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新一代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9
1
作者 冯仲科 杜鹏志 +3 位作者 闫宏伟 曾伟生 刘金成 冯海英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4,共10页
以总结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20余年来创建新一代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工作为主线,侧重讨论以下主要问题:1)创建陆表系统逐级互联网+3S技术规划、区划到国家—省域—县域(林场)—乡镇(营林区)—村(街道,林... 以总结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20余年来创建新一代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工作为主线,侧重讨论以下主要问题:1)创建陆表系统逐级互联网+3S技术规划、区划到国家—省域—县域(林场)—乡镇(营林区)—村(街道,林班)—户(小班)的地类、植被覆盖类型、面积逐级严密平差体系;2)研制以3D激光扫描和任意摄影为主导的卫星载、无人机载、车载、固定式、背负式、手持式森林观测仪器体系;3)以小样本、县域300个左右5~9株树微样地或3D电子角规精测异质化小班为基础,研建林木与立地环境之间的预测预报反演模型,主导树种材积、蓄积、生物量、碳储量、生长量、固碳量(碳增量)及其转换模型;4)研建面向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规划设计、经营作业、制图建库、造林采伐、择伐经营的新一代森林经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调查监测 森林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作业 林业信息化 森林调查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经营技术标准现状与发展建议
2
作者 国红 雷相东 王雪军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森林经营技术标准是精准提升我国森林质量的关键手段。通过回顾我国森林经营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森林抚育、采伐更新、林分改造、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主要树种经营技术等森林经营标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当前... 森林经营技术标准是精准提升我国森林质量的关键手段。通过回顾我国森林经营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森林抚育、采伐更新、林分改造、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主要树种经营技术等森林经营标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森林经营技术标准虽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存在标准制定滞后于实际需求、标准之间协同性不够、执行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亟需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标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优化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技术标准 森林抚育 采伐更新 林分改造 森林经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2018年中国森林资源碳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张煜星 王雪军 +1 位作者 蒲莹 张建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共14页
【目的】建立全国单木材积生物量模型非常重要且必要。研究中国的森林碳储量变化及其碳汇能力对于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结合森林资源清查抽样总体和气候区差异的实际,利用全国森... 【目的】建立全国单木材积生物量模型非常重要且必要。研究中国的森林碳储量变化及其碳汇能力对于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结合森林资源清查抽样总体和气候区差异的实际,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2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建模实测数据,分别建立区域性单木生物量与材积回归模型,利用1949-2018年间11个时间段的森林资源清查和统计数据,系统测算出了近70年全国及各个区域森林碳储量和碳源汇能力,以期揭示出70年来我国森林碳储量的变化规律和原因以及对碳汇的相关贡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1949-2018年间,林分、疏林等森林资源碳储总量由4.509×10^(12) kg增加到8.601×10^(12) kg,增加了90.74%,其中2014-2018年期间年均增长3.09%;林分碳储量由4.38×10^(12) kg增加到7.97×10^(12) kg,增加了81.97%;林分碳密度在1973-1976年时段最低为31.64 t/hm2,2014-2018年时段增加到44.30 t/hm2,但是仍然没有达到1949年的46.48 t/hm2;各区域的森林资源碳储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华北区和东南沿海区增长较快,分别增加了145.91%和116.63%;全国及各个区域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变化规律基本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全国碳源汇的变化规律也与此基本相同,1981年之前,年均碳积累是负值,以碳源为主,1981年之后碳积累是正值,年均生物量碳汇0.122×10^(12) kg/a,且积累能力不断提高。林分生物量碳库在森林总碳库中占据主要地位,各期的全国林分碳储量占碳储总量的比例均在80%以上;由于我国人工林面积大量增加,碳累积增长速度很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均生物量碳汇为0.04×10^(12) kg/a;天然林在1989年前虽然碳累积为负值,但自我国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天然林碳汇能力持续增强,是我国森林碳逐年累积的主要贡献者。【结论】随着我国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修复和保护政策持续加强,同时中国现阶段以中幼龄林为主的森林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未来中国的森林碳汇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清查 生物量碳库 碳储量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探讨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爱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7,共6页
分析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国家公园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本底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为基础,以监督执法为保障,开展国家公园自然资... 分析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国家公园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本底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为基础,以监督执法为保障,开展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的用途管制、保护活动、适度经营等工作,并提出了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资源资产 产权管理 保护利用 用途管制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遥感调查方法和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伟 杨净 +1 位作者 高显连 曾伟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2019—2020年,我国参与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牵头组织的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遥感调查,完成了中国范围内的任务。简述了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的发展过程,介绍了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遥感调查的体系框架和技术方法,分析了本次遥... 2019—2020年,我国参与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牵头组织的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遥感调查,完成了中国范围内的任务。简述了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的发展过程,介绍了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遥感调查的体系框架和技术方法,分析了本次遥感调查对我国构建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的启示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评估 遥感调查 无人机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管理政策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洪波 韩爱惠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3,29,共7页
在分析中国草原资源状况、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原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合理界定草原范围,强化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健全产权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 在分析中国草原资源状况、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原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合理界定草原范围,强化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健全产权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草原保护利用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和监督执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产权 规划 保护 用途管制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研究
7
作者 刘兆美 韩爱惠 +1 位作者 饶日光 王红春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30-34,共5页
自然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现状。其次,提出将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并明确不同地类的自然生态单元区划要求,同时,要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空间内部互换及转用于建设用地的审... 自然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现状。其次,提出将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并明确不同地类的自然生态单元区划要求,同时,要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空间内部互换及转用于建设用地的审核机制,建立三个管控等级的开发利用差别化管控措施。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空间分类标准,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开发许可制度,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完善自然生态空间动态监测评估与监督机制,以促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有效实施,为建设我国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空间 用途管制 生态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村庄绿化状况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月莹 蒋三乃 王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依据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村庄绿化状况及问题,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次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最低;2)各区域村庄周边... 依据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村庄绿化状况及问题,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次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最低;2)各区域村庄周边绿化覆盖率高于村庄内部;3)山区村绿化覆盖率高于平原村,平原村高于牧区村;4)除黄河上游地区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灌草为主外,其余区域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乔木为主。各区域都存在村庄绿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绿化用地空间受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补齐各区域村庄绿化短板、合理规划村庄绿化用地、挖掘村庄内部绿化潜力、突出不同类型村庄绿化重点、合理配置村庄绿化植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绿化 村庄绿化覆盖率 绿化用地空间 国家重大战略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造林成活率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东 曹明兰 +3 位作者 金红玉 姚树军 李亚昆 贾树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27,79,共9页
【目的】造林是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造林地块分散、分布偏远、交通条件差,人工造林成活率检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效率低、无法及时全面精准掌握造林成活率、采用的抽样检查方法受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较... 【目的】造林是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造林地块分散、分布偏远、交通条件差,人工造林成活率检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效率低、无法及时全面精准掌握造林成活率、采用的抽样检查方法受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较大。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和多目标追踪的无人机造林成活率自动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大疆Mavic2多旋翼无人机采集不同时期云杉人工造林地的影像,利用YOLOv5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训练了苗木对象检测模型,并与DeepSort多目标追踪算法相结合,在安装Mavic2无人机地面站的安卓平板电脑上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整合无人机4G图传,将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实时回传至无人机地面站安卓平板电脑上。利用YOLOv5s+DeepSort实现了实时苗木检测与动态多目标追踪,通过对跟踪到的苗木进行类别判定和计数汇总,最终自动计算目标小班的造林成活率。【结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杨树林业局乌鲁布铁林场2022年春季造林地块中随机抽取了7个造林小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与人工检查相比成活率检测平均相对精度能达到99.62%,可平均节省50.94%人力工时。【结论】文章采用基于目标检测模型和多目标追踪的无人机造林成活率自动检测方法,不仅效率高、精度可靠、容易操作、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工时。与传统人工检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人力、时间、交通成本,能够实现对所有造林地块的全面检测,减少了抽样检查方法导致的随机误差;2)实现利用基于视频检测的算法自动完成成活率统计,统一了检测标准,避免了人工检测带来的主观误差;3)在检测视频中标注每株苗木的判定类别,可作为过程资料保存输出,为复核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无人机 目标检测 多目标追踪 造林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关系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永钧 张单阳 +1 位作者 王珂 黄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888-6899,共12页
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发挥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价值,是满足新需求发展新经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浙江省湖州市的乡村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社会调查数据和兴趣点数据(POI),优化Maxent模型的要素评价体系,对生... 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发挥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价值,是满足新需求发展新经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浙江省湖州市的乡村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社会调查数据和兴趣点数据(POI),优化Maxent模型的要素评价体系,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量化制图,同时对文化服务供需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确定湖州市文化服务价值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湖州市乡村地区3种文化服务类型中科教人文价值最高,自然风光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次之;休闲娱乐价值所占面积最大,自然风光价值和科教人文价值次之。在空间分布上,德清县北部、安吉县南部和长兴县的西北部为文化价值突出区域。(2)POI、土地利用/覆被和距道路距离是贡献度最高的3个要素,POI的应用对提高结果可靠性、提升文化服务价值制图精度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3)结合常住人口和旅游人口,吴兴区的大部分区域具有最高的文化服务需求,其余依次为安吉县的北部和中部、长兴县、德清县的东部、南浔区;(4)根据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关系,将湖州市乡村地区划分为发达区、需求区、潜力区、发展区,四种类别面积相对平均但分布具有较强异质性。基于供需关系视角,探索了乡村地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发展路径的研究方法,为乡村文化服务综合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Maxent模型 莫兰指数 兴趣点数据 乡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中国珍稀濒危物种保险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伟 周宇 +5 位作者 徐骁巍 黄保健 熊铁一 刘守承 胡复强 刘定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6,共8页
针对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动植物保护方面以往45年所发表文献的计量学分析,结合现有野生动物保险的实践经验和我国濒危物种保护面临的主要风险,首次提出在我国探索并建立珍稀濒危动物保险机制的观点,并对... 针对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动植物保护方面以往45年所发表文献的计量学分析,结合现有野生动物保险的实践经验和我国濒危物种保护面临的主要风险,首次提出在我国探索并建立珍稀濒危动物保险机制的观点,并对建立该保险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和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提出了建立濒危物种保险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物种 保险 思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3—2018年我国桉树人工林生产力及碳汇能力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煜星 王雪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4,共11页
【目的】探究1973—2018年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变化情况、生产力及碳汇能力,揭示桉树人工林连续种植下土壤肥力消耗问题和生产力变化规律,客观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保障我国木材供给、保护天然林资源、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贡献... 【目的】探究1973—2018年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变化情况、生产力及碳汇能力,揭示桉树人工林连续种植下土壤肥力消耗问题和生产力变化规律,客观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保障我国木材供给、保护天然林资源、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贡献,并为制定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73—2018年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3 564块桉树样地调查数据以及2003、2016年2期全国林地一张图数据和气象资料等,分析桉树人工林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并连续跟踪固定样地桉树变化,根据1994—2018年5期25年桉树人工林固定样地蓄积量数据,定量评价我国桉树人工林的生产力、碳积累能力、弃种率及其原因,构建桉树人工林弃种率模型和生产力模型。【结果】桉树在我国的适宜栽植范围为年均气温19^21℃、年降水量1 400^1 600 mm、海拔0^300 m的区域。全国桉树人工林年均生产力一般为4.14^8.57 m^3·hm^(-2)a^(-1),以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4省(区)较高,2^3年生桉树人工林接近40 m^3·hm^(-2)a^(-1);据第九次(2014—201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桉树人工林每公顷年均固碳量为5.29 t·hm^(-2)a^(-1),比同地区速生树种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分别高2.95和2.18倍。尽管桉树人工林采伐年龄低,46%的采伐量用于造纸,但仍有54%的采伐量以板材形式长期固碳,碳汇功能仍很强。桉树是重要用材树种,虽然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6.85%,但木材年采伐量占全国人工林采伐量的17.96%以上,其中广东和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占其人工林总面积的30.32%和34.91%,采伐量分别占66.29%和49.97%。桉树生长旺盛,地力消耗较大,每隔5年原桉树种植面积弃种率25%以上,10和20年时的累计弃种率分别接近50%和75%,存在长期连续种植后地力严重衰退、难以再造林的风险。【结论】通过控制桉树人工林连载经营周期、进行合理轮作、提高科学经营水平等措施,弃种地仍可复种。现在20年内复种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占其弃种面积比例不足20%,50年内不足30%,仍有潜力提高复种率。应加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维持土壤肥力,为保障我国木材供给、保护天然林资源、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缓解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森林资源清查 地理分布 森林生产力 碳储量 碳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新一代人工桉树林经营策略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云安 谢守鑫 +3 位作者 靳爱仙 崔海鸥 王红春 周瑞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桉树是巴西重要的人工造林树种。巴西政府采取了区划生态保护地、规范林木采伐审批、实行生态修复等主要生态保护政策,巴西林业企业的桉树人工林经营技术主要特点是经营规划设计全程化、种苗生产工厂化、营造林精准化、采伐作业机械化... 桉树是巴西重要的人工造林树种。巴西政府采取了区划生态保护地、规范林木采伐审批、实行生态修复等主要生态保护政策,巴西林业企业的桉树人工林经营技术主要特点是经营规划设计全程化、种苗生产工厂化、营造林精准化、采伐作业机械化。重视依法开展生态保护、重视林业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重视人工用材林机械化集约经营,是巴西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基本策略。巴西新一代人工林经营策略值得我国在森林经营与保护方面加以借鉴,提出了强化营造乡土树种、严格落实林业发展规划、加大森林经营机械化应用水平、强化采伐管理培训、科学开展矿区植被恢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桉树林 生态保护政策 经营技术 基本策略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艾畅 严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林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经济性和社会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开后,集体林木采伐管理的对象由以行政村为主的集体经济组织变为亿万林农个体,组织化、行政化程度下降,经济利益诉求增高,林木采伐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社会治理是站在更高的层... 林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经济性和社会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开后,集体林木采伐管理的对象由以行政村为主的集体经济组织变为亿万林农个体,组织化、行政化程度下降,经济利益诉求增高,林木采伐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社会治理是站在更高的层次推动国家治理,是国家管理的更高形式,对指导和推进“放管服”改革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要运用社会治理思维推进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构建新的林木采伐管理方式、方法、模式,进而提高治理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林木采伐 放管服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好每一寸绿色
15
作者 徐济德 《国土绿化》 2018年第5期9-10,共2页
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是林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中心,自觉肩... 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是林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林业改革发展中心,自觉肩负"守护好每一寸绿色"使命,持之以恒强管理严监督,驰而不息求创新促发展,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管理监督 生存安全 国土安全 林业改革 战略资源 自然资源 物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