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喜 霍达 姜霞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2期18-24,共7页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体系建设是竹产业未来竞争的新常态。文章基于国内外竹产业标准和科技成果分析,构建了贵州省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种质及质量标准、生产产品及质量标准、种植技术标准...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体系建设是竹产业未来竞争的新常态。文章基于国内外竹产业标准和科技成果分析,构建了贵州省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种质及质量标准、生产产品及质量标准、种植技术标准、产品加工技术标准、防护标准、检验检测标准、设施设备标准和安全限量标准9个子体系。通过分析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及其与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提出了提升贵州省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的4条途径和优先发展的7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产业 技术标准体系 农村产业革命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纺性竹原纤维的脱胶工艺及其性能
2
作者 尹祥 朱恩清 +4 位作者 杨静 杨海艳 王大伟 石纯 史正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2,共7页
针对传统竹原纤维制备过程能耗大、污染环境、时间长,且获得的纤维表面粗糙、长度低等问题,构建了氯化胆碱-乳酸低共熔溶剂(DES)脱胶、过氧乙酸(PAA)脱胶、DES协同PAA脱胶3种绿色脱胶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 针对传统竹原纤维制备过程能耗大、污染环境、时间长,且获得的纤维表面粗糙、长度低等问题,构建了氯化胆碱-乳酸低共熔溶剂(DES)脱胶、过氧乙酸(PAA)脱胶、DES协同PAA脱胶3种绿色脱胶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手段,对采用传统方法和3种不同绿色脱胶工艺所得纤维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竹原纤维的4种方法均可去除胶质部分,经DES溶剂脱胶可有效脱除竹原纤维的半纤维素,但木质素残余量高,PAA脱除木质素的效率最高,DES协同PAA脱胶制备的纤维素含量最高;随着竹原纤维无定形区域胶质部分的脱除,4种脱胶方式均可提高纤维的相对结晶度,但传统脱胶制备的纤维结晶度变化最小;DES协同PAA脱胶制备的纤维线密度最低(50.07 tex),断裂强度最高(2.98 cN/dtex),具有最佳的可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原纤维 脱胶 前处理 低共熔溶剂 过氧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金佛山方竹林立地类型划分及竹林质量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喜 张庭嘉 +2 位作者 姜霞 杨光能 侯贻菊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亚优层竹林是生态学关注的热点,立地类型及划分是亚优层竹林科学化经营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和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数量占42.39%。采用样地立地因子剥离... 亚优层竹林是生态学关注的热点,立地类型及划分是亚优层竹林科学化经营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和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数量占42.39%。采用样地立地因子剥离法建立方竹林立地分类系统及控制因子等级,并分析立地类型区及立地类型间方竹林及其乔木和灌木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方竹林立地分类系统中,立地区(亚区)承接国家及省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控制因子在立地类型区为大中型地貌及海拔高度、立地类型亚区为岩组及土壤类型、立地类型组为坡向、坡位和坡度、立地类型为土壤AB层厚度、立地变型为土壤A层厚度及石砾量。2)在立地类型区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林平均胸径、高度及密度值差异显著、竹秆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乔木平均胸径及高度值差异显著、密度值差异不显著,灌木相应值差异显著,乔木Marglef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及Pielou指数值差异显著、Simpsom指数值差异不显著。在立地类型区不同等级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林相应指标值差异不显著、乔木及灌木部分指标值差异显著,方竹、乔木和灌木相应指标值随立地类型区等级变化的趋势性各异。3)在立地类型不同等级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乔木以及灌木质量指标差异不显著,相应质量指标值随立地类型等级变化的趋势性各异。研究结果为方竹林高效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立地分类 立地因子 林分质量 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金佛山方竹林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光能 张喜 +2 位作者 张庭嘉 姜霞 侯贻菊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11-19,39,共10页
亚优层竹林质量及影响因素是竹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3县13个乡(镇)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39个、黄(棕)壤方竹林样地53个,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方竹林质量变化规律及... 亚优层竹林质量及影响因素是竹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3县13个乡(镇)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39个、黄(棕)壤方竹林样地53个,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方竹林质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主要立地、土壤指标对方竹林质量(由平均胸径、高度、密度和生物量组成)的贡献率变幅为4.10%~28.02%,是方竹林的重要影响因子;石灰土方竹林、黄(棕)壤方竹林及方竹林平均胸径、高度、密度及生物量与主要立地、土壤指标相关性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占比分别为28.13%、15.63%和25.00%。2)各龄级(Ⅰ~Ⅳ)方竹质量指标对方竹林质量的贡献率变幅为41.77%~87.74%,是方竹林的主要影响因子。石灰土方竹林、黄(棕)壤方竹林及方竹林质量指标与各龄级立竹质量指标相关性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占比分别为76.56%、64.06%和73.44%,立竹龄级对不同类型方竹林质量的影响随立竹年龄增大而降低。3)乔木、灌木主要指标对方竹林质量的贡献率变幅为3.70%~30.21%,是方竹林不可或缺的影响因子。石灰土方竹林、黄(棕)壤方竹林及方竹林质量指标与乔木和灌木结构指标、乔木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的指标对数量占比为2.50%、12.50%和20.0%。因此,合理选择立地、科学调控立竹龄级及乔木、灌木结构是提高方竹林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立地因子 立竹龄级结构 乔木 灌木 贵州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金佛山方竹林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张喜 张庭嘉 +2 位作者 杨光能 侯贻菊 姜霞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3期16-25,30,共11页
竹林碳汇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亚优势层竹林碳汇是观测研究的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纯林样地数量占33.70%,分析了纯林及混交林碳储量及组成对方竹林分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1)... 竹林碳汇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亚优势层竹林碳汇是观测研究的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纯林样地数量占33.70%,分析了纯林及混交林碳储量及组成对方竹林分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1)纯林及混交林方竹地上部分平均碳储量分别为29.74 t/hm^(2)和30.31 t/hm^(2),地下部分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6.07 t/hm^(2)和18.16 t/hm^(2),总碳储量分别为45.81 t/hm^(2)和48.47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及总碳储量差异显著。不同类型方竹林构件碳储量呈竹秆>鞭根>竹叶>竹枝>竹篼的变化趋势,竹秆碳储量在龄级间比例相近。2)方竹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土层厚度40 cm)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36.36 t/hm^(2)和112.57 t/hm^(2),二者差异极显著,呈土壤B层>A层的变化趋势。土壤碳储量在A层与B层、A层及B层与AB层间相关极显著。3)方竹纯林及混交林灌木地上部分平均碳储量分别为0.01 t/hm^(2)和0.02 t/hm^(2),混交林乔木地上部分及凋落物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2.63 t/hm^(2)和2.14 t/hm^(2)。4)在纯林及混交林中,方竹碳储量、灌木地上部分碳储量以及植被层(方竹、乔木和灌木)地上部分碳储量与方竹平均胸径及密度二元线型回归式的相关性极显著,混交林方竹平均胸径及密度与土壤A层、B层及AB层碳储量的二元线型回归模型相关显著。研究为评价方竹林碳储量及影响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纯林 混交林 碳储量 贵州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竹纤维素纳米晶增强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钱诚 肖堯 +3 位作者 杨静 杨海艳 王大伟 史正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升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竹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相,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改性竹纤维素... 为提升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竹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相,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塑剂,使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竹纤维素纳米晶的结构,通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力学拉伸试验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复合膜的微观形貌、透光率、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竹纤维素纳米晶在醋酸纤维素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复合膜的透光率随着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当添加的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质量分数为3%时,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应力和应变分别达到60.76 MPa和5.05%。此外,改性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与竹纤维素纳米晶/柠檬酸三丁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素纳米晶 分散性 醋酸纤维素 复合膜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改性竹粉的制备及抑菌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叶金枝 徐涓 +3 位作者 杨静 杨海艳 王大伟 史正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3-1340,共8页
【目的】以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竹粉为原料,采用酯化反应制备没食子酸改性竹材,并探究没食子酸对竹材抑菌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改性竹粉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振荡... 【目的】以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竹粉为原料,采用酯化反应制备没食子酸改性竹材,并探究没食子酸对竹材抑菌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改性竹粉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振荡法评估改性竹粉的抑菌性能。【结果】没食子酸可以与竹粉形成接枝共聚物,并在竹纤维束表面形成一层包裹物,从而使其表面变得更加光滑;没食子酸改性后,竹粉的热稳定性提高约40℃,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抑制率从30.70%提高到93.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制率从32.18%提高到75.29%。【结论】没食子酸改性可明显提高龙竹竹粉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能力,该方法为竹材抑菌性能改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竹 没食子酸 改性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提处理对竹粉防霉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8
作者 汪雨田 徐涓 +3 位作者 杨静 杨海艳 王大伟 史正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以经过冷水、10 g/L HCl、10 g/L NaOH、120 U/mL淀粉酶溶液、V(甲苯)∶V(乙醇)=2:1和120℃水热浸提分别处理后的巨龙竹粉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竹粉上3种常见霉菌绿色木霉、桔青霉和黑曲霉的生长情况,并对竹粉化学成分含量、官能团及微... 以经过冷水、10 g/L HCl、10 g/L NaOH、120 U/mL淀粉酶溶液、V(甲苯)∶V(乙醇)=2:1和120℃水热浸提分别处理后的巨龙竹粉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竹粉上3种常见霉菌绿色木霉、桔青霉和黑曲霉的生长情况,并对竹粉化学成分含量、官能团及微观形貌进行测试,探究竹材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与霉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排查竹材中关键的致霉组分。结果表明:经10 g/L NaOH处理过的竹粉防霉效果最佳,综合抑菌率可达50%;碱处理后除可溶性营养物质溶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部分降解减少了霉菌可转化利用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竹纤维细胞的致密度,降低了竹材的吸水性,有效增强了竹粉的防霉性能;10 g/L NaOH在提高竹材防霉性能的同时还能增强竹材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防霉性 浸提 化学成分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链理论的贵州省竹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喜 姜霞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4期8-12,共5页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产业链模式及分布格局是影响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系统分析了基于行业和产值的贵州省竹产业企业分布状况,重点剖析了竹化学纤维制品、竹笋制品和竹材制品产业...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的12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产业链模式及分布格局是影响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系统分析了基于行业和产值的贵州省竹产业企业分布状况,重点剖析了竹化学纤维制品、竹笋制品和竹材制品产业链,以及特色竹产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产品、竹制工艺品和竹林旅游产业链。文章认为,贵州省竹产业链多属于成长型,产品多处于中低端阶段。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贯彻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有区别的区域化产业链建设是前提,打造竹产业高地是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理论 农村产业革命 竹产业 发展模式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在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喜 霍达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3期13-20,共8页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为促进贵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构建了“12345”竹产业链推进模式。文章在系统分析贵州省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省级竹产业链及发展图谱。根据“资源培育—产品加工”...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确立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为促进贵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构建了“12345”竹产业链推进模式。文章在系统分析贵州省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省级竹产业链及发展图谱。根据“资源培育—产品加工”环节的完整性,将贵州省各区域竹产业发展划分为5种类型,阐述了“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的具体应用以及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效果。针对竹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革命 “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 竹产业 产业融合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量和林分类型对黔北金佛山方竹林竹笋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喜 杨光能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15-22,45,共9页
施肥是提高金佛山方竹林竹笋产量的重要手段。在贵州省北部的习水县仙源镇、正安县庙塘镇、桐梓县九坝镇和桐梓县马鬃乡4个试验点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开展不同林分类型(人工林和天然林)和复合肥不同施用量(0、20、30和40 kg/667 m2)对金佛... 施肥是提高金佛山方竹林竹笋产量的重要手段。在贵州省北部的习水县仙源镇、正安县庙塘镇、桐梓县九坝镇和桐梓县马鬃乡4个试验点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开展不同林分类型(人工林和天然林)和复合肥不同施用量(0、20、30和40 kg/667 m2)对金佛山方竹笋产量的影响研究,分析鲜笋收购期内不同处理间带壳笋产量、去壳笋产量、采笋株数及净笋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不同试验点间,随海拔高度升高,采笋持续时间缩短,开始采笋时间延后、结束采笋时间提前;2)除习水仙源试验点的带壳笋产量、去壳笋产量和采笋株数、以及桐梓九坝试验点的采笋株数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外,桐梓九坝、桐梓仙源和正安庙塘试验点各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净笋率在4个试验点的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复合肥施肥量为40 kg/667 m2时的带壳竹笋产量、去壳竹笋产量、采笋株数及净笋率均高于对照,相应指标在人工林的增产幅度均高于天然林。该研究可为科学施肥和进一步改进金佛山方竹笋用复合肥配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人工林 天然林 笋用复合肥 笋产量 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大娄山区金佛山方竹林结构及其与竹笋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喜 杨光能 侯贻菊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22-30,共9页
金佛山方竹林结构与竹笋产量的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中心分布区海拔1600 m左右地带选择天然林和人工林共计5个试验点,定位观测竹笋收购期带壳笋、去壳笋产量、采笋株数及净笋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依据主要生... 金佛山方竹林结构与竹笋产量的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中心分布区海拔1600 m左右地带选择天然林和人工林共计5个试验点,定位观测竹笋收购期带壳笋、去壳笋产量、采笋株数及净笋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依据主要生境因子及方竹林结构主要指标,将21个样地划分为5种方竹林类型;随海拔高度降低,人工林样地数量所占比例增大,土层厚度降低,样地数量和坡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2)不同类型竹林间,除竹林密度、乔木层植物高度及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外,其它林分结构指标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类型竹林中,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平均胸径及密度较大,乔木层植物平均胸径、高度及密度较小,无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3)不同类型竹林间,除土壤A层总孔隙度、土壤B层全磷量、速效磷量、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差异显著外,其他土壤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在各类型竹林中,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土壤肥力总量、有效量及孔隙度和其他类型竹林存在较大差异。4)不同类型竹林间,带壳笋产量、采笋株数及净笋比差异不显著,去壳笋产量在部分类型间差异显著;在各类型竹林中,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带壳笋产量、去壳笋产量和采笋株数较小,净笋比较低。研究结果为认识低海拔地区金佛山方竹林结构与竹笋产量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林分类型 林分结构 竹笋产量 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喜 侯贻菊 +2 位作者 霍达 周华 杨永艳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1期12-19,共8页
竹产业是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确立的引导产业之一。文章基于竹产业生态系统特性和近年来贵州省竹产业发展的实践构建了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布局政策、组织政策和结构政策,提出了10项具体保障措施,即完善经营... 竹产业是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确立的引导产业之一。文章基于竹产业生态系统特性和近年来贵州省竹产业发展的实践构建了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布局政策、组织政策和结构政策,提出了10项具体保障措施,即完善经营政策、健全财税支持、加大金融扶持、完善科技支撑、高效利用竹林资源、提升经营主体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产品市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竹产业 支撑政策 保障措施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的竹文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喜 黄小伟 +2 位作者 冯卫 杨光能 付师春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
贵州竹文化在我国西南地区极具代表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竹文化是贵州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和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的非遗名录数据库,分析了贵州非遗项目中的竹元素成分、... 贵州竹文化在我国西南地区极具代表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竹文化是贵州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国家非遗数字博物馆和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的非遗名录数据库,分析了贵州非遗项目中的竹元素成分、涉竹非遗项目在贵州省的区域分布及数量变化动态,从非遗文化角度阐述了贵州竹文化的特异性。结果发现:(1)中国联合国级非遗项目35项(2001—2021年)、贵州国家级非遗项目123项(2006—2021年)、贵州省级非遗项目785项(2005—2019年),其中主竹元素项目、有竹元素项目和无竹元素项目数量在国家联合国级非遗名录中所占比例分别为0、45.71%和54.29%,在贵州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13%、25.20%和66.67%,在贵州省级非遗名录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40%、28.32%和64.29%;(2)近年来,在省级及以上非遗名录中,涉竹元素非遗项目数量总体上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表明非遗竹文化对贵州竹文化的贡献率在不断增加;(3)在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中,除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外,在涉竹元素非遗项目数量中民俗类别占比较高、传统美术类别占比较低、其他类别所占的比例变化较大;(4)贵州涉竹元素非遗项目数量分布呈现空间异质性,宜在不同区域规划发展相应竹文旅产业链。据此,竹材(笋)产业链和竹文旅产业链相结合,可推动贵州全省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稳链和强链,实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 名录 竹文化 竹产业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喜 侯贻菊 霍达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2期15-19,共5页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及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产业之一。文章以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专班相关竹产业资料为主,系统分析了2020年度贵州省竹产业发展的主要进展。在2019年提出“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的基础上,2020年度提... 竹产业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及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产业之一。文章以贵州省特色林业产业专班相关竹产业资料为主,系统分析了2020年度贵州省竹产业发展的主要进展。在2019年提出“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的基础上,2020年度提出了“1+1111”产业链推进模式,并以竹笋产业引领贵州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的“建链”“补链”“延链”和“强链”、产业综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和宣传推介助力产业发展等方面,并对竹产业链建设高质化和竹笋产业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革命 “1+1111”产业链推进模式 竹产业 竹笋产业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