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林木树冠覆盖特征与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
13
1
作者
贾宝全
仇宽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共9页
【目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是北京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城市森林的理念和3S技术手段,开展其生态变化动态监测,一方面可对其生态建设成效作出评估,另一方面也揭示其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动因,进而为该区域进一步的生态建设...
【目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是北京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城市森林的理念和3S技术手段,开展其生态变化动态监测,一方面可对其生态建设成效作出评估,另一方面也揭示其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动因,进而为该区域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基础设施维护提供借鉴。【方法】利用0.5 m分辨率的2002年航片和2013年的worldview2卫片信息,以国际上森林城市通用的城市林木树冠覆盖(UTC)指标为核心,在eCongnition遥感解译技术平台下,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转移概率矩阵、斑块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度、缓冲区分析等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第二道绿化隔离区内的UTC格局特征与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第二道绿化隔离区的林木树冠覆盖(UTC)从2002年的28 839.84 hm^2增加到了2013年的63 709.95 hm^2,同期的林木树冠覆盖率增加了21.4%,不透水地表与草地占比同期分别仅增加了8.89%和7.8%,而耕地、水域和裸土地则呈现了面积下降的变化; 2002年景观基质为农田斑块与不透水地表斑块, 2013年为UTC斑块与不透水地表斑块,表明该区域生态化过程对区域的控制作用在逐步增强;从景观斑块的稳定性看,最稳定的景观斑块类型为不透水地表和UTC斑块,其保持自身不变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4.59%和60.34%,而裸土地斑块类型95%以上的面积都发生了变化;从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看, 2013年总斑块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176 979个,而斑块的分维数和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降低了0.052和0.128,景观斑块水平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也分别降低了0.136和0.076;从UTC斑块的变化来看,斑块数目净减少154 437个,而总的斑块面积增加了34 860.79 hm^2,斑块平均面积也净增了2 528.3 m^2;小、中、大和特大型UTG斑块数目与面积均呈现减少的动态过程。【结论】整个二道绿化隔离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斑块的复杂性与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都在降低,研究区域内景观斑块的自然化程度在提高; UTC斑块的变化趋势表明,第二道绿化隔离区UTC面积在快速扩大,其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潜在作用也越来越大。从变化动因看,二道绿化隔离区规划的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政策、永定河与温榆河等大型河道生态治理和百万亩平原大造林等工程的实施都是最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绿化隔离区
城市林木
树冠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动态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海市乡村人居林的文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睿霖
梁冰晶
+3 位作者
王成
张昶
姜莎莎
唐赛男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6期6-9,13,共5页
文章探讨了珠海乡村地区常用树种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之间的联系,总结珠海乡村人居林具有实用性、包容性和崇信性的文化特征;不同树种依据其文化内涵侧重可分为宗教、风水、寓意、民俗和实用5个文化功能类型;文章还分析了村...
文章探讨了珠海乡村地区常用树种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之间的联系,总结珠海乡村人居林具有实用性、包容性和崇信性的文化特征;不同树种依据其文化内涵侧重可分为宗教、风水、寓意、民俗和实用5个文化功能类型;文章还分析了村庄聚落格局及建筑等文化因素对乡村人居林配置的影响,为营造适合珠三角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的乡土景观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绿化
岭南文化
乡土景观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杰
贾宝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共9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梳理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化建设现状,探索北京市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存在的问题及梯度变化规律。【方法】以0. 5 m的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为基础,目视解译北京六环外1 k...
【目的】探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梳理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化建设现状,探索北京市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存在的问题及梯度变化规律。【方法】以0. 5 m的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为基础,目视解译北京六环外1 km范围内道路,以每种类型道路总长度的10%作为调查长度,利用Arcgis对该范围已命名道路随机选取实地勘测路段,调查选取路段木本植物树种、胸径、冠幅等指标,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多样性及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记录北京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33科、61属、77种,其中乔木59种、灌木15种、藤本3种;使用数量最多、频度最高的树种为国槐;北京本地种62种;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沿环路呈现了由城内向城外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乔木平均胸径24. 07 cm,平均胸径沿环路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胸径等级分布在Ⅱ级数量最多;径级较大的树木占比由城内向城外逐渐减少,国道与胡同较大径级树木比例高于其他类型道路;乔木平均冠幅6. 33 m,Ⅳ级冠幅即6~8 m最为常见;各环路间冠幅由城内向城外逐渐减小,国道与胡同大冠幅树种占有较大比例。【结论】北京市道路绿地的物种多样性不高,优势树种优势度过强,尤其是北京市市树国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使用频率上都远高于其他树种;在乔木树种中,青年期占比较高,分布不均匀,幼年期树种过少;整体树冠覆盖较好,冠幅分级分布均衡;北京市道路绿地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明显,沿环路由城内向城外显示出物种增加、胸径和冠幅减小的梯度变化;城市道路(环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胡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大径级树木多分布于国道与胡同,公路冠幅大于城市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北京
多样性
结构
环路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林木树冠覆盖特征与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
13
1
作者
贾宝全
仇宽彪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
林业
研究
所
国家
林业与
草原
局
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430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2031)
文摘
【目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是北京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利用城市森林的理念和3S技术手段,开展其生态变化动态监测,一方面可对其生态建设成效作出评估,另一方面也揭示其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动因,进而为该区域进一步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基础设施维护提供借鉴。【方法】利用0.5 m分辨率的2002年航片和2013年的worldview2卫片信息,以国际上森林城市通用的城市林木树冠覆盖(UTC)指标为核心,在eCongnition遥感解译技术平台下,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转移概率矩阵、斑块尺度、土地利用动态度、缓冲区分析等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第二道绿化隔离区内的UTC格局特征与变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第二道绿化隔离区的林木树冠覆盖(UTC)从2002年的28 839.84 hm^2增加到了2013年的63 709.95 hm^2,同期的林木树冠覆盖率增加了21.4%,不透水地表与草地占比同期分别仅增加了8.89%和7.8%,而耕地、水域和裸土地则呈现了面积下降的变化; 2002年景观基质为农田斑块与不透水地表斑块, 2013年为UTC斑块与不透水地表斑块,表明该区域生态化过程对区域的控制作用在逐步增强;从景观斑块的稳定性看,最稳定的景观斑块类型为不透水地表和UTC斑块,其保持自身不变的面积比例分别为64.59%和60.34%,而裸土地斑块类型95%以上的面积都发生了变化;从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看, 2013年总斑块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176 979个,而斑块的分维数和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降低了0.052和0.128,景观斑块水平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也分别降低了0.136和0.076;从UTC斑块的变化来看,斑块数目净减少154 437个,而总的斑块面积增加了34 860.79 hm^2,斑块平均面积也净增了2 528.3 m^2;小、中、大和特大型UTG斑块数目与面积均呈现减少的动态过程。【结论】整个二道绿化隔离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斑块的复杂性与空间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都在降低,研究区域内景观斑块的自然化程度在提高; UTC斑块的变化趋势表明,第二道绿化隔离区UTC面积在快速扩大,其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潜在作用也越来越大。从变化动因看,二道绿化隔离区规划的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政策、永定河与温榆河等大型河道生态治理和百万亩平原大造林等工程的实施都是最重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二道绿化隔离区
城市林木
树冠覆盖变化
景观格局动态
北京
Keywords
second green belt
urban tree
canopy dynamics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Beijing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海市乡村人居林的文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孙睿霖
梁冰晶
王成
张昶
姜莎莎
唐赛男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
林业
研究
所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6期6-9,13,共5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美丽城镇森林景观的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040301)
文摘
文章探讨了珠海乡村地区常用树种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之间的联系,总结珠海乡村人居林具有实用性、包容性和崇信性的文化特征;不同树种依据其文化内涵侧重可分为宗教、风水、寓意、民俗和实用5个文化功能类型;文章还分析了村庄聚落格局及建筑等文化因素对乡村人居林配置的影响,为营造适合珠三角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的乡土景观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绿化
岭南文化
乡土景观
珠海市
Keywords
rural greening
Lingnan culture
vernacular landscape
Zhuhai City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
10
3
作者
马杰
贾宝全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
林业
研究
所
国家
林业与
草原
局
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河南科技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共9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30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2031)
文摘
【目的】探讨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梳理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化建设现状,探索北京市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存在的问题及梯度变化规律。【方法】以0. 5 m的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为基础,目视解译北京六环外1 km范围内道路,以每种类型道路总长度的10%作为调查长度,利用Arcgis对该范围已命名道路随机选取实地勘测路段,调查选取路段木本植物树种、胸径、冠幅等指标,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多样性及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记录北京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33科、61属、77种,其中乔木59种、灌木15种、藤本3种;使用数量最多、频度最高的树种为国槐;北京本地种62种;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沿环路呈现了由城内向城外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乔木平均胸径24. 07 cm,平均胸径沿环路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胸径等级分布在Ⅱ级数量最多;径级较大的树木占比由城内向城外逐渐减少,国道与胡同较大径级树木比例高于其他类型道路;乔木平均冠幅6. 33 m,Ⅳ级冠幅即6~8 m最为常见;各环路间冠幅由城内向城外逐渐减小,国道与胡同大冠幅树种占有较大比例。【结论】北京市道路绿地的物种多样性不高,优势树种优势度过强,尤其是北京市市树国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使用频率上都远高于其他树种;在乔木树种中,青年期占比较高,分布不均匀,幼年期树种过少;整体树冠覆盖较好,冠幅分级分布均衡;北京市道路绿地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明显,沿环路由城内向城外显示出物种增加、胸径和冠幅减小的梯度变化;城市道路(环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胡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大径级树木多分布于国道与胡同,公路冠幅大于城市道路。
关键词
道路
北京
多样性
结构
环路
类型
Keywords
road
Beijing
diversity
structure
ring road
type
分类号
S731.8 [农业科学—林学]
Q14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区林木树冠覆盖特征与景观格局变化
贾宝全
仇宽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珠海市乡村人居林的文化特征研究
孙睿霖
梁冰晶
王成
张昶
姜莎莎
唐赛男
《中国城市林业》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市六环内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结构特征
马杰
贾宝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