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有机锡化合物
1
作者 连秋燕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17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化试剂能将氯化有机锡转化为有机锡化合物,然后通过内标法来定量。对纺织品中常用的贴衬布样品进行加标试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纺织品中可能存在的17种有机锡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四乙基硼化钠衍生化试剂能将氯化有机锡转化为有机锡化合物,然后通过内标法来定量。对纺织品中常用的贴衬布样品进行加标试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1.25%~102.84%和3.09%~8.18%,定量限为0.2 mg/kg,符合日常检测要求。该研究确定的内标法检测纺织品中17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可为相关检测试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纺织品检测 内标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铅总镉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圆圆 范娟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8年第3期9-12,共4页
按照GB/T 30157-2013《纺织品总铅和总隔含量的测定》的规定,采用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铅总镉的含量,分析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的来源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样液浓度的不确定度是影响结果的最大分量。优化曲... 按照GB/T 30157-2013《纺织品总铅和总隔含量的测定》的规定,采用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铅总镉的含量,分析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的来源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样液浓度的不确定度是影响结果的最大分量。优化曲线配制过程可降低不确定度,提高结果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铅总镉 ICP-OES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中甲醛、乙醛、丙醛和戊二醛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宗雄 林金美 +2 位作者 张世全 林嘉欢 刘钰成 《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2022年第6期9-13,共5页
文中通过液相色谱法对皮革中四种常用的醛类化合物进行检测。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萃取皮革样品中的醛类化合物,萃取后的醛类化合物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化合物并经C18色谱柱分离最终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上检测。... 文中通过液相色谱法对皮革中四种常用的醛类化合物进行检测。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萃取皮革样品中的醛类化合物,萃取后的醛类化合物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化合物并经C18色谱柱分离最终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上检测。对皮革制品中常用的牛皮样品进行三个水平的加标实验,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0.5%~114.6%和2.3%~9.7%范围。甲醛、乙醛、丙醛和戊二醛的定量限分别为1.0mg/kg、1.0mg/kg、2.0mg/kg和5.0mg/kg,满足日常检测要求。本研究确定的检测皮革制品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不仅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而且回收率高、精密度好,为皮革制品中常用醛类化合物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甲醛 乙醛 丙醛 戊二醛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裘常用动物毛皮的外观及纤维结构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菊竹 林金美 +1 位作者 刘龙辉 张世全 《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2022年第6期44-49,共6页
文中分析了制裘常用动物毛皮的外观形态,包括毛皮的外形、毛绒长度、色泽、手感等,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毛纤维微观结构。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每种动物毛皮的外观和纤维结构特征,并依据这两方面特征对毛皮进行有效鉴别。该方法... 文中分析了制裘常用动物毛皮的外观形态,包括毛皮的外形、毛绒长度、色泽、手感等,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毛纤维微观结构。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每种动物毛皮的外观和纤维结构特征,并依据这两方面特征对毛皮进行有效鉴别。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 外观 纤维结构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宗雄 李莹 薛建平 《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2022年第1期5-9,13,共6页
文中依据GB/T 28189-2011《纺织品多环芳烃的测定》对纺织品中多环芳烃的测试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分析。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影响测试结果的各个因素进行不确定度量化计算,得到各因素对测试不确定度的贡献数值。同时,笔者根据实验室长期检... 文中依据GB/T 28189-2011《纺织品多环芳烃的测定》对纺织品中多环芳烃的测试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分析。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影响测试结果的各个因素进行不确定度量化计算,得到各因素对测试不确定度的贡献数值。同时,笔者根据实验室长期检测经验提出减少测量不确定度的建议,以期为实际检测提供具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多环芳烃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羽绒中AP和APnEO含量试验结果因素分析
6
作者 连秋燕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5期45-50,共6页
为降低不同实验室试验结果间的差异,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采用GB/T 23322-2018规定的方法作了不同的取样部位、萃取方法、萃取液转移方式、萃取液浓缩定容方法及待测溶液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影响同一样品试验结果的对比... 为降低不同实验室试验结果间的差异,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采用GB/T 23322-2018规定的方法作了不同的取样部位、萃取方法、萃取液转移方式、萃取液浓缩定容方法及待测溶液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影响同一样品试验结果的对比试验。该试验表明,取样部位、萃取方法、萃取液转移方式、萃取液浓缩定容方法及待测溶液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均会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和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服装 标准 烷基苯酚 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含量 试验结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绒水分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柯萍英 潘辉 +1 位作者 林金美 林宁婷 《天津纺织科技》 2023年第2期44-46,共3页
探讨羽绒水分率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不同存贮环境和不同包装袋(PE袋、编织袋、涤纶袋)对羽绒水分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表明,相同条件下,PE袋包装的样品水分率变化最小;相同包装方式下,样品存放在恒温间比存放在室温间时变化幅度小。由... 探讨羽绒水分率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不同存贮环境和不同包装袋(PE袋、编织袋、涤纶袋)对羽绒水分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表明,相同条件下,PE袋包装的样品水分率变化最小;相同包装方式下,样品存放在恒温间比存放在室温间时变化幅度小。由此可见,存贮环境和包装袋对羽绒水分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建议试验测试羽绒水分率应尽快取样并测试;客户送样的羽绒包装袋优选PE袋并且密封;试验室羽绒样品存贮条件优选恒温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 水分率 存贮环境 包装袋 恒温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质中8种苯氧羧酸类农药
8
作者 黄宗雄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21年第5期29-32,共4页
文中通过对水质中苯氧羧酸类农药进行提取,净化,酯化反应,正己烷萃取并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检测实现了对水质中的8种苯氧羧酸类农药的分析。对自来水样品进行加标实验,定量限可低至0.5μg/L,远低于生活饮用水中苯氧羧酸类农药的限量值... 文中通过对水质中苯氧羧酸类农药进行提取,净化,酯化反应,正己烷萃取并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检测实现了对水质中的8种苯氧羧酸类农药的分析。对自来水样品进行加标实验,定量限可低至0.5μg/L,远低于生活饮用水中苯氧羧酸类农药的限量值(30μg/L),满足日常检测要求。本研究确定的检测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定量限低的特点,为水质中苯氧羧酸类农药检测标准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氧羧酸类农药 水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纺织品中12种有机锡化合物在人工唾液中的迁移研究
9
作者 范娟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9年第2期6-9,12,共5页
文中建立了一种对婴幼儿纺织品中12种有机锡化合物在人工唾液中的迁移检测方法,在37℃水浴振荡模拟迁移,并对迁移时间、衍生化pH值、衍生化时间和衍生试剂用量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为8... 文中建立了一种对婴幼儿纺织品中12种有机锡化合物在人工唾液中的迁移检测方法,在37℃水浴振荡模拟迁移,并对迁移时间、衍生化pH值、衍生化时间和衍生试剂用量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为83.36%~118.58%,相对标准偏差2.2%~9.3%。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婴幼儿纺织品中12种有机锡化合物迁移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人工唾液 婴幼儿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致癌芳香胺在三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范娟 黄圆圆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8年第5期2-4,15,共4页
文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了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在三种有机溶剂和不同温度存储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芳香胺响应值在室温条件下相对误差较大,低温存储条件下芳香胺响应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大多都不超过7%,其中在乙酸乙酯... 文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了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在三种有机溶剂和不同温度存储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芳香胺响应值在室温条件下相对误差较大,低温存储条件下芳香胺响应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大多都不超过7%,其中在乙酸乙酯中各种芳香胺最具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胺 稳定性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