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莹 胡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8,共5页
从制度创新视角诠释了开放式知识共享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内涵,根据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设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设想,并给出了平台发展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技术创新平台 知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制动行为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斌 朱西产 沈剑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4-1519,1535,共7页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数据,建立了紧急工况下制动避撞的驾驶员模型,分析了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和紧急制动输入特性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与驾驶工况的紧急程度相关,以碰撞时刻倒数的临界值0.2s^(-1)作为危险触...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数据,建立了紧急工况下制动避撞的驾驶员模型,分析了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和紧急制动输入特性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与驾驶工况的紧急程度相关,以碰撞时刻倒数的临界值0.2s^(-1)作为危险触发阈值,驾驶员的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分布为均值0.5s的正态分布;最大制动减速度随驾驶工况紧急程度变化不明显,最大制动减速度梯度随驾驶工况紧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数据 紧急制动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研究的直行追尾危险场景诱导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斌 朱西产 +1 位作者 沈剑平 孙晓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3-1260,共8页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工况数据,筛选了直行追尾危险工况,通过修正的DREAM(driving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方法进行了诱导因素分析.对直行追尾危险场景依据车辆行驶特点进行了场景细分,分析了不同场景细分类型下诱导因素逻...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工况数据,筛选了直行追尾危险工况,通过修正的DREAM(driving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方法进行了诱导因素分析.对直行追尾危险场景依据车辆行驶特点进行了场景细分,分析了不同场景细分类型下诱导因素逻辑图.结果表明,在直行追尾场景中驾驶员的"力度不足"和"距离过短"为占比最高的紧急事件(危险特征),并分析了追尾场景中4个细分类型对应的紧急事件特点.研究发现,中国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欧美有较大差别,直行追尾危险场景中最主要的深层诱导因素为驾驶员习惯性期待他车特定驾驶行为等不良驾驶习惯,而不是在驾驶过程中与驾驶操纵无关的第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工况 追尾危险场景 驾驶可靠性及差错分析方法 诱导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驾驶工况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行为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斌 朱西产 +1 位作者 沈剑平 李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4-561,共8页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工况数据,提出了紧急工况下驾驶员转向变道行为的特征规律.分析了紧急转向变道避撞、侧移和稳定阶段的驾驶员转向特征,研究了转向持续时间、方向盘转速和转角的线性关系,定义了用高斯函数拟合的转向基元来表征各阶段的... 基于中国自然驾驶工况数据,提出了紧急工况下驾驶员转向变道行为的特征规律.分析了紧急转向变道避撞、侧移和稳定阶段的驾驶员转向特征,研究了转向持续时间、方向盘转速和转角的线性关系,定义了用高斯函数拟合的转向基元来表征各阶段的转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转向基元表征了驾驶员转向行为的一般特征,单个转向基元的方向盘最高转速和转角变化线性相关,持续时间恒定,符合人体行为学中趋向行为(reaching behavior)的特征规律.驾驶员的紧急转向变道行为是由多个转向基元组合而成,每个转向基元都是一个开环模型,可通过方向盘最高转速预判驾驶员的转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工况 紧急变道 转向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危险评估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斌 朱西产 +1 位作者 沈剑平 李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7-914,共8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汽车碰撞危险评估算法。首先分析了在自然驾驶工况下的驾驶员制动和转向的输入特性,研究了表征驾驶员的制动避撞和转向避撞紧急程度的行为特征参数,建立了紧急制动和紧急转向的驾驶员数学模型;在此...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汽车碰撞危险评估算法。首先分析了在自然驾驶工况下的驾驶员制动和转向的输入特性,研究了表征驾驶员的制动避撞和转向避撞紧急程度的行为特征参数,建立了紧急制动和紧急转向的驾驶员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车速下制动避撞和转向避撞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危险评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危险评估算法可同时兼顾制动避撞和转向避撞,并与驾驶员在真实交通环境下的紧急避撞行为相对应,可用于汽车避撞系统控制策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数据 紧急避撞 驾驶员行为 危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式车高自动调平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曹民 王义斌 喻凡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883-1889,共7页
针对现有车高自动调平装置存在的不足,以某轻型客车非独立后悬架作为研制对象,对机械式车高自动调平装置进行了创新设计、样件试制和试验验证;为比较调平悬架和普通悬架的性能差异,在随机和脉冲路面激励下采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法对两种悬... 针对现有车高自动调平装置存在的不足,以某轻型客车非独立后悬架作为研制对象,对机械式车高自动调平装置进行了创新设计、样件试制和试验验证;为比较调平悬架和普通悬架的性能差异,在随机和脉冲路面激励下采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法对两种悬架进行了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从而初步得出了自动调平悬架的主要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调平 悬架高度 悬架行程 高度调节 车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斌 朱西产 沈剑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8-1625,共8页
提出了一种以驾驶员转向目标瞄点为核心的、面向操纵层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的模型建立方法.基于驾驶员紧急变道的阶段特征,提出了驾驶员紧急变道侧向运动轨迹的规划方法,并结合远近目标点理论分析方法,分阶段建立了驾驶员转向变道工况... 提出了一种以驾驶员转向目标瞄点为核心的、面向操纵层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的模型建立方法.基于驾驶员紧急变道的阶段特征,提出了驾驶员紧急变道侧向运动轨迹的规划方法,并结合远近目标点理论分析方法,分阶段建立了驾驶员转向变道工况的驾驶员转向模型.对紧急转向变道中避撞、侧移和稳定阶段的增益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能够真实地预测自然驾驶中的紧急转向变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行为 紧急变道 转向 驾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座椅动态试验的客车正面碰撞乘员损伤机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巩建强 张国振 +3 位作者 高轶男 刘佳 李进军 潘玉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8,共9页
基于客车正面碰撞对乘员的损害特征,通过设计客车座椅动态试验模拟整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分析了客车正面碰撞中乘员的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安全带类型、座椅填充物吸能特性、座椅布置方式及约束隔板尺寸均会对乘员损伤产生一定影响;其中... 基于客车正面碰撞对乘员的损害特征,通过设计客车座椅动态试验模拟整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分析了客车正面碰撞中乘员的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安全带类型、座椅填充物吸能特性、座椅布置方式及约束隔板尺寸均会对乘员损伤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三点式安全带相较于两点式安全带对全面改善乘员损伤风险效果明显,头部损伤减小了66.44%,胸部损伤减小了48.34%,左、右侧下肢损伤分别减小了45.36%、65.05%;座椅填充物对改善乘员头部损伤风险积极有效,吸能特性优异的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头部损伤减小了55.78%;有高度偏差的座椅布置方式会增加乘员胸部损伤风险,胸部损伤增加了11.46%;适度增加约束隔板尺寸,能够使乘员头部及靠通道侧乘员胸部和下肢损伤风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客车座椅 假人 乘员损伤 座椅动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轿车用复合材料气瓶碰撞模拟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永明 黄中荣 +2 位作者 郑祖丹 吴斌 朱西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61,共5页
应用台车模拟正面碰撞试验,研究了行李模块对天然气轿车复合材料气瓶造成冲击损伤的规律。确定了考核气瓶固定装置与其完整性的碰撞试验方法;应用落球试验确定了气瓶的冲击容限值,并对吸能材料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 应用台车模拟正面碰撞试验,研究了行李模块对天然气轿车复合材料气瓶造成冲击损伤的规律。确定了考核气瓶固定装置与其完整性的碰撞试验方法;应用落球试验确定了气瓶的冲击容限值,并对吸能材料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仿真分析得到了当气瓶与行李模块以不同速度、同向运动时气瓶受到的冲击力,并以此作为评价气瓶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天然气气瓶 复合材料 碰撞试验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电磁兼容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郭则新 傅毅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9-51,60,共4页
分析了超级电容的机理和特点。根据我国对电动车辆在电磁兼容性能(EMC)方面的相关检验要求,对某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了EMC试验,验证了当前国内与电磁兼容相关的准入标准在此类新能源车辆上实施的可行性,了解了目前超级电容城市客车实际... 分析了超级电容的机理和特点。根据我国对电动车辆在电磁兼容性能(EMC)方面的相关检验要求,对某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了EMC试验,验证了当前国内与电磁兼容相关的准入标准在此类新能源车辆上实施的可行性,了解了目前超级电容城市客车实际的EMC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指出,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对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EMC试验虽然是可行的,但试验应该具备文中所提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电磁兼容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30 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测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裴冯来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19-523,共5页
本文基于国家级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丰富的燃料电池整车、系统及核心零部件检测数据库,选取典型样品,进行了典型30 kW级国际主流企业商业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国际技术背景合资企业商业化发动机和国内主流企业商业化发动机的性能对比分析... 本文基于国家级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丰富的燃料电池整车、系统及核心零部件检测数据库,选取典型样品,进行了典型30 kW级国际主流企业商业化燃料电池发动机、国际技术背景合资企业商业化发动机和国内主流企业商业化发动机的性能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研究。研究包括极化曲线对比、电堆功率输出和效率对比、发动机功率输出和效率对比、辅助系统功率和功率因子对比、氢耗率和氢流量对比等系列研究。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发动机性能 测评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