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否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基于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穆亚丽 王浩 +1 位作者 杨红强 孔凡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6,共16页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机制检验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检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是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的主要路径,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效应更强且边际效益递增,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越高,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提升效应越强。2)在不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下,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表现为前期极强的数字红利、中期面临数字化瓶颈、后期效益递增。3)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存在门槛效应,当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时,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跨越第一个阈值后,随着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4)除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降水量对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注重分阶段动态化和差异化提升数字赋能林业经济韧性,与加强经济基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借助自然禀赋协同提升林业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发展 林业经济韧性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格随机的苏北杨树人工林多碳库最优轮伐模型构建与评估
2
作者 王晓雯 余智涵 杨红强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6-2336,共11页
发展林业碳汇、加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价格随机和价格不确定性是影响森林经营者决策最优轮伐的重要因素。基于拓展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构建了包含生物量碳库、死亡有机质碳库、木质林产品碳... 发展林业碳汇、加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价格随机和价格不确定性是影响森林经营者决策最优轮伐的重要因素。基于拓展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构建了包含生物量碳库、死亡有机质碳库、木质林产品碳库和生物质能源碳库的多碳库最优轮伐决策模型,分析了价格随机对苏北杨树人工林最优轮伐期的影响,评估了多碳库情境下森林经营者营林收益水平。结果表明:(1)基准情景下,依次纳入木材收益、生物量、死亡有机质、木质林产品和生物质能源碳库收益的苏北杨树最优轮伐期均在8—9年之间,依次纳入多种碳库收益未对森林经营者的采伐决策产生过多干扰;(2)在中国现行碳价格水平下,纳入多碳库收益会持续提高土地期望值,全面考虑营林过程中的碳汇收益可提升苏北杨树经营者收益约191%,经济潜力广阔;(3)敏感性分析表明,贴现率、木材和碳汇的长期均衡价格是影响森林经营者管理决策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木材和碳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提升市场长期稳定价格意义凸显。研究提出了应加强林业多碳库碳汇能力监测与评估分析、促进木材价格稳定上涨、推动碳配额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有效衔接、兼顾木材和碳汇生产能力以及重视长期经营中多重风险防范的苏北杨树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经营 Faustmann⁃Hartman模型 多碳库 价格随机 杨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