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重点建设内容探讨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锐
陈振雄
丁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85-87,96,共4页
本文针对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了符合新形势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程、“碳中和”林业工程、林地系统修复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林业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内容,在林地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林长制体...
本文针对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了符合新形势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程、“碳中和”林业工程、林地系统修复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林业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内容,在林地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林长制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林地保护宣传教育工程建设等内容,以期在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中理清思路,保障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重点林业工程
治理能力
建设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省主要树种单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研建
2
作者
贺鹏
陈振雄
彭检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目的】建立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为实现湖南主要树种模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精准预估森林生物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湖南省3个主要树种468株伐倒木数据(杉木160株、马尾松153株和栎类...
【目的】建立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为实现湖南主要树种模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精准预估森林生物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湖南省3个主要树种468株伐倒木数据(杉木160株、马尾松153株和栎类155株),分别比较单木6个组分生物量(地上、地下、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基础模型并寻求拟合指标最优模型,进一步比较不同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物量模型,并选择引起参数差异显著的起源作为哑变量,构建比例控制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预估单木各组分生物量。【结果】3个树种单木各组分生物量基础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地上B1、地下B2、树干B3和树皮B4这4个组分生物量模型的自变量选择胸径和树高,树枝B5和树叶B6生物量模型选择胸径、树高和冠幅;以起源为哑变量的模型显示,杉木的地上生物量B1(平均预估误差MPE较基础模型降低1.16%)、马尾松的地下生物量B2(MPE降低4.65%)、以及栎类的地上生物量B1(MPE降低3.24%)和地下生物量B2(MPE降低29.13%)均表现出天然林的生物量要显著高于人工林的生物量;以起源为哑变量的单木生物量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较佳,3个树种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0,平均预估误差MPE低于4%;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R2同样均在0.90以上,其MPE则低于14%。【结论】以起源为哑变量的单木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相容性模型系统,拟合效果最差的是基础模型。虽然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略劣于哑变量模型,但模型系统能解决单木各组分生物量的相容性和可加性,且它们参数之间的差异不大,因此优先推荐采用相容性模型系统来预测湖南省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哑变量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健康评价及经营优化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超
《热带林业》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该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SOM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了森林健康评价,并研究了其森林经营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森林健康状况理想,优质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最大,处于Ⅳ级(健康)以上(包括...
该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SOM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了森林健康评价,并研究了其森林经营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森林健康状况理想,优质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最大,处于Ⅳ级(健康)以上(包括健康、优质健康)的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62.45%。(2)国家公园内的森林健康度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而且海拔相对较高的区域,森林健康度较高,人类的经营活动是对森林健康度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3)国家公园内经营作业法面积为保育修复作业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修复退化林和受灾林,使其森林健康程度提升,从而增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健康
森林经营
SOM神经网络模型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丁山
林瑞秀
+1 位作者
陈胜兰
李新建
《热带林业》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该文基于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用Fragstats工具和InVEST模型分析了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以乔木林为主,且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景观聚集度最高。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数...
该文基于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用Fragstats工具和InVEST模型分析了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以乔木林为主,且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景观聚集度最高。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数量最多,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为0.9669,其中核心区的生境质量最高、实验区次之、缓冲区最低,且核心区生境质量表现更稳定。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境质量
甘什岭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保梅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潘登
郁培义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该研究以海南省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样线、样带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进行调查,分析科、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旨在明确该区域植物资源数量及特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与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
该研究以海南省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样线、样带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进行调查,分析科、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旨在明确该区域植物资源数量及特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与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植物172科683属1294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有6科6属7种、双子叶植物有124科524属1033种、单子叶植物有19科114属179种。茜草科、大戟科、蝶形花科、禾本科、菊科等33科是保梅岭植物区系中的优势科。可将保梅岭种子植物区系的644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3个变型,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占优势,分别有160属和136属,分别占非世界分布属的20.31%和1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区系
特有种
保梅岭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同主被动遥感数据的湖南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
6
作者
黄逸飞
谭炳香
+3 位作者
陈振雄
李骁尧
杜志
伍汉斌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6期32-46,共15页
【目的】探索主被动遥感影像和不同模型对湖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估测效应,为准确监测湖南草地AGB的空间分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南省南山、南滩2大草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A、Sentinel-2A遥感数据和...
【目的】探索主被动遥感影像和不同模型对湖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估测效应,为准确监测湖南草地AGB的空间分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南省南山、南滩2大草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A、Sentinel-2A遥感数据和DEM地形数据,通过对比2种样本集、3种遥感数据源、3种模型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确定最佳模型。【结果】结果表明,联合主被动遥感数据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估测精度最高,测试集R^(2)最高可达0.75。用最优RF模型对两草场的草地AGB进行反演:南山草场AGB最大值为386.91 g/m^(2),最小值为148.20 g/m^(2);南滩草场AGB最大值为454.08 g/m^(2),最小值为66.97 g/m^(2)。【结论】1)与单一数据源相比,协同使用主被动遥感数据能进一步提高草地AGB的估测精度;2)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估测模型中,RF模型估测精度最高、可迁移性最好,SVM次之,MLR最低;3)蓝光波段、近红外、全色归一化植被指数、V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纹理因子对草地AGB估测贡献性显著;4)尽管AGB估测模型会受到地理位置、植被特征的影响,但不同草地样本信息的加入能有效减小差异,实现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
Sentinel-2
主被动遥感
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
7
作者
刘世好
胡稳
+3 位作者
杨旸谷
阳胜男
徐云
张家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0,共9页
【目的】研究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及空间分布。【方法】基于遥感数据、野外样地调查结果,通过随机森林模型,估算湖南省安化县172个乔木林和竹林标准地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并分析各因子在估算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1)...
【目的】研究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及空间分布。【方法】基于遥感数据、野外样地调查结果,通过随机森林模型,估算湖南省安化县172个乔木林和竹林标准地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并分析各因子在估算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1)随机森林模型对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的估算精度较高,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0和0.72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623和0.4166 t·hm^(-2),均通过了0.01水平的置信度检验。(2)估算过程中各因子的重要性存在显著差异,重要性指数排名从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类型因子(39.95%)、林分因子(7.23%)、地形因子(3.91%)、光谱特征指数因子(3.82%)。(3)安化县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为1.18~6.19 t·hm^(-2),高可燃物载量的区域集中于江南镇、田庄乡、马路镇、烟溪镇、乐安镇、梅城镇和滔溪镇。【结论】随机森林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可为区域森林管理和保护,以及减少林火风险提供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可燃物载量
林分因子
Sentinel-2A
森林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湖南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
9
8
作者
何静
李新建
+1 位作者
朱晋梅
朱光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8,共10页
【目的】分析立地因子对林分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类型混合效应的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模型,导出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以湖...
【目的】分析立地因子对林分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类型混合效应的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模型,导出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以湖南栎类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1块样地实测数据,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对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筛选最优基础模型,将初始立地类型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影响效果相近或相同的初始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其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采用方差分析验证林分断面积与立地指数的显著关系。【结果】对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显著性顺序为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选取4种常见的树木理论生长方程进行拟合,模型确定系数(R^(2))均在0.7左右,其中Richard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R^(2)为0.7318,平均绝对误差(MAE)为5.4426,均方根误差(RMSE)为6.8791,表达式为D=a×[(1-exp(-c×AGE)]^b;将筛选的4种显著性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初始立地类型,加入基础模型构建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效应模型,R^(2)升至0.9016;应用k-means聚类将初始立地类型聚类成6个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最优模型表达式为D_(j)=a_(j)×[1-exp(-c×AGE)]^b+ε,R^(2)为0.9269,相比基础模型提高26.7%,赤池信息量(AIC)和贝叶斯信息量(BIC)均有所减小。采用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效应模型导出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湖南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SQEI_(M-DBH)=a_(j)×[1-exp(-0.03×AGE_(0)])^{lnD_(j)/lna_(j)×[1-exp(-0.03×AGE)]}+ε,经林分断面积验证,立地指数SQEI_(M-DBH)与林分断面积显著相关。【结论】立地因子对湖南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评价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预估林地生产力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天然林
最粗优势木
胸径生长
混合效应
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Fuzzy的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
被引量:
4
9
作者
彭泰来
熊嘉武
+3 位作者
邢元军
刘金山
黄俊威
齐建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海南省天然林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从中选择8项天然林小班属性因子,构建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
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海南省天然林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从中选择8项天然林小班属性因子,构建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为2.403 8,海南省内不同林种中,以特种用途林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最优,用材林中的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分值相对较低。全省不同生态区位之间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排序为:干流源头>江河两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它生态区位>重要水库>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海南省
天然林资源
森林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宁市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陆禹
魏甫
罗改改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63-69,共7页
科学衡量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保护和景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然后创建渔网并提取网格样本内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及各景观格局指数,最后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
科学衡量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保护和景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然后创建渔网并提取网格样本内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及各景观格局指数,最后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探讨了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境质量的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生境质量等级为Ⅲ级(48.69%)>Ⅱ级(18.52%)>Ⅴ级(17.88%)>Ⅰ级(9.56%)>Ⅳ级(5.35%)。(2)整体上斑块密度(PD)、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MN)、散布与并列指数(IJI)以及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等4个景观格局指数与生境质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GWR拟合效果明显优于OLS,能够更好解释4个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异质性影响,并且显著减少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4)各景观格局指数在空间上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度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景观格局
普通最小二乘法
地理加权回归
万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核算研究
11
作者
张宁
张志涛
+1 位作者
王月华
文彩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9,共13页
【目的】对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摸清吉林省森林资源家底,反映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静态状况、动态状况及其经济贡献,为吉林省科学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核算研...
【目的】对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摸清吉林省森林资源家底,反映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静态状况、动态状况及其经济贡献,为吉林省科学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以吉林省第8次、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实物量数据源,计算吉林省林地面积、林木蓄积存量及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变动量;结合2018年调查获得的相关成本价格数据,采用年金资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益净现值法、市场倒算法计算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价值存量;采用不同核算账户分别对吉林省林地林木实物存量及其变动量以及价值存量进行列示。【结果】(1)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林地面积由856.19×10^(4) hm^(2)增加至904.79×10^(4) hm^(2),林木蓄积量由96 534.93×10^(4) m^(3)增加至105 368.45×10^(4) m^(3),分别增加了5.68%、9.15%,增幅明显。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天然林总面积和蓄积量达616.64×10^(4) hm^(2)、89 582.59×10^(4) m^(3),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末相比,分别增加了3.90×10^(4) hm^(2)和7 673.03×10^(4) m^(3),增加了0.64%和9.37%;人工林总面积和蓄积量达177.84×10^(4) hm^(2)、11 757.47×10^(4) m^(3),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末相比,分别增加了14.11×10^(4) hm^(2)和1 309.60×10^(4) m^(3),增加了8.62%和12.53%。(2)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林地资源资产价值为1 903.28×10^(8)元,林木资源资产价值为1 037.64×10^(8)元,共计2 940.92×10^(8)元。【结论】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森林资源资产不断积累,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福祉,也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核算
林地林木资源核算
实物量
价值量
存量
变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区域分异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张翱
李文婷
+3 位作者
王天祥
武耀星
雷刚
漆良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目的】在我国北、中和南亚热带研究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和纬度分布格局,揭示其区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竹林固碳增汇、经营管理和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分析揭示亚热...
【目的】在我国北、中和南亚热带研究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和纬度分布格局,揭示其区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竹林固碳增汇、经营管理和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分析揭示亚热带不同区域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沿土层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地理探测器中因子探测、交互探测和风险探测分析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区域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区域的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但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随土层加深而升高;0~6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北亚热带(5.16 g·kg^(-1))>南亚热带(4.86 g·kg^(-1))>中亚热带(4.56 g·kg^(-1)),土壤碳库稳定性随纬度降低而降低。2)年均气温对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解释程度最高,q值为0.376~0.452;其次为海拔(q=0.392,P<0.001);林分因子中凋落物厚度对不同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毛竹林生物量对30~6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较显著(q=0.308,P<0.01)。3)各因子间交互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作用,毛竹林生物量与凋落物厚度交互作用在0~10 cm土层最强(q=0.704);毛竹林生物量与年均气温交互效应在10~30和30~60 cm土层最强,q值分别为0.601和0.732,均为较强的非线性增强作用。4)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部分年均气温范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年均气温17~19℃时最高(5.03~12.39 g·kg^(-1))、15~17℃时最低(2.69~6.20 g·kg^(-1));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海拔700~900 m时均为最高;毛竹林生物量为75~90 t·hm^(-2)时,0~10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达最高。【结论】总体而言,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呈现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的纬度分布格局,因而在低纬度地区应实施轻扰经营技术,减少土壤扰动从而提高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年均气温和海拔是影响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子,毛竹林生物量对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与气候、地形因子协同作用明显,气候、地形与林分状况的单因子作用及其交互效应共同主导着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区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为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稳定性维持及固碳增汇潜力发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氧化有机碳
区域分异特征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毛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尺度分割和缨帽变换的高原山区森林覆盖变化检测
被引量:
2
13
作者
范应龙
唐赛男
谭炳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9,共10页
【目的】基于影像多尺度分割和缨帽变换,构建适用于高原复杂山区森林覆盖变化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以滇中东高原过渡山区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多尺度分割,利用缨帽变换(TCT)和主成分分析(PCA),...
【目的】基于影像多尺度分割和缨帽变换,构建适用于高原复杂山区森林覆盖变化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以滇中东高原过渡山区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多尺度分割,利用缨帽变换(TCT)和主成分分析(PCA),重构面向对象多特征变化矢量,确定最优阈值,提取森林覆盖变化信息,并验证结果精度。【结果】(1)文中构建方法(PMKT-D)的试验结果总体精度为92.32%,Kappa系数为0.8437,结果精度显著优于对照方法;(2)2010−2020年间滇中东高原过渡山区森林覆盖变化面积356.88 km2,占影像总面积的1.06%,森林覆盖变化显著。【结论】基于多尺度分割,结合TCT和PCA能够有效消弱高原山区复杂地形和物候影响,发挥面向对象多特征变化矢量优势,增强森林覆盖变化光谱特征,显著提高变化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分割
缨帽变换
森林覆盖变化
变化矢量
高原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候敏感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建
被引量:
7
14
作者
杜志
陈振雄
+2 位作者
李锐
刘紫薇
黄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2-61,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林分优势高和气候因子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为杉木生长研究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0年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点25块杉木样地的每木胸径和树高实测数据及样地位置对...
【目的】建立基于林分优势高和气候因子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为杉木生长研究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0年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点25块杉木样地的每木胸径和树高实测数据及样地位置对应的气候数据,选择7个常用的树高-胸径模型,筛选出模拟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再引入代表林分竞争、立地条件和气候因子的变量构建广义非线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样地效应构建杉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最后,运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3种模型进行检验。【结果】Chapman-Richards模型为最佳杉木树高-胸径关系基础模型,林分优势高、林分断面积和年平均降水量与树高生长显著相关,用于构建广义非线性模型,对比分析确定随机参数为3个的组合构造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基础模型、广义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分别为0.674 2、0.797 3和0.857 3,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607 5、1.270 1和1.010 6 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32 1、1.632 1和1.338 4 m,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796 4%、16.703 3%和13.697 3%,混合效应模型呈现出更好的拟合效果。【结论】引入林分优势高和气候因子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杉木树高胸径曲线,适用于大范围的树高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优势高
气候因子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研建
被引量:
6
15
作者
郭泽鑫
胡中岳
+1 位作者
曹聪
刘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50,共14页
【目的】构建广东省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省内储量数据的本底摸查、省级与县市级储量数据的有效衔接提供模型支撑;分析树种结构和气候条件对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更精细的碳汇监测及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目的】构建广东省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省内储量数据的本底摸查、省级与县市级储量数据的有效衔接提供模型支撑;分析树种结构和气候条件对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更精细的碳汇监测及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广东省12种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12和2017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构建各森林类型与蓄积量兼容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碳储量模型。以哑变量形式区分树种结构,以再参数化方法建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评价模型拟合结果,分析气候变量对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得到各森林类型的蓄积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型以及地上R^(2)_(a)和地下林分平均含碳系数。(1)基于胸高断面积和平均树高的基础模型调整决定系数()为0.947~0.997,总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分别在±1.54%和±2.48%范围,均不超±3%。平均预估误差(MPE)为0.30%~3.61%,仅栎树林、相思林部分模型略超3%。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为3.30%~13.39%,均不超15%。(2)基于胸高断面积的简化模R^(2)_(a)型为0.876~0.996,除相思林地下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外,其余模型的TRE和MSE分别在±3.19%和±2.74%范围,R^(2)_(a)MPE为0.36%~4.70%,MPSE为4.18%~15.61%。基于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补充模型为0.775~0.977,多数在0.9以上,除相思林部分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外,其余模型的TRE和MSE分别在±2.28%和±1.83%范围,MPE为1.12%~6.24%,R^(2)_(a)MPSE为5.91%~17.44%。(3)区分树种结构的林分模型为0.960~0.997,TRE和MSE分别在±1.61%和±2.33%范围,MPE为0.30%~3.41%,MPSE为2.67%~12.92%,多数模型显著优于基础模型。(4)建立8种森林类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R^(2)_(a)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0.947~0.998,TRE和MSE分别在±1.86%和±1.96%范围,MPE为0.29%~2.65%,MPSE为3.18%~13.29%,多数模型较基础模型得到显著改进。生物量大多情况下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蒸散量呈负相关或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好拟合效果和较高预估精度,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数据详略和估算范围选择合适模型。温度过高、蒸散过多或降水不足是限制广东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林分模型
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
气候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管理进程的经验借鉴与若干启示
被引量:
2
16
作者
韩枫
张志涛
+2 位作者
张鑫
王建浩
王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232,共13页
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阐明了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化管理进程,并以立法节点为依据,划分为应对草地退化、确立多用途利用与联邦所有制、调整放牧费制度、修正立法及完善政策4个阶段,详述了各阶段的矛盾冲突、治理目标及政策手段,并总结特征...
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阐明了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化管理进程,并以立法节点为依据,划分为应对草地退化、确立多用途利用与联邦所有制、调整放牧费制度、修正立法及完善政策4个阶段,详述了各阶段的矛盾冲突、治理目标及政策手段,并总结特征。研究发现,草地经历严重退化后,联邦政府积极治理,以立法确立了公有制下的多用途使用原则。法治进程中,分类管理、放牧费制度、公有制、土地资源调查、市场化探索贯穿始终,法治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形成了稳定的治理格局。从现代产权制度看,草原资源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亦是一种有效的产权管理探索形式,在私有草原之外,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理体系和有效的法治治理基础。尽管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产权结构不同,但美国公共牧草地管理历程依然为中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中国应在草原国有的公有制原则下,强化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清查草地资源,实施产责明晰的分类分级管理,同时开展生态与民生效益监测;将草原生态补偿及草原重点生态工程纳入常规化法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生态产品多元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牧草地
草地退化
多用途管理
公有制确立
法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森林抚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李锐
杜志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1期145-148,共4页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质量。以西藏自治区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监测评估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7个地市森林抚育实施情况的调研调查,总结组织管理、机制体制、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主要管理措施,分析目前存在...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质量。以西藏自治区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监测评估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7个地市森林抚育实施情况的调研调查,总结组织管理、机制体制、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主要管理措施,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森林抚育设计技术水平、加强林业技术人员培训、严格抚育过程监管、建立安全应急机制、分地域差异化补贴等完善西藏森林抚育的对策建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方案、有效实施森林抚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抚育
管理措施
补贴
技术培训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兴国县生态源地识别及其保护分级
18
作者
陆禹
毛旭鹏
《热带林业》
2022年第3期40-44,36,共6页
生态源地精准识别和保护分级对于生态网络构建以及生态保护管理意义重大。该研究采用直接法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并在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生境质量评估基础上,利用矩阵法进行生态源地保护分级。结果表明...
生态源地精准识别和保护分级对于生态网络构建以及生态保护管理意义重大。该研究采用直接法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并在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生境质量评估基础上,利用矩阵法进行生态源地保护分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199个生态源地斑块,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随着保护等级的降低,生态源地斑块分布更加广泛且破碎化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源地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景观连通性
生境质量
兴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重点建设内容探讨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锐
陈振雄
丁山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西藏自治区
林业
调查
规划
研究
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85-87,96,共4页
文摘
本文针对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出了符合新形势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工程、“碳中和”林业工程、林地系统修复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林业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内容,在林地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林长制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林地保护宣传教育工程建设等内容,以期在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中理清思路,保障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重点林业工程
治理能力
建设内容
Keywords
forest lan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key forestry project
governance capacity
construction content
分类号
S757.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省主要树种单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研建
2
作者
贺鹏
陈振雄
彭检贵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878)。
文摘
【目的】建立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为实现湖南主要树种模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精准预估森林生物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湖南省3个主要树种468株伐倒木数据(杉木160株、马尾松153株和栎类155株),分别比较单木6个组分生物量(地上、地下、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基础模型并寻求拟合指标最优模型,进一步比较不同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物量模型,并选择引起参数差异显著的起源作为哑变量,构建比例控制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预估单木各组分生物量。【结果】3个树种单木各组分生物量基础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地上B1、地下B2、树干B3和树皮B4这4个组分生物量模型的自变量选择胸径和树高,树枝B5和树叶B6生物量模型选择胸径、树高和冠幅;以起源为哑变量的模型显示,杉木的地上生物量B1(平均预估误差MPE较基础模型降低1.16%)、马尾松的地下生物量B2(MPE降低4.65%)、以及栎类的地上生物量B1(MPE降低3.24%)和地下生物量B2(MPE降低29.13%)均表现出天然林的生物量要显著高于人工林的生物量;以起源为哑变量的单木生物量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较佳,3个树种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0,平均预估误差MPE低于4%;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R2同样均在0.90以上,其MPE则低于14%。【结论】以起源为哑变量的单木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相容性模型系统,拟合效果最差的是基础模型。虽然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略劣于哑变量模型,但模型系统能解决单木各组分生物量的相容性和可加性,且它们参数之间的差异不大,因此优先推荐采用相容性模型系统来预测湖南省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生物量。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哑变量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相容性
Keywords
biomass model
dummy variable
nonlinear simultaneous system of equations
compatibilization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58.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健康评价及经营优化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超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热带林业》
2022年第1期68-72,共5页
文摘
该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SOM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了森林健康评价,并研究了其森林经营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森林健康状况理想,优质健康等级的森林面积最大,处于Ⅳ级(健康)以上(包括健康、优质健康)的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62.45%。(2)国家公园内的森林健康度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而且海拔相对较高的区域,森林健康度较高,人类的经营活动是对森林健康度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3)国家公园内经营作业法面积为保育修复作业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修复退化林和受灾林,使其森林健康程度提升,从而增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关键词
森林健康
森林经营
SOM神经网络模型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Keywords
Forest health
Forest management
SOM neural network model
Hainan Tropical Rainforest National Park
分类号
S759.9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丁山
林瑞秀
陈胜兰
李新建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海
南
省
林业
科学研究
院
(海
南
省红树林研究
院
)
出处
《热带林业》
2022年第2期51-55,共5页
文摘
该文基于最新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用Fragstats工具和InVEST模型分析了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以乔木林为主,且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景观聚集度最高。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数量最多,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为0.9669,其中核心区的生境质量最高、实验区次之、缓冲区最低,且核心区生境质量表现更稳定。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参考。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境质量
甘什岭
InVEST模型
Keywords
Landscape pattern
Habitat quality
GanShenLing
InVEST model
分类号
S759.92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保梅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潘登
郁培义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
院
转设筹备处
出处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20210169):海南省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及优化整合
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610):褐环乳牛肝菌-马尾松共生体系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文摘
该研究以海南省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样线、样带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进行调查,分析科、属、种组成及区系特征,旨在明确该区域植物资源数量及特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与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植物172科683属1294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有6科6属7种、双子叶植物有124科524属1033种、单子叶植物有19科114属179种。茜草科、大戟科、蝶形花科、禾本科、菊科等33科是保梅岭植物区系中的优势科。可将保梅岭种子植物区系的644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3个变型,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占优势,分别有160属和136属,分别占非世界分布属的20.31%和17.26%。
关键词
植物资源
区系
特有种
保梅岭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Plant resources
Flora
Endemic species
Baomeiling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Q949.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同主被动遥感数据的湖南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
6
作者
黄逸飞
谭炳香
陈振雄
李骁尧
杜志
伍汉斌
机构
中
国
林业
科学研究
院
资源信息研究所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林业
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6期32-46,共15页
基金
“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200505-03)。
文摘
【目的】探索主被动遥感影像和不同模型对湖南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的估测效应,为准确监测湖南草地AGB的空间分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南省南山、南滩2大草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A、Sentinel-2A遥感数据和DEM地形数据,通过对比2种样本集、3种遥感数据源、3种模型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确定最佳模型。【结果】结果表明,联合主被动遥感数据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估测精度最高,测试集R^(2)最高可达0.75。用最优RF模型对两草场的草地AGB进行反演:南山草场AGB最大值为386.91 g/m^(2),最小值为148.20 g/m^(2);南滩草场AGB最大值为454.08 g/m^(2),最小值为66.97 g/m^(2)。【结论】1)与单一数据源相比,协同使用主被动遥感数据能进一步提高草地AGB的估测精度;2)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估测模型中,RF模型估测精度最高、可迁移性最好,SVM次之,MLR最低;3)蓝光波段、近红外、全色归一化植被指数、V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纹理因子对草地AGB估测贡献性显著;4)尽管AGB估测模型会受到地理位置、植被特征的影响,但不同草地样本信息的加入能有效减小差异,实现较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Sentinel-1
Sentinel-2
主被动遥感
草地
地上生物量
Keywords
Sentinel-1
Sentinel-2
Active and passive remote-sensing
grassland
Aboveground Biomass
分类号
S771.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
7
作者
刘世好
胡稳
杨旸谷
阳胜男
徐云
张家阳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湖
南
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
院
长沙
中
南
林业
调查
规划
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20,共9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2NK2045)。
文摘
【目的】研究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及空间分布。【方法】基于遥感数据、野外样地调查结果,通过随机森林模型,估算湖南省安化县172个乔木林和竹林标准地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并分析各因子在估算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1)随机森林模型对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的估算精度较高,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30和0.72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623和0.4166 t·hm^(-2),均通过了0.01水平的置信度检验。(2)估算过程中各因子的重要性存在显著差异,重要性指数排名从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类型因子(39.95%)、林分因子(7.23%)、地形因子(3.91%)、光谱特征指数因子(3.82%)。(3)安化县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为1.18~6.19 t·hm^(-2),高可燃物载量的区域集中于江南镇、田庄乡、马路镇、烟溪镇、乐安镇、梅城镇和滔溪镇。【结论】随机森林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可为区域森林管理和保护,以及减少林火风险提供可靠方法。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可燃物载量
林分因子
Sentinel-2A
森林火灾
Keywords
Random Forest Model
fine dead fuel on the surface
fuel load
forest stand factor
Sentinel-2A
forest fire
分类号
S771.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S762.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湖南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
9
8
作者
何静
李新建
朱晋梅
朱光玉
机构
中
南
林业
科技大学林学
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湖
南
省
林业
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8,共10页
基金
基于林分结构效应的亚热带栎类天然混交林全林分生长模型(32271874)
亚热带栎类天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与生长预估(31570631)。
文摘
【目的】分析立地因子对林分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类型混合效应的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模型,导出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以湖南栎类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51块样地实测数据,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对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筛选最优基础模型,将初始立地类型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构建混合效应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影响效果相近或相同的初始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其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采用方差分析验证林分断面积与立地指数的显著关系。【结果】对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显著性顺序为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选取4种常见的树木理论生长方程进行拟合,模型确定系数(R^(2))均在0.7左右,其中Richards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R^(2)为0.7318,平均绝对误差(MAE)为5.4426,均方根误差(RMSE)为6.8791,表达式为D=a×[(1-exp(-c×AGE)]^b;将筛选的4种显著性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成初始立地类型,加入基础模型构建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效应模型,R^(2)升至0.9016;应用k-means聚类将初始立地类型聚类成6个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基础模型,最优模型表达式为D_(j)=a_(j)×[1-exp(-c×AGE)]^b+ε,R^(2)为0.9269,相比基础模型提高26.7%,赤池信息量(AIC)和贝叶斯信息量(BIC)均有所减小。采用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效应模型导出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的基于立地分级的湖南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为SQEI_(M-DBH)=a_(j)×[1-exp(-0.03×AGE_(0)])^{lnD_(j)/lna_(j)×[1-exp(-0.03×AGE)]}+ε,经林分断面积验证,立地指数SQEI_(M-DBH)与林分断面积显著相关。【结论】立地因子对湖南栎类天然林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以最粗优势木胸径为指标评价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预估林地生产力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栎类天然林
最粗优势木
胸径生长
混合效应
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Keywords
Quercus natural forest
the thickest dominant tree
DBH growth
mixed effect
sit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uzzy的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
被引量:
4
9
作者
彭泰来
熊嘉武
邢元军
刘金山
黄俊威
齐建文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7ZX0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点项目(CAFYBB2020ZD002)。
文摘
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海南省天然林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从中选择8项天然林小班属性因子,构建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为2.403 8,海南省内不同林种中,以特种用途林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最优,用材林中的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分值相对较低。全省不同生态区位之间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排序为:干流源头>江河两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它生态区位>重要水库>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海南省
天然林资源
森林质量
综合评价
Keywords
fuzzy
Hainan province
natural forests
forests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宁市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陆禹
魏甫
罗改改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湖
南
省第一测绘
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63-69,共7页
基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粒度反推法的海口市生态网络构建”(No.CX2015A05)
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乡村生态宜居景观和绿色基础设施数字化营造技术研究与示范”(No.2018NK2052)。
文摘
科学衡量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保护和景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nVEST模型对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估,然后创建渔网并提取网格样本内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及各景观格局指数,最后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探讨了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境质量的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生境质量等级为Ⅲ级(48.69%)>Ⅱ级(18.52%)>Ⅴ级(17.88%)>Ⅰ级(9.56%)>Ⅳ级(5.35%)。(2)整体上斑块密度(PD)、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MN)、散布与并列指数(IJI)以及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等4个景观格局指数与生境质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GWR拟合效果明显优于OLS,能够更好解释4个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异质性影响,并且显著减少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4)各景观格局指数在空间上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度的差异较大。
关键词
生境质量
景观格局
普通最小二乘法
地理加权回归
万宁市
Keywords
habitat quality
landscape pattern
OLS
GWR
Wanning City
分类号
S757.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核算研究
11
作者
张宁
张志涛
王月华
文彩云
机构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发展研究
中
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中
国社会科学
院
大学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9,共13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7-R11)。
文摘
【目的】对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摸清吉林省森林资源家底,反映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静态状况、动态状况及其经济贡献,为吉林省科学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合理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以吉林省第8次、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实物量数据源,计算吉林省林地面积、林木蓄积存量及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的变动量;结合2018年调查获得的相关成本价格数据,采用年金资本化法、重置成本法、收益净现值法、市场倒算法计算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价值存量;采用不同核算账户分别对吉林省林地林木实物存量及其变动量以及价值存量进行列示。【结果】(1)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林地面积由856.19×10^(4) hm^(2)增加至904.79×10^(4) hm^(2),林木蓄积量由96 534.93×10^(4) m^(3)增加至105 368.45×10^(4) m^(3),分别增加了5.68%、9.15%,增幅明显。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天然林总面积和蓄积量达616.64×10^(4) hm^(2)、89 582.59×10^(4) m^(3),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末相比,分别增加了3.90×10^(4) hm^(2)和7 673.03×10^(4) m^(3),增加了0.64%和9.37%;人工林总面积和蓄积量达177.84×10^(4) hm^(2)、11 757.47×10^(4) m^(3),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末相比,分别增加了14.11×10^(4) hm^(2)和1 309.60×10^(4) m^(3),增加了8.62%和12.53%。(2)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林地资源资产价值为1 903.28×10^(8)元,林木资源资产价值为1 037.64×10^(8)元,共计2 940.92×10^(8)元。【结论】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森林资源资产不断积累,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福祉,也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森林资源核算
林地林木资源核算
实物量
价值量
存量
变动量
Keywords
forest resources accounting
forest land and timber resource accounting
physical quantity
value quantity
stock
variation
分类号
S711 [农业科学—林学]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区域分异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张翱
李文婷
王天祥
武耀星
雷刚
漆良华
机构
国际竹藤
中
心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国际竹藤
中
心三亚研究基地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平台配套项目(1632023014)。
文摘
【目的】在我国北、中和南亚热带研究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和纬度分布格局,揭示其区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竹林固碳增汇、经营管理和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分析揭示亚热带不同区域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沿土层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地理探测器中因子探测、交互探测和风险探测分析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区域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区域的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但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随土层加深而升高;0~6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北亚热带(5.16 g·kg^(-1))>南亚热带(4.86 g·kg^(-1))>中亚热带(4.56 g·kg^(-1)),土壤碳库稳定性随纬度降低而降低。2)年均气温对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的解释程度最高,q值为0.376~0.452;其次为海拔(q=0.392,P<0.001);林分因子中凋落物厚度对不同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毛竹林生物量对30~60 cm土层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较显著(q=0.308,P<0.01)。3)各因子间交互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作用,毛竹林生物量与凋落物厚度交互作用在0~10 cm土层最强(q=0.704);毛竹林生物量与年均气温交互效应在10~30和30~60 cm土层最强,q值分别为0.601和0.732,均为较强的非线性增强作用。4)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部分年均气温范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年均气温17~19℃时最高(5.03~12.39 g·kg^(-1))、15~17℃时最低(2.69~6.20 g·kg^(-1));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海拔700~900 m时均为最高;毛竹林生物量为75~90 t·hm^(-2)时,0~10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达最高。【结论】总体而言,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呈现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的纬度分布格局,因而在低纬度地区应实施轻扰经营技术,减少土壤扰动从而提高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年均气温和海拔是影响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子,毛竹林生物量对各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与气候、地形因子协同作用明显,气候、地形与林分状况的单因子作用及其交互效应共同主导着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区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为毛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稳定性维持及固碳增汇潜力发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易氧化有机碳
区域分异特征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毛竹林
Keywords
easily-oxidized organic carbo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geodetector
Phyllostachys edulis forests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尺度分割和缨帽变换的高原山区森林覆盖变化检测
被引量:
2
13
作者
范应龙
唐赛男
谭炳香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产业发展
规划
院
中
国
林业
科学研究
院
资源信息研究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9,共10页
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No.2019FY202501)。
文摘
【目的】基于影像多尺度分割和缨帽变换,构建适用于高原复杂山区森林覆盖变化的检测方法。【方法】应用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以滇中东高原过渡山区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多尺度分割,利用缨帽变换(TCT)和主成分分析(PCA),重构面向对象多特征变化矢量,确定最优阈值,提取森林覆盖变化信息,并验证结果精度。【结果】(1)文中构建方法(PMKT-D)的试验结果总体精度为92.32%,Kappa系数为0.8437,结果精度显著优于对照方法;(2)2010−2020年间滇中东高原过渡山区森林覆盖变化面积356.88 km2,占影像总面积的1.06%,森林覆盖变化显著。【结论】基于多尺度分割,结合TCT和PCA能够有效消弱高原山区复杂地形和物候影响,发挥面向对象多特征变化矢量优势,增强森林覆盖变化光谱特征,显著提高变化检测精度。
关键词
多尺度分割
缨帽变换
森林覆盖变化
变化矢量
高原山区
Keywords
multi-scale segmentation
tasseled cap transformation
forest over change
change vector
plateau area
分类号
S771.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候敏感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建
被引量:
7
14
作者
杜志
陈振雄
李锐
刘紫薇
黄鑫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2-6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1578)。
文摘
【目的】建立基于林分优势高和气候因子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为杉木生长研究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20年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点25块杉木样地的每木胸径和树高实测数据及样地位置对应的气候数据,选择7个常用的树高-胸径模型,筛选出模拟精度最高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再引入代表林分竞争、立地条件和气候因子的变量构建广义非线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样地效应构建杉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最后,运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3种模型进行检验。【结果】Chapman-Richards模型为最佳杉木树高-胸径关系基础模型,林分优势高、林分断面积和年平均降水量与树高生长显著相关,用于构建广义非线性模型,对比分析确定随机参数为3个的组合构造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基础模型、广义非线性模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分别为0.674 2、0.797 3和0.857 3,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607 5、1.270 1和1.010 6 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32 1、1.632 1和1.338 4 m,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796 4%、16.703 3%和13.697 3%,混合效应模型呈现出更好的拟合效果。【结论】引入林分优势高和气候因子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杉木树高胸径曲线,适用于大范围的树高预测。
关键词
杉木
优势高
气候因子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dominant height
climatic factor
tree height-DBH model
nonlinear mixed-effect model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研建
被引量:
6
15
作者
郭泽鑫
胡中岳
曹聪
刘萍
机构
华
南
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
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50,共14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21KJCX009)。
文摘
【目的】构建广东省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省内储量数据的本底摸查、省级与县市级储量数据的有效衔接提供模型支撑;分析树种结构和气候条件对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更精细的碳汇监测及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广东省12种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12和2017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构建各森林类型与蓄积量兼容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碳储量模型。以哑变量形式区分树种结构,以再参数化方法建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评价模型拟合结果,分析气候变量对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得到各森林类型的蓄积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型以及地上R^(2)_(a)和地下林分平均含碳系数。(1)基于胸高断面积和平均树高的基础模型调整决定系数()为0.947~0.997,总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分别在±1.54%和±2.48%范围,均不超±3%。平均预估误差(MPE)为0.30%~3.61%,仅栎树林、相思林部分模型略超3%。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为3.30%~13.39%,均不超15%。(2)基于胸高断面积的简化模R^(2)_(a)型为0.876~0.996,除相思林地下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外,其余模型的TRE和MSE分别在±3.19%和±2.74%范围,R^(2)_(a)MPE为0.36%~4.70%,MPSE为4.18%~15.61%。基于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补充模型为0.775~0.977,多数在0.9以上,除相思林部分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外,其余模型的TRE和MSE分别在±2.28%和±1.83%范围,MPE为1.12%~6.24%,R^(2)_(a)MPSE为5.91%~17.44%。(3)区分树种结构的林分模型为0.960~0.997,TRE和MSE分别在±1.61%和±2.33%范围,MPE为0.30%~3.41%,MPSE为2.67%~12.92%,多数模型显著优于基础模型。(4)建立8种森林类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R^(2)_(a)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0.947~0.998,TRE和MSE分别在±1.86%和±1.96%范围,MPE为0.29%~2.65%,MPSE为3.18%~13.29%,多数模型较基础模型得到显著改进。生物量大多情况下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蒸散量呈负相关或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好拟合效果和较高预估精度,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数据详略和估算范围选择合适模型。温度过高、蒸散过多或降水不足是限制广东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林分模型
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
气候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Keywords
biomass
carbon stock
stand-level model
nonlinear error-in-variable simultaneous equation
climate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分类号
S757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管理进程的经验借鉴与若干启示
被引量:
2
16
作者
韩枫
张志涛
张鑫
王建浩
王浩
机构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发展研究
中
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23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104063)
国家林草局草原保护修复管理政策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阐明了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化管理进程,并以立法节点为依据,划分为应对草地退化、确立多用途利用与联邦所有制、调整放牧费制度、修正立法及完善政策4个阶段,详述了各阶段的矛盾冲突、治理目标及政策手段,并总结特征。研究发现,草地经历严重退化后,联邦政府积极治理,以立法确立了公有制下的多用途使用原则。法治进程中,分类管理、放牧费制度、公有制、土地资源调查、市场化探索贯穿始终,法治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形成了稳定的治理格局。从现代产权制度看,草原资源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亦是一种有效的产权管理探索形式,在私有草原之外,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理体系和有效的法治治理基础。尽管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产权结构不同,但美国公共牧草地管理历程依然为中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借鉴,研究认为,中国应在草原国有的公有制原则下,强化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化;清查草地资源,实施产责明晰的分类分级管理,同时开展生态与民生效益监测;将草原生态补偿及草原重点生态工程纳入常规化法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生态产品多元化供给。
关键词
公共牧草地
草地退化
多用途管理
公有制确立
法治治理
Keywords
public rangelan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multi-utilization management
state ownership
rule of law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森林抚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李锐
杜志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基金
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监测评估(西藏自治区)。
文摘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质量。以西藏自治区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监测评估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7个地市森林抚育实施情况的调研调查,总结组织管理、机制体制、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主要管理措施,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森林抚育设计技术水平、加强林业技术人员培训、严格抚育过程监管、建立安全应急机制、分地域差异化补贴等完善西藏森林抚育的对策建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方案、有效实施森林抚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抚育
管理措施
补贴
技术培训
西藏
Keywords
forest te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subsidies
technical training
Xizang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兴国县生态源地识别及其保护分级
18
作者
陆禹
毛旭鹏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江西省
林业
资源监测
中
心
出处
《热带林业》
2022年第3期40-44,36,共6页
文摘
生态源地精准识别和保护分级对于生态网络构建以及生态保护管理意义重大。该研究采用直接法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生态源地,并在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评价和生境质量评估基础上,利用矩阵法进行生态源地保护分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199个生态源地斑块,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随着保护等级的降低,生态源地斑块分布更加广泛且破碎化程度加剧。
关键词
生态源地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景观连通性
生境质量
兴国县
Keywords
Ecological source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Landscape connectivity
Habitat quality
Xingguo county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重点建设内容探讨
李锐
陈振雄
丁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南省主要树种单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研建
贺鹏
陈振雄
彭检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森林健康评价及经营优化研究
张超
《热带林业》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分析
丁山
林瑞秀
陈胜兰
李新建
《热带林业》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南保梅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潘登
郁培义
《热带林业》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协同主被动遥感数据的湖南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
黄逸飞
谭炳香
陈振雄
李骁尧
杜志
伍汉斌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估算
刘世好
胡稳
杨旸谷
阳胜男
徐云
张家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最粗优势木胸径生长的湖南栎类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
何静
李新建
朱晋梅
朱光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Fuzzy的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
彭泰来
熊嘉武
邢元军
刘金山
黄俊威
齐建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万宁市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陆禹
魏甫
罗改改
《热带农业科学》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吉林省林地林木资源核算研究
张宁
张志涛
王月华
文彩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毛竹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区域分异及影响因素
张翱
李文婷
王天祥
武耀星
雷刚
漆良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基于多尺度分割和缨帽变换的高原山区森林覆盖变化检测
范应龙
唐赛男
谭炳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气候敏感的杉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建
杜志
陈振雄
李锐
刘紫薇
黄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广东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研建
郭泽鑫
胡中岳
曹聪
刘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美国公共牧草地法治管理进程的经验借鉴与若干启示
韩枫
张志涛
张鑫
王建浩
王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西藏森林抚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锐
杜志
《林业调查规划》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兴国县生态源地识别及其保护分级
陆禹
毛旭鹏
《热带林业》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