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兴水韭,中国水韭属一个四倍体新种
1
作者 童玲 沈佳豪 +5 位作者 赵晓 严岳鸿 朱渝芬 武建勇 顾钰峰 刘兴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618,共8页
水韭属是一类具有异形孢子的古老石松类植物,全属物种均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文报道了在浙江省长兴县新发现的一个四倍体水韭属居群。基于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证据,将该物种命名为长兴水韭(Isoetes changxingensis),并详... 水韭属是一类具有异形孢子的古老石松类植物,全属物种均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文报道了在浙江省长兴县新发现的一个四倍体水韭属居群。基于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证据,将该物种命名为长兴水韭(Isoetes changxingensis),并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长兴水韭与保东水韭(I.baodongii)在植株形态及孢子纹饰方面都较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染色体为44条,大孢子极面直径为317~411μm(平均为360μm)(vs.染色体22条,大孢子极面直径为390~510μm,平均为450μm)。与同为四倍体的隆平水韭(I.longpingii)在孢子大小方面极为接近,不同之处在于其根状茎3裂,叶片中间宽为2~3 mm,大孢子表面具棘刺-脊条状纹饰(vs.根状茎2裂,叶片中间宽度为1 mm,大孢子表面具瘤状-脊条状纹饰)。该种与中华水韭(I.sinensis)的区别在于其大孢子较小,表面纹饰不同,叶片长为20~60 cm(vs.大孢子极面直径为340~450μm,平均为409μm,具脊条状突起纹饰,叶片长为15~30 cm)。长兴水韭目前仅分布于其模式产地的一处沟渠,由于其分布区狭窄,野生居群数量较少,栖息地环境受到人为干扰,因此根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可将长兴水韭暂定为濒危(EN)等级。由于该种面临生境破坏和野外人为刈割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迁地保护及野外回归等相关工作。该文编制了中国已报道的水韭属物种的分种检索表,为该属物种的鉴定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分类群 水韭属 石松类植物 濒危 孢子纹饰 水韭属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锋水韭,中国水韭属一六倍体新物种 被引量:2
2
作者 顾钰峰 向建英 +3 位作者 沈慧 赵国华 刘保东 严岳鸿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水韭属(Iso?tes)是一类世界广布的石松类植物,本文报道了在云南省发现的一个新的水韭属居群。该居群为六倍体群体,染色体数目为66条。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孢子观察,发现其大孢子赤道面直径为470~500μm(平均480μm),近极面和远极面纹... 水韭属(Iso?tes)是一类世界广布的石松类植物,本文报道了在云南省发现的一个新的水韭属居群。该居群为六倍体群体,染色体数目为66条。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孢子观察,发现其大孢子赤道面直径为470~500μm(平均480μm),近极面和远极面纹饰均为网格状,小孢子表面为棘刺状纹饰,与之前国内记载的六倍体物种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 Hong Liu&Q. F. Wang)不同,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重建的系统发育结构支持该物种是一个独立物种,最终将其确定为一个新物种,命名为青锋水韭(I. fengii Y. F. Gu&Y. H. Yan)。青锋水韭与二倍体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 Q. F. Wang&W. C. Taylor)在叶和大孢子形态上较为相似,但后者的小孢子表面为瘤状突起且孢子囊为卵形;而与六倍体宽叶水韭(I. japonica A. Braun)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小孢子表面光滑。青锋水韭目前仅在云南省紫溪山森林公园发现两个居群,且数目很少,根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将青锋水韭评为极危(CR)等级。本文编制了中国已知水韭属物种的分种检索表,以期为本属物种的鉴定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水韭科 濒危物种 染色体统计 青锋水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