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区划布局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英力 《森林防火》 202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区划布局研究上主要依据《中国林业发展区划》《青海台主休功能区规划》等上位规划和前期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发展分为林草生态功能区划及林草发展功能区划双层级区划体系。从而形成一套更加完整、科学、合理的林... 区划布局研究上主要依据《中国林业发展区划》《青海台主休功能区规划》等上位规划和前期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发展分为林草生态功能区划及林草发展功能区划双层级区划体系。从而形成一套更加完整、科学、合理的林业和草原发展区划体系,以期为推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发展 区划研究 地理格局 生态安全 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代塑”倡议下竹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
作者 王晨 郭占强 +2 位作者 徐伟涛 李琪 毛安 《森林防火》 202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简要阐述了我国竹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技术、产品、市场、产业融合等方面探讨了竹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以竹代塑” 竹产业 发展路径 技术创新 市场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欧国家林业投资浅析
3
作者 刘兆美 陈晓倩 祝远红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分析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环境,介绍了森林资源以及林业产业概况,对中东欧国家林业投资重点合作领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企业投资中东欧国家林业重点领域和需要的外部环境支持。
关键词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林业 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 对外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论文写作助力林草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绿色发展
4
作者 陈磊 王滔 +1 位作者 余珊 张建辉 《森林防火》 2025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背景下,林草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绿色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科技论文作为科研成果重要载体,在林草领域作用关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阐述林草新质生产力内涵、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及二者关系,...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背景下,林草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绿色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科技论文作为科研成果重要载体,在林草领域作用关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阐述林草新质生产力内涵、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及二者关系,剖析了科技论文在林草领域的重要性,并通过福建三明、内蒙古、新西兰的案例,展现其助力林草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成效。同时提出强化写作技能培训、完善写作规范标准、建立产业对接机制等策略,旨在提升科技论文对林草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推动林草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新质生产力 产业绿色发展 科技论文写作 成果转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省域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探究
5
作者 郝嘉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4期176-178,181,共4页
国家储备林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保障国家木材供应安全。分析了当前省域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加强林地灾害监测、加强入侵物种防... 国家储备林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保障国家木材供应安全。分析了当前省域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加强林地灾害监测、加强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系统治理林地利用问题、系统解决育苗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省域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省域 国家储备林 建设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研究--以六安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例 被引量:89
6
作者 李梓雯 龚容 +1 位作者 彭蓉 徐伟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68,共4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体现。以六安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模式。根据不同生态产品特征、属性及实现主体,研究了以物质供给类为主的品牌增值模式、以生态加工类为主的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体现。以六安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为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模式。根据不同生态产品特征、属性及实现主体,研究了以物质供给类为主的品牌增值模式、以生态加工类为主的绿色产业模式、以文化服务类为主的生态旅游模式、以调节服务类为主的生态补偿模式、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的生态修复模式的具体实践路径。针对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权属不明、定价不清等问题,提出可通过开展生态产品确权、完善价值核算体系和制度框架、搭建实现载体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典型模式 林业产业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代塑”产业规划编制要点浅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建辉 陈磊 +1 位作者 王滔 余珊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1,92,共7页
竹子是绿色、低碳、速生、易再生、可降解生物质材料。竹材综合性能优良,竹制品种类众多、应用广泛,涉及十几个领域。基于此,积极践行“以竹代塑”倡议,做好“以竹代塑”产业规划编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竹材加工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有助于... 竹子是绿色、低碳、速生、易再生、可降解生物质材料。竹材综合性能优良,竹制品种类众多、应用广泛,涉及十几个领域。基于此,积极践行“以竹代塑”倡议,做好“以竹代塑”产业规划编制,有助于推动我国竹材加工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有助于减少塑料制品使用。从背景分析、竹产业发展SWOT分析、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布局规划等方面,简要剖析了“以竹代塑”产业规划编制要点,以期为推进“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以竹代塑 规划编制 竹产业 主要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林业产业结构动态关联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梓雯 王莹 +2 位作者 王拓 宋经纬 徐伟涛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依据2016—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总值与林业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产业发展形势。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产业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导,对总产值贡献最大,第一产业以种植、采集等... 依据2016—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林业产业总值与林业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产业发展形势。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产业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导,对总产值贡献最大,第一产业以种植、采集等传统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弱,以木材和经济林果加工等为主,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空间相对有限;第三产业对林业产业总体拉动作用小于第一产业,但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有望成为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关键发力点。基于此,从发展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为选择全区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路径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林业产业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卢修亮 张森森 +3 位作者 韩世德 李宗伦 王朵 白鸿岩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切实加强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保护好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在总结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家公园防灾减灾工作顶层设计,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问题短板,提出强化法规制... 为切实加强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工作,保护好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在总结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家公园防灾减灾工作顶层设计,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问题短板,提出强化法规制度建设、明确防控管理思路、强化园地协同防控、优化调整资金项目支持方向、加强防控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国家公园 生态安全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高质量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博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我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实践创新。基于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国家森林城市的分布特征进行梳理,并总结国家森林城市管理体系完善和... 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我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实践创新。基于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国家森林城市的分布特征进行梳理,并总结国家森林城市管理体系完善和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遵循的“时代性与政策性”“科学化与精准化”等原则,最后从建设全域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加强谋划布局和动态管理及注重城乡绿化一体化3个方面阐述新时代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时空分布特征 标准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河池林草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8
11
作者 郭甜 尹晶萍 +1 位作者 彭睿 付尧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通过分析河池市林草产业发展在新形势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两带四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建设木本粮油生产基地、创建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深入打造特色产业示范项目、推进林业生态旅游建设、... 通过分析河池市林草产业发展在新形势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两带四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建设木本粮油生产基地、创建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深入打造特色产业示范项目、推进林业生态旅游建设、规划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引导发展花卉休闲产业、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等七项重点工程,促进河池市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期为我国林草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产业 发展 布局 重点工程 河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化视角下公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心理模型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泽宇 罗倩 +5 位作者 陈雪峰 郑华 杨燕 于瑶 龚园超 孙彦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国家公园是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离不开公众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基于生态文化视角,1)从心理学理论出发,构建了生态意识、生态情感与生态行为三维框架,系统分析了生态文化对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 国家公园是协同推动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离不开公众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基于生态文化视角,1)从心理学理论出发,构建了生态意识、生态情感与生态行为三维框架,系统分析了生态文化对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的促进作用;2)梳理了国家公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实践及其在生态保护、社区参与、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成效与挑战,并提出了以生态文化教育增强生态意识、以社会互动激发生态情感、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和社区共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转变的策略建议,旨在促进公众对生态行为的自觉参与,助力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3)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揭示了生态文化对公众心理过程与行为实践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社区参与和生态治理路径,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目标的协同推进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文化 心理机制 生态意识 生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杉木半天然林树干环剥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少杰 严铭海 +4 位作者 黄清麟 彭文成 廖立国 黄士绮 宋磊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96-3005,共10页
为研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杉木半天然林树干环剥16个月后效果,探索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3片32年生杉木半天然林为试验林分,环剥林分内所有杉木人工林木(除对照样地外),... 为研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杉木半天然林树干环剥16个月后效果,探索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3片32年生杉木半天然林为试验林分,环剥林分内所有杉木人工林木(除对照样地外),采用主要测树因子、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标分析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片半天然林树干环剥16个月后90%杉木人工林木枯死变为枯立木。环剥后的林分乔木层和灌木层活立木主体均由环剥前杉木半天然林中的乡土树种天然更新林木组成,乔木层进界木分别为128株/hm、220株/hm^(2)和85株/hm^(2),灌木层进界木分别为416株/hm^(2)、115株/hm^(2)和115株/hm^(2);树干环剥作业未造成乔木层天然林木损伤或枯死,造成灌木层天然林木损伤或枯死较少。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分别为82、77和56,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5.68、5.27和5.07,杉木人工林木重要值小于10%,天然更新乡土树种中常绿乔木树种重要值分别为69.0%、67.9%和68.3%;灌木层树种丰富度分别为169、112和99,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4.84、5.36和5.63,其中常绿乔木树种重要值分别为42.0%、54.8%和62.8%。杉木人工林木树干环剥16个月后,杉木半天然林已成功转型为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天然林,转型后的天然林树种多样性极其丰富、含有相当数量珍贵或高价值树种,是海南热带雨林人工林转型为天然林的典型案例。树干环剥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将具备条件的人工林快速转型为天然林的重要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环剥 杉木半天然林 人工林转型天然林 树种组成与多样性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下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探索——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世轮 付海曼 王欣如 《森林防火》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探索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项目收益,实现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宁国市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案例,分析创新林业产业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路径。研究发现,针对宁国市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中创新应用内部... 探索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项目收益,实现国家储备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宁国市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案例,分析创新林业产业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路径。研究发现,针对宁国市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中创新应用内部融合模式、产业链延伸模式和功能性拓展模式所遇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不丰富、发展水平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融合发展支撑要素不强等问题,本文从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培养多元主体强化龙头带动、健全紧密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人才与科技支撑、完善多渠道产业融合服务、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和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建设七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国家储备林创新产业融合模式的措施及建议,为国家储备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林业产业 三产融合 产业融合模式 宁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19
15
作者 彭华福 杨诺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86,共3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并进一步提出我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现状 存在问题 高质量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
16
作者 王茜 古琳 +2 位作者 李天楚 王月容 韩丽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5,共13页
【目的】分析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生态保健因子的季节变化和差异,结合医学常用的小白鼠旷场试验,探究不同树种组成的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差异,验证森林环境保健因子对小白鼠健康状态的影响,为保健型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提供... 【目的】分析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内生态保健因子的季节变化和差异,结合医学常用的小白鼠旷场试验,探究不同树种组成的游憩林生态保健功能差异,验证森林环境保健因子对小白鼠健康状态的影响,为保健型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森林公园内侧柏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银杏纯林和国槐纯林这5种典型游憩林为对象,于春、夏、秋、冬季对林内环境保健因子(气候舒适度、空气含氧量、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PM_(2.5)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和评价,在综合生态保健因子最优的夏季开展动物旷场试验,探究不同游憩林的生态保健效果。【结果】1)与广场(CK)相比,5种游憩林在四季均能明显提高人体舒适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含氧量,降低PM_(2.5)浓度,且夏季的生态保健水平更高,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比侧柏纯林、银杏纯林和国槐纯林的生态保健功能整体上更优。2)动物旷场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与室内对照组小白鼠相比,在5种游憩林生活6天的小白鼠的运动总路程、中央格运动路程、中央格进入次数和中央格停留时间这些自发行为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体重极显著增加(P<0.01),粪便粒数显著减少(P<0.05);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对小白鼠的保健效果优于侧柏纯林、银杏纯林和国槐纯林。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白鼠自发行为和生理指标与游憩林内人体舒适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氧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空气PM_(2.5)浓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北京西山森林公园典型游憩林的生态保健因子季节变化特点总体表现为夏季优于春、秋、冬季,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优于侧柏纯林、银杏纯林和国槐纯林;动物旷场试验结果表明,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组小白鼠的探索、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林 生态保健因子 动物旷场实验 保健功能 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马占相思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研究初报
17
作者 王少杰 严铭海 +4 位作者 黄清麟 彭文成 廖立国 黄士绮 宋磊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3,共11页
[目的]探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7年生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人工林快速转型为天然林的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效果,为国家公园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马占相思... [目的]探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7年生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人工林快速转型为天然林的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效果,为国家公园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马占相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取环剥技术对马占相思人工林木(除对照样地外)进行树干环剥,设置3块监测样地,对人工林木致死和天然林木更新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林分树种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1)树干环剥16个月后马占相思人工林木全部枯死并以枯立木方式直立在转型后的天然林乔木层上层,枯立木的密度分别为152、272和288株·hm^(-2);(2)转型后的天然林郁闭度均在0.85以上,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公顷株数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0.6cm、11.8m、2264株·hm^(-2)、115.1m^(3)·hm^(-2),9.1cm、10.7m、1424株·hm^(-2)、48.5m^(3)·hm^(-2)和11.5cm、13.2m、1344株·hm^(-2)、86.5 m^(3)·hm^(-2),林木径级结构呈异龄林分布特征;(3)转型后的天然林乔木层和灌木层活立木主体均由转型前马占相思人工林中天然更新定居的乡土树种组成,胸径≥5 cm的乔木层进界木密度分别为144、224和152株·hm^(-2),树高≥150 cm的灌木层(含乔木幼树)进界木密度分别为728、1128和960株·hm^(-2);(4)树干环剥作业未造成乔木层天然林木的损伤或枯死,造成灌木层天然林木的损伤或枯死的分别为16、12和160株·hm^(-2)。(5)转型后天然林乔木层树种(包括乔木和灌木树种)丰富度分别为51、41和34,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4.96、3.95和3.63,均匀度分别为0.87、0.74和0.71;常绿乔木树种均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分别为78.1%、84.4%和78.9%,林木株数占比分别为80.6%、85.4%和86.9%;灌木层树种(包括乔木和灌木树种)丰富度分别为73、86和93,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59、4.53和3.90,均匀度分别为0.58、0.71和0.60;常绿乔木种均占优势,其重要值分别为49.2%、49.9%和41.2%,株数占比分别为33.4%、42.3%和32.5%。[结论]树干环剥16个月后,27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木全部枯死,马占相思人工林已成功转型为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天然林,其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特征明显的异龄林结构,且林分中含有相当数量珍贵或高价值树种。树干环剥技术是促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人工林快速转型为天然林的可推广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环剥 马占相思人工林 乡土树种 天然林转型 树种组成与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的中国竹产业发展对策与布局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秀英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第3期56-60,84,共6页
文章在分析中国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竹产业产值作为代表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以竹资源面积、从业人数、企业数量、大中型企业数量和路网密度作为影响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竹资源面积、大中型竹企... 文章在分析中国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竹产业产值作为代表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以竹资源面积、从业人数、企业数量、大中型企业数量和路网密度作为影响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竹资源面积、大中型竹企业数量和路网密度为影响竹产业产值排名前3位的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中国竹产业发展的对策和产业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相关性分析 产业布局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综述 被引量:98
19
作者 王孟欣 张承宇 +1 位作者 袁蓉 张邈 《森林防火》 202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从4个方面对近20年来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1)系统梳理了我国针对林业产业出台的多项重大政策,对政策特征和类别进行了分析;2)对林业产业结构演变和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我国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已经转变成“二、三、一”... 从4个方面对近20年来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1)系统梳理了我国针对林业产业出台的多项重大政策,对政策特征和类别进行了分析;2)对林业产业结构演变和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我国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已经转变成“二、三、一”,但是产业结构转型空间依旧较大;3性分析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对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和空间布局进行了归纳总结;4)对基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筛选的14043篇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分析林业产业研究的文献数量和研究热点变化趋势。最终,归纳总结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推进科学绿化、构建产学研良好环境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产业格局 产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对策探讨——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
20
作者 张雨 吴洋 宋阳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宜春市气候温暖湿润,富硒土壤分布广,水文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十分适合油茶生长,是我国油茶主产区之一。通过对宜春市特色油茶产业现地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宜春油茶产业现状,分析宜春市油茶发展存在不足,并提出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 宜春市气候温暖湿润,富硒土壤分布广,水文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十分适合油茶生长,是我国油茶主产区之一。通过对宜春市特色油茶产业现地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宜春油茶产业现状,分析宜春市油茶发展存在不足,并提出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助推宜春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春 油茶产业 问题与需求 乡村振兴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