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京华 国红 +3 位作者 贺鹏 雷相东 卢军 刘宪钊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对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栽培模型进行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和栽培方案等内容,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生态宜居的雄安新区森林城市。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混交复层异龄林 国家储备林 栽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4
2
作者 方健梅 马国青 +2 位作者 余新晓 贾国栋 吴秀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时空动态深刻影响生态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对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功能的认识,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基于2000—2016年MODIS13Q1 NDV...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时空动态深刻影响生态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对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功能的认识,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基于2000—2016年MODIS13Q1 NDVI数据集,结合该区域及周边14个气象站的降水和平均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突变检验法、IDW空间插值法、偏相关分析法和R/S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青海湖流域近17年的NDVI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6年青海湖流域NDVI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显著和极显著改善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0.18%。(2)NDVI与年降水和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但大部分区域呈不显著相关,NDVI与年降水的相关性高于年平均气温。(3)流域NDVI未来演变多为随机状态,占比为65.07%,由改善转退化的区域占26.73%,多分布在流域上游天峻县境内的多年冻土区。青海湖流域气候朝暖湿化方向发展,辅以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2000—2016年青海湖流域NDVI整体改善,由于青藏高原的典型性和特殊性,未来植被的发展趋势仍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NDVI 青海湖流域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莉 杨筱 +4 位作者 张仪 贾霁群 孙启祥 张倩 周金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为定量评估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科学评价林业血防工程生态效益,依据林业行业技术规程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抑螺防病6项功能对... 为定量评估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科学评价林业血防工程生态效益,依据林业行业技术规程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抑螺防病6项功能对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6-2013年长江流域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效益显著,涵养水源16.16×10~8t,保持土壤1.46×10~8 t,固碳0.10×10~8 t,释氧0.29×10~8t,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面积减少24.35×10~7 m^2,血吸虫病患者减少61.31×10~4人,总价值967.20×10`8元。其中抑螺防病功能价值最大,占全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35.87%,是非抑螺防病林不具备的功能,其次释氧价值占33.06%,固碳价值占13.02%,涵养水源价值占9.17%,保持土壤价值占7.31%,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占比例最少,仅有1.57%。抑螺防病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小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其中抑螺防病功能价值最大的为安徽省,达7省抑螺防病功能总价值的18.17%,但其余5项服务价值最大的为湖南省。研究发现,在抑螺防病林的全方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抑螺防病功能、释氧、固碳、涵养水源、保持土壤等5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共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的98.43%,是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各种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抑螺防病功能价值>释氧功能价值>固碳功能价值>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保持土壤功能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其中,湖南省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抑螺效果发挥作用最大;云南省山丘区,钉螺适生环境多样,而且其生命力强,繁殖快,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难度相对较大,抑螺效益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长江流域 抑螺防病林 生态服务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交林不同配比结构对落叶松毛虫发生与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赫 赵美丽 +5 位作者 武莉琴 张泽文 邓婷 张宁 周颖 温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3,共8页
[目的]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危害我国北方地区针叶树种的主要虫害,明晰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提升森林稳定性和森林质量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纯林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 [目的]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危害我国北方地区针叶树种的主要虫害,明晰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提升森林稳定性和森林质量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纯林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虫害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其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结果]华北落叶松纯林虫害发生最严重,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的数量接近10头·株^(-1),林木发病率达到33%;混交配比为3∶5的混交林中,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的数量低于3头·株^(-1),林木发病率低于15%,其余混交配比的林分中,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的数量至少达到6头·株^(-1),林木发病率均高于20%。落叶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小尺度范围内属于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华北落叶松纯林中林木大小(胸径和树高)与单木感染落叶松毛虫的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混交林中林木大小与松毛虫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林分密度是影响落叶松毛虫发生及传播的重要林分因子,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结论]营造混交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松毛虫的发生数量和概率,抑制其传播效率,但不同混交配比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中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以3∶5的混交结构对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配比 空间分布格局 传播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新一代人工桉树林经营策略及其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蒋云安 谢守鑫 +3 位作者 靳爱仙 崔海鸥 王红春 周瑞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桉树是巴西重要的人工造林树种。巴西政府采取了区划生态保护地、规范林木采伐审批、实行生态修复等主要生态保护政策,巴西林业企业的桉树人工林经营技术主要特点是经营规划设计全程化、种苗生产工厂化、营造林精准化、采伐作业机械化... 桉树是巴西重要的人工造林树种。巴西政府采取了区划生态保护地、规范林木采伐审批、实行生态修复等主要生态保护政策,巴西林业企业的桉树人工林经营技术主要特点是经营规划设计全程化、种苗生产工厂化、营造林精准化、采伐作业机械化。重视依法开展生态保护、重视林业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重视人工用材林机械化集约经营,是巴西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基本策略。巴西新一代人工林经营策略值得我国在森林经营与保护方面加以借鉴,提出了强化营造乡土树种、严格落实林业发展规划、加大森林经营机械化应用水平、强化采伐管理培训、科学开展矿区植被恢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桉树林 生态保护政策 经营技术 基本策略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付立华 侯金潮 +3 位作者 孙赫 王鹤智 刘强 程顺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1-157,共7页
干形是反映树干外部形态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干材价值的重要依据,而削度方程是描述树木干形好坏的一个重要定量指标,其对干形模拟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树干材积和森林蓄积的估算结果。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干形是反映树干外部形态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干材价值的重要依据,而削度方程是描述树木干形好坏的一个重要定量指标,其对干形模拟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树干材积和森林蓄积的估算结果。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个常见的简单削度方程,模拟了260株样木的干形曲线,采用调整后决定系数(Ra^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误差(ME)和平均误差绝对值(MAE)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检验效果,筛选最优的基础模型,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技术,构建人工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模型。结果表明,4个简单削度方程中,Kozak方程对华北落叶松干形的拟合效果最好(Ra^2=0.934,RMSE=1.985cm),检验结果也是最优的(ME=0.125cm,MAE=1.212cm)。因此,基于Kozak方程,结合分位数回归技术建立了华北落叶松干形曲线,相较于基础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进一步提高。当分位点设置为0.1时,模型对靠近下部和上部的树干干形拟合效果较好;当分位点设置为0.5时,模型对位于中部的树干干形拟合效果较好;当分位点设置为0.9时,模型对树干基部的拟合效果较好。可见,分位数回归技术使模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干形曲线 塞罕坝机械林场 华北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冠层光合速率日变化及产量分配
7
作者 李想 孙一博 +1 位作者 孙赫 王鹤智 《温带林业研究》 2021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基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山娇林场测定的杂种落叶松光合作用及其生物量数据,构建了枝条生物量预估模型。【方法】描述各轮枝条光合速率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分析光合产量与枝条生长量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杂种落叶松冠层光合... 【目的】基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山娇林场测定的杂种落叶松光合作用及其生物量数据,构建了枝条生物量预估模型。【方法】描述各轮枝条光合速率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分析光合产量与枝条生长量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杂种落叶松冠层光合产量的分配规律。【结果】以基径为自变量的落叶松枝条生物量预估模型模拟效果最好,模型的拟合精度达到94.9%;落叶松上层树冠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层,中层(4、5层)轮枝对树干生长的贡献率最大;光合速率的日进程中,高峰期普遍分布在每天的11:00—14:00,但上层树冠在此期间会出现“午休”现象;人工杂种落叶松功能性冠占总冠长的72%。【结论】下层两轮活枝不仅对树干生长没有贡献,还会消耗一部分能量,在修枝时建议提前修剪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条生物量 午休 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