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发展背景下“竹&园&艺”的有机融合——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竹藤园建造为例
1
作者 黄彪 彭红明 江泽慧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4期78-89,共12页
竹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及当代景观规划应用的重要造园元素;园是中国人从古至今通过艺术和工程手段,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营造的追求自然和艺术的理想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交流方式,可以是独立的创... 竹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及当代景观规划应用的重要造园元素;园是中国人从古至今通过艺术和工程手段,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营造的追求自然和艺术的理想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交流方式,可以是独立的创作,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旨在实现美的创造、欣赏乃至升华,引发人的共鸣和思考。在全球绿色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从植物到植物景观再到艺术审美的升华,以及从竹材料到其材料应用再到材料美学诠释的升华,是当代景观规划与应用领域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以在中国上海崇明岛举办的中国第十届花卉博览会竹藤园的建造为例,从建造背景、植物—植物景观—艺术审美、竹材料—竹材运用—竹材审美诠释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竹&园&艺”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诠释了竹类植物所蕴含的自然科学与文化艺术的丰富内涵,以期为景观园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博览会 花园 艺术 融合 绿色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群落结构风景游憩林生态保健效应——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畅 王月容 +3 位作者 汤志颖 王茜 段敏杰 漆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499-6513,共15页
风景游憩林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菌、降噪、滞尘、释氧及调节人体舒适度等生态保健效应,探索具有良好综合生态保健效应的景观模式对游憩林的建设和管理尤显重要。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乔-灌-草、乔-草和灌-草等9种不同群... 风景游憩林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菌、降噪、滞尘、释氧及调节人体舒适度等生态保健效应,探索具有良好综合生态保健效应的景观模式对游憩林的建设和管理尤显重要。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乔-灌-草、乔-草和灌-草等9种不同群落结构风景游憩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了空气负离子浓度、PM_(2.5)浓度及消减率、噪音消减率、减菌率及人体舒适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对生态保健效应的影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态保健效应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变化范围为296.67—1090.00个/cm^(3),乔-灌-草结构年均最高,为(755.62±110.11)个/cm^(3),灌-草结构最低为(637.53±121.90)个/cm^(3);(2)PM_(2.5)浓度年变化范围为6.83—63.04μg/m^(3),且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乔-灌-草结构对PM_(2.5)消减率最大(10.95%),灌-草结构最低(1.17%);(3)噪音消减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均有一个最佳消减场,不同群落结构平均减噪率表现为乔-灌-草>乔-草>灌-草;(4)减菌率变化范围为11.65%—44.60%,且乔-灌-草>乔-草>灌-草;(5)乔-草结构人体舒适度最好,灌-草结构最弱;(6)PM_(2.5)浓度和温度呈负相关,与湿度和风速呈正相关,细菌数量与温度、湿度、风速均呈正相关,噪音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湿度和风速呈负相关;(7)生态保健效应综合指数范围为1.6565—9.1387,总体排序乔-灌-草>乔-草>灌-草。北京风景游憩林的建设,在群落结构上以乔-灌-草为宜,在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油松、刺槐、侧柏等具有生态保健效应的乡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健 风景游憩林 群落结构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中国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圆竹结构建筑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彪 向俊柯 +1 位作者 靳永志 江泽慧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
竹材是一种绿色、低碳、易再生、可降解、强度高、韧性好的优质天然材料,推动圆竹材在建筑、桥梁、景观中的应用对于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圆竹建筑在中国南方... 竹材是一种绿色、低碳、易再生、可降解、强度高、韧性好的优质天然材料,推动圆竹材在建筑、桥梁、景观中的应用对于有效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圆竹建筑在中国南方、北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扩大圆竹建筑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参考。圆竹材的应用应根据应用场景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加工工艺和防护处理措施。在南方地区,应提高圆竹材防霉、防虫处理工艺标准和设计要求;在北方地区,应对圆竹材防裂处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将圆竹材与其他材料结合,并运用现代技术,不仅可提高竹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拓宽竹材在建筑、交通、景观小品、家居家具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竹结构建筑 气候差异 防护措施 结构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计峰 叶满红 汤锋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149,共9页
竹醋是竹材热解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由于竹醋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有害微生物同时对这些物质产生抗性机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竹醋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在畜禽养殖领域的潜力较大。但国内外关于竹醋类产... 竹醋是竹材热解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由于竹醋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有害微生物同时对这些物质产生抗性机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竹醋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在畜禽养殖领域的潜力较大。但国内外关于竹醋类产品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已有的报道大多以猪和鸡为研究对象。笔者总结了竹醋在猪、鸡养殖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其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仔猪腹泻,且表现出类似于酸化剂的选择性抗菌特性,如减少肠道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数量。竹醋还具有改善鸡肠道形态和提高蛋壳质量等作用。虽然竹醋与抗生素在促生长方面的效果相似,但竹醋在改善肉品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方面的效果优于抗生素。竹醋对动物健康的积极影响归因于其含有的有机酸、酚类、醛类、酮类、醇类等成分的综合作用,所以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如竹醋中关键活性物质的鉴别、建立竹醋的营养成分数据库等。未来竹醋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开展安全性评估,确保竹醋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二是开展加工工艺研究,提高竹醋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三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估,扩大产品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工艺对新型胶合板式邓恩桉/聚丙烯环保木塑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韦文榜 宋伟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0,共5页
以邓恩桉(EuCahetus dunnii Maiden)旋切单板为基材,热塑性聚丙烯薄膜为胶黏剂,通过热压-冷压联合工艺,研发了一种高性能、环保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探索了热压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工艺... 以邓恩桉(EuCahetus dunnii Maiden)旋切单板为基材,热塑性聚丙烯薄膜为胶黏剂,通过热压-冷压联合工艺,研发了一种高性能、环保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探索了热压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工艺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具有明显影响。静曲强度的受影响程度为热压压强>热压时间>薄膜剂量,弹性模量的受影响程度为热压时间>薄膜剂量>热压压强。在此基础上,采用一阶线性模型揭示了热压工艺与邓恩桉/聚丙烯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数学层面相关性。在最优参数组合下(热压压强0.9 MPa、热压时间420 s、薄膜剂量150 g/m^(2)),所得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09.58 MPa和13.89 GPa,远超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聚丙烯薄膜 木塑胶合板 热压工艺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50年中国竹林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单博文 李祎 +1 位作者 覃钧 石雷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1,共12页
【目的】探究中国竹林分布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异及其时间变化规律,为未来不同竹林分布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60—2020年气象数据,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对202... 【目的】探究中国竹林分布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异及其时间变化规律,为未来不同竹林分布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960—2020年气象数据,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对2021—205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预测,借助RClimDex软件计算与竹林生长相关的10个极端气候指标,采用累积距平、Sen趋势、Mann-Kendall检验和克里金插值法研究1960—2050年中国竹林分布区极端气候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果】90年来,中国竹林区的夏季高温日数、日最高温的极高值、日最低温的极高值、日最高温的极低值和日最低温的极低值每10年分别上升3.52天、0.15℃、0.21℃、0.26℃和0.4℃,霜冻日数每10年减少1.79天,上述极端温度指标大约在2000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单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和年均日降水强度每10年分别上升1.58 mm、2.13 mm、12.99 mm和0.2 mm?d-1,上述极端降水指标在1994年前后存在突变点。从空间上来看,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的极高值在整个竹林区域都较大,而夏季高温日数的高值区则位于低纬度的竹林区;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的极低值的低值区,以及霜冻日数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内陆高纬度的散生竹区。表征极端降水的单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量和年均日降水强度的高值区位于南方以及沿海区域,而四川混生竹区具有较高的极端降水指标和极低的极端低温指标。【结论】在中国竹林分布区发生的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都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且大部分极端温度指标和极端降水指标分别在2000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内陆高纬度区域的散生竹区易遭受极端低温事件的影响,低纬度竹林区可能会遭受旱涝两极灾害的影响,而四川混生竹区遭受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风险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生竹 混生竹 丛生竹 极端温度 极端降水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全覆盖遥感辅助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
7
作者 黄柳源 郑炎 +3 位作者 程欣杰 曾伟生 徐晴 侯正阳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8,共17页
【目的】面向森林资源(如森林地上生物量AGB)年度调查出数面临的小样本量与遥感辅助数据非全覆盖问题,基于混合估计方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法,探讨混合估计方法解决该问题的实际推断能力及其对样本量的响应规律,优化调查样本量,阐明2类统计... 【目的】面向森林资源(如森林地上生物量AGB)年度调查出数面临的小样本量与遥感辅助数据非全覆盖问题,基于混合估计方法与蒙特卡洛模拟法,探讨混合估计方法解决该问题的实际推断能力及其对样本量的响应规律,优化调查样本量,阐明2类统计推断方法(基于全覆盖遥感辅助数据和基于非全覆盖遥感辅助数据)间的联系,为解决森林资源年度调查出数提供方法理论参考。【方法】应用混合估计理论突破小样本量与非全覆盖遥感辅助数据条件下提升抽样精度的瓶颈,基于根河林业局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完整数据,设计不同大小的样地样本量(m_(1))和遥感辅助数据样本量(m_(2)),模拟小样本量、遥感辅助数据非全覆盖情形,引入传统基于模型(CMB)和基于设计(DB)的统计推断方法作为比较,探究混合估计量(Hybrid估计量)的推断效率及其对样本量的响应规律,同时基于Hybrid估计量的方差分析,从方差组分变化规律及公式联系上揭示Hybrid估计量与CMB估计量的数学关联。【结果】1)当Hybrid估计量对辅助数据的抽样强度为100%时,总方差等于模型方差,与CMB估计量的推断结果一致。2)当样地样本S1完整时,基于模型方法计算的总体方差仅为基于设计方法计算结果的51.95%,推断精度提升2.04%。3) Hybrid估计量推断研究区AGB的总体参数时,若样本量m_(1)保持一致,Hybrid估计量在m_(2)约为12 800(0.127%)后推断精度基本稳定,推断精度与样地、辅助数据样本量呈倒J形的非线性关系。考虑到调查成本和结果稳定性,研究认为AGB总体参数推断的最佳性价比样本量约为m_(1)=40(41%)、 m_(2)=12 800(0.127%)。4) Hybrid估计量基于根河林业局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约1/5样地样本和0.127%的非全覆盖免费遥感辅助数据样本,达到近90%(87.16%)的推断精度。【结论】1) CMB估计量可视为Hybrid估计量的特例,实际调查中可根据精度要求、成本限制等调整总体参数的推断方法。2)在Hybrid估计量中,来源于模型的方差组分占据总体参数推断不确定性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增加实测样本量、使用高精度辅助数据(如激光雷达数据)、优化建模方法等是降低其推断不确定性的有力手段。3) Hybrid估计量的推断精度与样地、辅助数据样本量呈倒J形的非线性关系,以此确定根河林业局实现AGB年度出数需求的高性价比样本量为m_(1)=40(41%)、 m_(2)=12 800(0.127%),相较于传统基于设计与基于模型的统计推断,在精度和成本上有显著改善,可较好满足县域尺度的总体年度调查出数需求。4)面向国家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Hybrid估计量在小尺度区域(根河林业局),基于约1/5的实测样本和0.127%的非全覆盖遥感辅助数据样本,已达到近90%的推断精度(87.16%),通过辅助数据质量提升、建模方法优化等可进一步提高推断精度,具备基于年度调查实测样本进行年度出数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估计量 统计推断 非全覆盖遥感辅助数据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多样性是海南热带人工林树木碳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
8
作者 支轾 汤海宁 +6 位作者 栾军伟 林江 谭欣 李丝雨 王一 刘翠菊 刘世荣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目的】利用新兴的生物多样性指标——结构多样性预测树木碳储量,明确其在热带人工林树木碳储量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针对海南岛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桉树(Eucalyptus spp.)、槟榔(Areca catechu)等主要树种的人工林,在全岛... 【目的】利用新兴的生物多样性指标——结构多样性预测树木碳储量,明确其在热带人工林树木碳储量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针对海南岛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桉树(Eucalyptus spp.)、槟榔(Areca catechu)等主要树种的人工林,在全岛设置78个森林固定样地,分析了生物因素(林分结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非生物(气候、土壤、地形)因素对海南岛主要热带人工林树木碳储量的预测能力。【结果】1)结构多样性与树木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解释了样地间变异的41%;2)基于层次分割法的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结构多样性、最大树高的群落加权平均值、海拔是解释海南主要热带人工林树木碳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研究表明了结构多样性能更好地解释海南热带人工林树木碳储量变异,为热带森林碳汇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库 功能多样性 热带人工林 林分结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泡腾-机械化学法提取竹叶中七种酚类成分
9
作者 高赫然 张道褀 +1 位作者 王进 汤锋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6,共7页
以毛竹叶为原料,采用原位泡腾-机械化学(SEMC)法提取7种酚类成分,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利用高分辨质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对竹叶中7种供试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扫描电子... 以毛竹叶为原料,采用原位泡腾-机械化学(SEMC)法提取7种酚类成分,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利用高分辨质谱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对竹叶中7种供试酚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研磨前后竹叶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比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研磨时间180 s、提取时间180 s、碳酸氢钠150 mg、液料比12∶1(mL∶g)。在优化条件下,毛竹叶和毛竹实生苗叶中7种供试酚类成分的提取总得率分别为6.00和7.12 mg/g。机械研磨可以使大颗粒样品变为小尺寸颗粒,造成细胞结构破坏,促进酚类物质的释放。本研究建立的原位泡腾-机械化学法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优于传统冷浸(CME)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UAE)法,适合于竹叶样品中主要酚类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酚酸 机械化学法 泡腾 提取工艺 竹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毛竹细胞壁形成相关miRNAs鉴定及差异分析
10
作者 高圆梦 林小芳 +2 位作者 杨旸 李英 李雪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在20%PEG6000干旱胁迫下不同时段(0、6、12、24、48h)的幼苗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应答中调控细胞壁形成的差异miRNAs,筛选出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差异miRNAs及其靶基因,旨在为竹... 【目的】通过对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在20%PEG6000干旱胁迫下不同时段(0、6、12、24、48h)的幼苗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研究了在干旱胁迫应答中调控细胞壁形成的差异miRNAs,筛选出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差异miRNAs及其靶基因,旨在为竹子在细胞壁方面的适应性进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竹子的分子育种提供潜在的候选基因资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干旱处理的毛竹叶片进行差异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和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其表达模式及靶向作用。【结果】在15个样品中发现了408个miRNAs,包括51个已知的miRNA、357个新预测的miRNA和7105个预测的靶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共有52个差异表达的miRNAs,挖掘到3个差异表达miRNAs:novel_miR116、novel_miR276和novel_miR2,对应靶基因在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上富集到与细胞壁形成密切相关的通路上;PH02Gene11396编码类固醇5-α-还原酶(Det2),PH02Gene36673、PH02Gene36674、PH02Gene21400编码阿魏酸-5-羟基化酶(F5H);PH02Gene50651编码生长素反应蛋白(AUX/IAA);目标miRNA的整体表达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降低,靶基因的表达量则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目标miRNA与靶基因混合后的双荧光酶活性显著低于miRNA空载体与靶基因混合的酶活性,同一烟草叶片上右侧注射miRNA-mRNA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左侧注射miRNA空载体-mRNA的荧光强度。【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3个目标miRNA和4个靶基因,揭示了以下的负调控靶向关系:novel_miR116与PH02Gene11396、novel_miR276与PH02Gene36673/PH02Gene36674、novel_miR2与PH02Gene50651。这些目标miRNAs可能通过调控油菜素内酯、木质素单体和生长素反应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MIRNA 细胞壁形成 干旱胁迫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PoLEC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
11
作者 常艳婷 胡陶 +4 位作者 张雪 江泽慧 马艳军 邓雅云 张闻博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5,共8页
【目的】LEAFYCOTYLEDON1(LEC1)基因是植物胚胎发育中特定表达的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探索该基因在调控牡丹高频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机制,为构建牡丹高效、稳定的优质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牡丹‘凤丹’基因... 【目的】LEAFYCOTYLEDON1(LEC1)基因是植物胚胎发育中特定表达的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探索该基因在调控牡丹高频体细胞胚发生的分子机制,为构建牡丹高效、稳定的优质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牡丹‘凤丹’基因组和实验室前期的转录组数据,从‘凤丹白’中克隆获得牡丹PoLEC1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PoLEC1基因在牡丹不同组织和种胚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特征;构建PoLEC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采用花序浸染法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获得T3代转基因植株,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结果】PoLEC1包含CBFD_NFYB_HMF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oLEC1与葡萄和可可的亲缘关系较近,PoLEC1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和晚期的表达量较高,在牡丹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oLEC1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结果显示PoLEC1转拟南芥叶片大小无明显差异,叶片数量略多于野生型,开花晚于野生型。亚细胞定位确定PoLEC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结论】PoLEC1可能参与了体胚发育和开花过程,为牡丹分子育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PoLEC1 功能验证 亚细胞定位 体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PeBAM3在叶片淀粉分解过程的功能
12
作者 王江飞 李慧 +6 位作者 朱成磊 狄小琳 李英 王清楠 宛慧茹 孙化雨 高志民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1-240,共10页
【目的】β-淀粉酶(BAM)是淀粉分解过程的关键酶之一,为明确BAM基因在毛竹叶片淀粉分解中的功能,对毛竹PeBAM3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为揭示该基因在毛竹速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毛竹为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 【目的】β-淀粉酶(BAM)是淀粉分解过程的关键酶之一,为明确BAM基因在毛竹叶片淀粉分解中的功能,对毛竹PeBAM3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为揭示该基因在毛竹速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毛竹为材料,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叶片中淀粉含量日变化;利用水稻OsBAM5为诱饵在毛竹基因组中BLAST比对,筛选获得其同源基因PeBAM3,克隆其编码区和启动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该基因在毛竹不同组织、不同高度笋和一天内不同时间点笋中的表达模式;使用BambooNET公共数据库构建该基因的共表达网络,筛选转录因子(TF),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其表达量的日变化;借助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DLR)验证TF与PeBAM3的调控关系;通过异源表达PeBAM3的水稻研究其功能。【结果】毛竹叶片中淀粉含量在白天结束时达到最大值,在夜间逐渐下降。通过筛选获得毛竹BAM基因PeBAM3,该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635bp,编码544个氨基酸,具有完整的BAM保守结构域;PeBAM3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9.50 kDa,等电点为6.48,平均疏水性为–0.270,蛋白质不稳定指数44.85,脂肪指数为74.19。PeBAM3启动子区域(1771 bp)中含有多种与光照、逆境胁迫和激素相关的调控元件。进化聚类分析表明,PeBAM3与OsBAM5亲缘关系较为密切,推测其可能在淀粉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录组表达谱分析显示,PeBAM3在毛竹叶片和笋芽中相对表达量较高;随着笋高度增加,PeBAM3的表达水平持续上升;叶片中PeBAM3的表达量响应光周期变化,在夜间逐渐升高,在白天又逐渐降低。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AP2/ERF(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类转录因子基因PeERF1与PeBAM3呈现共表达。qPCR结果显示,其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均是在夜间逐渐升高,在白天又逐渐降低,与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相反。DLR结果表明,PeERF1能够促进PeBAM3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PeBAM3水稻转基因植株矮化,地上部分生长活力降低,叶片中的BAM活性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毛竹叶片淀粉含量呈现日变化规律,白天上升夜间下降;PeBAM3的表达量与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转录因子PeERF1能够促进PeBAM3的表达;过表达PeBAM3促进水稻叶片淀粉的分解。研究结果不仅对于深入解析BAM在毛竹淀粉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而且对于竹子分子育种提供了潜在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Β-淀粉酶 PeBAM3 转基因水稻 淀粉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竹代塑”背景下的吸管现状综述
13
作者 杨雨婷 陈美玲 +3 位作者 栾玉 连健昌 殷明亮 方长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81,共7页
基于“以竹代塑”背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塑料吸管、纤维素基吸管、植物基吸管(竹吸管)、可食用吸管、金属吸管、玻璃吸管、硅胶吸管的制备工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各类吸管性能,探讨了市场主要使用的吸管对环境的影响,... 基于“以竹代塑”背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塑料吸管、纤维素基吸管、植物基吸管(竹吸管)、可食用吸管、金属吸管、玻璃吸管、硅胶吸管的制备工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各类吸管性能,探讨了市场主要使用的吸管对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各类吸管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管 环保替代品 以竹代塑 环境影响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居竹景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子研 张蜜 +2 位作者 韩丹 黄彪 江泽慧 《竹子学报》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目的】我国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对于人居竹景观的研究还较为匮乏,研究视角和方法也较为单一,该文从视觉和意识2个层面对竹景观在我国人居环境内的应用进行具体探讨,完善我国人居竹景观的研究框架体系,推进竹景观在... 【目的】我国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对于人居竹景观的研究还较为匮乏,研究视角和方法也较为单一,该文从视觉和意识2个层面对竹景观在我国人居环境内的应用进行具体探讨,完善我国人居竹景观的研究框架体系,推进竹景观在我国城镇及乡村的应用和发展。【方法】通过古籍文献和当代文献的梳理研究,提炼人居竹景观应用的历史脉络及竹景观研究的最新进展。【结果】具体探讨了人居竹景观在空间、文化和可视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空间上从城镇和乡村聚落出发分别探讨南北方竹景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化上探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人居竹景观,并基于文献研究提出了跨学科多视角的人居竹景观研究方法,如空间格局研究,基于人文地理学的文化基因图谱研究,利用可视化技术进行竹景观建模研究等,对人居竹景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结论】人居竹景观在城镇与乡村中的空间营造模式多样,物质与精神文化内涵丰富,未来研究可以从宏观空间格局以及竹文化基因图谱构建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竹景观 文化基因图谱 竹类公园 乡村人居林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对丹江口市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55
15
作者 张建 雷刚 +3 位作者 漆良华 丁霞 程昌锦 刘学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0-1290,共11页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通过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研究,为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以丹江口市2003—201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ENVI 5.3、ArcGIS 10.5以及Fragstats ...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通过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研究,为丹江口库区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以丹江口市2003—201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ENVI 5.3、ArcGIS 10.5以及Fragstats 4.2等软件,统计了丹江口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了景观格局变化指数,计量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丹江口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水域和林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8.07%、19.73%、11.63%,耕地和园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2.83%、52.40%,除2003年土地利用程度高达25.02%,其余年份均保持在23%左右;景观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市域范围内各斑块类型趋于规则,呈均衡趋势分布,斑块类型间形成了良好的连接性,景观聚集程度逐渐提升,空间分布趋向集中;丹江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增长,由2003年105.31×10^(8)元增长至2018年116.99×10^(8)元,其中水源涵养和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价值最高,原材料生产、美学景观和食物生产占比较低。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加大水域和林地的保护力度,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发展无污染农业生产,适时增设自然景观,稳步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市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及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京生 郜梦妍 +2 位作者 张煜森 漆良华 雷雅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保护区)内出现的主要用地冲突问题,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区主要用地冲突类型为农村建设用地、农田和鱼塘,共占总面积的28.85%。②人类影响指数中等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37.97%,人类影响指数呈现“东西两侧高,中间区域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生境质量指数均值0.65,中级生境质量以下面积比例达52.46%,总体呈中级以下水平。④人类影响指数与生境质量之间呈现空间负相关(Moran’s I为-0.519)。[结论]今后整合优化过程中黄河保护区需清退农田与鱼塘,将东部平原区河道湿地作为保护重点,优化保护范围,结合人类活动特点制定管控和优化策略,提升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生境质量 人类影响指数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市域景观格局变化及氮磷净化能力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建 雷刚 漆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61-2271,共11页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通过探究库区景观格局变化与氮磷净化能力,对未来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在县域尺度上以丹江口市为研究区,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InVEST模型研究2003—2018年库区景观格局和氮...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通过探究库区景观格局变化与氮磷净化能力,对未来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在县域尺度上以丹江口市为研究区,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InVEST模型研究2003—2018年库区景观格局和氮磷净化能力,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RDA分析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引起氮磷净化能力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斑块类型上,水域面积和林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和园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在景观水平上,景观形状指数不断减少,蔓延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形状复杂程度降低,景观聚集程度提升,散布与并列指数增加了5.58,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幅较小,各斑块类型趋于规则,呈均衡趋势分布。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氮磷净化能力呈持续增强趋势,其中TN输出总量分别为899.224、801.481、776.979、672.149 t, TP输出总量分别为77.308、69.921、68.163、60.802 t, 15年间TN、TP的净化能力分别增强了25.3%和21.4%;对氮磷净化能力重要性等级划分表明,极重要、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于库区、河流两岸和林地区域。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RDA分析法表明,在斑块类型上林地与氮磷的输出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园地和建设用地与氮磷输出量呈正相关;在景观水平上氮磷输出量与景观形状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和散布与并列指数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与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数呈负相关。因此,可在库区氮磷输出量较高的地区种植喜氮喜磷植物,通过调节景观格局结构,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增加林地面积,建设河岸植被缓冲带充分滞缓径流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保障库区水源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净化能力 InVEST模型 景观格局 丹江口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缠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费本华 苏勤 +4 位作者 刘焕荣 方长华 马欣欣 张秀标 孙丰波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3,共9页
竹材轻质高强,具有优良柔韧性,充分利用其柔韧特性加工竹产品,是一种创新制造方法。竹缠绕技术可以有效发挥竹材的轴向拉伸性、弯曲柔韧性及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等特性,是通过竹材的弯曲、缠绕,制备竹缠绕复合材料或缠绕式竹材制... 竹材轻质高强,具有优良柔韧性,充分利用其柔韧特性加工竹产品,是一种创新制造方法。竹缠绕技术可以有效发挥竹材的轴向拉伸性、弯曲柔韧性及其内部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等特性,是通过竹材的弯曲、缠绕,制备竹缠绕复合材料或缠绕式竹材制品的一项技术。用于缠绕的竹基本单元有竹纤维、竹丝、竹篾、刨切薄竹以及竹条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竹纤维、竹篾和刨切薄竹,但现阶段缠绕基本单元的连续化加工存在生产成本高或竹缠绕制品力学性能降低等问题。竹缠绕技术发展至今,总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无胶竹缠绕技术与胶合竹缠绕技术,无胶竹缠绕是指通过竹单元之间相互施加力的作用或借助外力作用实现竹材单元缠绕、成型的技术;胶合竹缠绕是指通过胶黏剂的作用实现竹材单元缠绕、胶合成型的技术,根据胶合工艺的不同,可分为高含量树脂包覆式与层合式,高含量树脂包覆式实际上是一种竹材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而层合式则是一种竹材连续曲面层压技术。竹缠绕技术是一种异型竹产品加工方法,包括圆形以及非圆形轮廓竹产品,可应用范围广,产品覆盖水利、市政、建筑、军工、交通、家居、食品等领域,在性能、环保、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深入开展竹缠绕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应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弯曲柔韧性 竹缠绕单元 无胶竹缠绕 胶合竹缠绕 异型竹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无刻痕一体化竹展平技术解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秀标 刘焕荣 +2 位作者 张方达 姜应军 费本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47,共5页
基于现有“刻痕”和“扎眼”等有损伤竹展平技术,通过对圆竹定段、壁厚分级、锯切剖分、分段软化、定弧定厚微整形、一体化展平和多段干燥等工序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竹材纵向无刻痕一体化展平,制得的竹展平板表观质量好,力学性能优良,板... 基于现有“刻痕”和“扎眼”等有损伤竹展平技术,通过对圆竹定段、壁厚分级、锯切剖分、分段软化、定弧定厚微整形、一体化展平和多段干燥等工序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竹材纵向无刻痕一体化展平,制得的竹展平板表观质量好,力学性能优良,板材出材率高。结合该技术在工厂的实际应用情况,缩短软化和展平时间,实现高温条件下快速展平及提高各生产工序之间的连续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板材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展平技术 无刻痕 锯切剖分 分级 多段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甘什岭无耳藤竹和响子竹空间格局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璇 徐瑞晶 +2 位作者 商泽安 舒琪 漆良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9-194,共6页
【目的】以海南岛甘什岭热带雨林无耳藤竹和响子竹2种攀援竹为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攀援竹种内和种间空间分布格局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深入认识海南岛攀援竹的空间格局特征,揭示其种群动态的生态学过程,以期为热带雨林的保护... 【目的】以海南岛甘什岭热带雨林无耳藤竹和响子竹2种攀援竹为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攀援竹种内和种间空间分布格局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深入认识海南岛攀援竹的空间格局特征,揭示其种群动态的生态学过程,以期为热带雨林的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海南三亚竹藤伴生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1 hm^(2)固定样地,选择无耳藤竹和响子竹这2种乡土攀援竹,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成对相关函数g(r),分析甘什岭热带雨林攀援竹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结果】海南岛甘什岭热带雨林攀援竹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在中小尺度情况下,无耳藤竹在0.5~34.5 m尺度上、响子竹在0.5~13.5 m尺度上均呈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其后随尺度增大,2种攀援竹均表现为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穿插出现。无耳藤竹和响子竹的种间空间关联随尺度变化差异较大:在0~35.5 m的中小尺度上,二者表现出明显负相关;随尺度缓慢增大,2种攀援竹的相关关系逐渐减弱;在二者距离趋向100 m样地上限时,二者呈现出正相关。【结论】无耳藤竹和响子竹种群内的独立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无耳藤竹聚集的尺度较响子竹更大。在资源限制的情况下,作为同一科的植物,无耳藤竹和响子竹由于竞争作用在0~35.5 m的小尺度上互斥,在中大尺度上可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雨林 攀援竹 空间分布 点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