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学理论视野下林业机械科技期刊发展研究
1
作者 刘志博 李兴 +2 位作者 张晋宁 魏娜 肖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为解析数据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林业机械科技期刊的传播机制,探究推进林草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以期为林草科技期刊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出发,以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为研究视角,运用传播学理论,... 为解析数据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林业机械科技期刊的传播机制,探究推进林草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以期为林草科技期刊发展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从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出发,以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为研究视角,运用传播学理论,引入“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模型,对林业机械科技期刊传播机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林业机械科技期刊系统运行中的传播机制可以从加工能力、传播能力、传播效果层面提炼“三重逻辑”,分别是,逻辑1:收稿—审稿—发表;逻辑2:信息—媒介—受众;逻辑3:发布—流动—反馈。“三重逻辑”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共同推进林业机械科技期刊传播。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林业机械科技期刊发展关键是要牢固树立服务行业发展的意识,全面提升协调产学研用的能力,积极培育观察产业动向的方法,主动开拓通往学术前沿的路径,着力打造展现科技成果的平台,及时扩展面向传媒变革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哲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传播学 传播机制 期刊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机械科技期刊服务产业发展作用分析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冰 魏娜 +3 位作者 贾莉华 白鸿章 张丽平 吴昊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为探讨科技期刊在林业机械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功能和作用,分析如何通过科技期刊促进林业机械领域的知识传播、技术普及、学术交流和决策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林业机械科技期刊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评估... 【目的】为探讨科技期刊在林业机械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功能和作用,分析如何通过科技期刊促进林业机械领域的知识传播、技术普及、学术交流和决策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林业机械科技期刊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在传播最新林业机械技术、促进学术和行业交流、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效果。同时,结合林业机械产业的实际需求,探讨科技期刊服务功能的优化方向。【结果】研究发现,林业机械科技期刊在以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快速传播最新林业机械技术,提供实践操作的详细指导,深入解析创新技术,前瞻行业发展动态,介绍跨学科技术融合,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加强安全规范教育,普及相关政策与法规。【结论】林业机械科技期刊是推动该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媒介。通过不断优化知识传播、技术普及、学术交流和决策支持等服务功能,科技期刊能够为林业机械产业的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林业机械科技期刊应进一步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林业机械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机械 科技期刊 知识传播 技术普及 学术交流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苗圃一体化灌溉技术研究与展望
3
作者 王东 张奇 +4 位作者 寇欣 张中良 高思 曹有为 张志刚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
旨在探究一体化灌溉在林业苗圃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从一体化灌溉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一体化灌溉的定义和原理,分析一体化灌溉对林木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其次,总结一体化灌... 旨在探究一体化灌溉在林业苗圃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从一体化灌溉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一体化灌溉的定义和原理,分析一体化灌溉对林木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其次,总结一体化灌溉的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如水肥匹配、施肥制度、设备管理等。并概述一体化灌溉在林业苗圃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评价一体化灌溉的研究成果和影响。最后,展望一体化灌溉在林业苗圃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如技术创新和优化、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灌溉 林业苗圃 智能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丽平 白鸿章 +3 位作者 吴昊 贾莉华 刘然 肖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5期20-22,27,共4页
林业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产业,要想提高区域林业发展水平,提升林业生产效率,还应加强林业机械化建设,为林业现代化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林业机械化发展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行业管理混乱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 林业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产业,要想提高区域林业发展水平,提升林业生产效率,还应加强林业机械化建设,为林业现代化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林业机械化发展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行业管理混乱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机械技术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林业机械化程度是影响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正确认识林业机械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要对林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林业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机械化发展 产品体系 科技创新 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林业机械化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冰 张丽平 +3 位作者 贾莉华 刘然 白鸿章 吴昊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林业机械化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评价林业机械化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了解林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更能够科学客观地认识林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劣势,以及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对林业机械化评价体系的构... 林业机械化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评价林业机械化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了解林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更能够科学客观地认识林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劣势,以及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对林业机械化评价体系的构成、功能、评价方法、指标设定,模型建立进行初步的阐释,为今后科学合理构建林业机械化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机械化 评价方法 指标 权重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机械发展历程分析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雷永杰 周建波 +2 位作者 蒋鹏飞 王凡雨 冯海韵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2年第9期14-19,共6页
林业机械是森林培育、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核心生产力,是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为我国林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我国林业机械发展自建国以来已有七十余年,经历过诸多波折和反复,在发展探索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与教训。总结分析了建... 林业机械是森林培育、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核心生产力,是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为我国林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我国林业机械发展自建国以来已有七十余年,经历过诸多波折和反复,在发展探索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与教训。总结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机械发展的四个主要历史阶段,阐述了每个历史阶段林业机械发展的重点和起伏波动,分析了影响我国林业机械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当前林业机械现代化及林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机械 历史进程 影响因素 当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生灌木平茬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7
作者 薛起 直新奇 +1 位作者 马玲 张北航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9期10-15,共6页
沙生灌木平茬机械是在沙漠化防治中用于修剪灌木的装备。我国防沙治沙工程仍存在人工平茬效率低、机械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发展机械化平茬势在必行。通过总结现有平茬机械的技术特点、适用场景以及目前最新技术应用,为未来的平茬机械研发... 沙生灌木平茬机械是在沙漠化防治中用于修剪灌木的装备。我国防沙治沙工程仍存在人工平茬效率低、机械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发展机械化平茬势在必行。通过总结现有平茬机械的技术特点、适用场景以及目前最新技术应用,为未来的平茬机械研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灌木 平茬机械 适用情况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行政执法的效能提升探析
8
作者 玄睿 王千雪 潘鹤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手段打击非法采伐、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通过严格执行法律手段打击非法采伐、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林业行政执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来提升执法效率和水平。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林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优化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策略,期望为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效能、促进林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林业行政执法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治沙”新模式: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建华 刘恒 +3 位作者 戴蕙泽 吴立国 张明远 周建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随着沙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治沙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程治沙”模式——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的概念,这是一种结合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操作的高效治沙新策略。首先,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 随着沙漠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治沙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程治沙”模式——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的概念,这是一种结合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化操作的高效治沙新策略。首先,介绍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其次,就工程治沙的技术方法和机械设备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结合土地沙漠化治理现状和现有装备技术,给出了工程治沙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的人员组成、作业规程以及装备配置。总之,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队作为“工程治沙”的一种新模式,不仅优化了治沙技术,还为沙区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广泛的区域得到应用,并为全球抗击沙漠化问题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治沙 机械化 服务队 三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簇沙果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三平 王琦宇 +3 位作者 吴立国 袁龙强 齐佳美 孙腾佳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针对在成簇沙果机械采摘过程中采摘成功率低、果实易损伤及采摘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刚柔耦合的成簇沙果采摘末端执行器。用硅胶制作软体手指以包裹沙果,采用对切的方式对果梗进行剪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剪切气压、刀片厚度... 针对在成簇沙果机械采摘过程中采摘成功率低、果实易损伤及采摘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刚柔耦合的成簇沙果采摘末端执行器。用硅胶制作软体手指以包裹沙果,采用对切的方式对果梗进行剪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剪切气压、刀片厚度、驱动气压对采摘成功率的影响及其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研究各因素对采摘成功率的交互影响。以四果、五果采摘成功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项回归模型,以采摘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对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采摘成功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剪切气压、刀片厚度、驱动气压;当剪切气压为0.260MPa、刀片厚度为0.4mm、驱动气压为0.09MPa时,末端执行器具有最高的采摘成功率,三果、四果、五果采摘成功率可分别达到100%、100%、91.29%。对参数优化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采摘末端执行器能完成采摘任务,且三果、四果、五果采摘成功率可分别达到100%、100%、91%,满足了采摘预期要求。采用该末端执行器可以减少沙果采摘劳动力,这为其他成簇水果的采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沙果采摘 末端执行器 响应面优化 采摘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及植被更新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鑫 刘晏铭 +5 位作者 司莉青 舒立福 陈锋 王千雪 王烁 张吉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素。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林分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适度火干扰可以促进植被更新,改变群落的演替动态,并提高物种多样性。本文综述了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研究进展,特别是林火...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素。严重的森林火灾会破坏林分结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适度火干扰可以促进植被更新,改变群落的演替动态,并提高物种多样性。本文综述了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研究进展,特别是林火干扰对树木存活、林分结构及植被更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林火引起的树木死亡是影响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的关键因素;林火干扰后植被群落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火烧强度,轻度火干扰对乔木层影响较小,而重度火干扰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关注不同林型、火强度、火烈度、季节以及不同过火类型等因素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尚缺乏林火干扰对树木生长和植被更新机制的长期连续研究。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固定样地连续监测,研究不同林火干扰条件下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演替的长期动态;完善采样数据集,结合生物物理及生理过程建模,构建更完整的预测体系,以准确预测火后不同树种组成的林分树木生长状况;深入探讨林火与其他扰动因子的交互作用机制,分析其对林分结构的协同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林火干扰对林分结构和植被更新的影响,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干扰 树木死亡 林分结构 火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机械振动式林果收获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志远 曲振兴 +4 位作者 汤晶宇 向文博 张瑞阳 李世晓 张奇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1期4-12,19,共10页
随着林果产量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短缺,林果的采收问题越来越突出,机械化采收是林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介绍了机械振动式林果采收装备对林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描述了振动式采收机理的两种形式,将现有林果机械化采收装备系统地... 随着林果产量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短缺,林果的采收问题越来越突出,机械化采收是林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介绍了机械振动式林果采收装备对林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描述了振动式采收机理的两种形式,将现有林果机械化采收装备系统地划分为五种方式,并分析了五种方式的优缺点,列举了一些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机型,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围绕国外采收装备的作业模式、结构形式以及设计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意见,为我国进一步研制开发林果采收装备系列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 机械振动式 采收机理 采收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F/LF三维闪电定位数据的大兴安岭雷击火预测模型研究
13
作者 杜阳 王明玉 +4 位作者 赵凤君 黄艳 潘鹤 郑鑫 张吉利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5期10-20,共11页
【目的】雷击火是一种突发性强、发生面广、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大兴安岭是我国雷击火高发区。基于闪电定位数据和多源环境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雷击火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为合理制定林火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重... 【目的】雷击火是一种突发性强、发生面广、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大兴安岭是我国雷击火高发区。基于闪电定位数据和多源环境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雷击火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为合理制定林火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为对象,基于该地区2019—2022年的闪电定位数据、历史雷击火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多源数据,评估4种常见雷击火引燃闪电识别方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合优选的引燃识别方法,选取闪电、气象、可燃物湿度、地形4类10个环境特征,采用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预测模型,进行雷击火火险预测能力评估,选择表现最优的方法用于构建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预测模型并应用。【结果】2019—2022年大兴安岭林区99.6%的雷击火发生在每年的5—7月。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空间分布呈现出区域差异,虽然东北部的地闪频率较高,但雷击火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相比之下,地闪密度较低的西南部雷击火报告较少。综合考虑时空邻近性的引燃闪电识别方法匹配到更靠近起火点且滞留时间较短的闪电。相比之下,只关注单一方面邻近性的方法导致滞留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极端值。约62.5%的野火在报告前24 h内点燃,并与半径1 km内的闪电相匹配。在采用不同阈值标准的情况下,升级后的闪电数据对野火的匹配率达91.8%~99.6%。两种模型的ROC曲线表明,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准确度为68.66%,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04 5。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准确度达到83.91%,曲线下面积值为0.866 7。【结论】数据的可用性和方法论的差异对识别引燃闪电的效率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时空邻近性的引燃闪电识别方法产生了更可靠的匹配结果。基于引燃闪电关联的环境特征,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能够较好地解释环境特征间的非线性关系和缓解类别不平衡导致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雷击火 预测模型 云地闪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实现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来萍 刘礴霏 +2 位作者 鲁海涛 迟晓雪 王晓红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70,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综述近年来各地区学者对林草湿生态产品、水产品等价值核算的具体方法及实现机制。为加快构建各地区科学、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价值... 本文介绍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综述近年来各地区学者对林草湿生态产品、水产品等价值核算的具体方法及实现机制。为加快构建各地区科学、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及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一定参考。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价值核算方法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果振动式采收装备研究进展与趋势
15
作者 寇欣 曲振兴 +3 位作者 王东 李世晓 汤晶宇 曹有为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5期9-20,共12页
针对国内外振动式林果采摘与收集装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了林果振动式采摘与收集装备的研究进展与趋势,提出现有的林果振动式采摘与收集装备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林果 振动式采摘装备 收集装备 研究成果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松果分级系统研究
16
作者 李世晓 寇欣 +4 位作者 王东 范志远 张奇 李腾飞 曹有为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松果作为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自然美感和纹理,常用于节日装饰、手工艺品和艺术创作。为确保不同完整外形尺寸的松果能更好地服务于各种工艺用途,对松果的大小进行了分级研究,并对其外形完整度进行了识别检测。首先将CCD相机采集得到松果的... 松果作为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自然美感和纹理,常用于节日装饰、手工艺品和艺术创作。为确保不同完整外形尺寸的松果能更好地服务于各种工艺用途,对松果的大小进行了分级研究,并对其外形完整度进行了识别检测。首先将CCD相机采集得到松果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分析,再经过最小外接矩形法和轮廓检测法得到松果的实验面积,最后通过人工测量对比实验结果,结合市场需求定义松果的大小分级标准,同时由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实验面积,建立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定义判断松果外形完整度的标准值,最终实现松果的分级与外形完整度的检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分级系统能够更好地对松果大小以及外形完整度进行检测区分。运用机器视觉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对松果进行分级与完整度检测,而且精准度更优,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分级 机器视觉 外形完整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分子标记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新宇 潘鹤 +8 位作者 张海啸 熊欢欢 郭琪 李艳霞 王福德 田新华 郝俊飞 卓泳杉 吴卓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红松是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重要树种,由于育种周期长,改良过程缓慢,限制了其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红松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DNA分子标记在红松应用研究中的现状,概述了红松遗传多样... 红松是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重要树种,由于育种周期长,改良过程缓慢,限制了其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红松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DNA分子标记在红松应用研究中的现状,概述了红松遗传多样性评估、基因分型以及核心种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红松育种进程中分子标记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红松分子遗传改良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分子标记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苗圃机械化育苗作业模式及关键技术提升方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卫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5期135-136,共2页
林区苗圃的科学开展是育林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苗圃机械化也应跟上时代步伐。从林业苗圃机械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了机械化育苗作业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常用机械的工序和作业特点,总结了苗圃机械化... 林区苗圃的科学开展是育林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苗圃机械化也应跟上时代步伐。从林业苗圃机械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了机械化育苗作业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常用机械的工序和作业特点,总结了苗圃机械化的关键技术提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苗圃 机械化 育苗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林果采收装备研究进展
19
作者 熊晨焜 雷永杰 +3 位作者 王凡雨 冯海韵 王天宇 周建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51,共8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但因种植区域地形、立地条件和种植模式等差异较大,导致经济林果采收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需对不同种类经济林果使用不同作业方式的采收装备。为此,对经济林、经济林产业的定义进行阐述,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经济林资源,但因种植区域地形、立地条件和种植模式等差异较大,导致经济林果采收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需对不同种类经济林果使用不同作业方式的采收装备。为此,对经济林、经济林产业的定义进行阐述,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种类、分布情况,阐述人机结合、机械振动式、气力式、胶辊式和机器人等采收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现有经济林果采收装备存在林机林艺融合差、无法适应复杂作业环境,以及缺乏理论基础支撑技术革新等问题,提出强化林果采收基础研究,为装备研发提供理论支持;突破林果采收关键技术难题,提高林果采收装备作业效率;林机林艺相融合,进行宜机化改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广新型作业理念4个发展建议,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难题、林机林艺融合和政产学研用等多个方面快速、稳步推进经济林果采收装备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果 采收装备 机械振动式 气力式 胶辊式 林机林艺融合 基础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采收技术装备研究现状与趋势
20
作者 汤晶宇 范志远 +1 位作者 向文博 周建波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8,共14页
随着我国油茶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油茶果采收装备缺乏已成为制约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油茶果采收装备存在采收效率低、采净率低、花苞损伤率大等问题,亟须研制适合我国栽植模式的采收装备,加快油茶果采收机械化进程。笔者... 随着我国油茶栽植面积不断扩大,油茶果采收装备缺乏已成为制约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油茶果采收装备存在采收效率低、采净率低、花苞损伤率大等问题,亟须研制适合我国栽植模式的采收装备,加快油茶果采收机械化进程。笔者对国内油茶果采收装备进行研究,按照机械化程度将现有油茶果采收装备进行分类,重点阐述不同油茶果采收装备的适用范围、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采摘执行器技术、采收机械臂技术、采收动力底盘技术进行分析论证,剖析智能化采收技术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现有油茶栽植面积大、模式不规范、立地条件困难、采收劳动强度大、机械化采收困难的现状,分析油茶果机械化采收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林机林艺融合度低、关键技术研究不足、关键参数研究匮乏是制约油茶果采收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了开展多种机型适配多场景采收技术研究、林机林艺深度融合的高效采收技术研究、加强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化前沿采收技术探索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采收 技术装备 振动式 胶辊式 梳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