要性与可行性 历史机遇 建议性 综合论述 立法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 深刻把握中国荒漠化履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作者 付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入手,以其原文原理及具体主张为指引,归纳总结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荒漠化履约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要目标;“一带一路”建设是重要平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重要... 本文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入手,以其原文原理及具体主张为指引,归纳总结出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荒漠化履约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要目标;“一带一路”建设是重要平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重要方向;参与全球治理是重要任务。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新时代中国荒漠化履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荒漠化防治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些许的不足,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理论论证与事实论据,提出面对挑战的5条应对之策,为今后的履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荒漠化履约 机遇与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玺 吴协保 +5 位作者 吴健 张亚威 李梦先 刘庭威 史伟 刘道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达1000.7万hm^(2),治理面积大,程度深,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而石漠化区域人口达2.2亿,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因此开展石漠化防治十分必要与迫切。本文... 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达1000.7万hm^(2),治理面积大,程度深,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而石漠化区域人口达2.2亿,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因此开展石漠化防治十分必要与迫切。本文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土绿化、林草植被高质量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阐述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必要性;从国家政策、经济势力、机制制度、科技支撑、自然条件、社会基础及实践经验等方面阐明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表明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符合国家战略与人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成效评价 必要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尘暴智慧监测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海静 刘旭升 +1 位作者 孙涛 潘红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6,112,共4页
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新的沙尘暴监测体系,促使我国沙尘暴监测向智慧化阶段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天地同步监测体系,建设沙尘暴监测与灾情评估大数据中心,最终搭建智... 对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新的沙尘暴监测体系,促使我国沙尘暴监测向智慧化阶段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天地同步监测体系,建设沙尘暴监测与灾情评估大数据中心,最终搭建智慧监测云平台的总体思路。沙尘暴智慧监测云平台具备天地同步、卫星数据自动接收、沙尘天气自动精准监测快速响应、完备的系统监控与异常报警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智慧监测 静止气象卫星 云平台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7
作者 《国土绿化》 2022年第12期4-5,共2页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经国务院审批同意,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规划》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成效,客观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经国务院审批同意,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规划》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成效,客观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依托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引领,以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以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部门编制 防沙治沙 国际合作交流 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生态文明 新发展理念 生态系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