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基于CiteSpace的竹藤家具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容
宋莎莎
刘毅
刘焕荣
机构
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 大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8-142,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SCL03)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A05042402)。
文摘
竹藤家具以其清新典雅的气质和古朴自由的风格特点,始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具品种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因此为寻找竹藤家具的研究热点并进行深入探索,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内的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内的外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国内外对竹藤家具的研究整体都呈上升趋势,国内文献的研究重点为造型工艺、结构设计和力学性能等方面,而国外的文献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竹藤家具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梳理,探究竹藤家具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竹藤家具
CITESPACE
CNKI数据库
可视化分析
Keywords
Bamboo and rattan furniture
Cite space
CNKI database
Visual analysis
分类号
TS66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题名 海巴戟果实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王璇
袁海华
敖新宇
金璨
王灿
范睿
吴田
机构
西南林业 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竹藤 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业 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1-1980,共10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2023NWB05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广项目(〔2019〕27)。
文摘
【目的】明确海巴戟果实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为深入研究海巴戟果实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海巴戟果实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对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毒性,并鉴定多糖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和HCT-116、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生长的影响,通过统计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频率评估纯化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海巴戟果实多糖无毒,较低浓度(62.5~125μg/mL)的粗多糖或较高浓度(125~2000μg/mL)的纯化多糖对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海巴戟果实多糖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较强,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均在125~2000μg/mL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Hela的增殖生长(P<0.05,下同),粗多糖和纯化多糖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542.80和1546.00μg/mL。海巴戟果实多糖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生长也有较强抑制作用,但对肝癌细胞QGY-7703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海巴戟果实粗多糖浓度为1000μg/mL时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最强,细胞增殖率分别为78.11%和81.85%;纯化多糖浓度为2000μg/mL时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最强,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7.05%和68.64%;纯化多糖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能力整体上高于粗多糖。纯化多糖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宫颈癌细胞Hela的凋亡及坏死频率均有显著影响,且2种癌细胞的坏死频率均随纯化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于2000μg/mL浓度时达峰值,坏死频率分别为2.83%和6.75%。【结论】海巴戟果实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纯化多糖比粗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更强。
关键词
海巴戟
粗多糖
纯化多糖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Morinda citrifolia L.
crude polysaccharid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
antitumor activity
分类号
S567.190.9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题名 3个色买提杏品系果实采收特征及差异的研究
3
作者
彭彬
蒋靖
张效丰
李葛
康剑
机构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乌鲁木齐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文摘
色买提杏Armeniaca vulgaris‘Saimaiti’是新疆栽培果树中的重要品种,为了明确不同品系色买提杏果实采收特征及其差异,研究以3个常见色买提杏品系的果实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果实形态特征、硬度、可溶性固形物、pH、色度(LAB)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核密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系果实特征差异显著,果实直径、纵径、侧径、单果重均显示克孜勒色买提<色勒克色买提<木格亚格勒克。可溶性固形物是重要采收标志,分别为克孜勒色买提(14%~15%)、色勒克色买提(18%~20%)、木格亚格勒克(18%~23%)。硬度分化不明显,集中分布于21-30。L值表现为克孜勒色买提杏(58.30)>色勒克色买提杏(56.27)>木格亚格勒克(52.61),A值表现为木格亚格勒克(14.60)>克孜勒色买提(13.47)>色勒克色买提(11.52),B值的分布范围在39.82~46.20。综上所述,不同品系的杏果实采收特征差异明显,克孜勒色买提杏果实的品质相对较差。
关键词
色买提杏
果实特征
品系
可溶性固形物
Keywords
Armeniaca vulgaris‘Saimaiti’
fruit characteristics
strain
soluble solids
分类号
S78
[农业科学—林学]
题名 中国传统架厢运木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德成
周海宾
夏恩龙
樊宝敏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林业 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出处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0,共4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4MC004):中国古代森林采伐技术研究
文摘
架厢运木是我国历史上山区木材集运的一种方式,是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木结构上依靠人力拽运木材。为全面认识该传统技术,探讨其现代应用前景,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及对贵州省锦屏县、天柱县的林业专家和参与过拉厢的人员调研访问,结合调查的文字和照片资料综合分析,对厢道的结构、厢道分类、建造程序、运木过程加以阐述,旨在展示传统架厢运木技术,供当代林业工作参考借鉴。
关键词
厢道
集材
木材运输
低技术
古代林业技术
Keywords
Trestle road
Skidding
Wood transportation
Low-technology
Ancient forestry technology
分类号
S782.5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题名 广州河涌区乡村聚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子研
王成
唐赛男
张昶
韩丹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研究院林业 研究所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6-464,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404301)。
文摘
【目的】分析广州南沙河涌区典型乡村聚落带植物多样性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解译及相关统计方法探索随着河段区位及居住建设活动变化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差异。【结果】①研究区共记录植物44科70属77种,其中乔木42种,灌木19种,草本13种,藤本3种,以蔷薇科Rosaceae和棕榈科Palmae植物种类最多,桑科Moraceae和芸香科Rutaceae次之。②不同河段优势植物种类无显著差异,乔木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黄皮Clausena lansium为主,灌木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九里香Murraya exotica和米仔兰Aglaia odorata为主,草本以香蕉Musa nana和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为主。③研究区域西闸至东闸不同河段内,乔木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灌木和草本无明显趋势,整体均匀度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居住段乔灌草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河段,而农业段各项指数都低于其他河段;河道宽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显著相关,建筑盖度与灌木均匀度显著相关。④研究区植被呈垂直分布,以4 m和8 m为界限分为上中下3层,下层以香蕉、青皮竹和龙眼为主,中层以龙眼、黄皮、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和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为主,上层以龙眼、小叶榕和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为主;不同高度层优势树种不同。【结论】人为活动对大型乔木影响较小,但对盆栽类灌木和草本类等小型可灵活栽植的植物影响较为显著。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乡村聚落带
植物多样性
居民需求
优势树种
垂直分布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rural settlement zone
plant diversity
residents'needs
dominant trees
vertica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S7-05
[农业科学—林学]
题名 气凝胶型轻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颖
黄艳辉
刘贤淼
机构
北京林业 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9-207,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504610)。
文摘
轻木(Ochroma pyramidale)是一种天然生物质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含量丰富、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势,还具有密度低、质量轻、孔隙度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备多孔、层次化的物理结构,且尺寸稳定性好、容易加工。近年来,利用这些优点,采用简单有效的自上而下的处理方法,如细胞壁膨化、干燥等步骤,可以得到一种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力学性能优异且具备可调多级孔结构的海绵状材料。这种结构与传统气凝胶多孔道结构以及海绵的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将其称为气凝胶型轻木,也称为木海绵(WS),它不仅能克服传统气凝胶力学性能差、制备过程复杂、能源消耗高、环境友好性差等缺陷,而且通过一系列功能化处理,可被赋予多种新的功能,进而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的气凝胶型复合材料,并且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使得轻木成为现阶段生物基气凝胶型复合材料研究者的新宠。本文从天然轻木的微观构造及化学成分出发,介绍了生物基气凝胶型轻木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归纳了其制备方法,详述了其现阶段在油水分离、透明材料、储能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气凝胶型轻木基复合材料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气凝胶型轻木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天然轻木
木海绵
气凝胶型复合材料
自上而下
功能化改性
Keywords
natural balsa wood
wood sponge
aerogel-type composite material
top-down
functionalization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