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策略
1
作者 李杰 李景锐 +3 位作者 张良 卢渊 张真瑞 邹全程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是森林草原火灾多发国家,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高温干旱、干雷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林草可燃物载量明显增多、火源管控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火灾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以习近平总... 我国是森林草原火灾多发国家,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高温干旱、干雷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林草可燃物载量明显增多、火源管控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火灾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分析国内外防火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管理特点,针对新形势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潜在风险加大、灾害链复杂多样的风险挑战,以及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工作机制、队伍力量、平台建设等突出问题,从机制保障、顶层设计和标准研制3个方面,提出促进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火灾防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铁东 晁碧霄 +2 位作者 赵长涛 卢渊 邹全程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森林草原火灾是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灭火形势,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全国2013—2023年森林草原火灾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强度、发生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体... 森林草原火灾是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灭火形势,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全国2013—2023年森林草原火灾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森林草原火灾成因、强度、发生趋势,以及现阶段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建设现状和不足,并针对专业队伍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火灾 森林草原防灭火 现代化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和城镇交界域火灾现状、特点与防控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庆飞 郝泽周 +7 位作者 吴泽鹏 李乐 马海宾 卢渊 武瑞琛 尹小阳 张林平 裴男才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1-239,共9页
森林和城镇交界域(Wildland-Urban Interface,WUI)主要是指荒地植被和居民生活区交汇混合的区域。该区域易发生火灾,并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工林面积增加,全球极端天气增多,易发生火灾的交界域面... 森林和城镇交界域(Wildland-Urban Interface,WUI)主要是指荒地植被和居民生活区交汇混合的区域。该区域易发生火灾,并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工林面积增加,全球极端天气增多,易发生火灾的交界域面积持续增长,世界各国均面临交界域火灾高发的风险,森林防火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由于生态化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森林和城镇交界域面积逐年增加,通过简述国内外交界域防灭火现状和研究进展,归纳交界域的主要特点,提出新形势下我国交界域火灾面临的难点、挑战和相应的防控原则,以期为我国交界域防灭火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域火灾 防控对策 气候变化 多功能林业 人工林保护 城市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秀梅 姚启超 +2 位作者 刘琳 汪舟 黄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基于森林火灾报表数据(1999—2020年)和中国火灾网络数据(2005—2018年),利用相关分析、相对重要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疆森林火灾时空规律,探讨了过火面积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80%的火灾发生在13:00—17:00,3—9月是火灾起数高发月... 基于森林火灾报表数据(1999—2020年)和中国火灾网络数据(2005—2018年),利用相关分析、相对重要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新疆森林火灾时空规律,探讨了过火面积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80%的火灾发生在13:00—17:00,3—9月是火灾起数高发月份(占全年89.62%),8—9月是过火面积较高月份(占全年79.59%),森林火灾起数和过火面积自1999年以来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过火面积下降趋势显著。空间范围80°~88°E,43°~48°N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区域。8—9月过火面积主要受气温日较差(原始数据:r=0.49,P<0.05;去趋势数据:r=0.68,P<0.05)和最高温(原始数据:r=0.47,P<0.05;去趋势数据:r=0.54,P<0.05)的影响。森林火灾主要是人为引起的,2017—2020年(58.46%)比1999—2016年(71.73%)人为火源比例下降13.27%。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即当预测8—9月最高温度较高的时候,需加强重点时段和关键地区的火源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新疆 时空特征 气温日较差 最高温度 气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5
作者 卢渊 王广宇 +5 位作者 程子岳 闫钰倩 张恒 王丽 杨慧 邹全程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森林草原防火是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大事,是林草资源保护的重大任务。基础设施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硬实力,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水平,是全面提升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基础性治本之策。通过梳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 森林草原防火是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大事,是林草资源保护的重大任务。基础设施是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硬实力,加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水平,是全面提升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基础性治本之策。通过梳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思路并对主要建设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有效防范和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的现实威胁以及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提供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防灭火 基础设施 综合防控 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森林草原防火支撑体系构建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邹全程 卢渊 +6 位作者 关震 彭玲莉 晁碧霄 卞斐 陈孟涤 慕晓炜 闫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森林草原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危害。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任务繁重,防火一直是林草工作的头等大事。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森林草原火... 森林草原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危害。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任务繁重,防火一直是林草工作的头等大事。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以及组织指导地方林业草原部门进行火情早期处理等工作主要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作为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的9个专项规划之一,在增强森林草原等重点生态资源保护能力方面,明确了要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支撑体系建设,为新时期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梳理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从气候、林情、社情等角度,从责任制度、能力建设等多尺度,提出健全预防体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的新时期林草防火体系构建思路,为推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体系 森林草原防火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森林和城镇交界域林分尺度上的火险等级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罗丹 王庆飞 +7 位作者 晁碧霄 李乐 郝泽周 卢渊 王成 武瑞琛 刘飞鹏 裴男才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4,共9页
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是火灾预防的基础。以广州市森林和城镇交界域的16种主要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基激光雷达数据进行精准、非破坏性的分析,获取林分特征与结构指标,选取11种影响林分火灾危险性的静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是火灾预防的基础。以广州市森林和城镇交界域的16种主要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基激光雷达数据进行精准、非破坏性的分析,获取林分特征与结构指标,选取11种影响林分火灾危险性的静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林分类型的火灾危险性。结果表明:火灾危险性较高的林分类型为桉树林、杉木纯林、米锥林,其中桉树林火险等级为四级,火灾危险性最高;杉木纯林、米锥林的火险等级为三级;杉阔混交林、黧蒴林、枫香林、樟树林、鸭脚木林、锥栗林、华润楠林、大叶相思林、尖叶杜英林、台湾相思林、润楠林、阔叶混交林的火灾危险性依次降低,且火险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一般,其中杉阔混交林在二级火险林中火灾危险性最高;木荷林的火险等级为一级,火灾危险性较低。通过分析中高火险林分类型的林分特征与结构,提前对林地进行有计划的可燃物管控和改造以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可使森林防火工作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交界域的森林防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域 林分火险等级 可燃物管控 地基激光雷达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及空缺分析
8
作者 张平 晁碧霄 +5 位作者 肖杨萍 王丽 卢渊 徐健楠 邹尚伯 邹全程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0,共6页
湖北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价值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为更精准地保护神农架的重要生态资源,提高保护效率,通过构建湖北神农架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模型,识别区域保护优先区并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神农... 湖北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价值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为更精准地保护神农架的重要生态资源,提高保护效率,通过构建湖北神农架生态保护优先区识别模型,识别区域保护优先区并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神农架的生态价值总体较高,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以“省道318—国道242—省道318”为分界线,北部生态保护重要性显著弱于南部;神农架生态保护优先区主要位于自然度高、人为干扰较低的区域,包括太阳坪、猴子垭、神农顶等。生态保护优先区已基本纳入自然保护地及自然保护小区管理范围,但在竹溪县柳树坪、房县红岩寨、神农架林区黑沙屿、兴山县黄祁垭和太皇山仍存在部分保护空缺。建议依托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神农架国家公园,进一步整合优化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地,在保证高生态价值区域纳入保护范围的基础上,提高整体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小区 生态保护重要性 保护优先区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