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花蕾中类黄酮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1
作者 华梅 孟梦 +3 位作者 付玉嫔 李云琴 周云 刘恒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食用部位的营养价值,以新鲜金雀花花蕾为材料,对其花蕾中类黄酮和花青素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并对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矿物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金雀花花蕾鲜样中总类黄酮含...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金雀花食用部位的营养价值,以新鲜金雀花花蕾为材料,对其花蕾中类黄酮和花青素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并对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矿物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金雀花花蕾鲜样中总类黄酮含量为0.74 mg/g,含量最高的儿茶素达到95.58 ng/mg,总花青素的含量(16.06μg/g)远远低于总类黄酮的含量(0.74 mg/g),类黄酮为金雀花花蕾主要的活性化学物质;金雀花花蕾中粗蛋白含量23.65 g/100g、维生素C 40.00μg/100 mg、可溶性总糖86.80 mg/g、总膳食纤维23.40 g/100g;富含22种氨基酸,含有镁、磷、钾、钙等矿物元素,没有检测到有毒有害矿物元素。金雀花新鲜花蕾中主要营养成分安全、齐全,建议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森林蔬菜 金雀花 类黄酮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地杓兰种子繁育与栽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梅 蒋宏 +1 位作者 周彬 孔继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以暖地杓兰成熟未裂开的果荚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非共生萌发方法对暖地杓兰种子进行萌发培养,观察统计暖地杓兰种子萌发的时间及萌发率,筛选适合暖地杓兰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同时在获得的暖地杓兰无菌苗的基础上,筛选适合暖地杓... 以暖地杓兰成熟未裂开的果荚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非共生萌发方法对暖地杓兰种子进行萌发培养,观察统计暖地杓兰种子萌发的时间及萌发率,筛选适合暖地杓兰种子萌发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同时在获得的暖地杓兰无菌苗的基础上,筛选适合暖地杓兰幼苗栽培的基质及方法。结果显示:(1)在改良Norstog培养基中暗培养4个月后,种子开始陆续萌发,种子的萌发率为31.21%。添加6-(γ,γ-二甲基烯丙基氨基)嘌呤(2iP),能提高暖地杓兰种子的萌发率(38.74%)且原球茎未褐化。(2)暖地杓兰种子萌发成原球茎后,先分化出根,在继代培养基中根长大长粗,并进一步分化出芽点;经过继代培养后根长到10 cm左右,具2~3条根时即可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后的根茎苗洗净杀菌后避光放入4℃冰箱进行春化处理3~4个月,之后再进行栽培能明显地提高苗的成活率。(3)在体积比为1︰1的泥炭土和兰石混合基质中栽培120 d后,芽点进一步长大,并舒展长出叶片,成活率在90%以上。结果表明:在改良Norstog培养基(含2iP)中暖地杓兰种子能成功萌发长成根茎苗,原球茎及苗均未出现褐化,出瓶苗春化后能顺利长大,最终能实现回归到原生境中使种群得以复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地杓兰 非共生萌发 繁育与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actri5基因的克隆与最佳表达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2
3
作者 原晓龙 李云琴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0,88,共6页
为探讨牛樟芝单端孢霉二烯合酶( actri5 )基因与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间的关系,从牛樟芝基因组中分离并克隆 actri5 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谱分析,以获得该基因的最佳表达培养基。结果表明, actri5 基因含5个外显子、4个内含... 为探讨牛樟芝单端孢霉二烯合酶( actri5 )基因与单端孢霉烯类化合物间的关系,从牛樟芝基因组中分离并克隆 actri5 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谱分析,以获得该基因的最佳表达培养基。结果表明, actri5 基因含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其蛋白与根纤维孔菌( Fibroporia radiculosa, XP_012177824 )的TRI5蛋白的一致性为46%;ACTRI5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定位于细胞质基质的内质网上;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Mg2+绑定位点(DDXXX)、焦磷酸与二价离子螯合区域(NDXXSFYKE)及FPP结合基序(XXRYRL)3个保守结构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牛樟芝ACTRI5与绣球菌TRI5( SparassiScrispa, XP_027613108 )、变色栓菌TRI5( TrameteSversicolor, XP_008037460 )、球孢白僵菌TRI5( Beauveria bassiana, XP_008596951 )、里氏木霉TRI5( Trichoderma reesei, XP_006964535 )和 AspergilluScostaricaensiSTRI5( XP_025537855 )聚为一支,该分支均编码单端孢霉二烯合酶;actri5 基因在以果糖为碳源添加物及以番茄浸粉、酪蛋白胨和胰蛋白胨为氮源添加物的培养基上表达,而在其他培养基上不表达。本研究为牛樟芝中 tri5 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检测和异源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单端孢霉二烯合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功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油木幼苗对不同水分胁迫强度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9
4
作者 罗婷 裴艳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7,共7页
为了探明不同的水分胁迫强度下乳油木幼苗的生理响应机制,以及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水关键期和适宜的浇水量,以乳油木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两组不同的盆栽水分胁迫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干旱胁迫试验中,叶片SOD酶活性变化幅度... 为了探明不同的水分胁迫强度下乳油木幼苗的生理响应机制,以及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水关键期和适宜的浇水量,以乳油木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两组不同的盆栽水分胁迫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干旱胁迫试验中,叶片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土壤相对含水量从26%下降到15%时,酶活性显著降低了74.6%;POD、CAT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趋势。不同土壤水分胁迫试验中,叶片的SOD酶活性变化差异性显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40%时活性最大;POD、CAT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叶片MDA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40%时最低。到胁迫后期,两组试验乳油木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脯氨酸积累对干旱胁迫反应较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更为强烈和敏感。研究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40%左右时较适宜乳油木幼苗生长,土壤相对含水量26%左右是乳油木幼苗生长的需水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油木 水分胁迫 干旱胁迫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